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初探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文章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几项创新策略,包括创造和谐阅读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推动读写结合,提升学生阅读质量;分析学生阅读心理,制订科学阅读计划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素养

时代的发展、理念的更新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是强弩之末,很难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适当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开展阅读学习活动促进自身思维、情感及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

一、创造和谐阅读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2019年4月初的《千禧一代:中国00后群体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大部分仍处于小学阶段的’00后和部分’10后孩子的个人意识会更加强烈,他们相较于其他时期的孩子更加偏向把自己当作本位来思考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会比较偏向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如果他们所处的阅读环境不够轻松、舒适,或者阅读的书籍是他们不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可能会非常直接地表现出来,并且不愿意参与阅读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尝试营造一种他们喜欢的阅读氛围,并积极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在相对自由、舒适的氛围中开展阅读活动[1]。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和同学们跳韵律操”这一部分内容进行阅读时,就可以尝试给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按照书上描写的小豆豆和同学跳韵律操的方式跟着音乐跳舞。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及书中世界的丰富多彩。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也能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二、有效推动读写结合,提升学生阅读质量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四者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需要有意识地将这四部分进行有机融合,以便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具体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就是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阅读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落实写作教学的基础,而通过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分析,教师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的高低。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与写作教学相联系,进而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书籍的时候积累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或有助于自己进行写作的内容,让学生写下自己阅读某一个片段、某一篇文章、某一本书时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从阅读中吸取到更多的知识,在阅读中获得满足感。当然,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拓,学生也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同一事物的多种描写方法。而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也就能够进行自由创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许多有关于“月”这个意象的诗歌进行阅读时,就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阅读这些诗歌中有关于月亮的类似“白玉盘”“弯弓”“玉轮”的别称,进而让学生体会这些别称分别是抓住了月亮的哪些特征。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阅读中对月亮的别称有一定了解,还能够了解“隐喻”的表现手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

三、分析学生阅读心理,制订科学阅读计划

一般来讲,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定位是引导者,这意味着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的工作重心应该体现在知识的传递上,并让学生从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道理。而这也就进一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关注,尝试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手段引导他们开展阅读活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的成效得以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思想简单直接,以及对新鲜事物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读一些类似《海底两万里》《皮皮鲁传》《中外探险故事精选》这类比较有趣味性的书籍,使他们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另外,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缺少足够的耐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也需要适当地降低学生长篇阅读的比例,尽可能寻找一些类似《科学家故事100个》《中外经典科普故事》《安徒生童话精选》等由多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书籍,让学生能够对阅读保持较长时间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应对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差及不够专注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差和读书不专注,很容易让其忘记自己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或帮助学生寻找一些有图片内容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记忆。总之,教师需要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适当的阅读计划,使阅读效果更佳。

四、积极明确阅读目的,合理应用阅读方法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具有一定普适性的阅读方法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确自身开展阅读活动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一步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进而更好地达到阅读目的。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搜索文本中的有效信息时,就可以让学生采取目标阅读法,引导学生快速地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又如,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文本阅读后进行复述的话,就可以教授给学生快速阅读法,让学生以快速浏览的方式了解文章的大意。又如,如果教师定下的阅读目标是“点出文本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以及主旨”,其就需要引导学生采取揣摩法开展阅读活动。具体来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思考,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分析、揣摩。总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让学生养成明确自身阅读目标的习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阅读。这样一来,学生的收获就会变得更多,其阅读能力也就会得到提升。

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经常思考习惯

帕斯卡尔曾指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能够思考是人与其他低级生物最大的区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活动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其不要仅仅以完任务的心态机械地阅读文本,而不对文本内容进行一定思考。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进行分析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题目进行分析,尝试着询问自己类似“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卖火柴的女孩吗?”“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遇到了什么事情呢?”等一系列具有一定推断性的思考问题。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这篇文章,使其进一步深入思考。一般可以提出诸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穿着比自己的脚大很多的鞋子?”“为什么小女孩会擦亮火柴后看到的是那样的情景?”“为什么小女孩死去的时候‘嘴边还带着一丝微笑’?”之类的问题。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中心及主旨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使学生对文本理解得更加透彻。总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进而从文本中收获更多。

六、科学贯彻因材施教,有效落实个性阅读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笔者发现,虽然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年龄相似,但是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水平及领悟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积极挖掘学生身上的独特潜能,推动个性化阅读的落实。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进行阅读时,就可以大致将性格内向、喜欢开展小范围环境交流的学生与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分成两部分,让性格相对开朗的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学习;让性格内向的学生以成立讨论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期间,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从寓言故事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尝试通过语言、动作等形式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现出来;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则会对文本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对文本中的细节进行思考、分析。这样一来,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及性格相对外向的学生都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最终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性格迥异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以更好地完善他们自身的能力,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环境及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对开展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并积极寻找具有新意的教育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这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固然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全刚.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9):95.

作者:孟娟 单位:甘肃省庄浪县盘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