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主要学科之一,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但事实上,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知识,有效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料;开发;利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具有系统性强、课程内容复杂的特点,为了有效提高科学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需要在科学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此丰富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渠道,拓宽学生眼界,为学生后续学习科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充分开发利用户外自然资源

在小学科学教学期间,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本、教材知识,而是要带领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禁锢,多接触、感受户外自然环境资源的美好,了解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体会到自然资源的发展,并将采集、吸收、学习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知识合理地应用在科学教学中。比如,在对“植物的花”进行讲解时,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阻碍,积极组织学生前往户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种鲜花的生长环境,认知各种鲜花的种类和生长需求,经过直接接触、观察明确各种鲜花的生长要素,加强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1]。针对条件优异的学校,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外采风的形式,组织学生前往乡间,因为乡间拥有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例如水文、土壤等,且自然特色更加浓厚,所以让学生前往乡间可以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农业知识、自然资源等。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户外自然资源,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二、搭建家庭教育平台

为了避免学生拘泥于课堂学习,促使课程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在日常科学教学中,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科学知识服务于家庭,合理搭建家庭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比如,在对“我们身边的动植物”进行讲解时,一味依靠课本进行说明,极易因缺乏直观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当前许多家庭会饲养各种小动物,或者摆放多种植物,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家的动植物进行写作,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动植物生活规律和习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动植物的记忆,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又比如,在对“玩具里的科学”进行讲解时,因为课堂教学资源有限,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家的玩具带到学校,在课堂教学期间,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告知同学自己玩具的使用方法、原理等,以此全面丰富课程资源,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2]。

三、灵活应用互联网课程资源

近几年,各项科技不断改进和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再加上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同时也有效丰富了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网络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灵活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将科学知识直观、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引导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保证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网络、显示设备等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教师要合理应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趣味性。比如,在对“未来的交通工具”进行讲解时,若教师依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则只能根据课本图片和知识告知学生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及其特点,若灵活应用互联网课程资源后,则教师可以采用搜索交通工具视频、图片、简介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现状、运行状态等,同时可以采用历史资源检索,认识每个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有效强化课堂教学的乐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又比如,在对“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进行讲解时,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稀有生物,且这些生物是学生难以接触的,而此时通过课本知识、图片学习,无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生物,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生物网站,查找与生物相关的资料,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可以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素材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全面满足现代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开发和利用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从而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强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全面拉近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探究各个科学知识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保证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春艳.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86.

[2]汪文娟.部分农村特色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现状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1):43.

[3]邹雅男.巧用生活中课程资源,有效提高科学教学效率[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2):18.

作者:刘洪振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商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