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浅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浅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时代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技巧,结合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更加通畅,需要从小学做起,提升语文素养。结合新课标和课改的具体要求,应当做到重视学习过程、改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创新思维,而忽视基础。知识学习新课改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却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进行公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关注学生是否可以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只关注学生是否可以进行思考和想象,这样会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次颠倒,不仅无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混乱。新课改下,提倡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该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在传统课堂教学阶段,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该阶段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导致他们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今,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阶段,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对教学主体存在的错误理解。实际上,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质疑能力给予重点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阶段,学生的质疑仅存在于表面,并非学生发自内心的质疑,只是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而提前准备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无法有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未解决学生的质疑,从而导致学生的质疑成为一种表面形式。

(三)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极大的兴趣,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将会使他们无法在课堂上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此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确保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然而,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时展要求,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

(一)设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导入的技巧有直接导入、悬念导入、情境导入和多媒体导入等,恰当的导入方式有助于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关注点牢牢锁定在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从而探索语文的奥妙和魅力,课堂导入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导入的形式应当基于教学内容,由于课堂导入处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关系到学生能否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保持较高的兴趣和兴致。以设置悬念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穿插一些悬念和疑问就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转向课堂教学,将学生的位置从受众和旁观者转向教学的主体和参与者。为了实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课堂导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导入形式,辅以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使其保持在较高效率的状态下开展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个广泛应用且不可忽视的教学手段,有质量、有技巧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这是考虑到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体系,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就需要教师通过恰当时间、恰当方式的提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问一方面是对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验收,另一方面也是引出下一阶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至于检验学习成果,有助于教师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单独的讲解或统一的研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更加牢固的地掌握知识。类似于导入环节,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预告性的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既可以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发挥空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提问的形式不是唯一的,除了教师提问,教师还可以通过发散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讨论的环节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设置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还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更加享受在语文课堂的学习。提问是一项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需要教师选择提问技巧,设置恰当的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合作环节。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是当下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及合作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和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另一方面,合作可以丰富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同时促进了共同学习和互相学习。教师应当认识到,交际关系即学习小组各成员、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等的交流和交往,决定了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如何利用好合作学习,成为当下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集体的力量,感受个人的责任,从而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内和组间的检查和监督,互相提问、互批互改,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也是对学生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训练。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和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对这门课程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学习、乐于学习、会学习。为了营造适合学习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需要改善课堂环境,考虑到学生对于课堂游戏有着较高的兴趣,教师可以将课堂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边玩边学。教师要意识到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引入课堂游戏也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开展的影响,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效率高、热爱学习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并且给他们安排额外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拓宽他们的视野。对于一些学困生或者课堂上不够专注的学生,绝不能打消其学习积极性,而是要通过引导和教育手段,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因材施教才是成功。

(二)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分组合作。合适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相对轻松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激发自主学习能力的目地,需要给学生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实现分组合作,自主学习。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给学生设置语文教学情境,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素质培养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深入其中,展开想象。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尤其要注意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要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其中小组长应当负责组织交流和讨论,做好记录,对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汇报给教师。对教师而言,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生的途径,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况,针对性的加以辅导。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实现分组合作,能充分发挥一篇文章带给学生的感受和感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语文的魅力和语言的艺术,这也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在新的教学设计推广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的全面成长,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展开课堂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这需要教师对新课标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各门课程中,语文属于基础学科,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开展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让学生通过点滴的积累,获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保金.提升技巧渲染课堂——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23):53—54.

[2]靳寒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设技巧分析[J].文存阅刊,2018(20):57.

作者:庞海静 单位:滦平县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