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民族体育的新时代价值

乡村振兴下民族体育的新时代价值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有特色鲜明的新时代价值: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产业深度融合、绿色生态发展、边疆繁荣稳定、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但在乡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双重制约下,其发展面临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内生动力不足、村民全面发展受限等困境。发展云南民族传统体育要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建设,深化民族传统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乡村命运共同体,培养和激发村民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实现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振兴战略;困境;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19年云南省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指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已有30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处在全国首位,有“民族体育王国”之称。因此,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时代的价值内涵,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落实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的重要载体,是云南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1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时代新价值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阶段性谋划。因此,结合云南省的边境线长、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活动丰富等优势特点,统筹推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它为云南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新载体和新抓手。从文化、产业、生态、安全、组织五个维度来评价,加快推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产业深度融合、绿色生态发展、边疆繁荣稳定、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价值。

1.1推动乡村文化美美与共、共同发展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彰显地域性和文化性双重价值的重要资源。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节日庆典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内涵。因此,民族体育是推动乡村文化美美与共、共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一是乡村文化融入民族和体育两个特色文化符号,文化内涵进一步彰显;二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三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不断赋予民族体育新时代内涵,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优质载体。

1.2助力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云南在乡村振兴中融入民族、体育、旅游等元素,不仅在全国独树一帜,还为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开辟了新路径。长期以来,云南的乡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发展农业为主,二产、三产层次不高、基础不牢固。民族体育为乡村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抓手,也为云南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提供解决方案。

1.3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少数民族经过多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具有原生态、民族性、传统性等特点。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满足村民文化活动的需求,还能推动旅游、手工制品、文创作品、研学、度假、养生等绿色产业发展融合与发展。另一方面在乡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展示基地,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打造体育赛事活动带动村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1.4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安定团结

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接壤,边境一带正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有16个少数民族、1种人跨境而居。在边境民族地区其特征表现为山水相连、同宗同源、习俗相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跨境民族在生产、生活、节庆、祭祀等活动中保留下来的活动载体,搭建了边境各民族之间交流互通的桥梁,促进了边疆繁荣稳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5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在实现文化、产业、生态、安全的同时,也具有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

2.1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面临着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低下,效益低、周期长,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产出质量和数量低下,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受外来文化的侵蚀,村民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村庄建设、场馆建设、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忽略了与古村落、山水自然的协调统一,忽略了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未能结合消费者需求,供给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云南民族体育发展过程中,同质化较为严重,差异化不明显。

2.2内生动力不足,村民发展受限

云南民族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受乡村自身内部软硬件条件影响较大,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乡村民族体育文化符号不明显。如今,具有文化认同与符号价值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面临消失的风险。乡村民族体育文化商业化、利益化和现代体育的冲击,乡土气息不再浓厚,民族特性不再原生,群众参与度很低,青年人不愿意学习传承,面临被现代体育逐步取代,甚至是消失的境地。

3云南民族体育发展路径

3.1政府主导,统筹推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

3.1.1健全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体制机制

政府应在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与发展中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落实激励和问责机制。首先,政府应主导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民族传统体育建设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较强。其次,制定完善的政策为云南民族体育发展发挥导向、监督、问责等作用,进一步修订细化《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与开发提供政策依据。制定鼓励和引导政府、企业、村民等多方参与的政策文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3.1.2整合资源,协同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政治、文化、人才建设

在云南民族体育建设过程中,政府除了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外,还应发挥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是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它是实现云南民族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需要政府、企业、村民共同作用,协同发展,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和体育性双重符号,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三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育和人才体系。政府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在民族自治州、县、乡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育和人才体系。

3.2深化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聚焦云南民族体育核心要素,融合旅游、文化、康养、医药、手工业等产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开发出新业态新产品,摆脱乡村产业单一、资源分散、供给能力弱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融合美丽乡村、体育小镇建设,打造集民族体育赛事、旅游、研学、全民健身为一体的云南乡村特色民族体育产业综合体。其次,推动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政府、企业、村民在民族体育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坚持协调性与差异性并重、短期性和可持续性并重、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3.3构建乡村命运共同体,实现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

3.3.1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

云南民族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监督检查、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要企业在旅游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体育小镇开发、手工制品等产业发挥协调推进作用。一方面,企业在云南民族体育规划建设上,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彻落实提出的“两山理论”,聚焦乡村民族体育文化符号,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实施特色和内涵建设,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公共文化民族体育服务投入力度,主动接纳和吸收村民到企业就业。

3.3.2培养村民全面发展能力,激发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内生动力

所谓村民的全面发展能力,就是指村民的道德、智力、体力、才能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一方面,村民主动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中来,既增加了家庭收入,提升了生活品质,又提升了村民的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村民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村民的全面发展是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村民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从而形成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利益共同体。

作者:张海军 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