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应用

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应用

摘要:民间美术具有艺术性、趣味性、文化性和教育性。把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以民间美术为切入点,以宁夏大学幼儿园为例,探讨了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以及在幼儿美育教育的构建作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幼儿园;环境创设;应用

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民间美术作为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涵养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如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因此,把民间美术与幼儿美育构建进行有效融合,把民间美术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渗透到幼儿教育中,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热爱,不仅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幼儿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增强了幼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及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具体而言,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优化幼儿活动环境,尤其是把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丰富了幼儿活动环境,同时民间美术资源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种把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可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和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审美能力、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利于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当然,幼儿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促进了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同时,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对于民间美术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杜威所言:“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是指客观环境的一种美化和渲染,同时也是指整个教育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可以说,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的“无声教师”,对于幼儿的身心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在创设校园环境中要有着目的性和针对性,既是能够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创设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进行灵活性变化,通常情况下幼儿是可以进行参与和操作的。

2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2.1元素构成

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中国民间美术辞典》中民间美术的定义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由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全融合的美术形式。它不是由材料、功能或形式划分的美术品类和集合,而是包括了民间绘画、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工艺美术在内的,一个相当宽泛的艺术范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美术文化,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民间绘画、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编织、民间刺绣等。例如,宁夏地区的民间美术主要有农民画、服饰、刺绣、剪纸、玩具、泥塑、砖雕等[1]。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民间美术都适合于幼儿园环境创设。这就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幼儿教师要做好民间美术资源应用工作,教师要正确地选择适合于幼儿学习和成长的美术内容。

2.2表现方式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种静态的外界环境设置和动态环境创设,其表现方式应是动态与静态的双向结合。这种环境设置应是物理性环境和社会性环境的集成,体现在建筑外观设计、室内装饰、色彩设计、活动区域设计、课堂环境设计以及班级教育氛围营造等方面。同时,可以采取教学设置法、实践设置法、情境设置法等,如春节期间,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动手贴春联、挂中国结、剪窗花、贴窗花、挂灯笼等[2]。通俗地讲,这种物理性环境既是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所包含的物质条件,其主要作用是让幼儿感到身心舒畅;而社会性环境则是指班级氛围的营造,表现在教师与幼儿以及幼儿彼此之间的一种关系构建,旨在培育和影响幼儿的一种态度和情感认知。

2.3开发与利用

幼儿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生活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环境创设中融入民间美术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创设幼儿园环境,同时民间美术在这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利用。为此,幼儿教师应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针对幼儿群体,有选择性地进行民间美术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幼儿教师应对民间美术有着一定的认识,能够深入发掘各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尤其是本地的民间美术文化资源,把民间美术中的因素与幼儿园环境营造因素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中,如进行剪纸、绘画等,把幼儿的劳动成果在班级主题墙上进行展示。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天性,对幼儿的成长规律有着认知,园内环境创设要迎合幼儿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教师在班级教学中也要注重融入这些民间美术元素,同时注重环境创设中的美观性和教育性。

3民间美术走进幼儿园与幼儿美育构建

3.1民间美术的选择原则

在幼儿环境创设过程中对于民间美术的选择要注重其趣味性、教育性、安全性等原则。幼儿群体生性活泼好动,民间美术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可以享受到在学习中带来的乐趣。同时,对于民间美术的选择要注重其教育性,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条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形式的一种,也应该把教育性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突出知识性,幼儿教育应坚持“寓教于乐”原则,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幼儿课堂教育中,要充分发掘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幼儿在环境创设中能够“学有所得”,这也是家长的一种殷切期待。当然,对于民间美术的选择要注重安全性,幼儿园在办学中始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幼儿教师时刻要提升安全意识,在教育教学中也要向幼儿灌输这种意识,开展教育的前提则是保证幼儿人身安全基础之上。

3.2民间美术的选择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活动”。对于民间美术内容的选择要能够支持幼儿各种活动,同时民间美术内容的融入要有安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要注重民间美术资源的造型、色彩、线条等元素。当然,这些内容的选择也离不开幼儿教师有目的性地营造创设活动环境和投放操作材料,为幼儿活动、学习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通过民间美术营造好良好的班级氛围。比如,可以把民间绘画、剪纸结合到班级主题墙、活动墙以及公共中建设中去,可以把民间泥塑融入美术课堂中来,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节日主题相符合的美术元素。

3.3民间美术的课程结合与实践运用

幼儿环境创设包含着课堂环境建设,在幼儿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可以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并将其与幼儿课堂进行融合。在幼儿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影像、文字等相关材进行展示,也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等形式进行教学[3];幼儿和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操作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幼儿的动手能力,如进行剪纸、泥塑等活动;教师也可以投放操作材料,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让幼儿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创作。

4宁夏大学幼儿园民间美术环境创设的举措

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与审美需求,民间美术环境不仅可围绕专门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等展开,还可结合诸多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这个过程要结合幼儿兴趣和特点,将适宜的民间美术操作材料投入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去,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与环境的互动获得相关的有益经验,进而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美育内容。宁夏大学幼儿园在民间美术环境创设中的举措,主要是将宁夏民间美术合理地应用于幼儿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和表演区等。根据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美术课程,小班的美术课程主要是运用民间绘画色彩元素,幼儿园在已有的画册中根据民间绘画色彩应用进行连线或者是涂色完成绘画,幼儿也可以学习运用可印制工具来完成民间风格的绘画;对于中班幼儿,可以讲解一些民间绘画的内容,培养幼儿简单地构图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装饰画训练,每周也可以开展一节泥塑课程;对于大班的幼儿,开展绘画、泥塑课程等手工课程,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在教师的组织,每月组织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民间剪纸类或者编制类活动[4]。

5结语

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有着显著的优势,对于幼儿发展、幼儿园的建设以及民间文化传承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和家长是环境创设的必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要发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发掘民间美术资源,探寻适合幼儿学习的美术文化,引导幼儿美术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幼儿园内环境创设要结合幼儿的身心体验,确保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幼儿能够在园中的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康旭霞.宁夏民间美术及其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2(13):201-202.

[2]陈伟英.民间美术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125-126.

[3]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高鹰.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运用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27(6):142-143.

作者:苏运霞 单位:宁夏大学后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