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数控技术的构建

中职教育中数控技术的构建

1建立合理课程结构,形成优化课程体系

(1)公共课:公共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社会综合素质能力,一般包括数学、英语、语文、法律与思想道德、计算机操作、体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为专业课打基础,它是课程体系中的主体部分,课程设置可按课群方式进行,即由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企业生产管理等七大系列课群组成。这七大系列课群的系统组成,有效拓宽了专业口径和专业基础,加强了课群内各门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有利于学生掌握机械与电气专业的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在这两专业设计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为龙头,以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线,拓宽基础,强化实践”的总体思想。专业基础课一般可以在2-3个课群基础上进行设置,如我校目前专业基础课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检测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等。

(3)专业课:指具有落实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专业定向性,这部分课程必须以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为基础,重点突出专业基础知识的技术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该专业可开设以下几门课程: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加工、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拆装与测绘等。

(4)选修课:选修课主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介绍本专业学科的最新前沿技术为原则。例如本专业可设置如:新技术新工艺、机器人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自动化等课程,帮助学生接受新技术,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5)教材的选择:除课程的设置之外,另外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择教材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注重本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贴合学校实验实训室实际教学条件,编写实用校本教程,方便教学开展。

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三点一线”教学方法

数控专业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职学生生源质量较差,专业理论课程中较多涉及到各种机械结构及运动原理,这对中职学生来说相对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PPT、投影仪、挂图、教具、模型、实物、图片等教学模式以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车间进行现场参观认识实习,以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同时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推行“三点一线”的教学方法。三点为课堂、实训室(或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应知”问题;在实训室(或实训车间)中解决“应会”的问题;在实习企业中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这“三点”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线”相互贯通,达到专业教学中涉及的每一知识环节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这个顺序过程来完成目的,从而系统的培养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力三方面的综合素质。

3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中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中的评价体系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学生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方面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是指在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掌握、故障判断及排除能力等方面能否应用于实际问题。如《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实训,学生已掌握数控系统基本情况,但能否对系统出现的软硬件故障进行检测、故障排除。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教师能对学生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2)创新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是指学生在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否在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良,提出新思路、新方法等内容进行评价。如在数控技术专业的《车工操作》实训课程中,学生在不违背操作规程、保证训练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能否对零件的传统机械加工工艺方法和顺序进行改良,大胆进行创新,使用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根据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情况,教师能对学生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3)操作技能的评价。操作技能评价是指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践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零部件的测量、选取、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操作动作的规范性、技能灵活掌握程度等内容进行评价。如在《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掌握数控机床面板的操作方法、数控刀具的识别、工件的测量方法、判断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好坏、程序的正确编制与输入等内容进行操作技能认知的评价。

(4)“5S”素养评价。职业纪律、行为习惯的“5S”素养评价是指对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职业纪律、行为习惯的评价。学生“5S”素养包括:按时上下班、实验实训室操作条例的执行、实验实习场地环境的保洁、实习工具的收拾整理、仪器功能挡的正确复位、对设备的摆放以及实验室使用手册的填写等内容进行职业纪律、行为习惯的评价。

4完善实验实训基地条件,增加实验设备的投入

实验实训室建设和实验设备是数控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硬件。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实训室完成实践教学和专业研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训室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用实践知识去验证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以形成完整的综合知识结构封闭链。因此,数控专业实验基地必须购置生产型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数控电火花机、钻床、刨床、磨床等设备若干台,如果资金比较紧张,可以分批采购,通过规划长远计划逐步来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基地,也可以通过与其他院校联合建设数控实验实训室,或者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建数控实验实训室,也可委托企业在工厂车间直接建立实验实训室,以此真正达到让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学习、培训和鉴定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建立数控模拟仿真加工实训室,通过模拟仿真软件实现了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实践过程的实施,既解决了机床数量少、学生人数多的问题,又可以减少学生因程序编制不熟练而导致频频机床撞刀的事故,同时达到与其它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的资源共享的优点。

5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因为数控技术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作为数控专业的教师更必须注重“双师型”能力的培养。由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原来增加较多,实践指导教师将变得比以前更加辛苦,要加强对实践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新技术的培训;同时光有专职实践教师指导实践教学还不够,还要加强对担任理论教学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学校要统筹解决好课程繁重与师资紧张的矛盾,大力支持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与外出进修;最后还要重点引进既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具有教学能力的“多面手”教师。因此合理安排课程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对数控技术的专业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汤燕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