金融和经济学范例

金融和经济学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1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金融学理论创新

在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不前,这给我国总体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我国要想能缓解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需做好经济方面的转型,但这就要求我国中小企业和国企重视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方面,要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既要让两者结合,也需运用金融促进经济的转变,这样其创新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一、关于新常态的深入探究

在探究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的课题时,实际上应该对新常态展开分析,因为只有掌握何为新常态,确定其概念,才能了解其对经济和金融创新产生的影响。所谓新常态就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时需经历不同的阶段,而在每个阶段过渡的时候,这个国家如果想要经济稳定,并持续发展都需要确保发展平衡,否则,将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尤其是现如今社会进步速度在加快,整个金融体系,经济体系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一旦金融经济遭到严重的挑战,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会面临不良的影响。所以,在研究此课题时必须要了解新常态。其次,熟知新常态的概念是第一方面,了解我国经济受新常态的影响是第二方面,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不断地增加,可是在发展经济时仍然会遇到大量的难题,根据相关的调研显示,我国过于重视数据值的提高,却没有从人民的生活实际入手,虽然数据明细提升,但人民生活水平却持续不前。这样,我国更应积极的转变传统的经济体制,在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需要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方针,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国家动态,在学习时有科学规范的参考资料,这对于金融理论的创新更具有良好的影响。

二、关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存在的问题研究

要想更好的解决新常态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影响则应重视其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在通过翻阅多种资料后,从中得知,金融和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如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则更有助于经济发展和金融理论创新。可当前我国对于两者之间的问题并没有做好合理的解决,其主要表现在金融因素产生的影响和实体经济发展上。对于这两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我国可以转变发展的方式,但却仍然运用传统的方法,这样就导致问题的严重性增加。其次,在创新金融学理论时,必须要做好假设,然后又逻辑性的展开分析,最后再实践,也就是说这三个步骤对经济发展和理论创新尤为关键,但对于这三个步骤,相关的研究人员却没有加强重视,也没有很好的将其整合,致使问题增加。

三、关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金融理论创新提出的对策

(一)做好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

在创新金融理论之前,最主要的则是宏观微观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理论构建。这主要是因为此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理论有利于国家在发展时有明确的标准,国家可以通过此标准,确定货币交易的范围,并且也可以帮助企业做好货币定价,比如,货币在市场上使用时需要同商品进行交换,货品需要定价,这样货币也需要定价。而且,信用贷款、大额转让单都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为了更细化的发展经济,做好其理论建立十分重要。此外,经济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这样完善的理论制度就更接近重要。

(二)创新经济学理论

在研究创新金融学理论时,研究如何创新经济学理论也是此课题的关键,因为,经济也在不断改变。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则应从基础知识、实体经济这两方面着手,再深入探讨后,思考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巩固金融发展效率。对于其理论的创新,要从结构方面,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我国快速得出相关的数据,此外,理论也应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可以看出经济理论的创新是否起到价值和作用。

(三)认知能力的确立

金融行业的发展效率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效果,在发展金融行业时,既要从整体方面展开研究,也需要对其理论知识进行细化分析,尤其是新常态的影响下,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规律比较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秩序,但对金融理论的认知度却较弱,我国对于其理论没有明确合理的认知,这样就阻碍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在发展时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影响金融行业的因素,全方位的探究、观察是当前我国应重视的一方面。而为了更有效地发展金融行业,对金融行业发展的规范和结构建立,我国应提出相关的体制。其次,在此基础上,要能重视金融经济之间的联系,促使其相辅相成,互相发展,进而为理论创新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金融学发展经济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金融理论的创新,要在经济学的基础上,也需在了解掌握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需要让新的金融理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实际的作用和价值,这样我国经济发展才能持久稳定,新常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才会减弱。

参考文献

[1]伍彪.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福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J].商,2016(1).

[2]龙玉,丛菲菲.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创新——2015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创新高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11).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经济学视角;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GEM模型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商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以中国新经济增长驱动力存在。从另一方面看,在互联网商业领域中,无论是存款支付,还是理财结算,都达到了互联网与信托与消费的融合,使传统缺失的金融业市场成为现实,凸显出强大的竞争实力。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从互联网基础设施、企业战略主营业务、国际市场等方面建立DEM模型,以此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升级,以及创新性金融服务等进行分析。进而对互联网金融商业精神进行塑造,促进互联网金融生态化的演进。鉴于此,加强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GEM模型构建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分析框架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一种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实现的金融业务的模式。该模式中包括许多功能,比如资金融通、理财服务、支付投资、信息中介服务等。与此同时,根据产业竞争力中的基础、企业、市场等三个要素,建立GEM模型[1]。其中,这几项要素中,还包括两个小要素,从而构成要素对。第一个要素对是基础要素,主要包括互联网资源,金融基础设备两个部分。其代表的是金融业领域发展中的资源池和创新源。第二个因素对,指的是企业要素,该项要素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战略,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营业务,该项要素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业生产效率。第三项要素对是指市场要素,包括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以及国际互联网金融市场,体现了互联网金融业市场前景和市场需求量[2]。GEM的模型构建,其优势在于采用了数据量化的形式进行分析,将互联王金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六部分。建立GEM模型后,其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可信度高。GEM模型数据分析法的运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资源、设施资源、主营业务、战略结构、国内与国际市场等六个影响要素进行赋值。如表一所示,第一,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咨询结构的因素指标,做出关于主观与客观的级别评定。第二,统计好各个因子的最终得到的分数,并将二级指标与对应权值作乘法运算,进而计算出相对应的单因子得分数值[3]。第三,统计三个因子对应的得分数值。第四,将因素对分值相乘,转换为线性分值。可见,互联网金融市场一旦在六个因素上出现短板,都会削弱整个企业竞争力。

三、GEM模型各因素的数据收集与计算

GEM模型各因素的数据收集,包括两种方式,分别为互联网网民电子邮箱中的调查问卷,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数据。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数据,DEM模型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DEM的得分为468.53。互联网金融市场不同影响因素的得分值如表二所示[4]。各因素得分值在8分左右,那么GEM的分值在640分上下波动,互联网金融业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若因素得分值接近10分,DEM的分值接近1000分,其竞争力处于国际领先。本次调查的分数,处在六级与七级区间,说明目前国内的金融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与国内拥有较强优势,仍有一段差距。

四、基于GEM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分析

(一)资源竞争力分析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资源包括劳动力公给自已,以及技术人员资源,二者的水平超过金融业劳动力,以及技术人员平均水平,。其发展于互联网形成之后,依靠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互联网金融的创业周期不长,并且就业门槛较低。因此,吸引大量的人才选择金融行业。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其能够降低社会的就业压力,金融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得到公司的专业培训,从而去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5]。通过财金通的有关报告可知,其对新生的行业与政策十分关注,其中表面90后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求职意向较强,较多的90后大学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据相关调查,毕业大学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的人数达到13.28%,由此可以看出,金融行业的人才储备充足,并且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薪资待遇十分优厚,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计算机的使用技能,网站构建能力,新技术、金融产品的开发能力,以及对于金融风险的管控运行能力等,对于金融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6]。互联网金融人员,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操作,从而去简化金融交易的流程,节省交易时间,高效的对客户的资金进行和搜集、分析、处理等,需要同时进行征信类产品销售,以及金融业务的整合,从而去拓展新的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互联网金融设施资源竞争力

我国的经济市场在不断变化,互联网金融设施资源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其具有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未设置物理网点,无需大量的柜员,从而去节省大量人力成本,此种轻资产、无边界的金融模式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并且拥有较大的开拓空间。通过设施二级指标可知,金融行业的支持系数较低,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依靠互联网经济而发展。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宏观调控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行业协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仅在指导与服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较大,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能够提高金额的操作效率,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7]。互联网金融能够补充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扩大销售市场,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节约人力资源,能够快速的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增强我国金融行业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据调查可知,2014年我国的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的营业额达到1238.5亿,通过手机进行金融交易的营业额达到33.2亿,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的营业额达到80863亿,相对于上一年而言,交易数额明显上涨。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交易金额,包括移动支付59996.5亿,P2p网络借贷2546亿,以及权益众筹4.5亿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程度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活性远高于传统金融的活性,其客户群体范围巨大,但是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高收益,成功的吸引大批投资者,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

(三)互联网金融主营业务竞争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行业的主营业务不断增加,同时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强。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理财、P2P网贷等,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具有高效性与时效性,弥补了传统交易方式的不足。第三方支付业务,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促进了商品的买卖,体高了交易的方便性,使得用户不用出门便可进行购物,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我国于2015年3月颁布第三方支付正是进入互联网金融业,而在2015年双十一,支付宝的营业额更是取得震惊的成绩,成为不可超越的目标。而支付宝属于第三方支付的代表,主要应用于网络购物、金融活动交易等方面。P2P网贷发生于2007年,其是由国外引进,其能够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信贷服务缺乏,并且市场供给不足。P2P网贷主要包括信息中介模式、平台服务模式、债券转让模式等。P2P网贷经过九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简单的模式,逐渐转型为本土化发展模式,已经完全适应了我国市场,以及社会发展形式。P2P网贷属于高收益的业务,截止到2014年,网络用户已经达到397.2万人,从网民的总体数量分析,其具有较大的未来发展前景。我国的互联网P2P网贷平台越来越多,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例如,人人贷互联网金融公司,旗下业务关系29个省,并且在省内开展下属门店,促成的交易达到796万次,成交的借贷金额超过100亿,人人贷的注册用户超过200万人。根据微信公众号平台显示,我国的众筹平台已经超过250家,并且综合类金融平台的融资规模占全部融资规模的百分之八十五。网络众筹的项目规模占比较大,主要有智能科技、影视娱乐、音乐书籍等,都属于网络众筹的项目。对于综合类的众筹平台,其发展国模较大的平台都具有强大的电商背景。例如,淘宝众筹、京东众筹等,其都拥有强大的电商背景,综合实力较强,融资能力较高。

(四)互联网金融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力

社会的发展,网络科技的进步,互联网金融的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金融企业受到巨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投资难、融资难的困境,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意的进行转账、缴费、借贷等,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为互联网用户带来极大方便[8]。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引进全能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运用高科技去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时刻观察金融市场的动态,设置合理的产业结构,打造能够长期发展的金融战略,从而去促进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战略目标是,建立科学的企业产权结构、理性的进行市场竞争、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传统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在可控范围之内,从而去保证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战略结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解决诸多困难,从而去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与设备,相对于传统金融较为完善。第三方支付的形式进入金融交易领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平台,引入大量客户,从而去扩大市场份额。(3)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交易,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服务渠道,客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产品选择,从而去实现金融交易的实效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金融产品、销售、服务、交易流程的相互连接,从而去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4)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技术流程更新、创新服务产品、改善销售模式,从而去促进金融交易。例如,各大银行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工行的电商平台、交行的交博汇等。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金融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主要是由于网络平台的无界性与快速性,快速的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及时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从而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拓宽销售领域,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需要引进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人才,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通过网络高效的进行操作,从而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金融企业发展。

五、结论

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而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为了降低互联网金融业的高风险性的同时,提升其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效率与市场占有率,本文针对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分析的研究,是从基于GEM模型构建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分析框架入手,结合了GEM模型各因素的数据收集与计算结论,对GEM模型下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展开了论述,分别包括互联网金融资源竞争力、互联网金融设施资源竞争力、互联网金融主营业务竞争力、互联网金融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力、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力、互联网金融国际市场竞争力等重要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份借鉴,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少广.提升传统零售金融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务实思考———基于对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比分析[J].国际金融,2014,10:23-26.

[2]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姜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县域支行客户市场拓展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宜兴支行为例[J].金融纵横,2015,11:25-33.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活动;金融市场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换型经济形态,它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制造行业、生态农业、智慧科技、高效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是涵盖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提出“互联网+”这个发展理念,甚至于几乎每年都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行动规划,“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广泛的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一种细分形式,体现了“互联网+”所有的共同属性,但互联网金融在本质属性上还是金融,既有其特有独立的属性,也有属于经济的交换范畴的特性,它依附于“互联网+”的模式存在,又和“互联网+”的其他模式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互为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一旦离开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依托于实体金融经济而存在的,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的高度融合,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下,金融加互联网的结合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和潜能的,那么,如何发挥好互联网金融的这种功能,其核心竞争力到底在经济学领域中有哪些优势,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要作为经济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做支持和后盾,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中也包括经济和金融领域,而且业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力量而存在,那么,自从互联网技术从产生、推广再到应用以来,在金融包涵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革命式的影响,使得金融在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和飞跃。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形态的存在,也成为金融发展的一种源动力,它与金融信息、金融制度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在金融业中,信息是关键,更是核心;技术是动力,更是趋势;制度是基础,更是根本。做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有着现代金融发展的所有必备特征和属性,互联网就是一个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信息的大平台,信息作为金融的关键,互联网就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为了传递金融信息的高效平台,金融领域的每次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持,互联网作为当代技术革新的主要产物,无疑也极大的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物质技术结构,成为了一种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关键性技术力量。除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特有属性外,互联网金融在制度上也有了许多创新和发展,如:监管制度、支付制度和运行制度都有着革命性的改变。总之,现代金融是在信息、技术和制度这三大支柱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

二、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技术基础

(一)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

刚才谈到了技术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可以说,任何时期的金融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都是与物质技术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金融,每发展一步,都是靠着产业技术上的革新所打牢的基础,在特定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就是直接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物质技术结构之上的。那么,物质技术结构实际上是金融业的一个基础,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和根本,已经完全改变了金融的发展模式,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式的变革。

(二)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二是大数据应用;三是云计算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三个大的分支,同时也构成了互联网影响金融发展的三大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运用于金融领域,主要是通过网络生成和传播金融信息;对金融信息的组织、处理和检索;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供需信息的直接匹配;以支付形式为基础,对资金进行转移和支付等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交互、关联及P2P等技术。

三、经济学中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主要还是要为实体经济所服务的。所以,在金融服务中的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大难题,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所遇到的难题,要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难题,我们必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交互性、网络性、平台性、平等性和可选择性是互联网本身的多重属性,其中主体还是人与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技术只是供给服务的一种方式,最终这种应用的可行性关键在于人,是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了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所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更要有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思想意识的契约精神,也只有实现这种约束与控制,才能更好的解决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加上在监控制度上的制约,就会大大降低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并推动金融业向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迈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上的一种突破,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

(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应用价值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为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产业功能价值。1.服务成本大大降低。在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业务都已经上网运行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服务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成本。2.服务领域的扩展。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的一种金融形态,它拥有网络的一切属性,自然也传承了网络的突破空间、地域和营业固有模式的限制,可以无限制的扩展空间和领域;3.服务工具种类繁多。自主移动理财终端和移动自媒体金融服务终端等,都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主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工具,尤其是手持终端云端化,更是安全快捷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国际监管规则,运用云金融风控系统,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概率进行预判和计量,避免发生系统性较强的风险;资源配置上的创新。降低了因中介导致的成本、时间等方面的损耗,使需求双方突破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以更快捷和更低廉的成本对接。4.交易方式上的变革。传统交易模式都是以现金交易为基础的,而互联网恰恰可以完全颠覆这种模式,以电子支付的形式完全取代现金交易模式,传统模式中支付终端都在银行,而现在的支付终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在各个互联网用户的手中,达到移动终端的要求和标准。5.衍生出多种金融产品。“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广阔的平台效应和巨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将数以万计的闲散资金,通过网络平台汇集到一起,进行理财的一种模式。再比如:“碎片化理财”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的优势,使个人手中细微的资金以“碎片化”理财的模式进行理财,达到支付方便、成本低廉的目的。6.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功能,大力发展小额融资服务,建设金融融资服务机构,制定相关融资服务制度,加速打造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平台,提升中国经济的信誉和创造能力。七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打破了现有监管机构的不兼容状态,在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服务上进行了金融革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进行了创新改造,促进限互联网企业与金融领域的良性竞争。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互联网+”的一切共同属性,虽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的表现形式,但它的优势和特点已经广泛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便捷安全快速的交换手段和形式,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方便大家以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对其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有一个更完整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6(07)

[2]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6(07)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7(02)

[4]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逻辑、比较与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17(01)

[5]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6(4)

[6]谢平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要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1)

[7]庞雅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财政金融.2016(12).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经济学

时间在快速地流走,时代也在飞快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在生活中随时可以看到互联网的身影,各个行业都开始朝着信息化发展,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地融入金融行业,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主要包括:传统金融模式与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上所占有更多的优势,所占有的资源更多,能够快速地获取外界信息,所以金融行业向互联网转型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更是金融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1业务涉及广。互联网覆盖面广,面临的是全球的网民,基本覆盖了全球所有有网络的地方,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互联网运用到金融行业中可以更好地帮助金融行业从事经济活动的投资者们进行更好地交流以及共享市场数据与资源,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对自己想要的数据进行查询,随时了解金融行业的动态,更好地掌握市场的变化,这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信息,投资者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决策。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虽然大部分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断深入人心,逐渐引起政府以及大型企业的重视,将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1.2高效的业务办理能力。在传统的金融行业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服务,办理业务的用户也需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办理业务,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排队,办理业务效率不高。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走进金融行业,以互联网作为基础进行的金融业务,其中很多业务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办理,客户可以用手机、电脑等在网上随时进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大大提升了客户办理业务的效率,也减轻了服务人员的压力,这个服务模式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比如,银行转账,传统的办理模式一般都是去银行窗口办理,需要进行排队,比较着急的还要与别人协商插队办理,提供相关证件才可以进行下一步,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用户可以直接下载相关银行的APP就可以直接在APP上自助办理业务,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直接完成,体现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1.3业务有较高的风险性。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也有很多互联网诈骗事件发生,在我国,广大网民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对网上金融业务办理还不是很熟悉,对互联网的认识较少;另外,相关部门对互联网监督力度还不够,导致了互联网内部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与商业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诈骗主要是靠欺骗网民的信任来进行的,从中牟取暴利;网络风险也是其中一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之诞生的还有“黑客”这一网络存在,他们运用熟练的互联网技术来破坏代码、破坏网络安全,从中可以盗取企业与部级机密信息,这让广大互联网用户备受苦恼。

2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

2.1业务多样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由各种产品组成,比如,金融理财、网络贷款等,运用互联网来进行操作相关金融业务,提高了金融业务办理的效率。在目前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为人们在网上办理业务、购物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种产物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让电子商务管理者在聚集以及使用资金方面可以快速地实现,便于操作,省时、省力。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技术机构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2.2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在核心竞争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比传统金融要强很多,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网络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时代性;第二,科学性。传统金融业务一般面对客户都是大型企业、大资本家;但是互联网金融的产业结构就与传统金融不同,它面临的是各种类型的投资者,不仅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要求,还对它们加大了融资的额度,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时展的过程中,网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实现对金融行业的投资。

3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相关方案

3.1改善互联网金融交易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地发展,这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机遇,把握时机,不断促进企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网络交易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在交易中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网上交易方式要不断进行改善,这一点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随时都可以办理业务;第二,交易成本低;第三,交易时间短。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中,互联网金融行业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特点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不断优化交易形式,在宣传工作上也要积极进行,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不断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2加强对数据管理的重视。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储存在网上的网络信息数据是十分重要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的储蓄更是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所以对网上数据管理的工作要加强重视,对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要进行深刻地挖掘,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开发,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据信息的作用,让这些信息在企业收益方面达到最佳的效果。市场是一个残酷竞争的战场,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会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灭亡,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不断提升办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效力,促进自身金融业务的发展,充分地将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相结合,通过对国外金融行业管理模式的借鉴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3.3完善资源管理机制。在传统的金融交易模式中,双方在进行交易之前都会对交易管理的目标通过一个需要委托的平台来完成这个过程,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中进行信息传达时,信息的完整性与信息的准确性都很难得到有效地保障。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就有效地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首先它对相应的资源管理机制可以快速地建立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完善,可以在资源的运用上得到最大的利用率;其次,对资源进行高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互联网投入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可以让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做到既准确又快速,同时还可以保障业务办理的质量,这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金融业务办理能力。

3.4开发多样化的产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这一平台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它的效率与传统金融业务办理能力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质量也得到了保障。传统金融行业业务的投资主要是经过聚集资金的方式来进行的,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就更加明显。要想提升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要注重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让其产品得到最大限度地保障:第一是产品的先进性,时代在快速的发展,其所生产的产品要符合时展的需求,符合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需求,这样才可以得到人们的青睐;第二是产品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金融行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占领更多的市场,可以供人们进行选择,吸引人们的眼球,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好可以充分地满足这一点,促使产品多样化发展,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4结语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金融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质量和就业岗位也频频告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毕业生需求不匹配,要改善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特别是金融市场对金融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端的金融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知识、扎实基础、敏捷思维,还需要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这就需要高校与时俱进,根据国家要求和社会形势,对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校企合作单位育人机制中存在问题

(一)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够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还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对高校和企业能够产生“双赢”的效果。但调查显示,参与的企业积极性不高,项目开展起来不是很充分,短期合作的趋势明显,不能形成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实习单位是靠教师的人脉关系联系的,不能真正使企业、学生和学校都能达到目标。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金融专业学生,在面对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招聘和实习时,人数有限制,岗位有区分,有些单位并不需要实习生进行帮助,但是碍于校企合作协议,不得不接受实习学生,这就使得实习计划和实际过程不匹配,直接导致学生不能达到学习和交流的目标,导致后期合作不能有序开展。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目的不统一

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实践育人,与学校办学理念的公益性是一致的,而企业愿意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更多的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节约成本,追求一定的盈利性,在这个合作基础上,两者的利益出发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获取专业知识,更能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如果双方的合作基础发生了动摇或者偏差,偏重企业实践,学校就变成了企业的廉价“工厂”,偏重学校,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可能实现。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

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目前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是没有在金融领域工作的实践经验,在教学和指导学生过程中,不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践教学工作很难投入更多的精力。校外企业导师虽然具备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但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高校教学环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并且企业导师进入高校进行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教学效果上无法保证。

(四)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在市场机制下,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较强,主要是在“用”,不在“养”,高校主要是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应该把握充分的话语权。而如果完全在利益驱动机制下去进行人才培养,人才质量令人堪忧。同时,政府出台的关于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条款和规定较为宏观,没有针对性的条款,缺少学生评价和反馈指标,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这导致政府、企业、高校三方权责不明确,严重阻碍校企合作育人的开展。

二、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建议

(一)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1.企业导师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密不可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要从企业角度考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人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既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了解企业的需求,在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宜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课程组合等方面大胆创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实行的是“一二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四个对接”指的就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习目标与岗位任务对接,体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元”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是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培养金融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获得全社会的认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添学校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活力。企业可以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发现和选择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节约了招聘成本,也提高了选才成功率。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学生输送到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跨境电商企业等进行实习,通过小学期实践、集中实践教学等形式,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寻找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共同点

1.依托科研项目合作互惠

校企合作模式是在校企双方满足各自发展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的先决条件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具备天然的内在动力。就校企合作科研项目而言,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科研所需的场地、实验设备以及项目经费等,为学生和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团队、理论依据、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技术难题,实现联合攻关。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全国全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融技能大赛、专业素质大赛等,以大赛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平台,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并将科研成果进行转换,学生的创业项目入驻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学生和老师共同的研究成果获得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的批示,这也达到了学校和企业互惠的效果。

2.依托实践教学合作共赢

就实践教学而言,企业能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的校外平台,扩大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在这一平台上,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所学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企业的前沿技术。同时,学校能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扩充企业的人才资源,缩短了企业人才培养的周期,实现企业人才输入与高校人才输出的完美对接。因此,从长远角度分析,校企合作旨在通过校企双方的资源整合,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以培养实践人才为目标,各取所需,资源共享,实现“共赢”。

(三)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1.采用“双导师”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均有企业导师的参与。企业导师从专业的角度、技术的层面、个人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都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学校的“五进五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人员进校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更好地融合。校外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帮助可以熟练掌握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通过为教师提供优先培训、定期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开阔眼界,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还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将青年教师送至企业学习技能操作,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人员提高理论知识,使其不断适应高校课堂教学的教学要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派送教师到企业实习,提高了实践能力,可以将市场需求和前沿知识带回来与学生分享,加强对实习生的思维能力、行为素养、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四)共建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1.健全评价与反馈机制

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主观、客观的科学评价体系,结合实习学生的就业率、企业用人的反馈、高校对企业的满意度及合同的签订率等方面的指标,不仅要关注育人的客观指标,还要通过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等主观指标来测评。在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中,树立高校主体地位,调动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形成高中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紧密结合的协同发展联盟,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2.加强制度保障

校企合作如果没有制度作保障,就不可能制约、限定和规范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企业。首先,制定校企合作实施细则,健全企业参与高校实践教学的激励保障机制,从而增强合作企业与高校的紧密度,使高校和合作企业的项目运作得以规范性开展。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投入,通过政策引导,提高政府、企业、学校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要明确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最后,要加强和改进激励机制,校企合作育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投入与回报间隔时间过长,政府需要建立补偿机制,对合作育人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鼓励和奖励,提高企业的积极性,高校也可以和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鼓励企业投身校企合作育人中去。

参考文献:

[1]张燕,张靓婷,张洪斌.产学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4):34-39.

[2]韦振锋,蒙玉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学周刊,2017(2):14-15.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制度约束;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

在我国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必要最大限度地研究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金融发展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增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金融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充分研究农村金融在制度约束下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和农业经济体系的约束作用,确保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根据中国相关科学家的研究,过度使用制度约束将导致制度的发展,给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矛盾。

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落后的原因

在二十世纪的大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刚有了起色,人们就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经济盛景。我国经济学家开始着手分析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经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找到根本原因。

(一)体制改革不完善

我国的政府部门一直坚信,要想经济继续发展下去,必须把改革进行下去,如今,我国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成效,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体制改革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制度的不合理化一直成为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众多的农业金融发展过程中,贷款的数额、期限和还款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这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立即解决诸类问题。

(二)银行业发展的局限性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银行与农村经济唇齿相依,相互依存。相比而言,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比较大,其不能给中国农业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将会导致一些小型公司缺乏银行资金贷款的权限,绝大多数银行只会贷款给大型企业,这也无形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中国对农业银行的援助力量不够,这也降低了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最终的结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下滑。

(三)国有银行战略发展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你,国有银行的战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方向是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朝着城市进军。我国农村经济在贷款条约中的某些条件相对比较落后,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前几项相比仍有明显的发展,而且比预期的要高。(四)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较低我国的农业要想得到发展不仅局限于单方面的努力,它需要个人、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支持。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其需要政府的援助。在当前的国家局势下,我国的政府部门对农业经济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而是过于关注城市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程度。这一方向是不正确的,这会造成农业经济发展受阻,停滞不前。总而言之,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共同制约和阻碍。

二、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机制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性质。因此,它们既有农村经济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建立在制度变迁理论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和农业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表明,二者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首先,制度变迁主体存在差异。在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可分为政府主体和农村经济主体两类,其中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体制变迁的主体是中央政府的最高决策层,农村经济处于从属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制度的执行者和信息的反馈也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权力的集中表达。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农村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的地位显著提高,制度变迁也参与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府仍然是农村金融的主体,呈现出被压制的状态,农村经济主体推动的金融制度变迁仍在进行之中。第二,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情况。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都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因此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更为严重。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主要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市场化改革仅限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因此必须相互协调,逐步面向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业经济与农业金融的关系

在现代农业经济与农业金融的关系中,有必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经济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在健全财政补贴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比重十分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农业对促进经济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与欠发达地区相比,当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所占比例相当大。因此,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和农业金融仍然是中国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农业金融研究

在中国农业科研的过程中,需要对我国的金融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农业金融是非农业部门金融体系的延伸,需要良好的资本流动和农业部门运作。因此,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中,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业金融的支持需要保持综合动力,采用不同的视角来实现其不同。在我国农村金融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金融资产总量和经济金融化程度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金融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在制度约束下的发展进行充分的研究,以便根据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相关制度研究的分析与研究。第一步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模型。一般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但是经济理论不能详细解释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二步是指标的选择。在选择中国农村GDP的价值时,需要对农村金融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所有农村金融资产,我们需要对农村GDP的价值进行划分,以获得其发展的价值。第三步是计算农村信用社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总和。农业进出口总额是指农产品进口总额和农产品出口总额。在计算价值的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它们是基于回归系数的检验和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指标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需要运用模型结构对其数值进行有效检验。

五、解决金融约束的有效措施

(一)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很多经济体系都比较单一。如此一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变得迟缓,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们必须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我国政府必须制定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不仅要关注大型企业的发展情况,还需要帮助小型企业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的约束,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发展落后。因此,一些小型公司和机构应该努力拓展业务,开发农村经济市场,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国家还应建立国有的金融机构,增大农业经济的投入比例,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得农村经济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经济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专业化发展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没能制定出合理和科学的经济建设优惠条例,对比而言,农村经济相比城市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农村经济的落后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还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帮助农村经济的朝阳发展,让农村经济的发展轨道步入正轨,这个任务是艰巨而意义重大的,我国政府还可以在基金方面提供一些援助,以促进其更快地发展。

(三)加强部分金融机构的发展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因为政府对于经济的关注度不高,支持力量不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理想,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农村经济降低了我国人均经济的总体水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必须提高意识,制定出与之对应的配套政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专家被派去寻求一些商业价值,并且不断地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只有如此,农村经济才能够得到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将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由于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缺乏一定的资金配置效率,可以通过减少制度约束来实现,减少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发展农村金融不断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针对不同的地区考虑不同的条件,最终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制度约束的影响。我们应该首先减少制度约束对资本保全的影响。其次,通过建立有效的途径,提高农村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促进制度约束的合理化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安丽莉.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290.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7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消费金融;策略

劳动经济学是主要是研究劳动关系相关理论及其发展规律,并作为消费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准确地把握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规律,制定出符合实际发展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当前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消费金融发展概述

劳动经济学从字面意识进行理解,可以理解为劳动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的,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劳动,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是劳动经济学,并在研究其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其发展规律。消费金融主要是指在消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金融服务,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促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提供的金累咯个服务不仅能够促进经济流通还能够促进其消费结构的改善。

二、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消费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一)优化和丰富传统信贷结构

传统金融服务中很少有涉消费服务的研究,一般都倾向于商贷款的相关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人们在消费需求方面的幅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当前很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还不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针对这些情况发生,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随之金融信贷服务也就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在消费力上比较低的情况,以此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更好的完善金融信贷服务,促进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暂,从而导致在消费服务方面不断地得到相应的完善。

(二)维持供需平衡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领域的很多方面发展的比较快速,甚至会出现过剩的情况,还会出现失衡的状态。从当前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如果金融发展中一直出血哎那失衡状态,最终导致很多产品不能销售出去,严重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个中情况下需要注重到消费金融的发展,提升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能力。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刺激,将过程的产品消费出去,以此更好地维护当前的失衡状态,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维持消费水平

消费者自身的消费水平会受到自身的收入、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收入方面的问题,收入越高消费者在购买能力上会更高一些,也更加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在当前的消费金融的不断发展,利用消费金融消费者能够支付一部分的费用,通过对消费的合理安排,不会对自身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也能够通过消费来改善自身生活,使得在消费水平上趋于一种平衡。

三、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消费金融发展策略

(一)注重消费金融制度的完善

当前金融制度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金融发展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也是一种相对比较学新型的金融发展服务,金融制度方面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前消费金融的发展,并能够根据当前的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金融制度做出相应的改善,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二)提高消费水平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时,消费金融的发展和消费者所能够消费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为此,消费水平的提升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政府要能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消费政策,以此刺激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此外,还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高质量的产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三)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人们只有稳定工作以及稳定收入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更多的消费,并尝试选择更多的消费产品,以此更好地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为此,政府在发展中过程中要做好相关保障工作,首先要能够从经济结构进行出发,促进更多的中小企业进行发展,还要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还要能够不断完善相关的保险制度,让更多的人能够降低自身的生活压力。例如可以增加医疗方面的报销,加大对人口的自主,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金融消费水平的提升。

(四)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到消费金融的发展。为此,消费金融的发展要注重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注重道德素质的提升,在工作中能够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提供相关服务。在工作中不能仅仅为了自身利益做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此外,还要注重对消费工作人员来的培训,提升其自身知识能力和相关技能。还要注重长效考核机制的完善,不断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促进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劳动经济学视角下对消费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将消费金融和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在就消费金融的发展还要不断探索相关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消费金融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少林,欧阳海琴.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249-250.

[2]刘慧.试论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发展意义与策略[J].现代商业,2017(04):87-88.

[3]曾昭璇.劳动经济学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08):10-11.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8

关键词:金融工程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0引言

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新开设的金融工程专业,湖南工业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比较许多国外和国内众多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均是面对硕士研究生及博士以上层次,而专门针对本科生层次的人才教育,目前国内尚无可以参考的教育模式,因此设有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向社会输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且有专业特长的金融人才,这是制定和探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的一个重要议题。

1金融工程的人才需求

随着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金融行业呈现出了与以往的传统金融行业完全不同的一面,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已经从传统的金融服务转向了一些特定的金融工具,如何帮助客户来解决实际的金融问题,金融产品化和电子化已经成为市场的导向。金融业务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也要求金融企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运用工科人才的教育管理思路,将金融市场中的高新技术引入专业课堂,调动各方资源和各类教学手段,开发出更符合市场要求的金融产品,力求为金融客户提供更科学、更优质的金融理财策划方案。这也表明金融工程在生活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也对我们开设金融工程的院校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等因素,我国的金融学科建设比起许多发达国家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从金融学研究的发展情况看来,我国的研究主流依旧是对策性或者政策性的研究,对于涉及到数学应用的定量化模型和工程化方案的研究还是较少,这就使得政策性的应用方面有比较大的局限。随着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的金融行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蕴藏了巨大的商机,这也对培养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院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完成在学理上金融工程专业所设置的基本科目,确定培养的人才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其次应该针对市场的要求,培养相对应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得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尽快适应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自己所在的金融机构和岗位。根据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科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属于应用型的金融技术人才,能够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应用现代数理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模型定量化处理金融收益和风险评估的问题,为金融市场的总体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的稳定,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和方案。这样培养出来的金融毕业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金融环境中适应不同的需求,满足大部分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要求。

2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2.1金融工程专业的本质内涵

金融工程专业是指一个系列的有关金融工程学的课程组合,学生修完该系列的课程即具备了有关金融工程学的知识素养和技能,从而可以从事与该专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职业或者工作,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金融工程专业包含了一组涉及到现代金融经济理论方法,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现代信息理论与方法的有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这就对设置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老师提出了很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来应对市场对学生提出的需求。

2.2金融学科的培养模式

为适应国际和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适应区域经济的要求,防止学生所学和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金融学科和企业共同培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与能力体系需要重新构建,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在金融工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应该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根本。第二是适度开设一些数学类课程,培养本科学生掌握比较基础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为适应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让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信金融环境,作为一名合格的金融专业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须。因此开设概率论基础;经济数学;随机分析;运筹学;固定收益证券等课程,还有一些房地产金融;项目融资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现代金融对数学的要求。第三是为了培养学生建模和分析数据的技巧,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相应的金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所学的金融学知识得出相应的金融运行规律。为此我们开设了:计算机R语言程序设计、SPSS应用、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如何从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提炼出自己所需要要的数据,并且应用所学的经济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第四是构建金融工程的专业化课程,为了培养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围绕这个学科我们开设了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案例、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的金融工具并利用相应的工具和策略来解决实际的金融问题。针对湖南工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在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金融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和其他重点院校相比还是缺乏相应的竞争力,所以从长远角度出发,“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更加适应于我们这种刚刚起步的金融工程专业院系。这一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有:①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②学校为主导,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制定过程;③校企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和区域金融经济发展紧密结合;④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以及基础条件建设,同时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研究是以培养金融学科人才为目的,以高校,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和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校主导,企业参与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金融行业特色人才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和科研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和分散性的办学合作,而是围绕行业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3校企研合培养金融本科生的主要模式

3.1“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实验教学平台

工科类的高校应该利用其所具有的优势,通过政府政策相关的引导,高校的运营和管理,相关金融公司的通力合作,打造一个具有高规格的金融实验室,利用这个实验室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所运用的到的新型软件以及金融工具,并将其及时更新应用到金融实验室当中,而金融机构及相关的企业负责人也可以定期派相关的专家学者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相关的软件,帮助他们更早的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

3.2“校企”合作建立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基地

金融学科是一门应用和实践性都要求很高的社会学科,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单纯靠书本和课堂知识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人才准入要求。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必须认清形势,及时更新人才教育观念,多与政府科研机构和本土企业互通有无,加快金融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了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联合办学的优势,培养出对接的金融专业人才,可以建立多样化与多层次的金融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可以开展认识实习、暑期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方式,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训练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实习的工程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加以弥补,也可以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加深知识的了解,在另一个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尽早的选拔所需要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这样也能够节省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同时缓解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

3.3校企联合采用“双教师“制联合培养学生

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新金融环境下的金融专业本科生,我们即要求培养学生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又不能忽视他们的动手和应用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双教师“的培养模式。所谓的”双教师“制度是指在校内高校教师教授书本上的专业基础金融和经济知识,但同时又给他们配备一个在金融机构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又具有高水平金融理论知识的校外辅导教师,共同开展课题项目的研究。这样可以很好的弥补高校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弊端,帮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接触到前沿的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使得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来在毕业的时候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结语

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为例,阐述了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一种可行模式———“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本校刚刚起步的金融工程专业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帮助毕业生更好的面对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可以提升高校的金融专业本科生的质量和相应的科研水平,加快本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进度。

参考文献:

[1]刘云,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23-25.

[2]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