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5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1.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语文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充分表达自身情感,展示自身所思所想的重要方式。作文作为语文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急需突破的难点。有语文的地方就有作文,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分数。语文与作文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贯穿在学生所有的学习之中。但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疼,他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也不知道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目前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作文基础薄弱,语言积累不足,所以才会感到无话可写。这是由于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因此并不具备开拓性的眼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犹犹豫豫,不知写什么,东拼西凑像记流水账一样,内容空洞,毫无条理性。这样的作文质量肯定不怎么理想。因为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具备充实的内容与丰富的情感体验。学校与教师没有充分重视语文作文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形成专门培训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2.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2.1要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水平,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写作兴趣,引导他们树立语文写作的信心。学生学会了阅读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从而在作文写作中就具备了较高的眼界,不会再感到无法动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读书角,让学生们互相推荐好书,每个星期轮流来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在班上还可以成立写作比赛,让学生们互相品评作品,之后把最优秀的几篇文章贴到读书角那里供同学们赏析。教师需要通过观察与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引导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喜欢写作,进而提升学生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教师在实际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掘语文写作的素材。通过多个角度、多个方向来进行语文作文分析,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作文写作框架。学生需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发生的现象、原因及结果,通过记录这些事物来积累自身的语文写作素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与记录自身喜欢的事物及现象来培养自身的语文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寻,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

2.3作文中需要融入真情实感

作文需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能漫无目的的空想与瞎掰。一篇优秀的作文必定是调理清晰、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动笔、乐于写作,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快等特点,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这些特点出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作文写作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挖掘作文写作素材,通过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来不断充实文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能力。

2.4学生要在平时多写多练

作文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学生要想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文章,就需要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但社会实践也不一定说是要在社会上进行,也可以来源于生活中。比如,学生自己学会洗衣服,学生首先需要掌握洗衣服的方法步骤,需要了解洗衣服时要放多少水,水温多少合适,放多少洗衣粉、衣服要在水中浸泡多久等问题。在洗衣粉的过程中,学生还要清楚重点是洗那几个部位以及拧干衣服上面的水与晾晒衣服的正确方法。学生通过洗衣服这件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就可以了解到妈妈平时做家务时的艰辛,学生从而收获感恩的情感体验。

3.结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写作能力可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学生语文作文的质量是其语文素养的真实反映。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发掘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写出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好文章来。新课程改革目标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情感。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灵感,使他们善于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作者:张慧云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清水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学浅析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作文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主要学科。小学语文作文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特征,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但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言之无物”是学生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学生还处于写作的初始阶段,没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也没有过多的兴趣爱好,觉得只是应用一些文字去描述一些事物,枯燥乏味。小学生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分析并不到位,由于处于感官认知阶段,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发展也没有明确化的概念,只能使用有限的知识笼统地描述事物。此外,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大部分小学生都会很排斥,不喜欢写作,充满恐惧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写作,使语文写作课程无法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而教师没有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引起重视,没有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学习特点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缺乏耐心。

二、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1.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习,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核心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使学生能够乐于观察,爱上写作。由于小学生在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点,有意识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和他们聊天。以班级间的拔河比赛为例,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谈论这次拔河活动的相关话题,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其中的重点,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此外,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应用“迁移”规律,即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营造个性化教学的氛围。

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内容。要能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释放学生的思维情感,采用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方法,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教学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写作。以命题作文《春天的雨》为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引导,比如,春雨贵如油,春雨拍打花朵的情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春雨的别样风姿,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化特点。教师要结合生活素材,不断丰富写作内容的积累。可以通过观察、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感知力。以些游记话题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郊游、踏青、欣赏名胜古迹,这样在增加学生生活经历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感受,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更好地进行写作,所写的作文也会更加生动,更具个性化,赋予文字于生命。此外,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写作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个性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优化了教师作文教学方法,改变了语文教学现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它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了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埋下了伏笔。

作者:潘时时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茶山第二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合作与交流应用探讨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主要采取典型的“鲁滨逊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把作文教学活动错误地理解为学生个人掌握作文知识与能力的活动。这就导致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主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倡作文教学活动的人文性与群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该看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学生对作文课不感兴趣、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对人与事缺乏独到的见解、作文重点不突出、习作结构与例子俗套等,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不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挖掘作文素材,丰富写作题材,开阔写作视野,提高习作水平。

二、合作与交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就懂得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道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合作与交流是重要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地位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这就要求教师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尊重每一位学生,走到学生群体中,以同伴的角色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命题作文《母爱》中,教师可以带头先谈谈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与感受,举出身边体现母爱的人与事,歌颂伟大的母爱。引导学生纷纷表达见解,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积极给予肯定。这样整个课堂热闹非凡,氛围和谐民主。学生在与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丰富了写作题材,从而写出了好文章。

(二)在合作与交流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篇好的作文不但要有优美的文采,还要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以情动人是学生写作中的重要途径。许多小学生语文成绩无法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作文水平较低,而素材对一篇作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鼓励学生注意留心生活,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如在命题作文《春雨》中,可以预先给学生三天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春雨中的花草树木,并将观察结果、感受记录下来。在整理观察日记后,在课堂上与师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写出内容、情感真实的文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知识的转化能力,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教师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参观、劳动、旅游等活动,指导学生要细心观察与感受,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电视、广播、电影等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整理名篇名句。每周在班级组织分享课,把学生摘抄到的好词好句在班级内交流,学生相互讨论,选择精华。这样保证了积累的数量与质量,学生愿意主动摘抄。

(三)在合作与交流中拓宽写作视野

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作用在于信息的交换。在合作与交流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在一习作中要求学生运用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从教材中找出相关童话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还要谈谈自己的感受。具体要求如下:首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规定每一组的学习任务,说出某一故事。其次,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叙述同一故事。再次,同学们就语文书里的故事和复述课文的不同加以讨论。这样学生在写作之前,通过合作与交流对写作的要求已经有了大致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为写出好的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学生习作完成之后,在评价阶段也可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采用分组评议、个人修改、集体交流的方式进行修改作文。然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进行表扬与激励。这样,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体会到了习作的乐趣。

三、总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的时候,才认识到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合作与交流是重要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集思广益,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目的,为社会发展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黄万红 单位:南安市水头下店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模式浅析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写偏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写作作文古板,不知灵活应用、感情不充沛,叙述不到位等问题。

语文教学因为其灵活性以及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自主的不断累积和感悟的特点,所以一直是广大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难点重点,尤其是更具宽泛性自由化的语文作文。语文作为考察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文字功底,对汉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一种自我主观意识的表述,即怎样将一件事情或一个观点运用自己的理解和博大精深的汉语来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其综合性以及自我发挥随意性较强,把握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无论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是高中语文作为教学,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写偏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写作作文古板,不知灵活应用、感情不充沛,叙述不到位等。尤其是写偏题,不能正确把握题意,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题目偏题而与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

2.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案,对学生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遏止,使得学生作文大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同时近年来,语文作文在新课标以及各个地区的应试教学改革下也在不断地增加难度,体现在作文题目包罗万象,与各个生活层面都可挂钩,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但要契合题意,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主观意识的表达在作文写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小学作文都已经开始出现各种半命题作文,看图写作等。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案一直以来都是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常以死记硬背各种范文来短时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保持学生考试时作文不偏题中等成绩即可,使得考生作文大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在很大一种程度上,是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压制,创新意识的遏止。这种传统应试教育语文作文教学方案的弊端,不但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继承发扬,长此以往对中国培养创新性人才也是一种阻碍。总之,目前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以及教学方案的功利性目的,使得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亟需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方案改革。不但要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案改革着手,还要将这种改革一直贯穿到从小学到大学整个语文作文教学体制改革中,徐徐渐进从小培养学生的自我主观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层递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来的,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得整个教学体系有条理化、针对性较强,灵活性较大,同时循循渐进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立刻得到加强弥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层递式教学模式是指,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到深,循循渐进的推进,即教课老师将教学中需要讲解的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解、排序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徐徐的给学生讲解和剖析,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其具体步骤是提出目标-分析目标-完成目标三个环节[3]。层递式结构不但已经应用到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中,在其他领域应用也颇为广泛。将其引入到语文作文教学中,能够将语文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细化、具体化、针对化,使整个语文作文教学体系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此外,从基本语句开始讲解,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巧用层递式教学模式优化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应用

采用层递式教学模式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方案改革时,由于每个阶段的学生自我主观意识、理解能力以及培养的重点方向会有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采用相应的针对性的层递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学习的深度、难度以及词汇量都还不够,各种生活阅历也较少,情感不能深刻的描绘出来难以捕捉,想象力也尚需进一步的引导,对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手法不能很好地掌控。同时,对写作环境陌生,因此这一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以及想象力的运用,从基本的遣词造句开始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针对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阐述。

1.写作中基本遣词造句的运用。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相对应的词汇量会较少,对词义的理解不能准确到位,在组织句子和语言时会存在很大的困难。比如学生的写作作文里会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笑话,用热爱和关心进行造句,“我热爱我的家人,我的家人也热爱我”“我又关心语文,又关心英语”。因此,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并且引导他们正确灵活的运用,同时在保证句子完整通顺的正确运用时,尽量使句子内容更加充实具体。如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先从“我热爱我的祖国”这种简单句式进行训练,然后循循渐进使句子更加丰满充实“我用真诚的赤子之心,热爱着生我养我哺育着我的伟大祖国”。这种徐徐推进的方式,学生接受和学习起来都比较容易。此外老师课堂上在讲解词义时,可以多进行造句,让学生们分成讨论小组,踊跃发言,充分调动他们对语文作文学习的兴趣。总之,遣词造句是语文作文的基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层递式教学模式中应该作为第一步。

2.生活感悟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语文作文在写作时,装饰文章内容的关键核心就是作文素材,没有写作素材,作文内容会显得空洞乏味。因此,利用层递式教学模式来教导小学生语文作文的过程中,注重遣词造句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其能够从观察中感悟到生活,从体验中感受到语文作文写作的乐趣。比如,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适当的布置作业,一周两篇周记,跟学生家长做好沟通,一起引导学生细心的观察事物,体验生活感悟。同时老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出去游玩去纪念馆或博物馆等或者去养老院做志愿者,跟他们讲述所去地点发生的事迹和原因。回来时,让学生们每人写一篇作文,将自己的感悟抒写出来。分成各个小组,将写得好的作文展示出来当示范,并给予学生鼓励和一定奖励。

3.想象力的培养、引导和应用。

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把作文素材描写的活灵活现,使得文章生动形象,传达整个作文的神韵。所以,老师在对学生遣词造句和生活感悟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描写院子里的桃花开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叙述“院子里的桃花开了,是粉色的。”会使作文显得生硬,不会感染到读者。但是如果叙述成“我们家院子里那棵桃树开满了粉嫩的花瓣儿,可爱极了。”就会好很多,在写作时,要联想并勾勒出这幅情景,才能既形象生动的表述出事情发生的过程,又能随心的写出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使写作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想象力的培养阶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示,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中具体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4.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培养和运用。

随着学生的语文作文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观察力生活的感悟力以及想象力都已经有了基础,重点是加以强化,注重写作技巧和写作方式。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讲述多种写作方式,分块进行强化。同时,讲述多种写作技巧的应运,边讲解边举例,如,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今天的作业很多,像座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在回家的路上,花儿也没有来时那么鲜艳了。”让学生们踊跃积极地发言,在学习中学会熟练运用,使文章写作更加得心应手,丰满多彩。

作者:王艳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太山小学

第五篇: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思考

一、为学生的习作营造“乐写”的氛围

在小学生的心灵世界里,都蕴藏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他们都有使愿望实现的心理需求。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在作文中得到实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既唤醒了学生记忆的表象,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为学生习作营造“乐写”的氛围。如引导学生写《童年趣事》,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童年生活视频,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自己认为有趣的事,进行班内展示后,教师进行写法指导,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写作状态,实现了在愉悦氛围中的由说到写。

二、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领悟写法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习作创造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接受文学熏染并领悟写作方法,了解语法修辞知识,感受语言与文字的精妙,一是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和素材积淀,拓展写作空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可以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真正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从而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获取信息,发展思维,实现习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首先,教师启发学生从“自己的愿望”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角度选择习作的材料,并自主拟题,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和要求拟定恰当的题目进行习作。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改写、缩写、续写、扩写等形式的训练,初步掌握习作的技能,通过让学生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在完成习作初稿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评改的能力。其次是在构思、习作、修改、评赏等教学环节都设计了相应的“巧手奖”“百花奖”“浪花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自评自改的内趋力,在实践应用和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作者:蔡淑霞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敖包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