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1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并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并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对话与交流,以此帮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使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也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以独立或者小组的形式对经济法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实际同理论全面结合的方式,将诸多真实案例编写册,带到课堂之中,并设置相应的情景描述和问题,之后再在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与交流中,研究案例中所存在的现象及问题,并对方案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吸收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而当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还需要学生能够根据对问题的讨论情况以及解决情况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另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学习到如何进行互相的点评,如何向他人提出更具建设性、科学性的建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1.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

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促使教师深入到实际案例之中进行研究与调查,并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因为成功、典型的案例,是教师通过不同方式、手段,在众多素材中进行收集、筛选,经过细致的整理与加工所得到的,这样才能够使其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具有良好可读性、应用型的教学案例,而这个对于案例的收集与加工过程,则正是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得到提升的过程。同时,教师要想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就需要在每堂课程开始之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对不同案例所需要涉及到的学科知识以及法律法规条文进行熟练的查找与把握,以便能够在课程中更为自如地应用相关知识,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同时做好对学生相关思维的引导工作。正是基于以上特征,我们可以认识到案例教学法不仅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提高业务水平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2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2.1教学前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保障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对案例教学法的准备来说,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首先,是教师的案例准备。这方面主要是在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度以及教学对象进行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对后续课程所要提供的案例进行精心选择与设计,不仅需要保证所选择的案例能够反映同类案例的一般特征,在课堂中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了解,明确本次教学的要求以及目的,重点关注并解决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还需要能够以科学手段以及途径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也需要能够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设计与预测,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处理的方法要适当,在全面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讨论的方向以及范围进行把握;另外,是学生的课前案例准备。在一堂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当根据教师的课下安排对案例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对案例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事实以及数据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查阅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为案例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2.2教学中讨论

讨论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其目的就是要在对案例情况进行说明、对案例中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为了能够在这个环节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自由、良好的问题讨论氛围,并鼓励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其次,需要学生能够在该讨论环节中紧紧围绕案例主题,从多个角度对案例问题进行研究与剖析,对自己的见解以及观点等进行充分的辩论,以此在课堂中形成一个热烈的讨论气氛。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能够以科学、适当的技巧以及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对学生的思维造成约束。如果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存在判断错误的情况,教师则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提问,而不是直接对其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问题出在何处,对其进行积极的改正,并在自我改正的基础上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见解,以此对自身的观点与思路进行不断的完善,并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

2.3讨论后总结

在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之后,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思路、途径以及方法等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并制定相关案例的标准答案。如果由于案例较为特殊而不能够确定标准答案,则应当在课堂中确定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更多的还是要看学生对于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方向是否明确、方法是否恰当、手段是否正确。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指出本次案例讨论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思考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也需要指出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帮助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案例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对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因此,每次案例教学后,可在个人、小组或全班集体讨论后上交案例分析报告。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可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理论的理解,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

3案例法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3.1案例选择的典型性

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选择良好的案例。首先,案例内容应当能够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在现今的教学案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类型,其数量都非常多,需要教师能够在这些案例中选择最具相关性、典型性的案例。比如在教学《商标法》时,则可以选择商标侵权的案例,以此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其次,所选的案例要新颖,其内容与情节应当能够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符合现今社会的情况。同时在情节方面也应当尽可能地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阅读与理解;最后,要保证案例叙述的生动性,所涉及的问题应当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并需要在学生的思考基础上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

3.2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有机结合

讲授教学法是课堂一直以来所应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更加侧重于学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抽象理论的传授,其虽然能够有效起到知识传授的作用,但对于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来说,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我国现今社会中,更加需要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人才,要想达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仅仅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不够的。而通过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实际操作的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否定原有的讲授型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能够把握教学重点,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邹艳 齐丽丽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