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德育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在基础教育工作中都是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孩子永远都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并健康成长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但当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德育教学实践内容欠缺、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等。本文就主要探讨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途径,希望对其他德育教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以往学校不是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学校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其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过程,欲速则不达,难以一蹴而就。鉴于此,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相融合就成为教学创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提供必要补充与支撑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学生内在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软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的支撑。其次,从某种程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其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德育教学工作则是为了教会学生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加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则倚重于构建学生的自我认识、强化学生的自制力,从内容上补充了德育教学工作。

(二)德育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

德育教学工作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做指导方向。所以,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德育的“视觉”和“思维模式”去进行,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否则方向偏颇,心理健康教育易出现南辕北辙的境况。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完成效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是势在必得,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工作的契合点、互相借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会成为实现学生心理需求和教育服务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德育教学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学生的心理导师。对待学生的德育教学困难时,不是一味地呵斥或者强行禁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并遵循和利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辅导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科学看待学生心理问题

在学生在校期间,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问题也大多是由心理的不平衡或者暂时性失意引起的,并不是完全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引起。此时,教师不能急于将问题定性,而更多的应该是仔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透过表象分析内在原因,然后加以心理疏导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积极改正,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创造班级良好心理环境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本身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所以,学习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老师要不断完善个人品格,塑造健康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关心,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2.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

有这样一种说法: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环境能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作为老师,用自己的真心与爱营造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班级氛围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活跃身心,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德育工作者应刷新认知,积极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心理需求,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班会、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同时又充实了内心,从而加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同时,学校还可以多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问必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思想道德原理,才能让学生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从而不断融入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四、关注个性发展、个别谈心与辅导

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一样。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人而异,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达到最佳效果,需要认识到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个别学生及时进行心灵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要耐心等待,如同春播种,秋丰收一般,要坚持不懈地去沟通,关注个性发展。

五、建立家长沟通机制

教育永远离不开学习和家庭,因此,心理健康和德育融合教学必须要结合两大阵营,密切配合,形成一股合力。这就需要老师掌握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及时地与家长互动,齐心协力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素质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完成,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融入不代表可以互相代替,只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真正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完善德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湘红.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78-79.

[2]华琳智.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学德育教学中[J].辅导员,2015(06):43.

作者:孟加锦 单位:民勤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