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方法范例

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1

目的:探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中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90名遵义医学院学生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方式,对比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授课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成绩、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弥补临床肿瘤教学和实践的缺陷,提高了医学生专业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临床肿瘤学;成绩;效果

二十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医学院相继提出案例教学方法,后通过哈佛大学商学院广泛推广应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教学方式,也在医学中广泛应用推广[1]。本研究在临床肿瘤教学过程中分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抽取遵义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选修肿瘤学的学生45名(实验组)2015级学生45名(实验组),其中男生30名,女生15名,在该组学生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阶段实施案例教学法,并同成绩和专业相同的2013级学生成绩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解教材,课后学生自由提问,由教师进行解答,课后开展临床实践活动。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2.1选择典型病例资料

采用以下标准选择病例:(1)典型临床肿瘤病例选择与实习科室相一致,参照临床实习教学大纲标准选择多发肿瘤;(2)典型肿瘤资料应该全面具体。对同一肿瘤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图片等信息全部收集起来,如果有手术诊疗视频,也可将其作为教学材料。

1.2.2典型案例讨论

选择科学合理的讨论切入角度,可以是选取病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使按照诊断疾病过程。首先选取一名标准化患者,指导学生接诊该病人,在接诊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者其他学生、教师发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停止接诊,该组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同时教师对接诊过程进行全程引导,并适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讨论,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必须同临床肿瘤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分析。

1.2.3总结点评

案例讨论完成后,教师认真全面总结分析典型肿瘤案例,并科学点评接诊学生的表现。

1.3评价标准

学生总成绩为100分,其中理论总分为60分,实践技能总分为40分;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学生对两组教学方法的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值、卡方值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成绩对比

通过不同方式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总体成绩(理论成绩53.47±3.64、临床操作成绩36.19±3.81)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44.78±5.77、临床操作成绩33.41±3.4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4.654,P<0.05)。

2.2两组对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得知,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案例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3.1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

71.11%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营,比传统教学方法高出48.89%的支持率。案例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过多解释一些繁琐的知识点,而是将其融入到案例分析中,学生从中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知识点,而且还能够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3.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1.11%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2]。改变了传统“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切身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3.3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在临床肿瘤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真学习老师选取的典型案例,以临床医生的角色进行思考和决策,不仅增加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在临床肿瘤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教学广泛推广。

作者:邢时云 张琼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2

改革传统的刑法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刑法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刑法学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刑法基本理论研究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而已,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

关键词:

刑法课堂教学;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讲授法是我国高校中刑法学教学的主要和常用方法,老师在法科生人才培养的方案内,按照培养方案规定的课时,通过口头讲授的方法,把刑法总论和分论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法科生只需要做好课堂笔记、临考前背诵相关知识点一般情况下就可以拿高分。这种教学模式有其优点和缺点,优点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能系统把握一般性基础知识,培养其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缺点是学生在此模式下,缺乏司法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得其理论不能联系实践。众所周知,司法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司法实践能力,法科生如想毕业前通过司法考试,这必然要求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认为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是提高法科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所谓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是指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模式通过经典案例剖析、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师的积极引导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可以有效提高其的课堂参与度,使其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其分析刑法案例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司法考试应试能力和理论分析实践的能力。对老师而言,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时的不足,及时为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分析案例的教学能力,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教师打好良好的基础。

一、恰当合适的案例选择是做好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举例教学是高校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举例教学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会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其是就一个教学内容某个小知识点进行举例说明,以此帮助学生来理解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而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内涵不同,案件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认真选择案例,使所选符合代表性和真实性。代表和典型性案例可以直观的反映学生必修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对其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相关刑法原理和知识。而真实的案例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具有鲜活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吸引力一般较高,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学生讨论案件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挑选的案例应当具有可辩性与疑难性,而对这些疑难问题的学术上不同观点进行评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同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

二、科学开展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是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关键

教师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去发掘蕴含在发现案例中的争议焦点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争议点。首先围绕所争议的问题,要求多名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存在不同意见和相互之间形成争议,进而形成一个活跃课堂良好氛围,但是老师在此中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失去对课堂的把控力。其次老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提出相左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为深刻。在上述程序做完后,老师最后的分析阐述显得最为重要,深入的分析达到给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如此反复的互动教学,一方面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培养了他相关案例实践运用的能力,提升了法科生司法实践能力。

三、课堂学习过程结束后的归纳总结是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刑法学教学只重视前面两个过程,而没有对教学结束后进行归纳与总结,那么效果则不会达到所预期的良好效果,因为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本质上还要求师生在课堂结束后进行双向互动。众所周知,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的有限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如果真正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则必须要求其进行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在遇到疑惑时,学生应该有个途径和平台让教师答疑解惑。通过答疑解惑,教师也大有裨益。但客观上讲,在高校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师生课下交流机会较少,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反思和构建课下师生交流机制的建立。笔者主要是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和学生进行的互动。但这只是个人之力,如要建立有效师生交流机制,还需学校建构一个有效的平台。

总之,在司法考试内容的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刑法学教学中,内容需要改革,同时更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入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刑法学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刑法基本理论研究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而已,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

作者:郑明景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J].法学研究,2000(1).

[2]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J].中国法学,2009(2).

[3]刘永强,廖天虎.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刑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2).

[4]周详,齐文远.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合理性———以司法考试刑法卷为例[J].法学,2009(4).

[5]谭世贵.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改革与协调[J].法治论坛,2008(2).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性与参与性强的教育模式,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整合,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为了保证政治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引入案例教学法时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实际,同时需要精选案例,保证案例内容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符合,以便更好地发挥案例的教育功能,锻炼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政治课堂,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合理选择确定教学案例

案例的引入可以让高中政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而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选择和确定案例资源,案例资源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质量,所以这一环节至关重要。首先,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与教材内容高度契合,让案例服务与政治教学活动,确保案例教学法在实施当中始终围绕教材与目标核心进行,让学生可以在案例分析当中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其次,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是从学生的生活当中选取案例,激发学生的案例分析兴趣,同时也引起学生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可以迅速找到关键点,挖掘把握好案例内涵,为政治学习服务。最后,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具备时代性特征,案例内容要与时俱进,尽可能选取国内外近段时间的热点与大事件,以便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思想。另外这些案例内容在呈现形式上可以是多元化的,如视频、动画、文字、图片、音频等均可,让案例教学更加丰富。例如,在教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人大代表选举视频资料当作案例,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也让学生深入把握选举权;在教学《世界文化多样性》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用图片展示不同国家的礼仪风俗,调动学生政治兴趣。

二、利用案例整合理论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很多,同时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让学生理解,但是过多强调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积累会让学生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在如今强调知识应用和培养应用能力的教育新时代,高中政治教学需要提倡的是理论和实践整合教育,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与积累的政治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有效实现这样的目标,这是因为案例取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中具备实践意义,而课堂上的政治知识则具备理论性,通过引导学生剖析案例能够让学生自觉运用政治知识,最终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例如,在教学外交部分的政治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我国在外交方面的进展以及新动态,教师可为学生补充我国外交方面的一些新思想与新政策,拓展政治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之上,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教师可将近年来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外交等的案例引入课堂,鼓励学生根据我国的外交理论与外交政策进行案例的研究与深层次解读,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不同时期我国在外交政策方面的一些实践策略,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又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整合能力得到锻炼。

三、改进案例教学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方法;临床肿瘤学;教学

0引言

临床肿瘤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肿瘤的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肿瘤的产生、发展以及运转规则,特别是研究肿瘤的治疗、特点、诊断与预后[1]。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随着案例教学方法的出现和优势的显现[2],逐渐被推广和应用。本次主要研究了案例教学在临床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选择80名学生作为本次教学对象,将研究内容作如下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学生8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各40名。观察组学生男生18人,女生22人;年龄在21-26岁,平均(23.5±2.4)岁;对照组学生男生25人,女生15人;年龄在21-25岁,平均(23.0±2.2)岁。对比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应用与对照组,主要以讲解教材为主,学生自觉向老师提问疑难点问题,在课后进行实践活动。对观察组则应用案例教学,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准备案例。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课题组老师要依照教学需求、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划,对选取的典型病例设置相应的问题。病例要选取常见的疾病,例如乳癌、原发性肝癌等。设置的问题必须要符合教学要求,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正式授课前三天将病例材料发至学生手中,让学生在案例教学开展之前了解案例内容。其次,课堂探讨。案例教学的中心是分析,而案例分析主要是根据课堂探索和讨论来进行的。在探讨初期,老师要将案例内容、要求为学生讲授,之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索讨论,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提出中心观念,之后学生在提出自己不同观点。最后,老师将学生的观点整合,在此过程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提出的正确观点,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对一些学生考虑不全面的问题要加以引导,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

1.3观察评价标准。对两组学生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考试,对两组进行学习考核,考核总成绩100分,其中理论分值70分,实践分值30分。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SPS20.0版本统计学软件将数据录入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且对其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比较了两组掌握课堂内容、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情况,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教学方法考核成绩。对两组学生应用不同教学方法,之后对知识进行考核,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平均值为(65.32±2.55)分,实践成绩平均值为(24.33±2.12)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平均值为(49.56±3.65)分,实践成绩平均值为(18.11±1.95)分,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近些年来,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居高不下。WHO调查显示,全世界肿瘤死亡患者高达620万,在总死亡人数中的占比为12%[3]。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当下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多发病以及常见病,因此需要培养出一批批专业性的医学人才以此提高对肿瘤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由此可见,加强临床肿瘤相关教学,并提升教学质量十分关键。案例教学法即“苏格拉底式教学法”[4],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得到培养及调动,还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对教师及学生而言,均是教与学的理想选择。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得到了更多学生与老师的青睐,并发挥其的优点。优点主要表现主要为: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可以有效的在实际中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为讲授学生知识,但是课堂是处于静止的,缺乏实践能力,使学生不能在实际中灵活应用。[5]案例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将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案例中进行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6]。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各种学习情况如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了考核,观察组的平均成绩(实践:24.33±2.12,理论:65.32±2.55)分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实践:18.11±1.95,理论:49.56±3.65)分对比差异较大,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案例教学法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并且其教学涉及诸多领域,能使学生对疾病的患病原因、病理以及诊疗等知识增加了解,进而有效掌握及学习。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肿瘤学教学中比传统教学存在更多优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率。

参考文献

[1]李殷茜,张贵海,张廷友.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6,29(5):856-858.

[2]邢时云,张琼.刍议案例教学方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2016,21(8):211-211.

[3]戴文香,蔡曼波,禹正扬.基于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3(24):11-13.

[4]殷茜,张贵海,张廷友,等.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6,29(5):856-858.

[5]邢时云,张琼.刍议案例教学方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B,2016,22(4):211.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5

过程控制及仪表课程学时多(64学时),内容涉及自动化仪表、数学建模、自动控制算法及应用等众多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特点是:容量大、知识面广,既有深奥的理论知识,又有大量的工程经验的归纳总结;既有严紧地数学公式,也有粗略的经验参数估计。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使学生思维混乱并产生厌学情绪,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教学理念上仍然采用教师教,学生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理念,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上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偏重于数学公式的推导与证明,不注重理论的应用,导致学生学了理论知识感觉没有用,丧失了学习兴趣;对于工程应用知识的传授偏重于一般性、原则性方法的讲解,对于工业现场大量的实际问题并没有通过实例进行讲解,教学针对性差,学生不了解实际工程背景,对一般性、原则性的东西理解比较困难。

(3)试卷考核主要以概念性、理论性的计算考核为主,很少有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考核项目,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总之,过程控制及仪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与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的人才需求不相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该课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很少有实际的案例,大多是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不知道怎么用,学习兴趣低下。而采用案例式教学,学生可以完全在实际的工程背景下进行学习,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怎么用一目了然。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实际工程背景下,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和判断,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钻研行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提高了。

(2)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是在还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进行理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很难理解,更没有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和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达到身临其境的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教学案例选取的一般原则

要进行课程的案例教学,就必须合理地选择教学案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案例选取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所选的教学案例全部是真实的,从工业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教师随意臆造出来的。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案例中才能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的体会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贴近教学内容原则。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达到书本知识的更好传授。因此教学案例必须贴近教学大纲、与书本实际教学内容相符。否则会使学生产生教师不按大纲教学的想法,使学生搞不清楚到底按照教师讲的学,还是按照书本内容学的为难情绪。因此只有教学案例贴近教学大纲,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3)难度适中原则。选取的案例过于简单,学生思维难于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选取的案例过于复杂,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接受,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反而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情绪。

(4)参与性原则。引入案例教学,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果不让学生参与其中,仍然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仍然激发不起来。所以在教学案例中必须设计学生参与的环节。

4案例教学的实施

合理的选取教学案例,完成教案的编写后,就进入了教学案例的实施阶段,下面我们以4个具体实例来说明案例教学在过程控制及仪表课程中是如何实施的。案例1:二线制信号与四线制信号的区别和使用方法。二线制信号和四线制信号是自动化工程中经常遇到和经常使用的,但过程控制及仪表类教材中对二线制信号和四线制信号的阐述大多数停留在二线制信号电源线和信号线是合并在一起的,四线制信号电源线和信号线是独立分开的。这样的阐述并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二线制信号和四线制信号的区别和使用方法。因此在讲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们拿来了两线制的温度变送器、四线制的电流变送器、配电器和西门子200PLC。详细给学生讲解如何将两线制变送器通过配电器配电输出4线制信号后接入PLC;如何将四线制的电流变送器直接接入PLC。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知道二线制信号需要配电才能输出4mA~20mA的电流信号接入其他检测设备(PLC),而四线制信号由于存在供电电源,能够发出4mA~20mA的电流信号,可以直接接入检测仪表。这样就使学生深刻理解两线制信号和四线制信号的区别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即:大多数没有独立电源的变送器输出的信号都是二线制信号,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配电;而有独立电源供电的设备,如变频器输出的频率反馈信号、电动执行器输出的角度反馈信号为四线制信号,使用时不需要配电电源即可输出4mA~20mA的电流信号。通过这样的案例讲解,学生既掌握了两种信号制的区别,也学会了如何对这两种信号进行检测。案例2:蒸汽流量信号的检测(案例如下:烧结余热炉产生饱和蒸汽,蒸汽通过管道向外输送,供生产生活使用。管道中蒸汽温度240℃左右,流量4t/h~10t/h。请选择合适的检测仪表,测量管道蒸汽流量)。本案例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温度变送器、流量变送器、蒸汽温度压力补正等相关知识,来搭建一个饱和蒸汽流量检测系统,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察。学生在得到案例后,首先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采用什么原理进行蒸汽流量的测量、蒸汽流量需要哪种补正,那种补正更准确,实施更简单等问题。讨论后每组学生给出一个设计方案并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的方案。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方案设计加深了对蒸汽流量信号检测方法的深入理解,通过教师分析,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案例3:单回路PID控制。PID在自动化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课程在理论讲解时只有复杂的数学公式,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我们首先录制了单容水箱实验设备在不同PID控制参数下的水箱液位的响应过程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PID控制的作用,PID的参数P,I,D对系统的控制有什么影响建立感性的认识。然后进入讨论环节,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讨论PID参数的作用,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理论分析给学生讲清楚P,I,D这三个参数的作用和它们是如何对控制系统产生影响的。通过这样的案例讲解,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对PID控制的作用、应用场合和应用方法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案例4:蒸汽锅炉汽包液位的串级前馈控制。串级前馈控制是本课程中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难于接受但却又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和控制算法组成框图学生很难掌握该算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在这个知识点讲解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工业上最常用的蒸汽锅炉汽包液位串级前馈控制案例。首先通过案例给学生讲解蒸汽锅炉的生产工艺,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的重要性和控制的难点,然后让学生应用学过的单回路控制和串级控制的知识设计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设计的系统,说明为什么单回路控制和串级控制在锅炉汽包液位控制中达不到最佳的效果,从而引出串级前馈控制方法。这样教师结合实际案例,通过逐步深入的理论分析来讲解串级前馈控制系统,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该算法的精髓、应用的场合以及应用的方法。除了上述案例外,我们在过程控制及仪表课程中还设置了单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锅炉炉膛压力控制(讲解单回路控制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磨煤机解耦控制、烧结余热锅炉给水管道压力的选择性控制等20几个教学案例,这里我们不一一详细叙述。

5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与反思

目前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在过程控制及仪表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实施了2学年,学生普遍反映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他们知道这门课程到底传授什么知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能够应用到哪些工业场合解决哪些问题等。从毕业后从事过程控制及仪表相关行业毕业生的反馈可以看出,这种案例教学对他们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他们能够比较轻松地进入这个行业并从事一些相关的专业工作。虽然过程控制及仪表课程案例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这门课程是合班上课,学生容量大,进行案例讨论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到所有学生,部分不积极参与的学生学习效果没有明显提升。

(2)案例教学会消耗部分的课堂时间进行讨论,授课计划的按期完成有一定难度,需要调整原有授课计划,适量缩减不必要的教学内容。

(3)有些知识点进行案例教学效果并不好,如何更好地选择教学案例和什么时候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6结束语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6

一、产品设计课程开展案例研究教学的必要性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高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建立产品设计的系统观,并结合实践过程构建整体化的设计思维。掌握有效的设计方法,是专业课程的深入阶段。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不但涵盖了所有前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知识(造型、色彩、人机工程和用户研究等),而且着重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由于产品设计的课题内容极为广泛,不同的产品设计课题会涉及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收集和分析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课程性质来说,产品设计课程具有开展研究性和实践性教学的内在要求。最理想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带领学生在合适的项目中边学边练,但这样的理想状况在实际操作上受到教学环境和外部条件的限制,周期长、成本高,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案例研究和模拟课题设计就成为比较接近现实设计过程的一种情境化教学手段。开展案例研究教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汇与综合

相对于理论与实践分离,着重讲授知识点的传统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学在帮助学生从应用的视角出发,综合消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优秀的案例可以拉近学生与现实问题的距离,带领学生进入接近实际的情境中。相对于抽象的教条化理论知识,案例的丰富性能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进而对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研究的过程需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能够从具象的事件中发现现象,提炼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从案例中归纳出关键的因素,并发现其内在的相关性。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研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通过相互的讨论,学生们可以了解不同的观点,转换视角,通过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四)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收集、甄选和编写优秀的案例是开展案例研究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答疑者和参与者的不同角色贯穿于案例研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编写优秀的案例以及这些角色的自由转换要求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推进案例研究教学也是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

二、案例研究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产品设计课程中案例研究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如何处理案例与课程知识内容的关系问题

产品设计课程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一般是按照理想化的设计流程分章节展开的。而产品设计的实际案例则很少是理想化的流程。因为在实际的设计操作过程中,由于设计的对象,设计面向的用户群以及设计所能调动的资源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具体的流程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很多环节往往是不断迭代或同步进行的,而且在进行某个环节的设计时,常常要涉及其他各个环节的问题和要求。案例研究在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具体性与教条化的课本知识体系是很难同步的。因此,如何处理好案例研究和课本知识体系的关系,编排好教学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考验着教师对课程知识的整体把控力和综合判断力。

(二)如何组织好案例研究的教学过程问题

案例研究教学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会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更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同样的案例,在相似的教学情境中也常常会引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放性思考。这时候需要教师要特别处理好基础知识点和深入探讨之间的关系问题。课堂的教学过程需要保证案例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基本知识点和实践要求,对于更深入地讨论和分析,则更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利用课外的时间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但可以在课堂上不定期的开展交流活动以促进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如何处理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问题

在案例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得到凸显。而教师最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转换角色,帮助学生,推进教学过程。这和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不但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断训练和提升自己,而且对学生和整个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都要求有所转变。综上所述,要在产品设计课程中有效开展案例研究教学,教师首先应理清这些基本的教学特点,并相应的在教学氛围、策略和方法上进行调整和规划。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学氛围的转变:从封闭的线性课堂到开放的研究性课堂。

工业设计行业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知识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由于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会关系到多领域复杂的衔接和协作,书本上分条缕析的纲领性知识只代表了一种理想化过程,而在现实的情境中,经常要求设计师根据实际的条件和要求灵活运用知识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需要设计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管理能力。而要达到这种要求,沿袭传统课堂的线性讲授知识的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而案例研究的优势正是将学生带入接近实践的设计情境中,通过案例的讲述,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设计为实践训练手段,让学生在真实的设计氛围中思考-实践-再思考-在实践,经过这种反复迭代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构建和强化知识的结构。但应用案例研究的教学方式也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会出现知识点和实践过程的相互交错,这往往需要学生根据案例的需要自主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可能是来自不同的环节甚至跨学科的,而不是事先学习的系统知识。从设计方法的发展来看,边做研究边做设计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常态。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将整个流程分成清晰的若干环节,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每个环节的任务,再以时间轴的线性方式将每个环节串接起来。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模式只适合于少数设计对象简单、外部环境相对静止的状况,当遭遇复杂的产品系统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则会难以驾驭。而这种复杂和变动性正是产品设计面临的真实情景。从很多产品设计案例可以反映出今天的组织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中常常采用更为灵活的目标-团队模式,面向开发目标招募和组织工作团队,参与到整个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在设计、实施、测试、再设计的多次迭代中优化设计方案。案例研究强调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围绕课题主动学习,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自主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要让这个学习过程发生作用,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课堂观念,摒弃封闭式、线性化控制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更为灵活的以案例研究、讨论和快速学习新知识为导向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

2.教学过程的转变:从标准化、单一化到柔性化、多元化。

标准化、线性化、单一化的传统课堂和专业教学方法主要是传承了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专业分工和标准化流程的体系。以细分的方式讲授知识,并针对每一部分的知识展开专项的实践训练。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传统的工程类专业的学习,但套用到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就显得不伦不类了。从专业实践的角度来说,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在理论上并不复杂,特别是基本环节上许多设计理论都是差不多的。实际上,关键的差别都是体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从案例研究的教学中可以更清晰的体现出这种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差异性。因为每一个案例从时代背景、设计对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视角综合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设计的对象,设计面向的用户群以及设计所能调动的资源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具体的流程会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进行某个环节的设计时,常常要考虑到其他各个环节的问题和要求。在这种情境中,很难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来安排教学过程,而是要因时因地,根据学生的思考和理解特点来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搜索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去。综上所述,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更加“柔性化”。这表现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即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更多的针对案例展开独立的思考,这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发散性的。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抓住学生思维中闪现的兴奋点,以此为契机,将一些相关的知识加以阐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更深的思考。从这个过程来说,很多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讲授可能不会像传统课堂那样标准化和顺序化,而是从实际的情况出发,以点带出面,让学生在反复交流、思考中更深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我们发现,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虽然不再是显性的主导型角色,但其工作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而是强化了,只是表现得更为隐性。首先,教师要参考各方面的资料,对案例进行尽量全面和客观的描述。最关键的是,要将案例发生的背景以某种情景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带领学生进入接近现实的情境中思考问题。其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案例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会在课堂行为上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学生自行阅读、研究和讨论都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合理利用课上和课下时间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事先做好组织工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得到训练。第三,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好的随机应变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开放性的,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能再完全遵循标准化的程序,教师要适时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思考点,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入的研究层次。

三、案例研究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几年来的课程实践和观察比较,我们认为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对于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果案例选编得当,教师引导有方,可以明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将僵化的教条转化为活的知识。从2010年该课程开展案例研究教学以来,和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也出现了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开放性的案例研究的训练过程,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更加开阔。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状态相比,相同基础的学生们,在经过研究学习的训练后,往往在课题设计实践中表现出对现实设计情境中的异常和问题有更好的敏感意识,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对产品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素质。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探究和研讨更加积极,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开放式的课堂氛围和面向实际案例的讨论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兴趣,而且能够通过讨论将问题带入更加深入的层面进行思考。比如有的小组通过结合案例研究,将原来的设计问题引向非实体产品的设计层面,展开了服务设计的解决方案。这些设计实践过程中的进步与学生在案例研究中的深入思考以及思想的解放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案例研究性学习学时占用较多,原有的课程实践学时有所压缩,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待加强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7

关键词:程序设计;C语言;函数;案例教学;模块化设计

函数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进行系统功能抽象从而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础[1]。要求学生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方法、函数的参数与返回值、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等基础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在学完函数后,仍然无法区分函数定义与函数调用,存在对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也就导致在实际编程中无法灵活运用函数。已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函数的教学方法,王桂平等[2]从数学函数的使用入手,因势利导地引入函数的概念,方红琴等[3]总结了函数教学的三个难点,并且从引入环节下功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周百顺[4]讨论了C语言中函数分解与定义的原则。这些研究大都强调了在函数引入中案例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未能解决对函数基本概念理解不清的问题。本文提出突出案例教学和宏观概念的函数教学方法,在引入函数概念和讲解函数定义与调用区别两个环节采用适当的案例辅助学生理解,并且强调建立函数的宏观概念,包括函数要先定义后调用、参数从主调函数传递到被调函数等。这里的宏观概念是相对于具体的语法细节来说的。另外,提出了理解函数基本的概念的两个新视角,即从黑箱角度看待函数的输入与输出,从函数的独立性角度理解局部变量。在教学实践中,突出案例教学,强调宏观概念,采用新颖的视角理解函数中的基本概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为什么需要函数

C语言课程在函数之前已经讲解了变量与数据类型、流程控制语句以及数组的概念[5],同学已经能够完成计算闰年、迭代求方程的根、对成绩排序之类的任务,那么为什么还要讲解函数这个概念呢?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能理解为什么需要使用函数,那就很容易理解后面讲解的具体语法格式,否则,学生会陷入具体的语法问题中,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讲解使用函数的必要性。函数是进行功能抽象从而实现模块化设计的工具,同时也可以用来减少程序中重复的代码,因此可以从模块化程序设计和减少重复代码需要两个角度来讲解。

1.1模块化程序设计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2018年中兴公司的案例来引入模块化程序设计。“2018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宣布了对中兴的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零部件和相关技术,引发了中兴股价大跌。我们知道中兴是全世界第四大手机生产商,市值达一千两百亿人民币,怎么会轻易被美国控制呢?这是因为中兴手机使用了美国高通公司的骁龙处理器,一旦高通公司不再提供处理器,中兴就无法继续生产手机。“从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像中兴这样的厂商无法自己生产手机中的所有零部件,而是需要使用其他公司提供的部件,而且还是核心部件。因此手机的生产是需要全球很多公司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完成的。当然,分工合作的前提是产品被划分成很多相对独立的模块,只要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好了,每个厂家可以专注于改进模块内部的结构,提高模块的性能,而不会对合作的其他公司造成影响。“那么在程序设计中如何实现分工合作呢?答案就是函数,一个函数就是一个模块,使用函数就可以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从而实现程序设计的分工合作。”这一案例结合当下热点新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类比手机的模块化生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程序的模块化设计,从而引入函数的概念。

1.2减少程序中重复代码的需要

在程序设计中,有时需要多次使用某个功能,就需要多次重复编写实现该功能的代码,这使得程序存在冗长、不便于修改的问题。那么如何减少重复代码呢?有的同学可能想到是循环。的确,循环有减少重复代码的功能,但这只是针对重复代码连续出现的情况。如果代码是在程序中不同的位置重复出现,则难以用循环消除重复。因此,有必要引入另一种减少代码重复的机制,也即是函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下面的例子来讲解如何使用函数消除重复。在程序Pro1中,两个if语句完成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从两个整数中求出最大值,只不过针对的具体整数不一样。由于两个if语句中间有一个输入语句,因此无法使用循环来消除重复。如果把这部分代码抽象成一个函数max,功能就是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值,然后在主函数中两次调用max,这就消除了重复代码。通过该实例中两个程序的对比,学生可以理解函数是如何减少重复代码的。同学们对函数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概念后,就很容易理解后续的语法格式了。

2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关于函数的使用,有两个最基本的操作,定义与调用。要求学生一定要弄清定义和调用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所示。从时间顺序来看,这两个操作是先定义,后调用。从概念来看,函数定义就是指明功能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函数调用就是这个功能的一次使用。但是这两者又需要联合起来完成功能的使用,如果只有定义没有调用,则该功能永远都不会被执行,如果只有调用没有定义,则功能没有实现,会在连接阶段产生错误。为加深对定义与调用之间关系的理解,仍然采用手机的案例。“举个例子,手机是可以实现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进行通信。当然在用户使用之前,要有生产商先把手机生产出来。厂商生产手机需要考虑通信功能如何实现,采用什么协议,电路如何设计,但是用户使用手机通信时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只需要输入号码,按拨号按钮就可以。手机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箱,即用户看不到里面的结构,只能通过界面操作手机。“那么厂商生产手机相当于我们定义一个函数,用户使用手机相当于调用一个函数。所以函数要先定义,后使用,这应该就容易理解了。“在编写函数时,我们既是函数的生产者,又是函数的使用者,所以要及时在这两个身份之间转换。作为生产者,就是要关注函数的功能如何实现。作为使用者,只需要给定参数,不需要了解函数中的功能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当然,这里对区别与联系的讲解仅针对函数最基本的概念,并没有涉及参数、返回值等具体语法格式。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建立关于函数的宏观概念,明白函数先定义后调用的使用流程。在明确这一宏观概念的基础上,后续教学再逐步细化,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一开始就陷入细节问题中。

3从黑箱角度理解函数接口

在上述函数定义与调用概念的讲解中,提到在调用函数时要给定参数。那么,这个参数又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一个函数代表一个特定的功能,而一个功能一般都会有输入和输出。可以把参数理解为函数的输入,而返回值理解为函数的输出。在调用函数时,只需知道参数和返回值的格式即可,无需了解函数内部是怎么实现的,因此函数就是一个黑箱。同时,调用函数时需给定合适的参数,处理其返回值,因此参数和返回值就构成了函数的接口。图2展示了函数与黑箱的类比,通过这种类比,学生就容易理解参数的概念。当然,定义函数时程序员要实现函数的功能,这时就要关注函数内部的结构了。调用函数时要给定参数,那么在定义函数时就应该预留空间来保存这些参数。因此参数又分为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调用函数时给定的参数称为实际参数,而定义函数时预留的存储空间称为形式参数。在调用函数时,实际参数会传递给形式参数,使得被调用函数运行时形参具有实际的数据。我们仍然通过图1中的程序Pro2来讲解函数的参数。首先看max函数的定义。从第一行可以看到,max函数有两个参数x和y,都是整数类型,一个返回值,也是整数类型。x和y是在函数定义中使用的参数,因此是形式参数。那么max函数实现了什么功能呢?我们可以看到在花括号中,定义了整型变量m,如果x大于y,把x赋值给m。否则,把y赋值给m。这样,m就是x和y中最大的一个。因此,max函数的功能就是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值。最后通过return语句返回了这个最大值。然后我们看主函数中对max函数的调用。首先,第4行由输入函数scanf给变量a和b输入值。第5行使用变量a和b调用max函数,并且把返回值赋给变量m1,即a和b的最大值,这里a和b是实际参数。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使用形式参数x和y定义max函数,来实现求最大值的功能。然后在主函数中使用实际参数a和b调用max,从而求出了a和b的最大值。

4函数调用过程演示

在之前的教学中,同学已了解到C语言的程序总是从主函数开始执行。现在有了自定义函数后,程序中有了多个函数,牢记这一点尤为重要。以图3中的程序为例,程序从主函数开始执行,在主函数中调用max函数。这里需要分清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的概念。由于是在主函数中调用max函数,因此主函数是主调函数(callingfunction),max函数是被调函数(calledfunction)。当然,主调函数并非总是主函数,比如,如果在max函数中又调用了printf函数,那么针对这次调用,max是主调函数,printf是被调函数。在调用函数max时,程序的流程控制从主函数转移到了max函数中,如图3中虚线①所示,这时实参传递给了形参,如图3中实线①和②所示。被调函数执行结束时,控制又从max函数转移回主函数中,如图3中虚线②所示,并且由return语句把最大值返回到调用的位置,如图3中实线③所示,赋值给变量m1。在讲解了上述程序调用过程的细节后,应当再次强调,从总体上看,参数是从主调函数传到被调函数,返回值是从被调函数返回到主调函数。这个参数传递是单向的,仅能从主调函数到被调函数,而不能反向传递。这是由值传递决定的,明确这样一个概念有助于后续理解指针类型参数如何实现反向传递[6]。该调用过程可以通过单步执行演示,以观察控制的转移以及参数的变化。单步执行能够非常直观地演示函数调用过程,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并且,单步执行是发现程序逻辑错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同学调试程序的能力。因此,不但要给学生演示,也要求学生在上机中进行实际操作。之前在单步执行时一直在使用stepover按钮,现在可以跟同学们说明stepinto和stepout的用法,如图4所示。如果某行有函数调用,那么在这行上点击stepinto按钮会使得控制转移到被调用函数中,在被调函数中继续单步执行,而stepover按钮会使得这一行当做一个整体执行,然后执行下一行。在被调函数中执行时,可以点击stepover单步执行,如果点击stepout,则会结束当前函数的单步执行,返回到函数被调用的位置继续执行。

5从函数独立性角度看待局部变量

函数是完成特定功能的模块,提供了参数和返回值作为与主调函数传递数据的渠道。除此之外,函数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内部的数据不应该受外界干扰。因此,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默认都是局部的,也就是只能在函数内部访问,而不能在函数之外访问。这就是局部变量。从这个角度理解局部变量的概念是比较容易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在学习了函数后,会出现在一个函数中试图使用另一个函数中变量的问题。现在,应该强调参数和返回值是函数与外界传递数据的渠道,一个函数中定义的变量是不能在其他函数中使用的,否则参数和返回值就失去了意义。与局部变量相对应的是全局变量。全局变量是在所有函数之外定义的变量,在变量定义之后的所有函数中都可以使用。由于全局变量可以在多个函数中使用,因此也是这些函数之间共享数据(或者传递数据)的一个渠道。但是由于全局变量破坏了函数的独立性,所以不鼓励过多使用全局变量。

6结束语

C语言课程有很多的细节知识,同时又借鉴了很多人类社会组织如何运行的道理,比如函数是实现模块化以及分工合作的基础。本文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宏观概念,同时突出案例教学,这样才能建立整体概念,有助于理解细节知识。另外,提出了从黑箱角度看待函数的参数与返回值,从函数独立性角度看待局部变量,这两个视角能够加深同学的理解。从实践来看,这些教学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红兵,姚琳,武航星,张敏.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计算思维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9):59-62.

[2]王桂平.“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函数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0):116-119.

[3]方红琴.点面结合突破C程序设计函数教学中的重难点[J].计算机教育,2008(22):130-131.

[4]周百顺.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函数分解与函数定义[J].计算机教育,2015(4):59-62.

[5]E.Balagurusamy.ProgramminginANSIC[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陈圣磊,王红霞,刘林源.C语言程序设计中文件操作部分的教学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7(2):167-170.

[7]陈圣磊,刘林源.调试技术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4):80-82.

案例教学方法范文8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对策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极大提高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难度。而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相矛盾的是,企业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与实践现象脱节严重、与专业知识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等问题,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针对案例教学方法对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供具体解决策略。

2市场营销专业现状分析

现如今,营销专业人才呈现高毕业率的状态,与此现象矛盾的是,企业却难以寻觅到合格的人才。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存在局限性,这就导致了学校不能根据细分市场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如手机行业的营销团队与制造业的营销团队,在市场调研及营销策划的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统一的教学模式较难为企业培养出合适的人才。教学内容也相对脱离实际,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更多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与现实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相差较大。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多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设计企业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调查数据获取

本文以青岛科技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针对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应用,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分析大学生对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状况及对目前案例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从而对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依据调查内容,本文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调查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调查对象为青岛科技大学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学生及经管系相关专业已学习过或正在学习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在校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其中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76份。

4学生对目前课堂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状况及满意度调查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汇总,以主观量表方式赋值,对目前市场营销课程中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4.1教学方式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对被调查学生进行调研,有47人,即17%的学生认为,在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很差;有94人,即34.1%的学生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有116人,即42%的学生认为,掌握较为一般;仅有19人,即7%的学生认为可以很好地掌握所有的知识点。由此可见,仅凭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讲授,难以达到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针对案例教学模式对被调查学生进行调研,有11人,低接受度区间完全不能接受93.3%15.3%有困难接受3312%高接受度区间基本接受18466.7%84.8%非常能接受5018.1%教改教法即4%学生认为,课程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方式,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毫无帮助。有73人,即26.4%的学生认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有较少帮助;有162人,即58.7%的学生认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有较多帮助;有30人,即10.9%的学生认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极为有帮助。由此可见,学生对案例教学认可度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意识到案例教学对于掌握知识点的帮助程度,能够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对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4.2教学内容

调研数据显示,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有17名学生,即6.2%的比例选择“教学内容空洞无趣,很不满意”。有82名学生,即29.7%的比例选择“教学内容照本宣科,不太满意”。有133名学生,即48.2%的比例选择“教学内容条理清晰,基本满意”。有44名学生,即15.9%的比例选择“教学内容丰富生动,非常满意”。表明面对传统教学模式,大学生持基本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态度。调研数据显示,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73名学生,即26.4%的比例选择“案例时效性较低,很不满意”;有82名学生,即29.7%的比例选择“本土案例较少质量不高,不太满意”;有89名学生,即32.2%的比例选择“分工配合完成案例,基本满意”;有32名学生,即11.6%的比例选择“系统性分析掌握案例,非常满意”。表明大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评价相对态度均衡,但对系统掌握案例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4.3接受度分析

针对大学生对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实行案例教学的接受程度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如表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选择“完全不能接受”和“有困难接受”的学生人数共计42人,占总比例的15.3%;选择“基本接受”和“非常能接受”的学生人数共计234人,占总比例的84.4%。因此,大学生对案例教学不仅不存在排斥反感情绪,反而抱有高接受度,一定程度上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入案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结论与建议

对市场营销学教学课程中加入案例教学的模式及对目前案例教学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5.1案例时效性不高

市场营销专业案例多倾向于选取十年以前的案例,案例通常是具备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多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状况及企业对问题的有效处理方式。此类案例可以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但因环境背景变化较大,学生较难理解,且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在选取案例的过程中,应从案例管理库中选择近一两年、学生兴趣度较高、且学生自身较熟知的案例。这样,学生不但对案例熟知,对当前社会环境也了解,有助于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5.2国内市场营销案例缺乏,且质量不高

哈佛大学商学院在20世纪初便开始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发展至今其案例教学模式以形成系统化体系,哈佛商学院案例库也成为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主要来源。其案例质量高,涉及管理经验先进,知识覆盖全面。但学生因文化差异、环境不同、政治经济等因素,难以将国外优秀案例经验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且我国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多倾向于中小企业就业,但国外案例多为成功企业,对我国高校毕业生步入企业工作并无太多实际用处。

5.3案例分析方法欠缺系统性指导

在市场营销课程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案例的系统讲解及分析,学生仅凭某个知识点或某些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系统性地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处理,仅仅只局限于将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分析,致使学生难以得到切实的帮助,分析手段也过于传统,很难结合实际,不易找出企业问题的根源,进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丹.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新应用[J].新校园,2017(9):50.

[2]申晴.浅析如何创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J].商场现代化,2018(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