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教学法范例6篇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范文1

1.1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不能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

经济法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学生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理论体系,但是高职院校对经济法的开设一般是在学生入学之后的第二年,学生对法学的前期基础知识几乎空白。因此学生只是熟读了课本,却不能吃透该法律的内涵。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相关法律来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了。

1.2传统应试教育制约教学手段创新

教师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重考试成绩提高、轻创新思维拓展。具体到实践中就是教师采取应试的教育模式,结果导致教学手段被限制,例如基于课时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得不得采取讲授的方法,而不能应用多种教学策略的方法,结果忽视了向学生阐述相关立法的原则与初衷。学生学到的知识永远离不开课本,离不开教材,一旦走向社会就会力不从心,不能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1.3教材混乱,教师不精

教材是支撑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但是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的现状发现,目前存在教育体系中经济法教材种类比较多,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十几种版本的教材,过多的教材版本会给教育教学带来系列的问题:一是过多版本的教材,导致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缺乏针对性,使得教育目的不明确。二是教材内容的繁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我院校使用的教材为例,我院应用的教材多则500多页,大量的内容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而由于经济法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结构,因此学生的自学又很难得到应有的效果。三是教材的内容比较落后。近些年我国相关法律在不断更新,但是教材的内容却没有及时更新,结果导致学生学到知识具有滞后性。经济法教学内容丰富、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要求教师知识全面。然而,教经济法的教师主要是从相关院校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他们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此该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忽视实践教学。

2将案例教学融入到经济法教学中的意义

2.1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

经济法教学中艰深晦涩的法律条文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典型案例则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两者的有机结合能让课堂变得活跃、愉快,激发学生深入钻研的求知欲望和自觉思索、主动创新的热情。而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能够由内而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习变成一件主动的事情,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成绩。

2.2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经济法教学区别于其它课程的一个重要表现。选择恰当的案例,让学生自行组织信息,运用已学的知识再现真实的情景,优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对案例的印象。这样经济法理论知识才真正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才真正体现出其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

3经济法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基于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以及参考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1创新教学方法

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因此在进行经济法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并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概念教学时需要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重点进行讲解式,而在进行相关立法方面的知识时,需要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将相应的知识融入进去,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力。

3.2选取合适的案例

案例可以是来自教师的司法实践活动,也可以来自查阅资料。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典型性原则。典型就是要求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代代表性,能够体现出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教师选择典型案例需要教师要多关心社会中发生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升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二是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具有服务教学任务的性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考虑如何通过案例引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此达到教学的目标。三是启发性和疑难性原则。启发性是案例引入的最终目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并不是案例教学的真实目的,而是要求通过案例引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提升他们独立分析案例的能力。

4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讲好经济法这门课程,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实施案例教学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求教师要更多的掌握其他专业知识,尤其是要具有将多种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例如基于高职经济法教学需要,很多金融知识、会计知识以及文学知识等都会应用其中,因此需要教师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总之经济法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其势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最终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对经济法有联系的其他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知识的渗透力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及时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首先应当明确司法实践中的审判方式、方法和过程,才能灵活、熟练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2明确的教学理念

在经济管理学院给学生讲法律应立足管理、结合管理讲法律,这又不同于给法学专业的学生讲法律。课堂内容的组织要结合教材,紧贴企业管理实践,多讲企业经营中法律误区和盲点,以往企业所犯错误和付出的代价。这就要求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多选择失败型、教训型案例,对学生有举一反三作用。

4.3课堂讲授中加强互动,并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案例分析教学法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 曲式分析教学 应用 启示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与优势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案例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过教师的引导,按照教学的目的,加强特殊案例的学习,以此巩固基础知识的,并且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的“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育形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处在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地位,引导学生逐步走向自主学习与解决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的改革。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从教学目的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传授学生知识,而案例教学法注重的则是学生们学习的综合能力;其次从教学体裁来看,传统教学的工具就是课本,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则是实际、生动的案例进行教学,具有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最后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渠道上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为主,而案例教学法注重的启发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在曲式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的曲式分析,指的就是对乐曲进行和声上的、结构形式上的等方面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际案例,对各种乐曲总结归纳出其曲式、结构与规律,并举一反三的分析实践,进而能对各种纷繁复杂、变异万端的曲式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然后再运用所掌握的发展原则进行进一步的乐曲创作实践。

(一)课前准备

一般曲式分析的课程都是大学二、三年级音乐表演与音乐学的学生学习。这时的学生已经修过了《乐理》、《和声学》、《复调》等基础课程,具备了学习更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作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以教材中的二段体教学为例,将教材内的知识点,划分为再现二段体、无再现二段体以及这两种曲式结构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三个专题,每一个专题中都要选择出两到三个具有典型特殊意义的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二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大概了解教授学生的基础情况,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水平程度等等,也就是说任课教师要对自己教授的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预想到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况,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做出相适宜的教学安排。

在上曲式分析的课程之前学生也需要进行课前准备,例如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中各种曲式的结构,方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网络,以二段体为例,对再现式二段体、无再现的二段体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调查,了解其典型结构、创作手法等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堂的实施

以学生为主体是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形式的显著特征,它的实现是由教师来引导的。所以,在课堂中,良好的实施案例教学法,就要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实施不同的课堂环节。

1.提出案例任务

首先教师提出一个案例总的任务:以教材中的二段体教学为例,辨析再现式二段体和无再现二段体。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再现式二段体的结构特征?什么是无再现式二段体的结构特征?再现式二段体与无再现式二段体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问题提出之后,鼓励学生对前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阅读,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进一步讨论第三个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们提高取长补短的能力。在他们讨论一定程度后,教师再加以点通与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两者之间的不同,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两种曲式结构的辨析能力,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

2.案例讲解

首先提出问题,而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是案例讲解的最终目的。曲式作品的案例讲解,主要是通过对具体曲式结构的分析,进而使学生们能够比较深刻的掌握作品的内容以及表达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再现式二段体的代表作品《摇篮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作品的印象,为接下来的理性分析奠定基础,其次是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明确再现式二段体“a+a1+b+ a1”的结构特征。然后在通过分析无再现式二段体的典型乐曲《我的祖国》,让学生们了解无再现式二段体的最大特征就是“A+B”,没有再现的内容。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与分析,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主题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对于曲式分析教学中的启示

首先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其针对性。案例教学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教学实践,通过一种丰富、立体的表达方法向人们展示了包含了一些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感情的故事。因此能不能选择一个有针对性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其次案例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案例教学不能仅仅是引导学生们去追求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追求任务完成的一个思维过程。最后案例教学要打破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几个学生发言包揽的现象,而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这种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四、结语

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指导学生们注重实践活动并且提高其实践能力,将学习有效的转化为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是有效提高曲式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

参考文献:

案例分析教学法范文3

明确教学目标,引导高效学习

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依据教学目标,而要知道如何开展教学过程、对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行取得,就要先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清晰地认识。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让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就是该学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在对教学理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发展。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首要依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用案例教学法时,要先考虑所选案例是否和教学目标相符合,并且其中所包含的专业知识能不能把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和原则有效体现出来,能不能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活动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所以,教师在引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教学目标,不然可能使得课堂教学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自主、能动的探究是教学的核心,让学生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和“授”来对知识有一个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对知识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使教学目标顺利得到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立小组,让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评析、对话,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讨论、大胆地发表意见来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一定好处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讨论话题过于偏离教学目标,反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对《郑和远航》的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对郑和远航的航线进行查询,并了解相关的国家,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平台对相关知识进行查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后知识,还能把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调动出来。

精心选择案例,引导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案例的选用要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必须对针对性、实践性、时效性的要求进行满足。例如,在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方式来让学生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有所了解,并体验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对一些表达内心情感的词语进行了解,如难过、愤怒等词汇,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用这些词语把自己内心的感受阐述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再多普及一些表达情感的词语,类似恨、爱怜等词语,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到了情感,还能够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较大程度的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饱含兴趣地投入到语文的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实施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对教学案例进行科学的选择,这个环节的准确性对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选取案例时要注意遵循案例的知识性、典型性、针对性、完整性、时代性、可塑性原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用的案例有很多,所以教师在选取时要进行全面的考虑,根据教材内容对合适的案例进行选用,通过对案例的正确选取,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改革创新案例,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基于综合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原案例的结构,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完善,通过对案例进行再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句话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所以教师要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合理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平台获取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有的课文中出现了类似“军国主x”这种让小学生无法理解的名词时,教师如果直接讲解给学生,学生只是对其字面意思进行了解,并不能深刻理解其含义。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分享一些日军侵华的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就能够对军国主义这个词语有一定的认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难点词汇进行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案例分析教学法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曲式分析;作用

现如今,由于曲式分析课程的理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得较为枯燥,它的纯理论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泛味性,从而消极学习。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进行教学的施教方式。在其他教学方式的尝试中,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时候,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其形象的案例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了曲式分析教学的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法和曲式分析介绍

1.1案例教学法和曲式分析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制定出教学目的,并依据教学目的,来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调查、思考、讨论、分析等各项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有许多的优势:首先,它采用形象而生动的案例直接和学生接触,使学生对其乐于了解、乐于分析;由于在教学中表现得十分直观和具体,因此,化抽象化为形象化,克服了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抽象化、难理解等不利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更快的得到理解和掌握。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方法表现出更加能够侧重对学生进行启发的优势,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它不再是强硬的填鸭子式的灌输教学,而是学生自身积极的和主动的学习。再次,案例教学表现在沟通方面有着十分强大的优势,它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最后,案例教学的优势还表现在能够较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因为它并不是希望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而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曲式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形态、类型以及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曲式分析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对曲式结构规律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1.2案例教学法与曲式分析的相通之处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进而使学生掌握普遍性的理论规律,它是从案例的特殊性上升到理论的普遍的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不断往返循环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案例的了解,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普遍性的理解和认识。

曲式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与案例教学是相通的。曲式分析本身也叫作曲式与作品分析,它需要对大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曲式结构形态、类型以及普遍的曲式规律,从而形成曲式结构原理,再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而曲式分析教学的目标也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曲式分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案例教学法对曲式分析教学的作用

2.1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曲式分析教学中,由于曲式结构形态等理论知识的枯燥,使得学生失去学习曲式分析课程的兴趣,进而影响该课的教学成效,最后影响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曲式分析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一种形象化教学,它的教学形式表现得十分丰富。教师在曲式分析教学中,恰当和科学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特别是与学生专业方向相接近的音乐作品案例,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学习兴趣,实现曲式分析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教授钢琴方向学生曲式分析课程时,可以选择学生经常弹奏的作品,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使曲式分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式分析原理

案例教学方法并不是将曲式分析理论知识灌输式地教给学生,而是通过案例讲解、分析、探究,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原理知识,它重视的不是单一的结果答案,而是整个案例分析的思维过程。在案例分析讨论中,学生们通过积极开动脑筋,真正地对原理知识心领神会,而不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对付。

譬如,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一段曲式里复乐段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复乐段为何属于一段曲式,复乐段与乐段反复有何不同等问题,使学生在案例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复乐段。通过这种案例分析方法,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曲式原理。

2.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占主导的传授者,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者,教师讲授原理知识,学生只能狼吞虎咽的接受,无疑这种方法不能培养出较高综合能力的学生。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曲式分析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展示典型的作品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分析。学生将所学的曲式结构、类型等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主动思考、分析与研究。同时,相较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接受,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无形之中迫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一系列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不断开拓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曲式分析的综合运用能力。

3结语

案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曲式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曲式分析理论知识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改善曲式分析教学成效,实现其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唐小波.刍议三种教学法在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07(02).

[3] 谢秋菊.案例教学法对曲式分析教学的几点启示[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3(01).

案例分析教学法范文5

摘 要:案例教学由于其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和研究性,在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通过分析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有效解决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推动案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财务分析;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Q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财务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财务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

财务分析这门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技术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课程结束学生能针对不同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案例写出财务分析报告,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运用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如果仅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会使学生很难把复杂的理论、公式以及分析方法和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陷入“为了计算而计算”的误区。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案例教学能够成为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基于以上理念,本门课程立足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学习和分析为辅,将理论和案例高度融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案例本身方面,质量不高。

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质量,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案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阐述内容多,实际分析内容少,操作性不强。很多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没有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特点,进行整理、加工,不利于学生分析探究。第二,案例内容过多,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综合性案例较多,针对课程知识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的案例较少。综合案例,内容庞杂,存在多个知识点的交叉,一个案例篇幅长达几十页,学生看后,不知所云,教师用几周课才能讲完。第三,案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以反面案例居多,正面案例较少,实际上反面案例都是企业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一个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二)学生参与方面,积极性不高。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要求学生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鉴于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质量不高,案例是过去例题的变形,或者案例内容多且陈旧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就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能够从大量的资料运用相关的知识选择出恰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不能跟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有效的结合。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可以通过财经类网站查阅到,学生可以根据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但是,企业对外公开的年报资料是有限的,学生不能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进行调研分析,这样就会导致分析的结果可能浮于表面,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真正问题,提出的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值得商榷。

三、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组织恰当的案例,精心做好案例准备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绝不可虚构。因此,财务报分析案例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案例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案例。在教学中,一般应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要多样性,既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单项的案例,又要有反映企业全面活动的综合案例,通过单项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综合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可读性。再次,对于每个案例的设计,应该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容易把握重点,利于对案例的消化、吸收,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二)积极引导,巧妙控制,组织案例实施。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财务报告分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其次组织案例讨论,对于单项案例,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综合案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讨论、分析解答问题。同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提示,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争论,针对不同结论给予准确点评,避免学生因案例讨论的不同结论得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对问题的分析陷入歧途。

(三)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

学生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理论教学和学生课内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部分,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把每部分教学进行任务分解,带领学生完成分组讨论,课内实践方面,带领学生进入机房,以小组分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EXCEL工具,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财务分析,把平时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与上机操作的撰写相结合,要求学生的分析报告,要将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图文并茂,以加深对财务报告分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两者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84.

[2]闫双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0(1).

案例分析教学法范文6

关键词:案例研究法;地理教学;应用

案例研究法是最适宜于教师个人操作品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从感性出发,从实践中提出教育教学的观点;在地理案例教学中,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师生间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一、什么是案例研究法

《高中地理课程》,对地理学科与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位,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同时又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案例,是对个体对象,决策行为或某个实践中发生的情景的真实描述。它可以是对学生,班级等特定研究对象的成长过程的描述,或者对教学过程的精彩回忆,甚至是对师生交往经历的描绘等等。通过对某种情形的真实描述,向大家提供具体背景、场合、人物、事件及后果,引导人们反思。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的形式及分类

案例是新增的教材体例之一,具形式丰富,灵活多样,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案例的形式

教材中案例通常以图文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其在文中存在的形式而言,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正文夹案例,教材中绝大多数案例穿插在课文中间,这些案例多是不求全面的小案例,用以验证或分析某个地理原理。

正文即案例。有些自然章节以案例分析为主体,正文很少。这种案例侧重培养学生提取和运用信息分析,归纳地理原理的能力,学生需掌握其中部分内容。

隐性案例。教材有些内容类似于案例分析,有些"活动"也与案例分析具有相似功能。

2、案例作用分类

案例具有创设情境,提供信息,隐含问题,引发思考,揭示规律的作用。案例揭示地理规律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例析式。

有些案例反映和揭示了一般性地理原理和规律,如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

(2)例证式。

有些案例通过给出一些真实,典型、说明性强的事实材料,用以实证或诠释特殊地理原理。用事实说话,说服力强,更起到强调,加深印象的作用。

3、教材案例的主变式运用

案例的文体多是描述或叙述式的,往往要有较多的细节和充足的资料,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

(1)补充。

教材中个别案例过于简洁,对学生装未知的,或可能遗忘的内容叙述很少,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相关的情景材料,尽量使学生能从中找全需要的信息。另外,在使用案例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使案例更具可读性。

(2)削减。

案例要有较多的细节,也要围绕特定主题,精练地组织语言,力争使案例的每一句话都有阅读、分析的价值。教材中有些案例存在一些与地理原理关系不紧密的语句,增加了学生阅读案例的负担,挤占了学生分析,推导地理规律的时间,适当削减其中不必要的资料内容,教材中有些案例过于完整,将本该由学生分析,归纳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削弱了案例的思考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精简和重组,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转贴于

(3)、改变。、

一是改变教材案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陈旧资料。很多资料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而教材案例使用的材料则是相对静止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予以更新。二是对原案例的变式使用。在对原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后,通过改变案例的情境条件或某些要素,使其蕴含的地理问题和结论发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装进行再思考,再分析,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地理事实和理解地理规律,进而得高案例的使用效率。

三、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基于新课标广泛收集、选编案例

案例为"虚",地理原理为"实",案例素材身并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才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材,而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立足新课标,从多渠道广泛收集、选编新案例,力求做到"因人选案""因材选案"、"因地选案"和"因时选案"。

选编地理案例。一要注意获得充足的地理素材;二要具有丰富的地理案例的编写知识;三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案例的编写程序包括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案例,设计讨论等。案例编写要求首先是所选案例必须真实,来自地理事实。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也须符合地理客观实际。其次是案例必须反映地理事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再次是案例必须适时,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是案例必须精选,"信手拈来"的案例,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

2、案例在教学中的处理

(1)案例导入

新课标教材中配备了许多可进行案例教学的案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的必修部分,每章、每小节都有配有超过教材正文内容的案例,教师需要将话题引导到案例的讨论中来。

(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时,居核心地位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或提出具体解决策略,讨论通常分为四步:第一步引导问题;第二步讨论疑难问题,一般要花费一定时间讨论疑难问题的特征,这是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依据;第三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通常至少要提供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对各自方案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第四步讨论如何实施方案,通常也是由学生讨论出多个方案,最后选出最行之有效的方案。

(3)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