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3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探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探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积极的合作和互动过程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教学在高质量、高效率下顺利完成.

一、优化小学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模式的出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创新,每堂课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忽略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合作学习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很少,有的学生还没有分析完题目要求,学习时间已经结束了,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时,只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参与讨论,而成绩较差的学生缺少发言的机会,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取得进步;合作学习缺乏纪律性,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就开始进行讨论,使合作学习不能深入进行分析,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造成以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全面,不能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要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教师要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要判断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否有合作探究的价值;是否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分析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合作学习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教学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二、合作学习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给他们留下充足的思考和探究时间.通过认真分析,让学生对合作任务具有较深刻的理解,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和探究,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的说出自己的理解,促使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学生经过充分的自主探究,他们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如果教师布置了合作任务后,直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他们还没有对探究任务进行深入理解,不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进度,使学习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使他们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内容,才能在小组探究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看法和观点,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

三、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有针对性的进行合作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使学习任务有效完成.明确的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使他们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并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解决在自主探究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平等的地位,每名学生都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使他们的数学思维更加深入,使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四、协调合作学习成员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小学合作学习中,既包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又包括学习较差的后进生.在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知识探究中,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看法.通过积极参与,让小组成员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通过认真分析他人的想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优秀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使每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有所收获.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使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帮助这些后进生,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积极主动的探究新知识,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数学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即使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学生的智力结构也是多元的,有的习惯于形象思维,有的习惯于抽象思维,有的长于计算,有的强于证明.这没有优劣之分,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适应性.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积极的交流和探究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面,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六、总结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要取得较高的效率,教师需要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从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对教学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按照大纲要求进行知识探究,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时,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是否选择运用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合作学习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左敏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初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这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把“自主探究”课堂模式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活跃了数学课堂氛围,营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将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出发点,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且也会运用实际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在“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接着,教师出示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给学生播放制作冰块的过程时,提醒学生观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然后提问:“大家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吗?其中有哪些问题是我们之前所学过的呢?”在问题的带领下,教师要让学生与同桌一起探究这几个问题。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已经被教师所提问题激发起来。当学生讨论、探究完之后,教师要总结:相比的两个量没变,但比的标准变了,列的算式就不同。借助这一情境,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复习了之前所学的知识,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明白在解决百分数应用题时,既要看清楚“谁和谁比”,也要弄清“以谁为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方法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会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探索新的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关心每位学生,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教师不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而是要将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察这二者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这个轻松的氛围下,学生自然快速地记住了这些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课堂的效率。

三、开展多样探究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是自己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而是将希望寄托于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告诉他们答案。长此发展下去,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他们不会独立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下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本身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体,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占据核心地位;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适当开展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要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开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解决能力。在“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法,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共同合作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开展小组讨论法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此次讨论的问题:①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阐述哪些实例是正比例,哪些实例是反比例?②参照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教材中指定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随后小组讨论,同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小组,了解到他们的讨论进程,发现他们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他们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四、及时反馈问题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己组织语言来论述探究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确保教师、其他学生都能知道自身的想法。在学生论述完探究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之后,教师要总结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让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当学生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之后,其探索知识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在下次的探究活动其会更加用心,更加积极。与此同时,探究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只有学生具备了发散性思维之后,才可以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最终的结论。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要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主探究”这一教学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自主探究”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及时指导学生,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

作者:蔡美玉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第三篇:让体验引领小学数学课堂走向精彩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被人们所接受,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的魅力,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验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在教师创造的体验式教学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体验式教学还能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是一门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显示着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给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数学知识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逛商场,走到了一家卖衣服的地方,这家服装店正在做活动,全场的东西都打8折,老师看到一件衣服,它的标价是195元,那么同学们帮老师算算这件衣服实际售价是多少钱呢?”通过这个生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走进生活,给学生一种熟悉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去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创建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这个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到小数乘法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设计游戏,让学生体验学习中的快乐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爱玩,所以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最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游戏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魅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巧妙地将数学知识和游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寻找数学知识。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猜拳的游戏,我们都知道猜拳的游戏中有石头、剪刀、布这三个选择,那么咱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看看老师到底会不会赢过你们呢?”在游戏中,有的学生赢了我,有的学生输给了我,还有的学生与我打成了平手,此时我再引导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生:“老师你可能会赢了我们,也可能会输给我们,还有可能会和我们是平手。”通过这个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可能性的概念,并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通过游戏的引入,活跃了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平台,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课堂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在讲完元、角、分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加清楚它们面值的大小,对人民币有更深的认识。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一张1元的能换取多少张1角的?能换几张5角的?一张1角的又能换几张1分的?能换几张5分的?多少张5分的能换一张1元的?”我给出这一系列问题后,让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聆听他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更加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意义。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师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内容大部分都是需要理解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讲授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此,数学这一学科最好的授课方式就是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体积”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题:“这里有一个长方体容器,其中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另外还有一个不规则的石块,现在给你提供足量的水,你能求出这个石块的体积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多学生都无从下手,不明白为什么求石块的体积要给这个容器和足量的水?此时我再加以引导:“同学们,要想求出石块的体积,可以借助这个容器,将容器灌满水,把石块放进去,溢出的水和石块的体积有什么联系呢?大家动手做一做,自己去探究一下这个石块的体积。”学生经过我的指点,开始自己去探究,学生们自由结组,分工合作,开始了测量、记录、分析等,在自己动手实验中体会其中数学知识的神奇。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体积的内涵,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数学中存在的乐趣。

五、总结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体验的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孙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郑势佳.小学数学体验学习实施策略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8(15).

[2]赵庆梅.学生互动———体验学习的重要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