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设计中教师行为探讨

中学体育课堂设计中教师行为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中学体育课堂设计中的教师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导入和提问形式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单一和混乱、讲解和示范不规范、体能和技能练习比例不合理等现象,就教学设计中的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优化策略,通过完善教师行为,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关键词:体育课堂  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和体育课堂设计的实际制定者,其教学行为决定了体育课的走向。教育部在2001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应该加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分析,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2011年10月8日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意见》中要求教师创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体育学科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改进与优化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其他学科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但由于体育学科具有特殊性,其教学行为归纳结果不完全符合体育学科特点,因此,本文主要从真实课堂情境出发,观测体育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特点,找出具体的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观测指标,在改进教师行为的基础上改进体育课堂设计。

一、相关概念

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设想和计划是一节课的灵魂和主线。体育课教学设计:本文根据教学设计的概念内涵给体育课堂教学设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体育教学中的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体育教学方案和计划。体育课教学设计包含的几个方面: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场地器材、教学过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运动负荷监测、教学评价。教学行为:关于教学行为的含义现在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但主要分为三个流派:一是教师教学的行为;二是包含教师教的行为也包含学生学的行为;三教学行为是教的行为、学的行为以及教和学的互动行为。本研究主要采用第一类教学行为的定义,站在教师教的角度研究教师对于不同性别学生所采取的行为手段。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教学策略,即和教学设计相关的教学行为;二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教学行为,后者又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大类。语言行为包括讲解、提示、口令、表扬、批评、布置任务、讲评等。非语言行为主要包括布置场地器材、示范、保护帮助、表情、姿态、肢体语言等。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分类:中学体育课堂设计应建立在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本文在前人对教师教学行为指标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20节网络体育公开课视频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初步得出八类体育教师主要教学行为:讲解、示范、提问、指导、指示、课堂组织管理、内容安排、辅助教学行为。

二、体育课堂设计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和提问形式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

中学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处于高峰期,对外界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同时又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与丰富,保持学生的高兴趣水平。而通过对20节网络公开课的观察,发现体育教师在导入和提问环节,不注重导入形式的开发和对问题的设计,多数体育教师选择直接导入的形式,交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少数教师采取问题导入的形式,但是对于问题并未进行精心设计,问题导入过于形式化,提问的问题都是一些识记性的问题,学生根据知识的记忆情况对教师提问的问题进行回答,并未挖掘出课堂导入以及课堂提问的深层次价值。

(二)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单一和混乱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在20节网络公开课中,大部分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合理,有序,高效,但个别教师存在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和出现教学混乱的情况,例如:有位篮球教师在讲授胯下运球时,整节课的教学队伍没有发生过变动,学生一直保持体操队形散开后的队列,整节体育课学生都在进行原地活动,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后半节课学习兴致不高。还有教师存在教学组织混乱的情况,过于频繁的让学生进行队伍调动,特别是在纠错时频繁让学生集合听讲,打断学生的自主学习节奏,学习效果较差。

(三)讲解和示范不规范

体育课中讲解和示范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行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这两种手段完成的,讲解和示范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在体育课讲解和示范中要注意讲解的规范性,注意讲解时的口语表达和术语表达的转换,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讲解设计。示范也是教学设计中教师行为的重点,教师应该对示范的位置、时机、对象进行合理设计,保证示范的效果。在观察课中大部分教师能够合理的使用教学语言,合理的选择示范的方法手段,但是少数教师存在讲解和示范不规范和低效的情况。

(四)体能和技能练习比例不合理

体育课中体能和技能练习是最基本的活动内容,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每节体育课都要有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防止体育课过度技能化倾向。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合理安排两者的比例,在进行技能传授的时候合理穿插体能练习的内容,促进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协调发展。通过公开课视频观察发现,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过于注重技能练习,忽略了对学生体能练习内容的安排,授课过于技能化,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三、体育课堂设计中教师行为的优化策略

(一)运用深层次导入和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快速发展期,学生思维、意识、情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体育课堂设计中体育教师在设计导入、提问等环节时应尽量采用问题导入、情境导入以及提问应用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引发学生思考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智力更好的发育,促进学生智力更好的发展。

(二)丰富课堂组织方式,保证体育课的有序、高效

课堂组织方式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的必要内容,有效的课堂组织方式是课堂有序进行的前提。课堂组织方式中的班级组织形式一般是按照学校教学行政分班的形式,还有的是按照男女分班的形式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合理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时应该合理运用分组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在保证课堂组织高效有序的同时,丰富体育课堂组织形式。

(三)选择合理的讲解、示范手段,保证讲解、示范的有效性

讲解和示范是体育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解和示范的教学设计时,应该合理选择讲解和示范的形式,讲解主要是针对内容、动作、要求和规则进行讲解,在进行这些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应该针对讲解内容设计有效的讲解方式,注意专业术语和口语的结合运用。同时,教师应该合理设计示范的时间、位置、手段,保证学生能够正确接收到教师的示范目的、内容、以及效果,保证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四)合理安排体能和技能练习时间比例,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体能练习和技能练习是体育课中学生练习活动的主要内容,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保证每节体育课都要留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积极采取多种体能练习形式防止学生体能练习时出现项目疲惫感和乏味感,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防止体育课过度技能化倾向,在内容设计上应该合理安排学生体能练习和技能练习的时间比例,保证体育课的教学成果由全体学生共享。

四、结论

通过对20节网络公开体育课进行观察,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部分体育教师行为存在导入和提问形式不符合青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单一和混乱、讲解和示范不规范、体能和技能练习比例不合理等现象,并提出在体育教学设计中的教师应该运用深层次导入和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课堂组织方式,保证体育课的有序、高效;选择合理的讲解、示范手段、保证讲解、示范的有效性;合理安排体能和技能练习时间比例,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的教学行为优化策略,通过完善教师行为,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作者:王紫莹 张朋 单位: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