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

音乐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

【内容摘要】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升文学素养等多方面的功能。音乐对于提升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文章就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阐述了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和提升方面的作用,以期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所有启示。

【关键词】

音乐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

音乐是一种富有极强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对人的教育不是强制性的灌输,也不是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情感教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陶冶人的心灵。大学阶段是学生探索知识、开发智力、提升素质的黄金时期,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政治思想素质、审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等,作为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除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之外,在促进人的智力开发、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重视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学生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渴望被社会认可、受人重视的心理,他们对外界信息和刺激有着较为强烈的反应。在这个阶段,适当的音乐教育能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缓解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疲劳、抑郁和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贝多芬、莫扎特等著名音乐家的经历与故事都能给予大学生很好的启迪,让他们从沉闷的学习生活中解放思想,提高身心素质。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能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开拓精神、求真务实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现代化建设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另外,激烈的市场竞争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与竞争能力。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表达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与精神品质。音乐学是具有较强感染力的学科,音乐能在无形中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影响,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音乐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

二、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促使其形成优秀的道德素质

音乐蕴含了人们生活中真、善、美的结晶,通过艺术手段将人们真实的情感加以修饰、表达,体现了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音乐教育能很好地实现道德教育,它胜在以情动人。传统的道德教育一般以说教的形式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这种方式太过空洞和严肃。而音乐教育从情感层面着手,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将美好的情感传达给人们,对人的心灵产生冲击,达到陶冶人的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目的。利用音乐教育进行大学生素质培养,是通过艺术的教育方式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优秀的道德素质。欣赏健康、优秀的音乐作品,会使大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自觉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审视,不断地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遵循客观的社会价值标准,以符合社会道德准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优秀音乐家的人生经历,用音乐家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在30多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那时他的听力已逐渐衰退,但凭着对音乐的执著与对生活的热爱,贝多芬战胜了疾病的痛苦,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并将苦难变成了音乐创作的力量源泉,从而创作出《命运交响曲》。音乐的熏陶能够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其智力完善

想象力与创造力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只有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拥有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并实现其创造力与想象力。音乐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可视性的特点,所以能给人留下非常大的想象与创造空间。音乐教育能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促进他们智力发育完善。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脑负责进行语言和计算等逻辑方面的思维,而右脑则负责情绪、音乐和审美等形象方面的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音乐教育通过对人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平衡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受课业的压力,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上应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功能更多,导致左右脑发展往往不平衡。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大学生右脑的情感、审美等形象思维,从而促进其智力完善。古今中外的很多伟人,如孔子、屈原、马克思、爱因斯坦等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也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人大脑的思维。因此,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具有很大的关系。欣赏和演绎音乐作品有助于人的右脑发育,其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均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如《中国好声音》等音乐类综艺节目,很多歌手在节目中演唱的都是自己改编的歌曲,这正是歌手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展现。

(三)音乐教育能愉悦身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重在以情感人,是人类情感的结晶。科学研究证明,优美的音乐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医治疾病。无论是音乐演奏者还是欣赏者,在完成一部作品时,都经历了一种全身心的运动。节奏轻快的音乐会使人感到精神奋发、欢欣鼓舞,旋律明朗的乐曲能使人感到心情畅快、轻松愉悦;优美的音乐能滋润和抚慰人的心灵;激烈的音乐则使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内心回归平和。如在经历学习、生活中的挫败后,一曲《命运交响曲》能让人从苦闷的情绪中解脱,一扫消极的心态,鼓起对抗挫折的信心与勇气,从而勇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见,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愉悦身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作用重大。

三、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主要通过内在的思想情感与优美的旋律引发人的共鸣,这种教化作用不是强制的,而是对人的思想、情感进行熏陶,以达到鼓舞人、教育人的目的。如《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曾鼓舞了万千抗日英雄浴血奋战,至今仍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复兴而不断拼搏奋斗。《我的中国心》《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等爱国歌曲都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些歌曲都能唤起大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激励他们去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音乐教育树立了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了他们的爱国主义信念。对大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精神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可见,音乐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二)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低,大多专注于理论学习,而较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这导致大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十分不利。音乐教育能从各个方面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人脑的构造与功能显示,人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是左脑和右脑同时协调发挥作用,有助于活跃大脑思维。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往往具有较佳的记忆力和较为灵敏的听觉;会弹奏乐器的人往往大脑协调能力较强,因而其手指灵活、反应敏捷。音乐教育在开发大学生智力的同时,也会对其文化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也会受到歌曲的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熏陶,对其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不仅有着繁重的课业压力,还要应对各式各样的人际交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受就业压力困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躁、不安、忧虑,甚至恐慌等负面心理与情绪,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科学研究表明,不同旋律、节奏和音色的音乐会引发听者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音乐在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随着音乐曲调、节奏和旋律的变化,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如兴奋、镇静等,并能很好地消除人的精神压力。音乐以其千变万化的声音形态作用于人,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反应,同时结合其主观情感产生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的性格及情趣,对意志的锻炼也有一定的作用。由此看来,音乐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其全方位发展。利用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形成优秀的道德素质,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将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全方位人才。

作者:黄炳超 陈婧 单位:华侨大学团委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胡英敏.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3):26.

[2]张燕.论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J].成功(教育版),2013(2):125.

[3]梁川,王婷.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1(2):156-157.

[4]杨乐平.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思想拓展大学生素质[J].职业时空,2011(12):67-68.

[5]王亦椒.音乐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养成的一种手段[J].时代教育,2014(3):239-239.

[6]彭程.莫斯科和声学派的传承关系[J].中国音乐学,2014(2):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