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及策略

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及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德育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德育教学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想要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教学过于形式化

虽然各个学校逐渐提高了对德育教学的重视性,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德育教学,但是整个过程存在“形式化”现象,普遍都是以讲理论、喊口号为主,难以发挥德育教学的真正作用。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之前,普遍都会事先规划好,各个年级所开展的德育教学活动比较相同,缺乏新意的德育教学活动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为学生的品德塑造提供任何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按照要求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也未能真正理解教师的用意,且印象较为模糊,无法充分体会到德育活动过程的教育意义,更加难以将其落实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教师缺乏专业能力

根据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的时候,普遍都是由文化课教师所兼任的,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德育教师,而大部分文化课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掌握的德育知识也无法满足要求,对小学德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较大阻碍。同时,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不高,无法及时发现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手段也不够合理,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损伤到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利于小学德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利基础。

二、新时期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德育教学

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使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1)营造轻松、积极的德育教学氛围,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墙、校园广播、学校展示栏等各种设施,进行德育知识的宣传,以此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有效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效果。(2)设立传统文化大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加强宣传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及传统文化,以此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3)开展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保证教育活动的多样性。例如在进行《祖国妈妈,我爱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班级活动或校园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目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德育教学内化

在以往的德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毫无联系,导致学生对这些德育知识缺乏认同感,进而影响到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想要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应结合实际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转化,以此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使学生的德育意识得到深化。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教学情境,深入探究和思考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有效提高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在进行《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箱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画及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家乡山和水,并联想到记忆中的家乡风景,有效增强学生的认同感,逐渐产生浓厚的家乡情和民族情感,为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提供有力帮助。

(三)加强课堂实践,实现德育教学外化

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实践的作用,这不仅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学生德育素质的关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需要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综合考虑,利用各种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确定自身的角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及道德规范,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例如在进行《出行的学问》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讨论,比如为孕妇与老人让座、不高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等,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综上所述,为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应深入了解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合理安排德育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德育教学内化,加强课堂实践、实现德育教学外化,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刘雁 李震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西郊实验学校 山东省临沂市朱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