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论文2篇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2篇

第一篇

一、运用互动教学法优化新课导入

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法进行新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更为顺利地展开。例如,教师在教授“快乐的一天”这一课时,可以先提问学生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快乐一天,再问学生这一天做了什么,为什么快乐,有什么感想,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从而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成功导入课题。教师在教授“拉勾勾”这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做过“拉勾勾”,是由于什么原因做的,定下了怎样的拉钩约定,最后约定是否实现等等,再播放“拉勾勾”的音乐和MV,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二、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大多好动、爱玩,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喜爱做游戏。因此,教师就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内容,结合课堂情况,恰当地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轻松有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轻松掌握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唱歌接力游戏,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按照教室座位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唱歌任务,让学生每人唱一句歌词,按照座位顺序接力下去,最后由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选出唱的最好的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进教学活动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年龄特征,因此,教师就应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动物说话”这一课时,可以先提问学生认识哪些小动物,引发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导入课题。在教授歌曲之前,教师应当先示范演唱一遍,再提问学生:“歌曲之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说话的?能猜到小动物们说了些什么吗?”吸引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引导学生熟悉歌词,使学生从歌词中找到答案。这种方法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高效小学音乐课堂。

四、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师应用互动教学法,不仅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当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力求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均衡。其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讨论、合作解决。最后,教师应当选择小组代表发言,讲述本组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以及最终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检验、评价与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五、组织学生演绎情景剧

教师在教授便于故事性较强的歌曲时,应当将歌词改编为便于演绎的剧本,根据剧本角色数量,采用抽签等方法选择学生,给每位学生分配一个角色,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熟悉剧本台词,再让学生上台表演。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表演中,能够很轻松地掌握歌词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另外,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也通过与同学的配合提高了协作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六、总结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互动教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有效地进行沟通,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建立高效小学音乐课堂。

作者:甄丽娜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铁路小学

第二篇

一、民族音乐启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

现在我们在音乐课中,安排有“民族文化”主题,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歌,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效率,学唱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唱《茉莉花》时,我就先向学生介绍其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让学生在歌唱时更能体会此民歌的独特魅力。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独特的绚丽文化,通过不同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各个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此外,我国民族音乐中还包括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琵琶、唢呐、笛子、胡琴、笙等,小学音乐课中,加强对这些我国民族声乐知识的讲解和演奏,对于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音乐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蕴藏着民族气魄、民族气概、民族感情等,它凝结了各族人民的智慧。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有着一系列积极意义,它促使中小学生在坚韧顽强、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燃起爱国情怀,在青少年时期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将民族音乐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民族精神的魅力,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可以通过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到船夫们与大风大浪搏斗的激烈场面,感受到我国人民艰苦顽强的精神;在演奏《狼牙山五壮士》时,先通过电影片段给学生还原一个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在演奏时,用自己的真情去演绎出五壮士英勇善战、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总之,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从内心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让学生从这其中深刻体会到一种无法抗拒的中华民族精神;理解歌曲中所包含的中国华夏儿女的民族感情,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作品的内涵;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学习我国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前赴后继、英勇顽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将音乐作品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向先人学习的动力,使之怀有拼搏向上、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让他们具有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三、民族音乐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频繁,在教育学生汲取他国优秀文化元素的时候,也会被一些不良因素干扰,让他们无法分辨“好”与“坏”,不能积极有效地对待周围的事物,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我国民族音乐以其丰富的内涵被认为可以“正身行”。因为高尚优美的音乐蕴含着一定的高尚情操和情怀,它独特的声情并茂艺术形式对于塑造小学生的灵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升华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净化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具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此外还能够提高他们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此外,高尚的音乐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陶冶高尚的情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生《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通过独唱、混声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等多种演唱方式,去表达出气势磅礴、展现出我们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流露出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给人一种向往真善美、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力量。让民族音乐以其超强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一种正义的、高尚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充满了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对生活和整个世界充满了挚爱,增强自己为之不懈奋斗的力量。

四、结语

如今,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已经明确指出,小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大高校和美体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众多社会学者也呼吁社会要给民族音乐更大的支持和发展。但是普通基础音乐教育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石,所以,发展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应从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做起。

作者:师曼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九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