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反思(6篇)

小学作文教学反思(6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路径

一、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人对读写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没有充分的阅读经历,就没有高质量的作文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具有了阅读兴趣那么其文化积累就会越多,遣词造句就会更好,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而且书读的越多,理解能力越强,学生对生活对文本的感悟能力都很强,同时作文又是我手写我心的活动,学生有真情实感抒发,语言会更流畅、更感人,因此,引导学生具备读书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作文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都会发现,读书读得多的人,看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视角的高度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文字的功劳,都是阅读带给人的变化,是感悟带给人的博爱和包容。所以读书的益处不仅仅是作文,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他们的思维习惯、依据他们的心智水平,推荐给学生适合的阅读书目,让学生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在书香中生长,那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形象就会在班级中频频出现。通过看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长期坚持就会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就会将文字的魅力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

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到本子上,如果学生没有看到的内容、没有想到的内容,那么让他们写什么呢?所以提高作文能力,要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这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又一个途径。学生只有看到了景物才能描写出景物,看到了大海才能形容出海水的波涛汹涌。因此教师要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为学生创造认识社会、了解自然的机会,丰富学生的阅历,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有内容可写,避免眼中无物,闭门造车。学生写作的文章会丰满而有血有肉,读起来感人,能感受到学生的真情实感。避免了捡票子、扶瞎子等等编作文的现象。比如寒暑假期间,鼓励学生跟随家长出游,并写出游日记。重大节日里,结合学校的活动安排,在班级里也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活动,队会、班会内容要丰富多彩,给学生创设写作的环境,让学生有实际的观察经验、有实际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比如学校开展的运动会,就是学生写作文的很好素材。教师可以在运动会之前布置给学生写作提纲,让学生有意识地观看运动会,遴选重要和关键的情节作为写作素材,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素材。运动会开会的顺序,重要环节、精彩瞬间、典型事例、顽强拼搏的优秀运动员等,并能够从一些事件中挖掘出本质和内涵,提升精神层面的内涵,从而实施德育教化,实现文道统一的教学目标。

三、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水平

教材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参考,在教材中收编了大量的经典文章,而且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的经典文章,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读写结合一直是小学语文倡导的教学原则,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提炼其中精彩的段落进行积累背诵,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好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柔和进写作教学,在读中提升感悟,在讲中品读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所以上好阅读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能力等都有极大的作用,不容我们忽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基础上深刻领会文本的实质和内涵,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字背后隐含的情感因素。将文本中自己认为的经典段落进行背诵和抄写,达到积累的目的。作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单靠课堂和老师就能完成的内容。需要教师和家长联合起来,需要老师进行认真的引导和督促,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而后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学生明确什么类型的文章用什么方法写,写作的顺序和写作素材的选择等,都决定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作者:宋桂华 单位:河北南宫市南杜学区明德小学

第二篇: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乐于表达自我

作为教师,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写作话题,让学生有话说,乐于表达自我,提高表达的自信心,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比如: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日常所见所闻,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感知、分析,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作文题目可以确定为《一件有趣的事》;也可以根据新课程理念,提供丰富多彩的图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图片表达的意思入手,让学生有初步的感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表达出来。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他们便会觉得写作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是自己情感流露的一种方式,此时教师要激励他们坚持写作,以建立写作的自信心,从而感受到写作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乐趣。

二、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素材

朱熹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分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训练准备必备条件。

(一)细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

平时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中的人或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之美,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奇闻趣事等,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充分调动感官去细心看、认真听,通过感受与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为写作训练积累丰富的素材。例如以“走进春天”为题,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来感受春天的到来,很多学生观察到树上的嫩叶,发芽的小草,迎面的清风……将反映春天的气息写进文章中,内容有血有肉。

(二)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阅历,让写作得心应手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生丰富的阅历和广阔的见识,让写作得心应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长学生的才干,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如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通过调查家乡的名人事迹,寻找地方特色文化等,这样结合实践活动,选择合适的写作主题,若将这些写作素材渗透到写作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每学期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自走进春天,感悟春天的气息,学生通过看到农民伯伯播种的希望,听到他们闲谈秋天的收获,体会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若将这些所思所想描写得生动、真实,文章自然有内容、有文采。

三、巧用教材,让学生多练笔

写作能力的提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不妨从每天所学习的文章入手,引导学生平时多练笔。从苏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看,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的优秀范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学会习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练笔的机会。

(一)通过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每一篇文章都有内在的写作特点,代表不同类型的写作方法,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仿写。仿写时,可以仿文章的一些精妙的好词佳句,也可以仿文章的布局、结构、写作思路、观察方法等,只要能模仿其中一点即可。

(二)利用文章中讲述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写作

苏教版教材中编入了很多具有故事情节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让学生感知故事情节,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还蕴含丰富的哲理,还是学生创造性写作的好素材。如学了《李广射虎》这一课,本文前面整体引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这篇文章没有写完,给予人的思考很多,我们可以进一步沿着这篇文章思考下去、写下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语

总之,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同时要创新作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通过观察、积累、仿写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常练笔,为作文教学开拓一个新局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龚亚平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果林小学

第三篇:生活化作文教学教学质量论文

一、民族地区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笔者在民族地区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已有23年,对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现状比较了解,同时也深感忧郁。在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1.作文教学边缘化。

本来是最能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表达能力的作文教学,却被打入了“冷宫”。语文教学的时间,基本上落到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远远滞后于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

2.学生难以对作文产生兴趣。

一个学生如果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持之以恒的动力,在作文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越走越宽阔。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不少学生对作文在平时是避而远之,形成了一种说作文难受、写作文头痛的畏惧心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即使到了高中阶段,也根本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

3.语文教师找不到指导学生作文的有效策略。

在当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中,主要还是由语文教师占领“阵地”,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好像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现实的问题是当前有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根本找不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策略。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农区牧区,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本身的写作能力就达不到相关要求。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不写作文的语文教师却要去指导学生写作,或者说有相当一部分不会作文的语文教师必须担当起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任务。自己作文都存在很大困难,却要去评价学生作文的优劣,岂不是天下最难堪的事情?教师学识水平欠缺、写作能力不高,学生难以接受科学有效的作文指导,难以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难以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造成了民族地区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如果不千方百计扭转这种局面,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作文教学:何去何从

民族地区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其实反映的是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和尴尬。如果不努力提高教师的作文水平和作文教学能力,如果不培养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浓厚兴趣,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心智和创造力,那么本来应该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的作文,就可能变得像冬天那样枯藤老树,惨不忍睹。

1.教师方面。

不可否认,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专业能力、学识水平,还是教育教学能力,自身都存在着很多缺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较高的水平,要教出高水平的学生,那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提高自己。

(1)努力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当前,语文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说得多,做得少,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没有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试想,一个很少甚至从不写作的教师,哪怕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会把你的话听进耳朵里吗?每一次作文课,亮出作文题目,无关痛痒地提出一些要求,做一些空泛而又笼统的所谓指导,念一两篇从网上下载或作文汇编中的范文,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写,学生的心理会平衡吗?如果教师有较高的作文水平,能从自己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写作瓶颈,就能够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要是教师能够把自己写出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当做范文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心平气和,多一些思索,少一些抱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榜样的力量更是巨大的。当一个语文教师有了较高的作文水平,他在作文教学中就会有底气,甚至游刃有余。

(2)努力提高作文教学能力。

教学的特殊性在于教师不但自己要有相当的知识水平,还要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掌握这些知识。在写作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教学“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对有些重要的环节往往避重就轻,用“这个地方的妙处,请大家自己认真体会”之类的话搪塞。其实,这些连教师都讲不清的问题恰好是学生弄不懂的地方,也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一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体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还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民族地区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作文教学能力。平时遇到一些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后,及时查找相关资料,努力消化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向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请教,甚至向名师、专家请教。在学习过程中,可从如何拟题、如何审题、如何入题、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如何应用材料、如何让文章生动、深刻等角度入手,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在教学中才会“胸中有丘壑”,指导学生才会有效、有力。

2.学生方面。

学生才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外因毕竟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让学生转变对作文的态度。从学生方面来看,必须首先解决两个问题。

(1)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情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对这件事情产生恒久的注意力,也会千方百计地把这件事情做好。然而,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望而生畏。他们不了解作文对于学习乃至人生的重要意义,更无法体会到写作给自己带来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可以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其一,认识写作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不能仅用物质财富来衡量,更多时候还得看他创造的精神财富。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写作无处不在。大到著书立说,小到计划总结、读书笔记,可以说不会写作就无法让自己走得更远;其二,认识写作对于提高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社会生活中会不断思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并且很好地协调这些关系,甚至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用以指导别人。因此,必须通过写作,才能达到目的,才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2)培养写作的心智和创造力。

写作的本质是表达,无非就是说话,只不过要求说得更有书面色彩,以彰显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心智,让他们调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认真观察,打开心门,深入思考,并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取舍,用文字物化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民族地区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各种作文书铺天盖地、在网络信息恣肆的今天,如果只是一味模仿,甚至照搬照抄,作文教学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有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就是要在表达上独树一帜,还要在思考上具有独特个性,并且要长期坚持,努力形成特有的风格。

三、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生活化写作教学,让写作回归正道

关于作文的教学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有重视“模仿”、重视“思维”、重视“过程”、重视“兴趣”等作文教学流派。这些作文教学流派虽然各有千秋,但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必须探索一条作文教学的正道,让作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能够迅速提高。生活化写作教学,既能够囊括上述作文教学流派的重点,又能够体现生活促进写作,写作来源于生活、提升生活的特点。生活化写作教学如果能够形成气候,写作教学一定会焕发生机,甚至硕果累累。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进行生活化写作呢?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生活、生存条件艰难,使不少教师丧失了生活的理想,在教学中安于现状,甚至颓废沉沦,不安心教育教学,更不要说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但是,不管现实如何艰难,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教育满怀激情,才可能在民族教育的土壤中让自己茁壮成长。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生活化写作。写作中没有功利思想,靠着自觉的意识和自我成长的需要,写出的东西才有质量。

1.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写什么,是语文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写自己经历的生活,主要是工作、学习方面。

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笔者写作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对自我工作、生活、学习的观照,如自传体小说《求学记》、散文《静夜思高考》《漫步黄昏时》等作品,都是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自我的观照更好地审视和认识自己,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写人生(生活)的思考感悟。

人生(生活)是一部宏伟著作,要写好人生(生活)这部书,必须要努力思考和感悟生活。一个优秀的作者,必然是一个对生活思考感悟深刻的人。笔者的写作在很多时候就是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如散文《生活如月》《高贵地活着》《剧痛之后获新生》等,都是对某些人生课题进行思考之后物化为文字的结果。

(3)写社会热点问题的反思。

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反思,是笔者写作的另一重大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才能够写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好作品。笔者在写作过程中,也时常把社会热点问题纳入自己的作品。例如,《看不见的角落》就是对高考过分宣传反思的结果。

2.生活化写作的几点体会。

坚持生活化写作,会逐渐领悟很多要点。

(1)不要害怕出丑。

语文教师不是作家,只有坚持写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2)保持一颗淡然的心态。

写作不能太功利,只有由衷热爱,才能坚持下去。由于人的学识、经历不同,展示的作品难免会受到有些人的挑剔,甚至嘲笑。因此,保持淡然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善意的提醒,应谦虚接受,努力改正;对故意挑剔甚至嘲讽,则一笑了之。

(3)找到合适的平台展示自己。

个人难免存在视野狭窄、思想简单、内容单一等局限,通过合适的平台,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总是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读,上课时更认真,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难能可贵的是部分学生自觉写作,写出了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深刻感悟,表达流畅,表达技巧创新,写作水平大有进步。可见,教师进行生活化写作,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作文教学起到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

作者:华元荣 单位:四川省甘孜州泸定中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特征

小学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是每个学生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知识的起步阶段。通过小学作文写作这种形式能让小学生们运用自己的情感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为此就需要小学生们具有良好的文字基础。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针对学生们的作文教学,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生字识别和造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的兴趣培养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重点,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仅仅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注重对平时知识的积累,而且要经常练笔。只有这样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才能慢慢提高。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们在一个轻松而又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学生们的思维就会较为开阔,想法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从目前来看,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素材大都是来源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小学生的想法多变,具有很多奇思妙想。因此学校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学生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身边的生活故事运用到作文写作当中。开发孩子的想象力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的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课堂中去。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在相对落后的地方,教师还只是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给学生讲授知识。学生们面对的只有黑板和教科书。这种教学方法水平比较落后,很难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样就难以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在课堂上会显得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这就会给教师上课带来困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往往会影响课堂纪律,打断教师讲课思路,影响教学进程。作文课是小学语文的半壁河山,但往往作文写作是令学生和老师头特别头痛的课。所以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就需要教师添加新的教学内容,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教学写作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作文课堂上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增添了大量素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丰富上课内容。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然后进行整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能够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多彩的生活。现在的大多数教师都会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用此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会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冬景”类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和冬景有关的图片、视频、歌曲或诗歌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在作文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放映展示,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冬景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写作素养能力。比如在进行“议论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视频,然后给学生们展示。这样学生们就能理解写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再讲解一些注意事项,这些都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不断被应用在作文课堂中,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既增添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又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可以不断为教育行业解疑化难,与时代最新信息相融通。但是,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可能一直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需要教师对作文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改善学校教育器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或者是作文写作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老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中。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就像一个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同时也进入到了课改的行列。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信息技术不断被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给小学生以新的自由学习天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老师应该抓住此机遇,通过不断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让学生们减轻写作压力,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王占杰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柳杨学校

第五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一、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硬让他们去写,无疑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只有让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想一想、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材料,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感人。我教三年级语文时,有一次习作训练是写一种植物。题目看起来简单,无非是写花草树木而已。但对于初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课堂上,我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植物说说它们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校园里的柳树感兴趣。有的说柳树高大、叶子深绿,树干粗,其它再也说不上来了。当时正是金秋十月,教室窗台上放着一盆金黄的菊花,我将那盆花端上讲坛,让学生站在教室后边远远的观察并大胆展开想象,用通顺的语句表达。有的说花朵像少女的金发,有的说叶子像孩子的小手,茎有筷子粗细。我鼓励把句子说的优美些。一个男生说“这盆菊花像一个美少女披着金黄色头发,穿着碧绿的裙子站在那里,非常漂亮。”优美的句子,赢得了同学们热烈地掌声,我也及时给以鼓励。引导学生,如果一阵秋风从窗外吹来是什么样子?孩子说美少女向我们点头微笑。通过远观,收效很好。我又及时请学生到讲台前,近距离观察菊花的花瓣,茎和叶子,并让学生用鼻子嗅一嗅,用手摸一摸,动脑想一想,然后再说说各部分的特点。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花瓣想到金黄的玻璃丝,闻到清香扑鼻的气味,禁不住想泡一壶菊花茶,叶子正面颜色碧绿,背面呈淡白色,摸一下柔软、舒服,真想用它做一件新衣服穿,既舒适又环保。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菊花,亲近菊花,进而爱上菊花。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孩子们说说种菊花的好处。孩子们谈到了美化环境,愉悦身心,谈到了净化空气等,并呼吁多种花草,让人类家园更美。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被大大调动起来了,我及时指导他们按照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利,抓住菊花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写一篇以《我爱菊花》为题目的作文,字数不限。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提起笔来,一气呵成。我感受到了教学生写作文的成功与快乐。丰富的想象是写好习作的前提。在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在学生观察中教师时时点拨,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学生头脑中的素材才会越来越丰富,拿起笔来才会文思涌泉。

二、多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让他们融入社会,亲近大自然,多参加有益的活动,亲身体验,感受快乐,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楼北面有个花圃,里边种满了地雷花,当一个个黑色的花籽成熟时,我利用下午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到花园里采花籽。活动前我让学生认真观察花籽的形状、颜色等特点,留心观察采花籽时的动作、语言和感受等。我也深入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为他们写作文提供充分的材料。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进花园里,说笑中,手不停地忙碌,感受着收获的快乐。20分钟后,我将他们采的花籽收集在一个大塑料瓶子里。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无比激动。我布置家庭作业写一篇作文,内容是采花籽。要求他们写清活动的过程,把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生动形象的写出来,并谈谈此次活动的意义。这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事情,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言之有物。个别学生语句不够精炼,课堂上,我挑选有代表性的进行指导。以点带面,告诉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遇到有意义的活动,要积极参加,用心体验,认真观察,及时记录,提高习作水平。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习作的。因此,教师要不断鼓励和督促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增加语言的储备量。让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摘抄本,利用早读或者课外阅读时间,摘抄好词、好句,并给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等,要求他们熟读能诵,学会运用。在每周特定的时间里,我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读比赛、文学知识竞赛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语言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到生活中积累,掌握更多学习方法。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对积累的知识反复阅读,并熟读能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学以致用。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言材料库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自然会信手拈来,语言会灵动优美。

四、重视习作后的反复修改与同类题目反复练习

习作的修改是写好习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习作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同一类作文,要不厌其烦多写,别怕重复。反复修改,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语言精练、优美。例如写一种植物,学生写了菊花,可以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写写树木或者其它花草。反复多练,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以上是笔者多年习作的教学中总结出的点滴经验和习作教学策略的初步尝试,是搞好习作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几个步骤。学生的习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习作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入手,贴近学生实际,寻求适合学生的习作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习作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作者:李凤玲 单位: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胜利街小学

第六篇:分解训练下小学作文教学运用

一、句型训练

英语的日常用语有九百句,学会了九百句,基本句型就大致掌握了。汉语的日常用语也有许多句型,掌握这些句型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应选择特点鲜明、用途较广并能为小学生接受的句型。一是用“起头”“续尾”的办法把要写的重点写具体。起头:满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就要下雨了。续尾: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故乡的大地。二是用有次序的几个连续动作把一件事的经过写具体。例如:小明种树,他先挖坑,然后种上树苗,再浇上水。三是用总分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先总后分:小刚热爱学习,他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课外读了很多书。先分后总:小白兔红眼睛,浑身雪白,蹦蹦跳跳,真是可爱啊!小学阶段还应让学生多练习一些对话、排比、比喻、拟人等句型,到学习作文时就自然能写出这类生动活泼的句子。

二、看图说写训练

看图说写训练是低年级说写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创造情景,选择适当的图画,让学生把实物带进课堂,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次序地观察、口述和写话。如《小八路》一文中第二段:“你看他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脚穿草鞋,胳膊上还有臂章。原来他是个小八路。”作者通过小八路外部穿戴的描写,引导学生认识图上所反映的人物是小八路。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小八路全身的穿戴,使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人物穿戴去认识或者判断一个人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指导学生观察小八路穿戴时,将“身穿“”头戴”“脚穿”“胳膊”等词语书写在黑板上,结合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有顺序地观察人物的方法。进而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学过的观察方法和语言文字,通过口述和笔述描写人物的外貌穿着。请同学站在讲台前,通过提问“:这个同学身穿什么衣服?“”脖子上带着什么?”“头发长得怎样?“”脸又是怎样的?“”脚穿什么鞋?”让学生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观察,口述同学的外貌穿戴。同学们很感兴趣,争相发言,仿佛置身于游戏之中。正当同学们说得津津有味之际,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这样自然地体现了从述到写的原则。

三、片段训练

片段训练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既有范文可作摹仿,又可以将生动优美的词及时巩固下来,并运用到“片段”中去。因此,选择课文中一些有特色的片段让学生摹仿,是分解训练的一种常用方法。如《课间十分钟》中最后一段:“课间十分钟真是丰富多彩,看,操场上,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要求学生以“今天的劳动真有趣”为总起句,分别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学生经过思考,都能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写下来。小学教材中可摹写的课文还有很多,如学习《你们想错了》一课后,学生摹写了课文中的三种对话的形式;学习《翠鸟》一课后,学生摹写其他动物的外形特点;学习《记一次乒乓球》一课后,学生摹写一个拔河比赛场面。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范文的关系。不要让学生机械模仿,模仿里有创造,创造里有模仿,让模仿与创造紧密结合起来。

四、言之有物训练

作文写不具体是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这既有观察方面的原因,也有表达方面的原因。除了培养观察能力之外,也应在表达方面,训练学生言之有物。在指导学生训练时,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热”字,然后要求学生写片段,但不能用“热”字,而要把“热”的情况写具体。学生这样写道“:中午,烈日炎炎,一丝风也没有,柏油马路被晒得软绵绵的。黄狗伸出了舌头,母鸡耷拉着翅膀在树荫下乘凉。只见小明穿着一件背心,拎着一篮西瓜皮,汗也顾不着擦,兴冲冲地往学校饲养场走去。”这里没有用一个“热”字,却写出了炎热的特点。对于这种训练,教师要有针对性,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那对于学生写好作文是有大裨益的。

五、言之有序训练

文章层次不清,思路混乱是高年级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思路的安排,一般有总分关系为序,时间顺序为序,事情发展顺序为序,地点变换为序。对这几种常见的思路安排分别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课是按地点的变换(拦河坝→人工湖→泄洪道→电机房)为序来安排层次的,在教学这一课时,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然后,教师安排两个题目让学生训练,以地点变换为序安排思路“:我们的学校“”参观农贸市场”。结果大多数同学在十分钟内写出了这两篇作文的提纲。可见,学生经过训练,写提纲就有了清晰的思路。课文中可学思路的文章很多,关键在于教师抓住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训练。

六、抓住特点训练

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描写人物的外貌时,往往费了好多笔墨,可是给人印象还是模模糊糊的。这主要是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抓住对象的特点来写是必不可少的。教材中写人、状物、写景的文章,大都是有特色的。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教材进行训练。如《松鼠》一课写松鼠的外形特征时,抓住了面孔、眼睛、毛、大尾巴这四个方面来写。在课前,有意地启发学生在课外观察鸡、鸭、猫、兔等动物的嘴巴、额头,进而观察全身,将观察方法教给学生。随即引导学生用此方法口述自己所观察的动物特征,然后再按要求写下来。学生写得生动、逼真。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事物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构思过程训练

文章在动笔之前,都应有个构思过程。命题作文的构思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审题、立意、取材、安排层次、确定详略。要把以上几个环节基本想清楚了,方可动笔写作。教师应对构思过程作一些专门训练,尤其对高年级的学生,这种训练更是必不可少。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重点启发学生体会课文“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的特点。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特点,以“我学会了生炉子”为题构思一篇作文。经过思考后,学生很快列出了作文提纲。这种训练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作文分解训练,还可以设计其他内容。分解训练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抓住各年级的训练重点。低年级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词和句的训练,看图说写的训练;高年级学生重点进行篇章的训练。二是要以教材为主设计训练项目,要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做到读写结合。三是要在训练中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掌握规律。

作者:陈志刚 单位:信丰县大阿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