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改创新教育探讨

小学体育教改创新教育探讨

摘要:

传统教育的长期存在,固定不变的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只要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就算成绩达标,根本不重视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设计之一同样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职能。该文以创新体育教育为前提以实践理论为根据,详细说明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和必须措施。

关键词:

小学体育;优化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望,因而人才培养市场的发展逐渐趋于向创新型发展。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之一,各科教学都必须推行创新教育改革,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小学的体育教学同样必须履行这一改革模式,体育教学必须肩负起创新改革教育的旗帜。多年的体育教育事业,使得作者对创新教育有了一定独特的看法,以创新教育为载体,以创新观念为框架,积极发挥体育教育的主动性,尽可能进行体育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提上创新教育的历程。

1教师个体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要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配备创新型老师。所谓创新型老师,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时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创新型老师是这种课堂的主导力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大前提。只有创新型老师,才熟悉创新教育特点和模式,才能把创新教育和创新课堂联系起来,完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伟大目标。创新型老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高尚的就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创新意识。

1.1前提要求是老师要爱岗敬业

教学创新对脑力的要求更高更立体,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其重点不再是课本资料,而是学生和老师的积极互动,以探讨的方式提升学习高度,此类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耐心、信心都有极高要求,必须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积极探讨、调节课堂气氛,且要保证环环相扣。体育作为小学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自然具有严格的课程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崇高的体育精神以及教师操守,要会教、善教,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应对体育教学,严格规范自己道德修养,提升自我素质,以高尚的教学品德和良好的教学风格认真对待教学,完美投入。

1.2基础要求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老师作为一个连接家与社会的特殊职业,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下吸收现代教育理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工作技能,丰富教学方式,以创新的意识挖掘教材,活跃体育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把体育知识和实际锻炼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学习知识,无形中渗透创新意识。长期接受活跃的课堂互动和新颖教学,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创新想法

1.3关键在于老师自身的迁移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指的不是单单的知识,而是知识的具体运用和迁移。作为一名专业的小学体育老师,除了具备较高的体育技能外,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体系,面对突发状况,体育老师要善于运用身边可利用的一切来解决问题,以超高的智商和创新技能解决困难。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思维定式,以更精准的判断力、观察力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完成课堂环境的转变,使教学不再单调死板,适时挖掘学生潜能和创新意识。只有体育老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和迁移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2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式的开展,不能单单只靠理论坚持,还必须理论实践相结合,以新方法、新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创新的积极作用效果。

2.1把握小学体育教学特点,诱发创新欲望

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和其他课程教育方式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来加强自身理解能力和身体的协调全面发展,这些都是教学双向调节的教学成果;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有很多不同,大多表现为思维方式单一,活跃度不够,感情表达不流畅等。所以,培养小学生体育创新意识是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此类方法既可以突出小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又能增强小学的感情表达能力和活跃思维能力。若学生自身产生了厌学情绪,无论老师有多好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手段,都无法取得成效。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体育老师可以从体育赛事、游戏等方面入手,多设置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学习运动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小学生只有对体育事业、体育教学有了依赖和兴趣,才能达到情感认同、行动积极参与的良好情况。只有形成愿学、要学、乐学的主观感受,体育老师才能作用创新手段,更好的推进小学生对创新意识的产生。

2.2合理预设教学目标,激发创新动机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一直追求的最终结果,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目标同时也是老师制作课程设计必须参照的基础,并以此来判断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是否符合小学生规划纲要要求。体育教学作为特殊的教学课程,从教学案例制作到课程目标实现,都必须运用创新技术手段来进行。但教学方式并不唯一,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以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为前提,并通过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身积极努力向创新靠拢。比如羽毛球课程教学,改进学生正反手发球时,老师只强调“正反手”要准确无误,学生都会按照老师教授的方式进行练习,包括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的具体方式,学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时调整,在符合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尽量寻找适合自身的打球方式,虽方式不同,但教学目标打球原则是相同的,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练习的积极主动性。

2.3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搭建创新平台

要创造开阔的思维环境。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基础高低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有人格平等,地位平等,才能做到相互促进交流学习学生才能有安全感,才能使潜能最大化的激发出来,使思维得到扩散延伸。传统教育的束缚下,仍有许多老师和学生不能摒弃旧思维、旧理念,仍用有色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经常用命令的口吻教训学生,这严重违背了老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和谐教育理念。新课改实施以后,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权问题。教学必须以创新为手段,以平等为原则。只有在开放式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尽可能发散自己的思维,促进培养创新意识。只有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创新潜能。坚持发展性评价与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既评价合作小组,又注重个体评价;既检测知识掌握,又要考核能力训练。既坚持教师评、学生评,也尝试自评与家评;既作客观评价,又重主观感受。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必须积极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以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方式思考学习,不断激发学生潜力和求知欲望,使小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重视创新教育,从而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只有在日常课程设计中,融入创新意识,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新颖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潜力,使体育课堂成为创新性开发重点课堂,使得学生对体育的内在动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引导他们对体育事业的积极思考,以便形成良好的体育思维,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人格。

作者:欧阳扬辉 单位:枫树山中航城小学

参考文献

[1]谢睿.体育教改中创新教育问题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2):15-16.

[2]熊润捷,揭璇丝.体育教改中创新教育问题探讨[J].科技展望,2015(21):277,279.

[3]伍丽华,张霖.关于体育教改中的创新教育问题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8-49.

[4]徐艳巍.初探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4(9):97-98.

[5]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