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可较好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同时,身体得到较为高效的锻炼,这也使得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深入研究与分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大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还可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述水平,建立活跃的课堂教育氛围,为小学生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一、体育游戏特征

1.趣味性与生动性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广泛的兴趣,并通常根据自身的直接兴趣进行相应的活动,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其中体育游戏可较好地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各种需求,不仅形式多样性较强,游戏内容也极为丰富,游戏场面生动活泼,有着极为明显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特征。

2.竞争性

通常情况下,竞争性是体育游戏较为重要的特征。各种体育游戏的结果都以一方胜利而结束,这会使学生为了胜利进行科学的讨论与研究,明确完善的配合方案,高效节省时间,并获得最终的胜利。学生在讨论与思考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进了自身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同时,体育游戏也具有两面性,存在胜利也存在失败。当前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大多数家庭都属于421模式,孩子受到父母以及长辈的细心呵护与关爱,挫折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承受相应的挫折与失败,致使学生在体育游戏失败后,通常会出现生气以及埋怨同学等情况,在游戏趣味性作用下虽然会快速忘记这种感觉,但多次的失败会使其形成心理定式,小学生在极度渴望参加体育游戏的同时,还会害怕游戏的失败,这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与教育,让学生针对失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胜利创建良好的条件。这会使学生逐渐形成勇于探索、勇于承担的精神,也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3.因地制宜

体育游戏有着较强的因地制宜性质,对于游戏场地与游戏器材的需求相对较弱,体育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不同的体育游戏。例如,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只能在室内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抢椅子游戏进行教学。在室外也可进行抢椅子游戏,只需在地上直接画出相应的圆圈即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二、体育游戏的运用

小学体育在实际教学期间可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基础阶段以及结束阶段,体育游戏在这三个阶段中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与影响。

1.准备阶段的运用

小学体育教学准备阶段的目的是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机能达到最佳水平,为锻炼与学习创建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体育准备活动主要是徒手操与慢跑等,在不断地对这些活动进行运用时,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与枯燥。要想真正提高体育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种提高学生亢奋性与注意力的游戏进行运用,如“反正口令”等小游戏,在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可实现强化亢奋性与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结合体育课程需求,使用针对性游戏进行辅助性练习。例如,在短跑教学中,可运用提高运动速度与反应速度的游戏“黄河长江”进行教学;在排球课教学中,可通过“排球不落地”游戏让学生了解排球竞赛规则。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游戏趣味性,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亢奋性,积极解决身体机能中存在的惰性,使学生机能够进入最佳状态,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基础阶段的运用

通常情况下,基础阶段教学质量是整合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体现,要想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对体育游戏进行选择与明确。在体育技能教学期间运用体育游戏,可提高技能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真正提高体育教学氛围的活跃性以及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例如,在篮球运球的教学中,学生实际运球期间经常低头,教师可采用运球追逐游戏,游戏场地只需半个篮球场即可,因为游戏强度较大,因此游戏时间不应较长。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期间对体育游戏进行运用,也可对枯燥的教学氛围进行缓解,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经常具有较强的兴奋性,教师需要对运动量进行控制,避免游戏事故的发生。例如,在进行“双龙咬尾”游戏期间,学生的队伍应相对较短,在惯性的作用下,队伍较长时尾部会被甩出,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这也需要教师对于游戏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预判与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案。

3.结束阶段的运用

结束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较为疲劳的身体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这时使用愉快轻松的游戏可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放松,真正消除机体的疲劳,使学生逐渐进入较为平静的状态,圆满地结束一节课程的教学活动,用更加饱满的状态进行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如“敲七”游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结束阶段。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挥体育游戏的积极作用,还要不断研究课堂教学,明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作者:圣帅敏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