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文教学

摘要:

为了改善小学语文作文难教难学的现状,在前置性作业理念和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文章论述了小学语文开展前置性作文的价值学理念,并从前置性观察、前置性积累、前置性练习等方面探索了前置性作文理念的具体实践过程。

关键词: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文;语文教学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但是作文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进行的内容。前置性作业主张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做好自主预习的工作,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了解教学的重难点,做好充足的准备。笔者在前置性作业理念和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前置性作文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开展前置性作文的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内容比较空洞。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少写作素材,反映到习作中就是内容空洞,不能切合实际。其次是用词贫乏,文采不足。学生不注重词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导致文章口语化,单调无力。最后就是缺少文学素材的积累。学生即使学习背诵了一些古诗词,也缺乏将其用在自己习作中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建立前置性学习的意识,在写作之前就完成对写作内容的构思及写作素材的积累。前置性训练有利于突出作文教学的重点,降低学生对作文学习的抵触感。在前置性作文理念下,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作文指导,学生也能够进行充分的作文准备,这符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开展前置性作文的具体实践

(一)前置性观察,在生活实际中展开观察和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无话可说是学生难以展开作文学习的最大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体验,直接导致学生在下笔时缺少内容。在前置性作文知识体系中,观察生活实际是首要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用心体会周围事物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料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一些寓言动画后尝试着自己编写童话,这样学生在看电视时就能对节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里的植物生长情况或自然现象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另外,教师也要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前置性积累,为作文提供文学素材

教师要让学生在作文学习之前积累写作时要用到的素材,利用文学素材来扩展学生的写作范围。适当运用文学素材还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润色,大大提高学生作文的欣赏性。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小学语文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或蕴含着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或饱含作者深切的思想感情,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阅读是写作的来源,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解决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吸收优秀文章中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一种应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优秀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对写作技能的理解,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思想意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前置性练习,拓展作文学习的广度

这里的前置性练习是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写一些作文片段,利用这些作文片段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这不仅为学生日后的写作提供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更增加了学生进行作文学习的机会,拓展了作文学习的广度。首先是在生活中养成写作文片段的习惯。比如主动将观察到的事物记下来,可以进行简单的润色,但是没有必要将这个片段扩展成整篇文章。或者在生活中对遇到的事情有了自己观点的时候也可以记下来。这些片段可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也可以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写作素材库。另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建立写作立意的片段。比如在阅读中看到一些比较好的立意,自己也有写类似立意文章的欲望,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中记下这个立意,在以后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篇作文的写作。作文片段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作文学习的广度。

三、结语

小学语文作文的前置性训练有利于突出作文教学的重点,更为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提供了可能性。小学语文前置性作文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红斌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南关小学

参考文献:

[1]毛大腾.试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185.

[2]王玉辉.谈情境交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4):42.

[3]李井慧.论中国古作理论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