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研究

【摘要】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必不可少,其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合唱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大部分小学生在合唱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是因为合唱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花费时间长,不容易掌握。但合唱教学能对学生进行合唱精神的培养和熏陶,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最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对当前小学阶段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论述了几点关于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现状;有效策略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对人的全方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丰富人的情感体验,还对塑造人格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当今,素质教育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合唱是音乐教育中的一块重要阵地。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这是合唱有参与主体多、投入少而规模大的特点,其受众广泛,是现阶段最为普遍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音乐教育形式,对于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关注,及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而采取有效的策略对推动合唱教学的发展及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在小学阶段开展合唱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自身合唱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难度最大的教学形式是合唱教学。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越过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合唱教学中,音乐教师个人对合唱教学的认知水平深刻地影响着合唱的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热情投入到合唱教学中,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极具活力。目前,在不少地区,许多学校的教师合唱意识淡薄,甚至有些音乐教师自身也不理解合唱的基本意义,抑或是有些教师非科班出身,自身的音乐基本功不扎实。这些现状使得合唱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且存在区域差异,在普通的音乐课堂上,教学质量已经得不到保障,没给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对合唱的感知能力及认知不足,致使后续在学校再开展合唱教学,难度就更大了。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有诸多的音乐学习遗留问题无法解决,也挫伤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严重不足,错过了音乐素养培养的最好时期。

(二)合唱教学模式普遍单一。合唱是由同一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一种表演形式,因此,它时常需要伴奏,也可无伴奏。但合唱对合唱队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他们有着科学的发声方法、良好的内心听觉、扎实的乐理基础以及声部间的高度统一等。由此可见,合唱教学中训练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歌唱的气息、演唱的方法、音准的掌握、节奏的稳定性、歌曲的表现方法等。因此,学生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也不足为奇,需要音乐教师的悉心指导,才能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因为内容繁多,许多教师不愿对教学内容逐一进行研究,多重复使用单一的训练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抵触的现象。在音乐指导上下的功夫也十分不足。这两种情况加大了合唱教学的困难,使得合唱教学模式整体而言比较单一。

(三)学生对合唱了解不全面。在小学阶段参与合唱团需要学生本身对学习音乐有一定的热情,有较好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但我国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所面临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对于合唱的概念模糊不清,不知道合唱是由两个不同声部以上组成的旋律同时歌唱,有时与齐唱混淆,因此,在合唱的学习过程中困难很大。此外,还有些学生基础偏弱的情况,这使得学生在识谱过程中没有音高的概念,音准不稳定,不清楚高低声部的编排的意义,从而出现不同音名唱同音高的现象,音准“有时跟着往上跑,有时跟着往下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注重学生音乐基础及修养的培养,使之有一定的入门基础,才能在合唱课的学习上有所感悟。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与其自我成就感相关,而因为自身音乐基础及音乐素养不足致使参加合唱团训练时产生挫败感,学生在长时间内得不到成就感,就会导致学生兴趣减退,学习动机严重不足,最终导致合唱教学效率明显下降的现象。

二、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教师就是这个合唱团最重要的引导者。因此,一个好的合唱团离不开一位好的指挥。教师作为合唱团的指挥者,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扎实的合唱基本功,对合唱教学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引领学生更有效率地去学习合唱,提高学生参与合唱团学习的兴趣,有更大的热情。教师可利用身边的资源,例如积极参加关于合唱的培训、教师合唱团、教师合唱排练观摩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音乐教师也要清楚训练一支较为有素质的合唱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时间的规范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伊始就要端正心态,稳扎稳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新的方法,做到与时俱进,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让学生有探索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只有教师的基本功及素质提高了,学生学起来才会轻松,才能更准确地找到学习方法。

(二)合唱教学方法应创新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音乐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了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承担引导者的角色。这种学习角色地位的划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和钻研。因此,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合唱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明确自身的辅助地位,将教学方法放置到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创新教学教法,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能有效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在短时间内加深学生对合唱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有主人公意识,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合唱课堂中,教师可使用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如《小星星》进行合唱创编,先把歌曲的单声部旋律唱出来,再通过讲解基础的三度和声,让学生在原来的旋律上对照音符写出该旋律三度和声作为二声部,再进行二声部的学习演唱。通过创、写、听、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合唱的基本概念,感受到合唱的魅力,也利用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类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合唱中的四、五度、八度和声概念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合唱的基本理念,为以后学习作品难度更大的合唱曲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后续的合唱学习中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克服困难,获得更大的成就,有更好的音乐素养。

(三)合理运用多样化的合唱教学方式。合唱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起步学习的阶段是有难度的,具体体现为音乐难点、重点不易掌握和花费时间长两个方面。为了避免小学生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例如,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及时调整教学手段,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不产生厌学心理,有更高的学习动机,不畏惧合唱学习。例如,在刚学声部歌曲的时候,许多学生无法同时唱准两个声部的音高,针对这个问题,可先采用轮唱、卡农的方法进行演唱,以两个声部相隔一或两个小节开始轮唱同一个旋律。两个声部还可以依次互换顺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即使演唱同一条旋律也会感受到良好的合唱效果。其次,在掌握轮唱的基础上,教师可对二声部旋律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以维持单个长音入手,学生演唱一声部,教师演唱二声部,此时,学生应仔细聆听产生的合唱效果,再进行声部互换。但是这个教学方式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合唱歌曲,所以,在学习歌曲前,教师必须有能力、有目的地对歌曲结构、背景等做深入的了解,有必要也要对歌曲进行适当的改编,而不是照搬已有的合唱教学方式方法,抛开音乐教学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实行单一僵化的合唱教学,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音乐教师还要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采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获得成就感,建立合唱学习的学习动机,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合唱学习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合唱的效果。

(四)通过常规歌唱课堂,夯实音乐基础。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教育、生活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处于不断的改革之中。如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使音乐教育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需要迫切跟上现代化的脚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才能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必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和共享速度更快,各类资源愈加丰富。音乐教师可利用多样的互联网媒体资源,搜索大量正规的合唱曲目正谱,也可从电脑上下载关于合唱团的优秀展演视频,包括曲目欣赏、先进的合唱教学方法等供学生观赏。这样丰富教学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提高在合唱学习中投入的专注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欣赏、模仿能力都非常强,音乐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征,通过网络,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形式多样的歌曲和音乐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推进学生对合唱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他们打好音乐基础。

(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资源。小学阶段,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是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培养基础音乐素养的重要阶段。音乐素养就是一个人平日音乐能力的修养,是音乐表现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总和。在音乐素养的提高问题上,音乐教师要重视歌唱艺术对学生的影响。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学习内容,歌唱对提高小学生的表现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练习合唱的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提高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激发了表演潜能。音乐教师为了充分发挥歌唱的影响力,需要选取合适的演唱歌曲,例如与学生的兴趣相符合,投入更大的热情主动学习。而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互相之间进行沟通,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此外,因为每个学生此前所处的音乐环境不同,音乐素养存在差别,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教学方式要考虑到学生的接收程度,能够覆盖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导。音乐学科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优于其他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帮助小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十分重要。在常规的歌唱课堂上,教师要在合唱歌曲的教学过程中,精选出相应的乐理知识进行传授,让学生明白合唱曲目的含义和作用,对各类乐器及演奏的技法有大概的了解,在发声、表演、歌唱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同时,音乐教室要加深对合唱教学及音乐基础教学的认知,明白音乐基础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合唱教学是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基础,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提高综合素养。虽然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是合唱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常规歌唱课堂的组织管理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现阶段,仍有大多数音乐教师对音乐课堂的组织管理认知不足,十分茫然,致使教师在课程的内容设计及教学目标和计划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脱节。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负担,同时打击了教师参与教学的兴趣和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最终造成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因此,音乐教师必须科学地规划音乐课堂管理体系。在小学阶段的常规歌唱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音乐基础和素养,参考相应的教学资料,制定明确的歌唱教学目标,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丰富歌唱教学方式。例如,在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多通过游戏的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的入门学习,了解音乐的创作与基础知识,了解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使之具备相应的音乐基础和基本技能,在歌唱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开展合唱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作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块重要阵地,合唱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思维,也要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强化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合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研究,保证合唱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合唱学习有深刻的认识,以及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自身应保持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入门,充分发挥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田晶.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12-13.

[2]郑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0(3):114.

[3]王洁.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6(10):37.

作者:熊智锋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