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摘要:近年来,关于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体育教学为例,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1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动态性与实践性,尤其是以室外为主的体育教学,在宽阔的开放空间下中学生学习缺乏明确的态度、动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生往往缺乏注意力、意志、自觉性和纪律性等,其心理活动与体育德育教育不符合,没有将身体活动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地结合,在思想品德锻炼的过程中的缺乏明确的过程磨炼,出现疲劳、疼痛时使得中学生怕苦、怕累等的问题暴露出来,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在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往,学习氛围有待加强。

1.1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体育教学方法成千上万,其教学效果与影响也不同,根据调查中学体育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说服法、讲解法、榜样法、奖惩法等为主,对改变学生思想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方法简单、单一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动性,“教师中心论”思想根深蒂固,单纯说教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过于突出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能动性和参与性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成为了被动体,大大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难以落实体育德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1.2德育教育重视不足

一方面,是学校对体育德育教育的重视不足,不合理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导致体育德育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强调学生体育成绩与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忽略了体育教师的德育工作素质,大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德育工作质量,甚至部分体育教师受体质教育思想的影响,关注和强调中学生在体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没有落实好德育教育的方案和德育要求,造成了体育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本身存在着问题,体育技能训练的重视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无法摆正心态,如果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科学制订体育德育教育方案,这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极其不利,在真正实施德育教育中使得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足。

1.3体育观念与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不明确。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深究其原因与体育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学都没有受到重视,轻视体育教学的行为、观念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对于中学体育教师来说,大学工作量相对来说太大,还需要负责一些比如课间操等一些体育课外的工作,缺乏机会出去交流,很难从根本上创新教学活动。再者,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非常单一,没有和终身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忽略了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没有将能力和习惯培养放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锻炼身体的方法,导致中学生缺乏相应的健身知识技能,整体的体育教学情境和氛围与学生体育运动的真正需要不符合,大大降低了学生体育课运动的乐趣和满足。

1.4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不合理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生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不合理,学生的人格与个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1)体育教学手段没有创新,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不符合,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体育运动,不仅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设计也忽略了学生的特点,甚至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取“一刀切”,没有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而是对所有年级所有学生进行统一要求,学生的个性需求与运动结合不足。(2)统一的无差异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教学改革与实际情况还存在着差距,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个体基础运动水平的差异把握不足,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表现,对于他们的努力程度、课堂表现和进步一无所知,不仅导致评价体系缺乏激励性,也不是一场公平的检验。

2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思考

2.1体育教师的德育教育观念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自己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为德育教育的实施创造坚实的基础。当教师具有宽厚的心灵,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沟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将良好的心理形态在教学活动中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萌发出善良、崇高的情感,这是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基础和保证。

2.2尊重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烈,在参与体育比赛时都有好胜心,这些都是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并且理解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且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2.3让教学环境陶冶学生品德

环境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熏陶作用,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设十分重要。自然环境中的严寒、酷暑、风水日晒都是对学生意志和品质的考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可以保持运动的热情,并且积极地克服不良环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这对于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都有重要的作用。

2.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中涉及到很多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的变化渗透德育教育。比如田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不懈、保持克服困难的毅力,才能完成运动,这个过程就是锻炼学生思想意志的过程。比如球类等集体运动,需要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队友之间主动沟通协调,通过集体的力量取胜,这些都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再如队形队列教学,这时需要的不仅是集体主义精神,更要遵守纪律、听从统一的命令,个人行为的变化就可能对整个队列造成影响,所以学生在参与此类运动时,必须要听从指挥,消除个人主义。

2.5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大多在户外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比赛等,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且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运动,2013(16).

[2]杨海.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探究[J].运动,2014(19).

作者:姚明玉 董西华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