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中的课堂文明建设

学风建设中的课堂文明建设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中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永恒主题。明确课堂文明建设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探寻课堂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途径才能真正有效进行学风建设。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加强学风建设的主战场,课堂文明是学生新知识建构的基本保障,也是学生求知治学道德人格成长的软环境。课堂文明建设可以有效辐射整体学风建设,课堂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应该是道德约束与制度约束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优化大环境与优化小环境相结合。

【关键词】课堂文明;学风;建设途径

加强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各高等院校无不在学风建设上努力探索,积极推行,但不容忽视的是,尽管各高校把学风建设一直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学风建设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其中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课堂文明建设,课堂文明建设是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主战场,是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课堂文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1.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和加强学风建设的主战场。学风的直观反映是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是学生在对待学习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的评价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项内容综合进行的。学风的体现是群体性的,是集中性的。大学生活中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出更高要求,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学习方式也多样化,但课堂学习始终是大学生群体性学习的主渠道,是大学集中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课堂是反映学风状况的典型场所,是学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检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的关键环节。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就抓住了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就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因此,重视课堂的学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学风建设是多方面的,但忽视课堂甚至放弃课堂学风建设,企图营造某种所谓的优良学风是形式主义空谈。

2.课堂文明是学生新知识建构的基本保障和学生求知治学道德人格成长的软环境。学风是一个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和治学方法,是一个学校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它既是学生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更是学生理想情操、道德文明的一种体现。课堂缺失文明,本身就是学风出现了问题。不难发现的是大学课堂中诸多不文明现象,如玩手机、睡觉、讲话、迟到,还有一些看似无关文明、实质更加不文明的行为,如做无关课程内容的事情、教室黑板无人擦、师生之间缺少互相问候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破坏了课堂的学习气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获得和学习效果,更不利于学风建设。而培养课堂文明、坚守课堂文明则会起到提醒、监督的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理德曼曾经做过一个从众心理的有趣的测验,这种从众心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它虽然是软约束,却是强有力的。一个班级、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以及一个教室如果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就会形成良好的软约束,当有个别人要突破这个软约束时,会立刻感到自己的行为不适中,而自觉收敛。这样就会使学生主动摒弃课堂中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文明的养成对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气势和力量,保障并直接推动学风建设。

3.课堂文明建设可以有效辐射整体学风建设。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弥漫无形,却可观察于校园的每个角落。课堂学风只是学校学风的微观化缩影,但对学校学风建设却起着主导、影响、渗透、传递、辐射的作用。要全面有效建设学校的优良学风就必须以课堂学风建设为核心进行课堂文明建设,即以课堂文明建设为途径,建设课堂学风,进而全面有效建设学校学风。唯有这个途径才能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学风问题,也只有这个途径才能将优良学风逐步形成并固化,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对学生的成长发生作用,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课堂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1.道德约束与制度约束相结合。课堂文明建设属于学风建设内容,学风建设又归属于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一种软约束,它通过约定俗成的校园哲学、校园精神、校园道德、校园风尚、校园意识、校园行为等对全校师生形成软约束,使生存其中的师生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以致产生相应的自豪感。但是校园文化的影响并不只是软约束,而是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制度约束是保障校园文化得以落实的必要条件。课堂文明建设,同样也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道德和制度都是行为规范,但二者约束的强度不同。道德规范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而制度则依靠强制手段来保证其规则地执行。道德规范对约束学生的行为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学生在课堂的文明行为既需要从内心唤起道德自觉,又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制度来实现。因此,建设课堂文明必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课堂文明制度。目前,高校在这两方面都显示出弱化状态,教师要保证在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缺少必要地引导和足够的教育,育人环节明显成为教学的附庸。而另一方面,课堂文明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备、不够明确,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和约束力,缺少严格的执行力度。因此,建设课堂文明必须在对学生道德约束的同时,制定和完善具有强制力、约束力的制度,已经制定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充分利用制度规范的约束性和导向性的功能,对大学生的课堂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使课堂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转换。

2.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我国自古以来就讲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文明人,作为教师就首先要成为课堂的文明人。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互动的知识传授过程,空间时间相对单一集中,教师在课堂中所表现出的文明素养会直接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直接影响育人的效果。因此,课堂中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一种教育力量。目前,不可否认的是课堂中教师所表现出的文明素养并不理想而又常常被忽略,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冷漠,对学生的问候缺少回应;教师对学生的答疑缺少耐心;教师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易怒而缺少包容。有的教师教学语言(包括体态语)缺少对学生的尊重,有的教师个人形象邋遢、行为粗野、随意等等,而学生则被认为是课堂不文明行为的主体。因此,必须修正认识,同时加强教师的文明行为,从思想理念到语言行为都要不断提升,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保证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身教重于言教”,但现代教育更多要诉诸学生理性的自觉,即学生只有在理解并认同一番道理后,其行为才可能发生所期待的变化。所以,在课堂文明建设中,教师的言教同样不可忽视,教师必须恪守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语言必须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教育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科学性、艺术性和感召力要不断增强,杜绝道德说教,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21世纪的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在人格、情操、心灵、境界等方面不断加强修养,并通过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真正达到教化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使学生的课堂文明从认识到行为进行改变和提高。

3.优化大环境与优化小环境相结合。有效的课堂文明建设依赖良好的校园大环境。只有优化校园大环境,才能创造出良好的道德氛围,真正把课堂文明意识长久植根于大学生的心中,变成有效的行动。反之,一隅之力只会成为过眼烟云,不可能真正达到育人效果,更不会对学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所以,优化课堂文明小环境,必须与优化校园大环境相结合。校园大环境应切实发挥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主导作用和辐射功能,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课堂文明的有效实施。如,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党员培养、优秀学生选举等关涉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荣誉和任用等方面都要首先关注课堂文明中表现好的学生,使那些严格遵守课堂文明的同学得到及时的全方位的表彰与激励,并赋予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行为的优先评判权。同时,课堂文明建设与校园文明建设也将形成双向合力,共同培植校园文化,沐浴每一位大学生的良知和理念,使文明最终积淀成人格,使优良学风持久稳固,激发一代代大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学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论是优化校园文明大环境还是优化课堂文明小环境都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但也正是如此,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加强课堂文明建设才愈显得重要而迫切,也唯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成风化人的作用,同时,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总之,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永远追求的方向。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固然有很多,诸如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风建设也需要教、学、管三管齐下,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但不可忽视的是课堂文明建设。忽视了课堂文明建设就忽视了学风建设的关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中国古人看来,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场所。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经济与社会建设适用型、工具型人才,还要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承担责任,还要为学生的完美人生承担责任,这才无愧于大学学府的社会角色与社会瞩望。课堂文明建设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学风建设是立校之本,是育才之源,唯有从课堂文明建设着手,才能切实建设优良学风;唯有从课堂文明建设着手,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王萍 单位: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