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策略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策略

摘要:小学中教师开展音乐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乐趣。但是我国小学教育的经验和实践时间短,很多理论成果还没有完全得到实践,所以在开展学生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还存许多问题。教师应充分了解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策略

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基础教学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小学音乐课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对音乐的喜爱,对于学生对各种音乐技巧、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并不高,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综合音乐素养,以及基础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化教学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合理性。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教育阶段是锻炼学生德、智、体、美基本素养的启蒙阶段,有效的音乐游戏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塑造学生的审美、陶冶情操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小学基本上都有开设音乐游戏课程,也有老师进行音乐授课,音乐课在我国各地区的小学中是一门遍及全学段的课程。虽然现在音乐游戏教育的普及程度很高,但是音乐教育的发展道路上仍存在许多障碍,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学音乐课程仍然存在一些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以及老师配备方面的限制,导致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学音乐课程还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徘徊。比如说,在音乐课堂中多数以教唱为主,很少有教材以外的课外歌曲加入,并且在教唱歌曲的方法上缺乏创新,多数以单纯的教唱歌曲这种灌输式方法进行授课。忽视了对于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也不符合音乐审美与音乐教育目标。

二、主要的发展策略

(一)美化教学环境。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环境之前,教师可以对音乐课堂的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布置。通过对教师的美化来提升课堂的音乐气息和美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张贴音乐家的头像和简介、乐器图案、学生的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景,以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取音乐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音视”结合,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更贴近实际,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看见,能够产生共鸣。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这样一来会更加接地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极佳的教学效果,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和普通的创作歌曲、流行歌曲等相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声再现。在一些创作歌曲和流行歌曲中我们很少会听到原生态的取材于大自然的声音,即便有,也是经过很多加工才达到的效果。而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尤其是电影艺术发展初期的很多作品中,我们会从中感受到原生态的大自然的声音。通过这种原声结合一定的画面,会让学生产生流连忘返的效果,达到很好的审美培养的效果。(2)情感再现。前面提到“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也是一种抽象艺术”,我们需要在聆听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很好地获得一种审美体验。而影视音乐就突破了这一固有的模式,让音乐能够“动”起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声音有了画面感,使得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直观地把握音乐情感的变化,走进音乐进而理解音乐所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播放《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每每主题曲一响起,可以和着音乐唱起来,以此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感染学生。有时候学生们会轻轻地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这时不管他(她)唱得好不好、需要悄悄地走过去拍拍他(她)的小脑袋轻声地鼓励、表扬他,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三)加强音乐的娱乐性。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基础培养的重要时期,我们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以及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枯燥特征,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音乐活动来丰富教学的娱乐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在放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精心准备音乐教学活动。教师要首先通过自己的模拟、讲解或者情景引入让小学生对游戏产生兴趣,然后充分讲解让小学生理解游戏的规则,否则游戏就变得混乱,失去了游戏给小学生带来乐趣或者启发的目的。这都是教师要充分做好的准备。通过精心准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教学中,小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加入教学活动中,这对于教学活动是否能顺利展开是一个重要因素。情境性游戏是比较受到目前小学生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小学生普遍愿意积极加入活动之中。在情境性游戏,有着比较浓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小学生们能够充分体验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性。并且这种活动有时还有着一丝竞赛的味道,小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到一些成功的喜悦感。因此情境性游戏在当下受到广泛的小学生热情欢迎。在这些游戏活动中,老师应该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一些小进步和小成功进行表扬,在整个过程中积极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积极性,让学生对教学活动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爱好。通过音乐游戏的开展教师可以发现本次游戏出现的问题,通过认真的观察发现游戏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次的改进做准备。另外,每个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有所差异,所以教师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表现,可以就学生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也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奠定基础。

(四)科学引导音乐游戏。教师既是观察者,也是指导者,根据情形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解说、引导和点拨。当学生的游戏进行不下去时,教师最好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体认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在认识、年龄、心理上都存有差别。他们不同的心理观念,使得对于教的要求也有所差别,产生了特有的阶段特征。针对学生此时的心理特殊要求,学生教师教育有着阶段性、顺序性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观念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避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音乐游戏固然为大多数学生所喜欢,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短暂的且容易转移。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小孩并不喜欢现有的教学活动,觉得教学活动相对枯燥和无聊。几乎没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小学教育老师布置的一些活动任务,这将严重打击学生的参加积极兴趣,并且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且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经常无法专心上课,容易在上课的过程中失去耐心。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方面的注意力。

(五)音乐游戏氛围的开放性。笔者在研究小学教育过程中发现,音乐游戏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通常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形成。这种环境往往是活跃、积极、宽松的。因此从这一点上也表明,教师在音乐游戏中也要注意培养轻松、自由的氛围。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都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是感染的,是熏陶的,是浸润的,使课堂温和而润泽,强调以情感启迪情感,强调带给学生安全、愉悦,强调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让学生心灵自由。展开情感不是意味着控制学生的情感,我们要做的是疏导开发,要让学生自己的情感时刻保持独立。独立的思想,能让教学的效果更上一层楼。首先,师生关系要和谐,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合演出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指导。在学生思考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在学生保持情感独立的同时,教师也要保持其独立性,在适当的时候给出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能被学生带向极端。只有做到有自己的想法,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情感的交流,学生才能完全展示出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寻找其不足并给予意见和指导,在一旁帮助改正,一步步走向更好,这才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以音乐感知力为主,将各方面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能力。通过游戏化教学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在课堂上加强音乐的娱乐性,烘托轻松的音乐氛围,放松学生的情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自主发挥的空间,在教学中要注重不同学生的基础,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音乐启蒙教育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艳红.小角色,大舞台——小班音乐游戏时同伴冲突的观察和教师的应对策略研究[J].教师,2016(9):76-77.

[2]杨琴.新老学生教师音乐游戏指导现状的对比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9):43-48.

[3]沈烨.浅谈学生音乐游戏中教师的有效观察策略[J].好家长,2017(65):143-144.

作者:王媛 单位: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