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范例

经济与管理

经济与管理范文1

工程建设有投资就有风险,如何避免和减少风险,提高管理效益,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防范成为一个大课题,值得我们行业内人员认真对待。风险是一切工程建设中都存在的因素,不管是管理风险还是施工风险,都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队伍的信誉。

关键词:

风险防范;施工管理;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种工程建设,在全球经济发展都向着低碳方向发展的今天,工程管理的风险问题也提上了一个议程。低碳、环保、节能一直是工程建设提倡的三大主题。所以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工程建设的奉献和管理,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工程建设有投资就有风险,如何避免和减少风险,提高管理效益,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怎样在低碳环境中控制这种风险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工程建设的影响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低碳经济的涵义。雾霾可以说是近几年在媒体曝光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社会大众议论的焦点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阶段,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全国都存在着高碳排放高硫排放的严重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建设及发展怎样控制和避免风险,就一定要深入研究低碳问题。我国人口多,煤炭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能源,所以经济发展与煤炭有密切关系,煤炭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氢化合物,这都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盲目扩张的经济发展严重的透支环境,导致不可再生的能源严重消耗,形成了目前的高污染状态。低碳经济的观点可以更好地让人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而不是用发展换来的污染。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重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建筑材料中的钢材、水泥、电能等都是高碳排放的行业,不能废除这些材料也是一个事实,所以要采取创新的方式,开放思维,实现高能低碳,提高工程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低碳工程建设,如何避免因此而产生的风险,是我们一直都在探讨的课题之一。

二、建设工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1.工程投标阶段的风险因素与控制。由于我国目前的体制因素,所有的建设工程在施工之前要进行投标,中标的单位方可施工。但是在这个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因素,那就是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核、信誉审核。选出优秀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建设任务。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中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报价高了,不能中标,报价低了,没有利润。而且在投标阶段所预设的施工过程和真正的施工过程会有很大的差别,情形不能完全吻合,所以这也是风险因素存在的关键。因此投标阶段的这个问题也一直影响着投标阶段的风险发生。在这时,要求施工队伍要具备一定的施工资质和施工经验,严格考察施工单位的施工历史,考察施工单位在以往工程建设中的表现和业绩。对技术人员和机械装备等都应该进行科学而缜密地考核,从而选出最优秀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

2.施工中的风险预防和控制。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阶段的风险因素是最多的。施工事故和产生的负面影响。因为施工中一旦发生一些事故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而且还要影响施工进度,这也是增加施工成本的因素之一。所以明确和正确评估施工中的一些风险因素,然后科学管理,优质施工,也可以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增加效益。所以要在施工之前严格制定施工计划,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工程施工进度、安全制度、质量责任制度。在严格的制度制约下,施工人员科学的实施施工,那么就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尤其是监理人员,如果能够按照严格的施工规范去监管,那么风险因素也会降低。

3.管理控制中的规章制度要严密。工程建设是一项工艺复杂、专业多种的施工实践,所以进入行业内的施工单位要拟定明晰的低碳施工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低碳施工,助推低碳路径下工程的进展。树立牢固的低碳施工意识,尤其是管理者要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让低碳施工的理念贯穿施工的整个过程。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及时而严格的检查,结合检查的结果严格控制。工程施工一定要涉及到施工材料,材料的选购一定要坚持低碳原则,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不能使用,不能让这类材料进场。不合乎环保规定的工序监理不批,不符合规定的施工环节严格控制,务必保证低碳、环保、高质。场地内部的材料管理、材料储存中的管理,都要在一定的有效措施保障下进行,这样才能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最安全的范畴内。施工中的低碳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期间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更是一个新课题,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环境严重污染的背景下,低碳施工以及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防范成为一个大课题,值得我们行业内人员认真对待。风险是一切工程建设中都存在的因素,不管是管理风险还是施工风险,都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队伍的信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进行风险因素的评估,并将一切风险因素控制在最安全的范畴内。

参考文献:

[1]林旭东.浅析我国建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青建集团风险管理经验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0,(12).

[2]费丽君.浅谈高层建筑的风险管理[J].当代建设,2013,(02).

[3]刘俊颖,刘瑞平,何溪.建筑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J].国际经济合作,2010,(03).

经济与管理范文2

经济管理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管理方式,而是融合了社会、自然、人文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管理思想,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经济管理思想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现代化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影响巨大,需要对其相关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相应的改进创新,以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关键词: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相关性

一、引言

经济管理属于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学科,融合了多种不同的学科知识,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可以利用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对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在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孕育出了现代经济管理的种子,对于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概述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了农业、金融、经济、政治等,属于传统社会体系下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系统性工程,具体来讲,可以将其分为社会资源管理和自然资源管理两种类型。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科学的经济管理变得尤其重要,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看似已经落后,即将被现代化经济管理思想所取代,但是实际上,其对于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和启示是非常显著的。经济管理需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支撑,同时也需要实践经验的指导,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确保经济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早在上世纪初,我国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管理学科体系,并且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步,经济管理思想也在不断创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思想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对现代化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研究时,不能脱离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1.对于农业活动的影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业体现出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二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三是分散式发展,对于自然条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比较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取经验,二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所采用的手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化的管理条件下,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选择相应的经济作物,例如,东北地区土壤肥沃,适合种植玉米、大豆、辣椒等,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温度适中,适合种植茶叶、水稻、花卉等。在开展农业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够促进农业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可以说,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经验,是促进农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2.对于货币金融的影响。通常来讲,对于经济活动的管理需要从需求、供给和管理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与货币是需要放在一起进行考虑的问题。无论是供求关系管理还是货币金融管理,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同时也存在于整体之中,相辅相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就采取了相应的货币管理措施,以维护中央政权的利益。而之后,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对于是否应该禁止私自制造货币,政府部门的态度摇摆不定,至明末清初,银钞取代了真金白银和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才逐渐趋于稳定。通过对货币管理情况的研究和总结,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形成了正确的货币管理体系,并且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现代人眼中,买车买房通常都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甚至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手机等都可以通过分期付款购买,使得人们能够提前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为了避免不合理的高利贷,对社会经济的不合理发展进行约束,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和规避各种问题,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对于供求活动的影响。社会环境分工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单一的针对某个行业进行强化,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失衡。而在经济活动中,供求活动是最为典型的特征,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调节。就目前而言,想要做好物品的合理流通,需要保证输入与输出的均衡性,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样,生产管理不能仅仅采用单一的模式和方法,而是应该从实际需求出发,采取适当的放任或者干涉措施,以实现强国富国或者提升百姓生活水平的目的。例如,最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对于房地产事业采取的就是放任和干预的政策,房价持续上涨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在房地产趋于饱和的现在,政府部门又通过适当的敢于,对房价进行了有效控制,使得其能够趋于稳定。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活力,推动了社会的稳步发展。

4.对于政治经济的影响。政府部门是政治经济管理的主体,而想要确保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尤其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管理的快捷性,需要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获取优势资源。从国家的角度分析,政治与经济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政治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了人口资源管理、军力资源管理以及经济财力资源管理等,其对于治理国家意义重大。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也为公共事业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税收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主要目的是实现对于人民资产的再次分配,同时也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在拓展财政收入渠道的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对经济支出进行合理控制,实现“开源节流”,减少资金的浪费,确保在开展整治经济管理活动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5.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管理活动也在随之不断创新。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管理进行持续的完善与创新,是企业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参照。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只有能够合理运用企业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切实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应该认识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实现的基础是传统经济管理思想,邓小平依托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提出了现代化经济管理思想,通过转变思想认识的方式,实现经济管理的科学化,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点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有效证实。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应该立足自身发展环境,做好分析、概括和总结,构建起全新的、更加适合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推动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相应的机遇,也离不开有力的挑战,必须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经济思想是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对于现代经济管理影响巨大,需要正确认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分析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做好积极的创新和完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现代化经济管理思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常毅雪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盛贤.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164.

[2]刘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6,(5):61-64.

[3]李皆染.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财经界(学术版),2011,(7):49,51.

经济与管理范文3

1、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垄断性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容易产生“市场失灵”,出现医疗提供方诱发需求或者提供过剩医疗行为造成医疗费用上涨。因此,医疗市场还应该加强政府的监控,纠正“市场失灵”,在医疗服务市场上,既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干预调节作用。

2、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医疗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有着独特的运行规律。医疗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直接发挥作用的价格、供求和竞争诸因素形成的有机体系。由于我国把公立医院简单地视为公益福利事业,医疗收费价格由政府制定,但是存在着医疗收费价格定价不合理、价格规律僵化、价格长期严重背离价值、价格的功能被严重扭曲等现象,价格起不到杠杆调节作用,阻滞了医疗事业的发展。竞争机制是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要优胜劣汰。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打破垄断,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增加医疗机构的活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医疗市场竞争公平性不高,政策性障碍较多。

3、医疗卫生服务的政府主导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运用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可以活跃医疗市场,促进医疗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深刻地了解医疗市场机制存在着盲目性,会造成市场失灵。由于政府规定、管制和税收政策在形成竞争力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还要发挥政府计划指导作用,由于医疗卫生服务行为需求的特点并非人们所能完全计划和控制的,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不确定性,政府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让市场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自行调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二、 看病难、看病贵政策原因分析

公立医院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必须履行责任,通过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制度,使大部分人民群众得到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的专业性和垄断性,医院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经济体,会利用其优势,产生垄断行为,损害病人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应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使医疗服务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

1、政府部门之间博弈成本高

管理公立医院的相关部门包括组织人事部门、卫生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发改委物价部门、药检部门、医保部门、审计部门、工商部门、纠风部门等,称为“九龙治水”,由于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对公立医院运行状况的全面了解,部门利益博弈成本太高,造成出台的医改政策棚架,落实不到位。医院的院长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命,由职工测评,有的与卫生局长平级,钱由财政局拨,物价由物价部门定,药品审批注册由药检部门管,医保政策由社保部门定,等等,造成谁都管医院,可谁都不负责的状况,部分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发展,不得已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而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从而背离了公立医院的办院宗旨。公立医院自然也就成为享受优惠政策为部门谋利益的经济实体,卫生主管部门也成了众矢之的。

2、 现行相关医改政策分析

现行主要相关医改政策包括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财政补助政策、药品集中招标制度、药品零差价制度、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医保政策等,为什么这些政策实施效果不佳?主要是政策制定过分强调行政导向管理,忽视医疗卫生经济规律。

(1) 分类管理政策加强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

公立医疗机构由于享有财政补贴、税费优惠、医保定点等优惠政策,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技术、品牌等优势,垄断的局面未能打破,反而由于分类管理政策实施使其垄断地位得到加强;而社会力量办的医院起步晚,底子薄,处于创业发展初期的大部分民营医院尚未完成医院资本的原始积累,由于规模小,资金、技术、品牌优势不明显,以及政策歧视造成的建筑用地、机构和人员执业标准、医疗机构评审、人员职称评审、科研课题招标、医保等不公平的政策环境,税费负担大、医保定点资格取得难、吸引人才难、发展难;加之数量偏少,难以打破公立医院垄断的局面。

(2)财政补助政策不到位促使公立医疗机构追逐盈利

医院收入的三项主要来源为财政补助、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药品实行零差价制度,医院收益减少,由于财政不足额补助,公立医院为了经济利益,自然更加催生了多检查、过度治疗,进一步加重了群众的医药费负担,激化损害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情况不同,现在是中央政府有钱,很多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还有许多地方政府还是吃饭财政,一些地方政府被发展举债压得已经够呛,没有更多的钱投入到行政导向效率不高的医改中去,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建立在补偿机制应该到位的前提下设计的医改,如果补偿不到位,医院必然想方法增加收入,乱检查、多收费必然再次抬头,改革的结果仍然是看病贵。如果医院补偿机制不足,其结果就会出现医院发展失去经济来源,导致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受到影响,影响医院技术的提高,失去医院发展的后劲。

(3) 药品集中招标政策使药品回扣黑洞合理化

实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实行基本药品制度,但是由于各个医院有自主用药的权利,加之药品名称乱、品种多,同一种药品的名称可以多达几十个,为医院选择药品留足了空间;政府部门连续降低药品价格,集中统一招标,药品供应商运营成本加大,招标结果并不尽人意,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其结果政府、医药生产商、医药流通企业、医院招标机构、医院和人民群众都有意见。主要原因是过多的采用行政手段,利用市场客观经济规律的调节作用较少。基层医改许多地方推行了药品零差价制度,药品的差价由政府财政补贴,原来医院是差额事业单位,按照人头经费一定的比例拨款,每年财政补贴都会有所增长,可医改后,财政部门算账方式换了,按照退离休人员经费和上年度药品差价核算,财政不能完全补偿药品零差价的损失。对于医院来说,药品差价利益的丧失,医院不得已只有采取多检查、多治疗,才能获得收支平衡,医院没有办法只有小病大治,把本来不符合住院的病人收入住院,利用新农合的政策灰色地带增加收入,许多门诊病人被转化为住院病人。本来有的医院进行二次议标,还可收取药商药品返利收入,新医改明确规定不得二次议标,医院对药品回扣管理没有了积极性,医院领导认为反正是经过政府统一招标采购许可了,医生劳动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药品回扣成为医生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医院管理者只有睁只眼闭一只眼,使药品回扣在政府采购制度下合法化。

(4)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单一

在医院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药品实行零差价,结果医疗收费升上来,主要是医疗收费方法单一,我国医疗收费仍按项目收费,医疗收费项目达几千项,作为一般群众不可能了解清楚,这使得医院多收费、乱收费、分解收费,病人只知道看病贵,却不知道贵在哪里,单一的按项目收费政策,也是造成乱收费、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医院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医院的刚性支出,随着物价的上升呈现上升趋势,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就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医院为了弥补成本,只有逆向选择,加大医技检查力度,扩大治疗范围,采取过度医疗增加收入。公立医院改革如果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药品价格下降、不提高医疗收费价格,靠医院自己解决必然选择乱检查、多治疗才能解决,进一步造成医院的趋利性,忽视公益性。2.2.5 医保支付政策改革迟缓 医疗报销、新农合基金的有限性,与人民群众健康医疗需求的无限性这对矛盾长久存在,特别是我国刚刚建立的新农合制度,筹资水平低及广覆盖,面对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疾病谱变化,无论医保、农保都将面临基金不足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靠大幅度提高筹资水平不很现实,压缩基金支出是必然的选择,按人头付费、病种付费、项目付费控制措施的改革必然快速推进。公立医院还没有做好准备,如果医保限额措施给医院带来的压力较大,公立医院就会采取逆向选择,推诿病人,造成新一轮的住院难。

三、 医改与管理经济学研究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单靠行政导向的改革很难奏效,需要研究医疗卫生经济规律,运用市场经济学原理制定医改的政策,这是提高行政能力的关键。医改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迫切要求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分析医疗卫生管理经济政策。

1、 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增加卫生投入,善尽政府责任,调整投资方向,重点投向社区,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偿付向社区医疗服务倾斜,引导和调整群众就医习惯,逐步实现逐级转诊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组织,制订病种诊疗标准或临床路径及用药规范,制订医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制订医疗质量标准,制订公立医院绩效评价考核办法,统一规范药品名称,制订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规则等,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规范医院医疗行为,调控医疗服务市场,调节医患关系,加强医疗质量监管,防范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趋势,卫生服务领域分级经营界限正在被打破,产权制度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机构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日益明显,机构之间兼并、联合、重组趋势加剧,卫生经济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卫生主管部门应抓紧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对现有公立医院进行改革,把现存的卫生资源进行重新分类、整合,完全放开医疗市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和兴办各类医疗机构,真正打破公立医院垄断的局面,形成政府主导下公平竞争的局面,满足不同群体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政府可以放开一部分公立医院通过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模式转换运营机制,通过公开购买基本医疗服务,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解决效率低下问题,以行政宏观调控为补,主要解决市场失灵和公平问题。

2、重构政府各部门医疗卫生管理职能

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医疗体制,没有任何一种完美无暇,因此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目前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主管部门管理,为了节约管理成本,整合医疗保险与新农合资源,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卫生管理分置,医保基金管理部门实行公开竞标方式购买基本医疗服务和选择定点医院,医院不管姓公姓私,只要你提供的医疗服务质优价廉、人民满意,形成有管制的市场竞争。公立医院的业务管理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资产交给国资部门管理,医保基金管理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真正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

3、改革药品管理政策

医药分业目前情况下不符合我国国情,医院失去了对药品管理权,而药品企业以获取利润为最高目标,药品回扣、促销等手段可能会更增加人民群众医药费负担,造成新的看病难、看病贵。当务之急是改革药品管理政策,允许集中招标采购下二次议价,改为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为报价竞价机制,药品指导价;药品政府定价由于市场变化瞬息万变,计划赶不上变化,政府定价信息的不对称及调价滞后,更容易造成药品价格高,应适当逐步放开药品价格管制,实行市场定价,每种药品必须在医院和药品零售企业同时出售,不准只对医院,防止医院垄断价格,形成竞争机制。

4、采取医疗服务混合收费模式

医疗收费价格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分工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有计划地制定,在价格结构上,医疗服务的定价范围较窄,定价层次较少,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患者对医疗服务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由于医疗收费价格在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改革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在各项配套措施不建全的情况下,应慎重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应逐步改变我们现行的医疗服务按项目收费的模式,逐步采取住院按病种收费与按诊次、床日收费相结合的混合收费模式,医保、农保进而采取预付费制改革,倒逼医院管理升级。

5、建立医疗机构绩效评价考核

经济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管理;问题;新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全球化经济趋势的影响而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组成,经济管理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断转型改革发展的局面。分析现阶段企业发展,经济管理是推动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要素,而当前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发展提出更高标准与要求,所以推动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如何立足于全局发展角度,有效调整、改革经济管理,以此确保经济管理顺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成为企业首要关注问题。

1经济管理现代化分析

1.1概念阐述

所谓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指依托于先进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论成果的应用,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来提升经济管理水平,确保其经济管理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通过组建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式的管理制度与体制,以期帮助企业利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来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先进理念与技术,对于先进理念而言,市场发展具备动态、多变的特点,所以经济管理需做到对市场竞争性、开放性、革新性等特点的关注,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掌握,树立现代化、先进管理理念,以此为经济管理提供思想指导。

1.2体现形式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存在直接联系,意味着我国社会生产其技术、体制的不断改进,促使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管理在历经多年的实践发展后,存在以下体现形式。

1.2.1艺术特征

相较于其他经济行为而言,经济管理的开展具备艺术性特征,即经济管理所具备的特殊性使得经济管理本身具备艺术特征。站在抽象角度而言,经济与艺术之间存在共同特征,艺术在精神世界所产生的作用,与经济在现实世界中所体现出的作用类似,主要是二者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差异,所以经济行为的开展在某些方面可以体现为艺术行为,进而凸显出经济管理所具备的艺术性特征。

1.2.2能动性与创造性

分析经济管理的具体开展,其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管理人员,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所有人员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是经济管理的目标所在。而经济管理的发展受到人的思维与创造直接影响,所以需在经济管理现代化中,必须将人的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只有通过对人的因素进行有效解决与消除,才能实现对其他因素的迎刃而解。也正因此,体现出人所具备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会对经济管理造成直接性的影响,进而凸显出经济管理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1.2.3专业化与民主化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促使民主化思想潮流的全面渗透,当今各个领域、行业中都存在民主化的身影。而分析现阶段经济管理的开展,其中外界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管理民主化,但是民主化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却是不容置疑的。简而言之,就是在当前经济管理过程中,市场呈现出客观发展的规律,针对相关管理决策的制定与落实,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与影响,所以其自上而下的经济管理发展模式无法顺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需要立足于基层人员角度进行决策重心转移,通过将决策中基层人员的地位、重要性不断提升,实现对经济管理的融合。也正因此,体现出决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会受到民主化的直接影响,通过对企业民主化氛围的构建,可进一步促进企业社会价值的创造。此外,因经济管理所面临的标准更为严格,所以在具体经济管理期间,管理者同样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在掌握扎实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具备高管理素质、管理能力,做到对各种经济运行、管理模式的掌握,熟练操作现代化经济管理技术、软件以及设备等,进而提升经济管理专业性,做到对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最大化发挥出经济管理具备的作用与价值。

2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1信息化建设滞后

分析现阶段经济管理开展,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主要体现:(1)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经济管理过程中未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体现,导致企业在数据信息获取方面,仍存在信息失真、信息获取不全面、不完整的问题。(2)经济管理中针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未做到信息精准分类,不仅影响到信息处理效率与质量,也会影响到信息技术作用的体现。(3)信息利用因信息技术水平的滞后而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开展质量与效果受到限制。

2.2管理队伍素质缺位

分析现阶段经济管理队伍尚存的专业性问题,具体分为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匮乏,对于理论知识而言,部分管理者在经济管理期间无法做到对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或者是只能片面、固定化的进行问题分析,导致管理者无法透彻掌握问题的产生与存在;对实践技能而言,则是部分管理者无法做到问题有效解决,未结合具体情况的分析与考虑,只是结合自身经验选择相应措施与方法以期对问题的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经济管理缺乏专业性,进而影响到经济管理开展的有效性。

2.3管理体制不健全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但是分析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大部分经济管理体制仍尚存些许弊端与问题。例如基层分工机制的不完善,因经济管理的系统性与复杂性,所以需要通过分层次的形式进而全面开展经济管理,但是部分管理体制中未合理开展人员职责划分,导致经济管理体制在具体经济管理中无法做到全面落实与完善,不仅影响到经济管理开展水平,也会限制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

3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新趋势

3.1人性化发展

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经济管理开展,普遍存在管理人性化缺失的问题,导致具体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无法进行能动性、创造性的全面发挥,使得经济管理创新受到限制,影响到经济管理水平与质量的提升。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其中人性化即是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管理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在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中,需重视经济管理的人性化体现,只有保障经济管理具有人性化特征,才能为人员作用与价值的发挥提供保障。在实际经济管理中,通过对员工关注度的提升,给予员工应有的关心与鼓励,实现对员工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员工在良好的企业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人公精神,端正自身工作态度,进而为企业发展、经济管理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认知人性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具体工作期间不断落实渗透人性化管理理念,以期对人性化管理价值的体现。

3.2扁平化组织架构发展

以往企业发挥依托于金字塔架构的应用,其中占据塔尖位置的是决策者,拥有着绝对控制权,而针对相关管理决策的制定与落实,需要通过层层落实的方式。虽然此架构的应用可以保障企业决策者的权威性,但是此架构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并且金字塔架构无法发挥出基层人员所具备的潜力与价值。所以,在经济发展新形势背景下,企业需利用扁平化结构来取代以往金字塔架构,以此实现管理决策的制定可以以不同信息为基础,并结合对企业部门的不同情况来科学制定管理决策。企业通过构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可实现对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发挥,并为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技术交流、知识问题探讨平台,在提升企业信息获取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打下良好基础。

3.3客户导向模式发展

分析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其中消费者的作用与地位逐渐凸显,在部分领域行业中,消费者成为主导市场发展、影响市场经济创造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以客户导向为主的发展模式愈发受到企业重视,传统技术导向生产者导向的发展模式不再用于现阶段经济发展。所以,企业在具体开展经济管理期间,需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构建以客户为导向发展模式,以期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来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抢占更大市场份额,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夯实基础。

3.4网络化沟通发展

当前网络沟通成为现代沟通模式中最便捷、高效的沟通模式,依托于网络沟通的创建,可实现促进企业与基层员工沟通交流的强化,为相关工作任务与目标的完成提供便利。因此,企业需侧重对沟通方式的网络化建设,促使信息传播、决策传达的高效性与效率性,并为企业内部问题的解决提供渠道,加强企业内外部联系,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经济管理愈发受到企业重视,分析当前经济管理现代化开展,虽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尚存的发展问题仍影响到经济管理作用与功能体现。鉴于此,企业需立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表现形式的分析,以科学发展策略为指导来逐步完善经济管理,在强化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经济管理工作迈入信息化、现代化、人性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季佳诺.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3).

[2]陈露.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问题[C].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

[3]李继玲.试论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7(03).

[4]刘元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8(04).

[5]刘柯宏.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0).

[6]李双彩.浅析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现代营销,2017(06).

[7]马晓亚.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

经济与管理范文5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项目的建立,要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在提高自身企业运行模式的同时,建立健全管理框架和操作流程,确保经济结构中对应的项目优势能更好的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管理结构的基本管理框架和思想宗旨进行分析后,对现代经济管理背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传统经济管理结构对现代经济管理项目的启示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旨在为经济领域分析人员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传统经济管理背景现代经济管理启示

一、传统经济管理结构的基本管理框架和思想宗旨

1.传统经济管理结构是较为固化的管理理念。我国经济管理理念一直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理论结构中关于商务经济行为的约束性,由于一些较为教条的管控机制和管理思想,导致金融行业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经济结构运行过程中,要提升管理项目的实际价值,就要利用有效的管控机制缩短经济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2.传统经济管理结构运行家国同构模式。在传统经济结构中,管理人员要提升其管控机制,就要优化管理框架,但是,在封建社会中,我国农业是发展的大趋势,加之自给自足运行模式的建立导致传统经济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模式,而这种理念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成为中央集权项目,也实现了政治管理体系系统结构的升级。

3.传统经济管理结构强调重农抑制商。我国传统经济管理结构中,重农抑商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古代经济结构中,农业项目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和重要价值,特别是在法家和儒家管理过程中,儒家的管控措施占据主动,也就形成了农业发展框架强于商贸经济行为的市场发展形式。

二、现代经济管理背景分析

现代经济管理项目的发展领域在不断的扩展,特别是行业运行结构在不断升级,我国现代经济管理项目主要是对西方经济管理方针的落实和延伸,将经济学理论以及管理学理论融合在经济行为中,提升整体管理项目的实际效果。现代经济结构更加贴合于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实现了经济项目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统筹化管理,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也不能完全割裂其和传统经济项目之间的关系,要在建立有效互动运行提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效果和基本的经济管理质量。

三、传统经济管理结构对现代经济管理项目的启示

1.传统经济管理理念中农业管理项目的启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在经济结构升级和项目处理过程中,提高农业的实际效率,就要建立完整的管控机制,并且深度融合传统经济管理框架中的重点和难点,升级处理信息技术和项目分析机制,实现多元化农业发展。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动摇,和经济项目以及产业结构的贴合程度在不断增多,究其内部思想结构,多归于中庸思想,但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诉求,建立完整的数字化农业发展链条,就要强化信息处理机制和信息的调动能力,确保经济运行框架和农业发展项目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和协同机制。另外,正是基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在农业项目发展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提升管控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实践水平,从经济结构和实际经济收益出发,强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升级农业管理结构的实践控制水平。因此,管理人员在具体管理行为建立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合传统经济理念中的管理运行策略,运用现代化经济理论中的信息手段,升级整体项目运行结构的实际价值,从而建立完整的农业操作框架,以确保农业生产管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优化升级。

2.传统经济管理观念中金融管理项目的启示。在传统经济管理项目的指导下,只有提升管理机制和管理项目运行结构的完整度,才能从根本上将货币和金融融合在一起,建立完整的社会关系。在市场调控环节中,要在经济理论中将市场中的供求关系进行综合化调整。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货币管理项目是金融活动中较为重点的要点,要从根本上提升价格标准,就要在对经济管理理念和基本运行框架进行分析后,有效处理金融活动中的信息机制和贸易行为。另外,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结构中,金融活动依托货币项目推进,主要的衡量标准是粮食,根据其市场需求建立贴合于项目运行结构的具体参数价格,并且推进金融活动的发展和转移,也就导致金融活动项目和经济运行措施的贴合程度越来越接近,特别是传统经济管理框架内,货币管理运行结构对现代金融的影响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市场内只有建立优化的市场运行规律,才能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优化社会效益。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建立,要实现整体经济参数的完整运行,就要强化金融活动结构和现代经济管理措施的融合,特别是对于借贷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市场经济调节的实效性。在对传统经济结构和管理框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经济学者要综合考量经济运行参数,确保经济理论传承的过程中,能有效吸收操作流程中较为关键的项目要素,建立完整的操作框架和运行结构,在经济流程建立的过程中,要依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保证经济要求和运行模型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在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管理项目调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增强全局性管控意识,确保管理层级和管理项目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有保证全方位的分析经济影响因素,才能真正提升制度的运行参数,确保法律法规项目和经济结构之间建立优化的处理机制。

3.传统经济管理观念中企业经济管理项目的启示。在新经济时代,要保证经济管理结构和项目分析机制运行过程中,提升整体操作框架的完整度,顺利提高经济管理项目的实效价值。传统经济管理理论在实际经贸行为运行过程中,要想实现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互动和优化交流,就要在建立科学化经济管理参考数据和运行结构的同时,健全完整的经济管理思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强化管理行为和管理客观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真正提升经济管理项目的实效性。另外,我国新时期现代经济管理运行框架也是建立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上的,只有保证经济理念和运行参数的完整,才能真正提升经济管理结构的运行价值。要提供便捷化经济条件和控制要求,以保证金融货币经济管理时效性得到有效的推广。除此之外,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常态化管理结构和框架内运行动态化管理机制,确保整体金融活动中经济管理和项目处理机制之间建立优化互动关系。另外,在现代经济管理项目操作流程中,我国相关经济部门针对流通价格以及货币的流通模式建立了统一的框架,并且开始跳脱出传统的经济管理闭塞思维,建立更加有效性的贴合项目,实现了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理念,提升金融活动市场内部经济管理参数的稳定性,升级整个市场环境结构的完整度,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清晰的认知到管控力度和经济传承模式之间的关系,为金融贸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割裂传统经济管理机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选取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中的科学性以及适应性特质,升级金融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的效果,确保现代经济活动的顺利推进,从而实现行业和领域之间的高效发展。

作者:陈洲球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晶晶.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5,23(12):229-229.

[2]李家龙.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4(09):49-49.

[3]赵慧旎,张湘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实践启示浅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29(09):191-191.

[4]闫博,郭旭.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发[J].现代经济信息,2014,36(24):76-76.

经济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现代化;新趋势解析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局势下,经济管理随之产生,经济发展态势作用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成效又反作用于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计算机等多样化工具融入进经济管理工作进程中,为经济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铺路垫石,推动了新型积极管理模式发展的进程,也就是说在高端技术的协助下,在未来的几年中,经济管理水平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一、概述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之间的关联性

(一)经济管理的概念分析。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综合性色彩是极为浓烈的,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基础。经济管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多个方面均有所表现,而社会经济最大的特征是将社会整体发展情况呈现出来,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管理的辅助。由此可见经济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在稳固性经济管理体系的支撑下,社会经济才会有更大的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概念。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在先进思维、模式以及手段的协助下,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程注入活力。理念的转型以及新型方法的应用,使新时期下的经济管理体系处于不断被调整与完善的模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化经济管理便衍生出来,其更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趋向。(三)经济管理与现代化。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中,企业经济管理体现出众多现代化特征,常见的有民主化、网络化、人性化的、扁平化等。经济管理现代化已演变成国人高度重视的专题,这主要是因为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同时也与社会经济发展诉求相匹配,强化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

(一)管理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新时期下,社会经济处于瞬息万变的发展态势中,其地位处于不断被提升的状态中,此时经济管理的权限范畴随之被拓展。强化管理的主动性,从而确保经济管理对企业内外部多变因素能够快捷的、有针对性的做出应答,此时企业经济管理更具有变通性。现代化经济管理创造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常见的有经济管理理念、模式以及手段等,在因为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从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与当下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之间的适应性,并能够协助企业获得最佳效益。(二)管理方式民主化人员专业化。经济管理的专业化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是基础,拥有管理技巧与素养是关键,当然拥有一定的现实管理经验,对经济运行机理有一个全面性认识,对国际上高端经济管理模式有基本认识,能够自如的应用新型管理工具均是极为必要的。经济管理民主化目标的实现对与众多发展中国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经济管理决策若能够通过全体职员的一致性表决,才能体现出先进性与人性化,对经济管理采用这样的决策方式,其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理念相一致。但是由于众多发展中国家长期沿袭僵硬化管理模式,使民主化经济管理模式的应用进程中遇到了众多障碍点。(三)管理方法科学化与智能化。对企业经济管理的进程中若要彰显现代化特色,其对多样化科学管理方法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为了使预期目标得以实现,将多样化经济指标整合进客观经济运行进程中是极为必要的。而经济管理现代化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均需要多样化科技成果的协助,从而使经济管理效率有一个“质”的飞跃。此外,在社会经济良性运转的态势中,国内经济管理方法越来越向智能化领域靠拢,具体体现在高端信息技术、通信方法以及自动化仪器大批量、高频率应用等方面,在其配合下,经济管理运行状态更体现出高效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等多样化特征,信息资源在经济管理进程中的传递体现出快捷性,强化了现代化经济管理各个流程之间的紧凑性,其唇齿相依、相互促进。

三、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一)人性化管理。经济管理新常态下,企业对个体与文物件的管理不再采用一致化的方式,认识到个体价值以及在经济管理进程中承担的地位,以人为本这一新型管理理念的提出,在推动人性化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人性化管理模式中,个体成为了管理工作的核心,重视的是培养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同时对其潜质进行挖掘,其能够为经济管理工作取得最佳效益,企业职员也将会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实现竭尽全力。人性化管理体现在尊重人才方面,此时企业可以推行激励体制,对个体良好行为以及优秀成绩给予物质上的奖赏,同时组织资历深厚、技术高超、经验富足的人员进行培训,继而派遣其参与进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活动中,从而使其认识经济管理的意义,同时掌握一些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技能与手段。企业以达到预设经济目标为宗旨,对那些影响经济管理成效的职员进行“教育—培训—技能—经历”良性管理形式。(二)民主化管理。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之一便是管理的民主化,其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企业“一人说的算”现象的出现。民主化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应用,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强化了企业领导与基层职员之间的关系,使其体现出和谐性与融洽性,这对新时期下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视域去分析这一管理形式,其在广纳职员建议以及汇聚“金点子”等方面发挥巨大的应用价值。上述目标的实现绝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管理者积极的走进基层群体中,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其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使员工获得一定的归属感,积极配合管理者制定的规章体制,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工作岗位上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懈努力。(三)扁平化组织结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长期沿用,使基层群体按部就班的执行高层决策者下达的口令,这在个体潜能以及主动性的发挥方面起到了负面作用,也不利于企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建设与应用,使管理进程体现简洁性,其是对线条型组织形式的取缔,其最大限度激发职员工作的热情,使其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强化了企业在组织各类活动之时的应变能力与决断的准确性。这一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设,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管理的专业化,处理好功能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职能部门的设置必须以企业发展规划为核心;二是处理好企业与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管理,具体体现在为业务单元创设足够的发展空间方面,科学的对其配置资源,实施个性化管理手段;三是处理好业务单元与职员之间的关系,积极的与职员进行思想交流,职员也应该主动的把优良的建议反馈给业务单元。(四)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在对经济管理的进程中,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在推动企业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其工作的重点与目标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要,此时经济市场的主导权移交至消费者手中。也就是说现在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不只是对技术与生产模式的管理,而是以客户为中心,对其主观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创新营销等行为方式,留住老客户脚步,吸引新客户目光,不断的壮大客户资源体系,为企业企业经济管理事业的壮大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五)沟通方式网络化。任何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均需要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密切合作,从而确保事业运行过程中相关缺陷的及时发现与弥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在线交流已经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决策者与基层职员思想沟通的有效渠道,体现出便捷性,并且这沟通模式的建设与应用,使信息传递环节体现出时效性,其为企业事业高效运转以及多样化科学管理规划的编制发挥出巨大的实用价值。总而言之,经济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摒除过去管理理念,学习高端的经济管理思想与技巧是关键,同时参照我国基本国情,不断的尝试应用多样化管理工具,建立健全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渠径,从而确保经济管理功能漓淋尽致的发挥出来。为经济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李国辉.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

[2]钱颖一.学院治理现代化: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2)

[3]郭永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15(09)

经济与管理范文7

医院是一个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单位机构,医院整体的经济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医院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架构,才能够让医院长时间的持续发展,才能够让病患和家属感受到真切、实惠、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的医护人员才能够更好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优势。本文将从从医院经济管理的概念出发,阐述循证医院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希望本文对医院经济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

医院经济管理;循证医院管理;应用措施

前言

随着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循证医学及其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医疗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正在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在我国医疗体系不断改革创新和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现在,循证医院管理在当代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其推动意义是非比寻常的。所以,我们必须对循证医院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了解,看清循证医院管理的真实意义。

一、循证医院管理的概念

循证就是指将事实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不断从实践工作当中获取相关的管理信息。而所谓的循证医院管理模式,就是指在反复实践某个工作的前提之下,创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医院管理模式。并且,这种管理模式应该完全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适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医院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能够提供较好的制度保障。

二、医院经济管理的意义

医院经济管理是不断推动医院发展的重要工具,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经济模式的特点对医院经济开展管理工作,包含医院人员、资产、设备等,也只有通过经济管理工作才能够充分保障医院运行环节工作中各种经费投资和支出的充分合理,进而满足医院各科室及广大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

三、医院经济管理框架中融入循证医院管理的措施

医院作为医疗单位与我们的民生水平息息相关,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保障系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改善我们的医疗环境,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国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如何才能够建立起一个高效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框架,让医护人员都能够各尽其责,充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加强对医院经济质量的运行管理,以达到科学、低耗、高效的管理目标。

(一)创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创新是医院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逐渐向科学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充分保障医院整体运转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医院内部初剪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在对医院医护人员行为方式进行约束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他们的问题则应该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另外,还应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研究经费申请制度,研发经费审批人员必须对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确实对医院发展有帮助的项目要给予最大的支持,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则应该撤销经费,避免医院资金出现浪费;还要制定合理的研究经费申请制度,对研究项目要严格审核,对于确实有利于医疗进步的项目应该予以充分的支持,对于无关紧要的项目就必须严格撤销,避免资金的浪费;还有制定严格的仪器药品买卖制度,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和约束买卖行为,一定要禁止相关人员出现以权谋私、从中收取巨额利润的现象产生,将循证医院管理的理念有效的融入到医院的经济管理中,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二)对成本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不铺张浪费、不超支经费”是医院经济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必须将勤俭节约时刻牢记自己的心中,对每一笔医疗卫生经费都做好充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研究项目进行分析,观察是否对医院的医疗卫生发展有帮助。对于那些引进不必要的高价药物或医疗设备的问题要给予严肃的处理,对于那些例行公事以外的工作也要及时撤销,进而对医院的医疗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然后,由于政府部门对医疗价格控制残留等历史问题,部分医院并不能从医疗收费当中获取相应的补偿,进而会产生政府部门定价低于内部交换价格的现象。这就要求医院管理人员在收取成本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医疗结构,尽量减少定价对科室利益的分配影响。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将成本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及时转换医护人员的工作顾念,让他们都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观察成本对医院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且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三)提高医院病患的就医满意度

其实,医院与商场的成本核算工作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单位性质的不同,因此无法完全照搬使用。把循证管理纳入医院的经济管理体系当中,就能全面提高医院在成本核算方面的工作水平。进而让医院经济不断向着高效、优质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当前医院发展的最终目标。医院单位必须对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也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病患就医满意度的目的。如此高效医疗服务的医院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医疗服务价值和经济效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的发展。其实病患对医院的要求十分简单,无非就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诊断和救治,医院的医疗服务环境也必须干净整洁,但是在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价时,病患往往会将医疗价格纳入医疗服务评价当中,甚至是最优先考虑的条件。因此,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将病患的就医成本最低化,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对医院的运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降低医院的日常运转开支,提高医院在病患心目当中的形象,进而获得较高的评价,所以,活动了病患的高度评价才能够让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实现双赢。

(四)做好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引进成本的控制

目前,部分医院经济体系出现了高投入低回报的经济失衡现象,进而对医院的经济整体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循证管理应该进一步保障医院大中型医疗设备引进的有效性,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现象的出现,应该定期对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和定额,每年还应该进行年度盘点工作,对医院内每年的医疗设备支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统计,从而提高了医院经济的时效性。

四、结束语

总之,把循证医院管理体系融入到当前医院经济管理当中,是医院受经济发展影响的必然趋势。我们从传统的医院经济管理当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落后死板的经济管理框架大大限制了医院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让病患的就医满意度受到影响。

作者:谭照隆 单位: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吴建花.循证医院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9:103.

[2]魏华,索继江,邢玉斌,韩黎,张影杰,王淑芬.医院感染管理中循证医学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05:544-548.

[3]白佑夕.循证医院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157.

经济与管理范文8

众所周知高校的实验室是每个学科中比重较大的一个项目,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工程是一项沉重又琐碎的工作,需要经过很多项的工序才能够完成。并且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是学校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的其中之一。为以往传统的实验室都是以化学、物理、生物等专业为主,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对于校方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更是困难重重,因来说将是一个巨大而艰巨的考验。

【关键词】

经济管理;管理与建设

引言:

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根据高校的各方面的近期与远期的各方面发展规划的方向进行制定,其中包括人员配备、建筑资金、机械使用、建筑要求、任务分配、管理和所需要达到的效益收入的预测等等方面。然后经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专业的测试,进行更深层次讨论,评估后经校方批准,最后报市委批准备案,才能正式实施实验室的建设。确定建筑方案以后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势、自然环境条件和实际可用建筑面积等方面制定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和预备计划以及财力、物力、人力的制订。并按照经济管理类的方面进行设备仪器方面的更新,建设与校方各方面水平切合实际的实验室,为校方的教学管理与师生的学习提供完美的服务。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现状

(一)管理者的观念比较落后,专项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

由于长久以来人们对经管类专业都有一种传统的错误的看法,认为经管类专业属于文科应用型的专业,与其他的文科专业一样只需要一支笔和几张纸再加上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平常的教学实验课程,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抢到要加强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但是现如今许多的高校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经管类的实验室是具有文理相互交融的特殊性的,需要更多的实践来证明结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故此,在对经管类实验室的投入上还不够重视。反而对于那些用来做高难度、高成本,成果显而易见实验的理工实验室具有高度的重视。目前经管类实验室的投资成本规模在高校整体实验室的投入规模中仅占5%左右。由于“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更加愿意将跟多的财力投入到建设和管理立刻实验室中,这大大的制约了经管类实验室的发展。

(二)实验室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队伍建设不健全

目前,经管类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在许多高校都存在着。教师学历偏低,专业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组织结构相对单一,匮乏相应的培训机会,对待工作的热情程度不高成为了一种常态。没有重视到老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可以在实验中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的,忽视了老师在实验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被定义为教辅人员,在工资待遇方面与教师人员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高学历老师都不愿意管理实验室。许多的高校甚至有同一个老师担任教学老师和实验老师,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职业教师的致使水平虽然相对较高,但其对实验软件的操作病不是很熟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实验室软件配备相对匮乏,结构相对单一,更新也相对滞后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都针对相关专业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但是许多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力度不够,导致实验室的设备缺乏,样式陈旧,使用效率极低。尤其是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更加的不完善。

二、高校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必要性

根据高校各类实验室所承担的教学以及科研任务能更好的实施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设备和仪器的分配,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所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根本上反映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现代社会的实验室的基本作用就是为学校的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做基础。为学校的科研科学的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并且能够加强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实践理论和操作水平。

(一)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经管类实验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一天天增大,随着需求的增高对经管类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的能力,才能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只有加强建设高校经管类实验室才能实现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实验室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环境,但是这样的环境也是对学生的所学知识、动手研究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考察成果的高低也是对学校水平的认知依据,因此更好的经济管理也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学生自己也应该合理的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利用仪器设备研究的结果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在未来拥有竞争力,所以经济管理与实验室的关系是相互依据的两个独立的个体。

(二)学生实习机会少,经管专业实习难得问题通过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得到了解决。

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就是实习。实习能够让学生的工作经验以及社会的阅历得到积累与提高。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找来的人能够尽快的熟练自己的业务,尽快适应自己的广为,而这些就需要具有相当的实习经验才能够达到,然而现在高校学生就业实习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实习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外实习无疑是实习的最理想模式,但是并不容易达到,而高校建立经管类实验室为经管类学生的校内实习得到了保证。

三、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探究

(一)更新建设观念

高校经管类实验室是培养经管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的管理者要根据当前建设经管类实验室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新自己的建设观念,高度重视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的必要性与时代性。

(二)完善制度建设

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虽然是两个不相关的方面,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关系,要想完美的建设实验室就离不开管理,管理实验室的同时也不能抛开建设方面。所以两者的关系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的,却又互相关联。所以要使两者相互结合,互相依存才可以让校方的实验室发展的更快更强,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加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要重视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的完善。

(三)制定长期规划

现如今当,诸多高校已经进入到了“十三五”规划的制定阶段。经管类负责人要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抓住这次机遇,利用综合改革的契机,对经管类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计划做全面的规划,不仅要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上加大力度,也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要从人才培养的方面解决当前的问题,为以后长远的发展做铺垫。实验室建设要开拓新的思路,站在巨人肩上秉承求是创新的精神,根据学院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来确定实验室建设。

总结:

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衡量一所经管类高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且通过学校实验室的建设程度以及建设面积等各方面也能看出学校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而以上的水平也决定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学习,也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进度和质量。不论是建设亦或是管理都是一所高校都必须经过的一条坎坷的道路。同时建设实验室的校方的教师以及管理者等也要意识到自身的重大责任,要看清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新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与建设的局势。积极努力的投入到应在的工作岗位,提高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整体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作者:陈瑜 王艳华 刘孝国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