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中运动技能的教学初探

小学体育中运动技能的教学初探

摘要:当前,我国很多小学体育教师都认可新课程标准中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教师也开始在教学中践行该思想。但是有些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容易形成错误的理解,尤其是示范课及优质课等等,难以提高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体育中把握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技能

一、减少难度,树立学生自信心

多数学生只要听到体育课要掌握较难的运动技能,并不是轻松的学习,他们内心往往都会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对体育课的兴趣。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科学教学,每种教学方法带来的效果都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严格遵循“健康第一”的基本指导原则,教师可以结合每种水平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学生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在适当时机降低难度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来讲,需要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例如:在足球运动中,必须要着重讲解踢球以及射门等多个动作要领。这样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运动技能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运动技能学习,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技能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学生现有经验和资源,使学生可以迅速地理解运动技能。比如:对“正面投掷垒球”动作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的甩纸炮游戏,将“鞭打”动作引出来。接着,通过投远和投准等多元化比赛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正面投掷垒球”技术动作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体育运动和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不断优化整合课本内容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迅速了解运动技能。

三、科学的教学方式

我国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利用实际生活的直观生动素材,融入新的课程知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难以掌握抽象的体育知识,要对照相应具体的事物,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抽象的知识往往是难以理解,但是若将抽象的知识赋予一定的背景,这样可以便于学生掌握。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科学制定教学方案,不仅可以加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身具有活泼好动以及喜欢模仿等多个特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将实际情境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利用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初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对其有抵触的情绪,将学习兴趣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感受到体育技能学习带来的乐趣。

四、加大训练力度

运动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时间形成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把握运动技能只是依赖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足的,运动技能训练通常都有较高的训练密度。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必须要结合课堂,合理运用体育教学资源,确保体育课学习时间充足,而且适当地拓展体育课,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课实践,利用校外组织的体育活动,合理运用各项运动技能。在运动技能训练中,场地和器材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应当努力发挥教师的特长以及地方文化等多方面优势,使学生了解多项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璟.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把握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8):387-388.

[2]蒋军.提高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的案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1):282-283+298.

作者:骆海兵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曹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