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厚古薄今原则

小学语文课本厚古薄今原则

一、素质教育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性

正所谓“知难行易”,要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区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通才教育等关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从字面上讲,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变得有素质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讲,首先就要厘清什么是素质。文献[4]对此作出了回答,认为“素质既是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就小学语文这一学科而言,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向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中去。众所周知,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6至13岁,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3岁记忆力达到人的一生中的最高点。理解力则不同,在13岁之前发展缓慢,13岁之后才有明显发展。因此,6-13岁的儿童正处于人一生中识记教育的关键阶段。而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小学生的入学年龄为6周岁,因此记忆力最强的这个年龄段覆盖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在这个阶段,积淀和内化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成果的第一步———诵读经典作品正当其时。

二、小学语文课文的“厚古薄今”原则

前面,笔者指出小学阶段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身心发展的一些准备。接下来,笔者分析小学语文选材“厚古薄今”的必要性中国著名的现代国学大师以及教育学家钱穆先生在其作品《国史大纲》引论中提到“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不识病象,何施刀药?”这些引语表明,“知旧”即学习历史优秀文化作品不管是为了国家向前发展需要还是为了应对当今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改革发展现状,都是非常必要的。经典的国学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选择而流传下来的思想理念及作品,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它们往往涵蕴着璀璨的思想光芒、深刻的社会内容、精湛的艺术手法和完美的表现形式。不难看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最后都是要以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大量的精神果实和智慧花朵,都是在这些文化的胚胎上孕育起来的。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经典文化作品无疑是最佳学习对象。另一方面,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丰富多彩的经典作品,也为小学生的教材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当今社会,全球化日益深入,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地球村。信息化发展速度之快已经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过一项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从这个角度上讲,小学阶段即便传授最新的学科知识,其中大部分知识在小学生迈入中学阶段时就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而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称经典,首先是指这些作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过历史淘汰选择而流传下来的无一不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并且是经久不衰的旷世之作。即使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这些经典文化作品所具备的知识,仍然有它们生存的土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撑起世世代代中国人不懈奋斗,勇攀高峰的永恒动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而在当今社会,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漫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低年级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不高,其人生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衡、迷茫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克己复礼为仁”、“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民族文化毫无疑问在客观上能给这些学生以心灵的慰藉,从而在这些优质土壤上逐渐生长起秩序良善且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价值观系统的参天大树。

三、总结

“厚古薄今”出自《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原义是指做学问要重视古代,轻视现代。本文借用这个成语并不取轻视现代的含义,而只是用来概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宜侧重传播恒久不变的祖国优秀文化这一做法。事实上,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已经经过历史的选择,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必然有其存在的客观价值,能长久地陪伴学生的成长,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而当代作品一方面往往用语浅白,行文鲜有追求“一字千金”的境界;而且囿于时代的视野以及潜在的利益,要确定哪些作品堪称经典,恐怕也很难有答案。另一方面,当代的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往往更适合在中学阶段,甚至大学阶段理解力更高的学生阅读。在这些阶段及年龄阅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体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作品。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语文素材的选取采用“厚古薄今”的原则无疑是比较合适的。

作者:潘铁燕 单位:浦沿小学教育集团滨文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