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乐教思想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乐教思想论文

一、孔子乐教思想对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发

(一)重视音乐课程,以乐树人

在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乐教是他教学核心内容之一,将其教育过程与结果概括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乐教的完成才是教育的最终完成。可见音乐教育是其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今中小学好多音乐教学单一、生硬,内容大多是听一些“三俗”流行音乐,缺乏实践,严重影响了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健康身心的发展,音乐课程被视为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面子课程。我们必须用孔子的乐教思想来及时地洗礼我们的音乐审美,必须正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真正做到音乐是进行审美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真正理解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以及目的,重视音乐课程,使音乐教育能融入所有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

(二)改善音乐教法,以德育人

1.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认为最好能够按照学生的资质和个性的差异来区别对待,尽量做到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看待学习音乐的内因和外因,音乐课程是一门很抽象的艺术课程,不能只重视外因盲目千篇一律、死板单一地教学,更要注重每位学生的内在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式一定要灵活自如。此外还要正确地认识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音乐课程的学习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当今中考、高考的音乐特长生,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技艺,采用“速成”的方式教学,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一定程度,从而由量变变为质变。教师要正确认识个体上的不同,并且通过自己对音乐形式的理解和审美情感体验来给学生讲解音乐,增加音乐教学方式,丰富音乐内容,灵活启发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对象方面。

孔子把‘有教无类’作为其音乐教育的道德理念,“‘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辉煌的一点,即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人人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而不是当今在教育对象上区别对待,不是只有音乐资质好的人才可以学习音乐,让他们通过专门的音乐培训考入音乐院校,提高升学率;对于音乐资质差的学生很少对其进行音乐教育,而是让他们学习其他文化课来提高升学率,可见音乐教育在当今中小学功利化程度是多么严重。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音乐教育,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资质来进行个性化的音乐教育,但是绝对不可以让音乐资质差的学生放弃。就像上面提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样,争取给每位学生一个学习音乐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提高音乐审美,育人寓乐

孔子认为音乐可以丰富我们情感的世界,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更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实现全社会的长治久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音乐是以情感传达的方式来支持并体现道德观念的,它能在情感上感染人,它能够提高我们的音乐审美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能使我们忘记忧愁,净化内心,完善个人品格。当今的社会音乐教育理念更突出地表现在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的需求上,主要通过音乐作品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人民生活、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这对音乐教育的内容、形式、目的以及审美方面都赋予了更有意义的要求。我们必须让学生重新认识音乐,让音乐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要立足学生未来健康生活的构建,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能在轻松、快乐、和谐、民主的音乐教学形成中塑造完美人格,让每位学生真正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的洗礼。

二、结语

孔子乐教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在乐教方面的智慧和才能对当今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放眼望去,我国中学的音乐教育事业,乃至大学整个社会的音乐教育事业中的人文精神正在萎缩,好多音乐创作者遗忘了审美初衷而只专注于曲调的运作。“尽善尽美”的标准已经被“功利化”所取代,金钱的诱惑逐渐模糊我们的双眼,我们的审美已经被严重扭曲。笔者希望本文给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的音乐教育事业提供一些警示和借鉴,希望我们能深入了解孔子乐教思想并继承和发展乐教的精髓,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整个民族音乐教育的关键,我们必须从小树立音乐育人的教育理念,真正体会音乐的价值和魅力,以孔子乐教思想为基础,共同奏响美好时代的“和谐乐章”。

作者:张泽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