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方法范例6篇

案例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方法范文1

在法學方法论中,案例分析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采用科学的方式,以及相关的规范化的法律案件。目前美国、英国等相对比较注重在民法案例分析中运用逻辑性、整体性较强的分析思维,且有相当多的国家采用Case by case 的策略来进行民法案例分析,而在一些大陆系的国家当中,例如德国,它所使用的是思维体系化方法来进行民法案例分析。从各个国家的不同民法案例分析的具体情况来看,目前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民法案例分析,因此对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加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民法案例分析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规范性 

实际上,民法案例分析的模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因而在各种民事案例中均能适用,且民事案例分析还具有自我设计以及自我构思两个特点。在对民事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融入的思维方式也必须有所不同,并且要通过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分析理念的全面化来对民事案例分析的方法和策略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对其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进行细致的探究。目前我国在进行民事案例分析时,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规范化、完善性的分析方法,因而导致了国内民事案例分析始终不能获得较高的质量。 

2.解释性 

民事案例分析法不单单指一种分析事实案例的策略,同时它也是解释法律的重要方式。民事案例分析能够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与事实,对事实整体真相进行明确,并将法律事实进行陈述,这样就能建立起符合构成法律要素的重要事实,从而使得法律能够发挥出真正意义上的引导作用。另外在对民事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法律适用的特性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法律的基础上对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客观的解释和分析。 

3.逻辑性 

在对民事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性特点,例如在进行请求分析时,其所使用的思维程序以及思维方式都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必须按照固定的程序虽民事案例展开分析活动,这样才能依靠法律对个人的合法权利实行强有力的捍卫。 

二、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 

在分析民事案例的过程中,一般可以采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法律关系基本分析法,二是请求权基本分析法,进而对民事案例分析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法律关系基本分析法 

法律关系基本分析方法一般是针对法律关系清晰程度的不同,对各个法律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这样就能对当事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关民事案件的性质进行综合性的把握。换言之,法律关系也指的是利用法律对生活联系进行规定,并依靠法律对当事人所拥有的合法权益加以有效的保障。 

随着社会关系的交错复杂,在法律管理的科学模式下,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也能逐渐变得规范化,且法律干预所具备的价值也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从而使得法律关系也能发展得更好。在民事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不仅能够有效的将权力与义务两者之间的关系理清,并且还能对每个当事人的责任与义务借助法律条例来进行明确。民事案例分析基本方法能够将非法律关系以及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排除,并在法律范围内明确所聚焦的对象。 

在民事案例分析法实践的过程中,应用法律关系基本分析方法,对案件事实进行具体分析时,就需要其所涉及到的具体法律关系,并且要对具体的争议点内容以及争议过程中的核心关系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按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同时在对民事案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分析的重要组成元素就是法律关系是否产生,然后就需要对法律关系所具备的性质进行分析,并将法律关系中的具体内容、相关主体以及相关客体等进行明确,对民法案例分析中所对应的逻辑性思维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有效的确保民法案例分析能够获得较高的质量。 

2.请求权基本分析法 

请求权基本分析法又称之为韩摄法、归入法,它主要是指通过请求权基础寻求,将小基础纳入到大基础中,从而对确定是否能对请求权进行支持的一种民事案例分析基本方法。这种基本方法的分析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当事人的具体请求进行研究,并在全方位调查与分析的前提条件下,对法律是否给予支持进行明确。 

在对民事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用请求权基本分析方法,必须对民事案件的分析情况以及具体的内容进行明确,如果当事人的请求不是给付的请求之诉,那么这种分析法以及分析的过程中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必须需要应用法律关系基本分析方法来对民事案件进行分析。在当事人相应的请求提出之后,就需要检索原告当事人所供述的具体内容,并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且第一思考的次序必须是合同中所出现的请求权,并在具体的合同内容的基础上来加以细致的分析,从而对请求权的各项种类进行明确。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案例分析法的合理实施,有利于有效保障司法制度的公正性。且在民法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应用案例分析法,必须对案件分析的内容以及情况进行明确,并采用法律关系分析基本方法以及请求权基本分析法等,就能有效对具体的民法案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纪晶.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及应用[J].法制博览,2016,21:326. 

[2]卢志刚.广义民法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田士永.民法学案例研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03:79-102+196. 

案例分析方法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案例分析法;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跨文化教学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不管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经济往来、旅游爱好者之间掀起的出国旅游热、还是出于爱好主动学习第二语言,这些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跨文化交际。正因为有交流的需要,相对应地跨文化教学及其研究也应运而生了。为此,我国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跨文化相关的各种课程,教师们也结合教学经验采用了诸如讲课、小组讨论、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和素材,这些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特点。在这诸多方法中讲课仍然是最主要的,因为它对于传授知识的作用最明显,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而案例分析,尤其是对影音资料进行的案例分析,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跨文化教学中去。

二、案例分析法的选取途径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当时是通过采取真实情景或事件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取得教学的成功。这种方法受到重视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了。下面着重选取了三个途径来具体介绍一下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 真实的生活场景

生活是最好的舞台。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充分挖掘特殊的生活场景,多方面多角度利用外教提供的资源,多和外教交流,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可以组织一些东西方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讨论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各种西方节假日庆祝方式、以及赴外企进行实地参观等等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外企的实训和上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中,面对面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然后把他们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冲突,进行总结并分析原因,以消除摩擦和误会,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这些生活中真实具体的案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

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西方文化,大部分都是通过学习、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到的。因为它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文字材料,使读者在阅读中对于西方文化进行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在社交场合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目的语使用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条件,从而间接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校里,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非常有限,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空闲的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多媒体技术的影视资源

影视资源用于教学,尤其是跨文化教学中具有其特殊的优点和特点。因为电影电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且受欢迎的一种媒体,它比别的教学手段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因为电影电视比起教学课本和其他书籍更戏剧化、动态化。而且它也能更加直观化地展现出人物的心理特点或是社会文化习俗,也可以使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易于理解。随着电影科技的发展,将呈现给人们更丰富、更具体的观影体验,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长学生对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意识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西方优秀的电影情节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电影情节案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的优势

案例主要是提供了他人的经验和教训,而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案例情境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来了解人物的行为,评价其对错,进而告诉我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应对。在跨文化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跨文化案列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跨文化案例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学习者来说,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不是很多,对一个国家的学习只能依靠书本和电视等,书本上面的东西都是死的,仅仅可以用来积累知识,但生活是活的、流动的,无时无刻都处在变化之中。如此便导致很多人往往书本上功夫很到家,学得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为其所用。然而,跨文化案例它本身就是生活的缩影,是真实生活的演绎,里边不仅涉及了语言知识、行为动作,还涉及了为人处世、文化习俗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形象的场景往往给人更深的心灵感触,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案例的分析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工作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二)跨文化案例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力

调查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约占3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则占70%。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尤其是外国人的非语言表达特别丰富。而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将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中呈现出来,学生能根据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对因非言语行为引起的误解、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增强对目的语非言语交际的理解力,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三)跨文化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冲突问题的能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文化的人看法肯定也不一样。通过对跨文化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我们知道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不是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东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对多种文化的了解,逐步学会站在不同立场看问题,促进多元化视角的形成,这种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不仅这样,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避免误解、冲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国家、社会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以及对异文化的了解程度,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案例分析方法范文3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错账更正;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71-03

一、案例背景

1.教材

在记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差错,如重记、数字颠倒、数字记错、科目记错等,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应及时找出差错,并予以更正。《错账更正方法》是“账簿登记规则”的深入和延续,是后续会计学习的基础,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江苏省对口高考的重要考点。无论从学科角度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该内容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错账更正方法中的“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成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2.学生

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错账更正方法”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学生往往会忽视错账更正过程的学习,以至于考试时优秀学生才能套用更正模式,成绩平平的学生则无法判断使用哪种方法,更谈不上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错账更正过程”的教学力度,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得出错账更正方法。另外,如何将书本的假设错误与更正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会计问题,对学生来说仍是一大难题。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设置必要的情景,积极引导、鼓励,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与分析错账的类型,增强判断能力;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要领。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进行错账更正的操作能力;通过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意识,增强责任感。

2.教学重点

(1)根据错误正确判别应使用的更正方法。

(2)3种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

3.教学难点

红字冲销法的判别和操作。

4.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凭证、日记账、总账账簿、黑水笔、红笔和签章等。

5.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法。

(2)通过趣味性的启发式讲解,结合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总结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1.复习检测,引入情境(发现问题)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一张“提现备发工资的现金支票存根”的原始凭证,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复习检测结果后,引出学生可能出现的四种错账情境(这四种情境囊括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要求归纳出错误的类型,并提出问题:上述账务处理错在哪里?应如何更正?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归纳错误类型、罗列更正方法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展示重、难点。如此一来,既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一举两得。

2.案例分析,探究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借助多媒体课件,围绕上述“提现备发工资”业务设置的四种典型错账情境,作为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师生共同寻找每种错账的最佳更正方法,并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每种错账更正的业务操作流程。

(1)情景一。

判断:结账前,发现记账凭证正确,登账错误。

选择方法:画线更正法。

具体操作:画线,划红色横线;填写,填正确的数字或文字;盖章,经办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设计目的: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划线更正法是“错正更正”的一部分,也是错账中最常见、最容易操作修正的。

(2)情景二。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引起账簿错误。

选择方法:红字冲销法。

具体操作: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冲账凭证,并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蓝字金额填写一张正确凭证,并用蓝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错账中最繁琐的红字冲销法,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先用红字冲销错账,然后用篮字填写正确的凭证再入账。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形象逼真的错账更正效果,可帮助学生快速接受知识。

(3)情景三。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选择方法:红字冲销法。

具体操作:按多记金额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冲账凭证,再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红字冲销殊案例的处理方法――冲销多记的金额。

(4)情景四。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选择方法:补充登记法。

具体操作:按少记金额用蓝字金额填写一张记账凭证,再用蓝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补充登记法实际跟正常所得账务处理一样进行,只是在原来记账的基础上再用字补上少记的金额而已。从整个错账更正方法来看,这个操作比较容易。

案例分析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发动机;故障案例分析;维修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40

1 前言

发动机作为汽车最主要的一个部件,会经常出现一些常见故障,本文提出了两种较常见的案例,详细分析故障的原因,对发动机相关故障进行维修。

2 发动机故障案例分析

故障案例一: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无法启动

故障原因分析:蓄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极柱接触不良,会造成油泵继电器烧蚀损坏节气门积碳。或者是电控线路出现故障。

维修方法:初步的判断,先通过汽车喇叭的声音、照明灯光等方法及观看仪表盘灯光,检查蓄电池极柱:如出现腐蚀,因为电化学腐蚀原因,蓄电池接头部位腐蚀造成电流通过困难,致发动机无法启动。可以用热水清洗,再重新安装并牢固正、负极电缆,最后涂抹上防锈脂。接着检查蓄电池电量,电瓶坏性能变差导致的故障在开车期间是感觉的到的,多数故障现象是停车后不能再启动的。根据指示标志,绿色好,白色一般,红色坏作电瓶判断。另一种原因是汽油泵在行驶出现问题的,汽油泵靠汽油来冷却的,油如果加太少了就容易坏掉。该部件无法维修,只能更换。另外,油泵继电器也有可能出现触点腐蚀现象而导致油泵不工作,发动机就不能正常启动,要解决这问题必须找出油泵继电器并拔掉,更换油泵继电器。如问题依然存在,就必须对油泵线路进行排查。检查是否节气门过脏与积碳问题。因为节气门有开启的缝隙,空气流量大、空间小、气体温度低,所以这部分气体容易凝结,所以节气门需要定期清洗,否则会导致起动困难的问题。对于电控所影响的不能着车问题。主要原因是各元件有松动或线头有连接不好的现象所造成。如与起动相关传感器的插头脱落、松旷或虚接都会引起起动困难。

故障案例二:发动机水温高。

故障原因分析:节温器损坏、缺少冷却液、水箱堵塞、冷却散热风扇不转、水泵故障。

维修方法:如果遇到冷却水不够导致的发动机极烫,切记不能马上打开水箱盖,应先将车开到比较阴凉且通风的场地,再将发动机罩打开,让其自然冷却、使水温下降。也可以使用浸泡过水的毛巾,盖在防冻液壶盖上,再将壶盖慢慢打开打开之后,手必须马上离开,因为会有很强的水蒸气冒出,以免烫伤手臂,等水蒸气慢慢消散之后,再打开壶盖,然后再加入冷却水。发动机过热也有可能是节温器出现故障导致的,节温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发动机温度正常.也就是控制冷却系统的大小循环。温度过低会使发动机迅速升温,温度达到90℃左右时节温器会自动打开,使得系统进行大循环。若系统不能正常循环,含导致投动机水温过高。而节温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下水管位置,因为节温器安装在水道里面,无法判断节温器是否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用手感觉上下水管温度,如果上下水管存在较大温差,说明系统不循环或循环不好.这有可能是节温器没有打开、水泵故障或系统有堵塞导致的。对于系统有水堵现象,我们可以用手感觉风扇吹风温度,当电子扇开启时,可以用手感觉风扇扇出的风温,正常的循环系统扁出的风是热的。如果循环系统堵塞、水泵不良、节温器卡滞、水箱堵塞或水箱材质过于劣质,就会导致风扇吹出的风是凉风。发动机水温过高也有可能是冷却风扇出现故障е碌摹@淙捶缟戎饕作用是降低水的温度,一般要将发动机水温保持在70-95摄氏度,否则会使发动机热转换效率变低,影响燃油经济性。判断冷却风扇好坏最直接的方法是用手感觉风扇是够有风吹出。或者是打开空调电子扇就会转动;或把水温传感器插头拔下来,这时候发动机电脑会进入故障保护模式,其收不到信号就会调用代替值。当电脑收到这两种极端故障模式时就会指令风扁高速运转,目的是保护发动机。

3 结语

以上是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宝贵经验,汽车维修人员及车主能借此进行故障维修、扩展维修思路,让汽车维修工作更灵活、更容易。

参考文献:

[1]吴立安.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例[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1(01).

案例分析方法范文5

关键词:材料分析方法;案例教学法;实践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8-02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常用于法学、医学、金融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张民杰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借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关秋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上两者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入手去诠释案例教学。贺芬则认为案例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应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去探讨,认为案例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提供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意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待案例教学,它都有着特定的应用背景、适用对象和操作流程,是一种寻找理论和实际结合点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材料分析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为在有限的学时中增强教学效果,本课程小组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一、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1.材料分析方法课程的特点。材料分析方法是理工科高等学校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X射线衍射法、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以及红外、紫外、核磁共振等现代材料观察分析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测试结果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相分析、结构分析、形貌分析等材料研究方法的一般手段,获得进入材料微观领域的钥匙,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开展材料研究检测工作及材料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课程从基本原理入手,以实例为媒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材料分析理念,掌握具体分析方法的机理及应用。梅塞斯博士认为案例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提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协同提升。案例教学法适合材料分析方法的课程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这样一座“桥梁”到达理解理论知识的彼岸。本课程要求学生针对特定的结构或形貌,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采用正确的试样制备方式,选择恰当的仪器附件等,采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系列问题的综合能力。

2.人才培养定位及学生特点。本专业响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即具有较强的一线操作能力,强调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从生源来讲,非重点本科专业学生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秉承因材施教的宗旨,多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但缺点在于划分层次的标准比较随意,处理不当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培养为研究型人才,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强烈,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勇于发表看法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稍差的学生虽然学习惰性大,不求甚解,但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汲取知识的精华,亲身参与的过程比“满堂灌”的模式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扮演了“导演”的角色,师生需要互动,教师要引导,也要总结与归纳,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既是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思考,也是在过程的基础上得到知识的升华,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储备理论知识。

二、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等于举例教学。案例是展现现实生活场景的、真实而又典型的、含有问题的事件,突出一个主题,它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在编制案例时,首先要注重目的性。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案例。其次是生动性。案例是学生参与讨论的主题内容,要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集中注意力,要避免参与度不高、冷场等现象。再次是启发性。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因此案例要能够有代表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案例是经过精心设计编排,具有典型性。例子是举例教学的工具,用来敲开理论的大门,例子的举出具有随意性,可能在教案中备注,也可能出自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刹那的灵感。在案例教学中例子是主体,教学围绕例子展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例子中分析讨论,得出结果,案例教学倾向于自主式教学。举例教学则属于传统的讲授法范畴,教师举出特定的例子对原理、规律进行形象的说明、解释,以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方式运用的灵活性。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内容既有原理性的知识点,也有实践性的操作,内容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领域。与数学、物理相关的推导,传统的板书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娓娓道来,一目了然;多媒体的运用加强了直观性,实验设备图片或动画、文献中的资料图片、测试结果图谱等都可以呈现,教师对照多媒体展示一一讲解,保证了准确性和全面性。传统的讲授法运用以上多种手段可以保证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分析与讨论中强化学生基本原理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学生的讨论会占据大量的时间,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比较困难。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应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认真策划准备,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3.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目前多基于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主观肯定案例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贡献和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成效,缺乏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去测定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以教学过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用考试分数一项指标去衡定,而教学改革中常用的“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模式也不能反映案例教学效果。学生是案例教学最直接的受体,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感受对教学进行分解和描述,充分吸收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提炼归纳。通过学生的参与,如学生编写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多视角多方面的讨论总结,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理解情况。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如搜集知识信息、发表意见看法、评估总结、分组合作情况等,学生的方案定稿、作业等也作为评价因子,体现对教学实施过程的考核,降低考试分数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坚持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案例教学对实践型人才培养是否有贡献,贡献有多大等等,采用质化评价,但目前评价的方式较为单一,如用人单位的反馈等。材料分析方法常运用于毕业设计、科研学术、实验管理等多种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至各科研小组协助测试工作,由指导教师或研究生对学生做出评价,或在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中协助实验教师,由相关教师及主管做出评价,以上措施都可以构成质化评价指标,但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测定,进而扩大至整个课程的评价,还需要继续实践和探索。

案例教学法源远流长,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研究,不断总结,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6.

[2]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20).

案例分析方法范文6

2、将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鱼头之上。

3、画大骨,一般画六条大骨,与主骨呈60度角。这六条大骨就是分析问题的六个方面,“人、机、料、法、环、测”,即“5M1E”。

4、召集会议,针对问题,利用头脑风暴进行检讨。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可能的原因,过程中不反对,不打击。将所有原因整理列出,共同讨论,去除重复及没有意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