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中童谣与幼儿体育游戏关系

幼儿园课程中童谣与幼儿体育游戏关系

摘要:童谣作为幼儿娱乐的活动之一,和体育游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将童谣融入幼儿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而且可以将体育活动趣味化,使得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相应技能。文章将探讨如何将童谣与幼儿体育游戏进行更好的融合。

关键词:趣味童谣;幼儿体育游戏;体育活动与认知

一、前言

从大多数幼儿体育活动来看,童谣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丢手绢”为例,就实现了幼儿体育游戏与童谣的完美结合。孩子们跟随童谣的节拍,调整自己的节奏和脚步,使得体育游戏和童谣“强强联手”。在这一过程中,童谣既发挥了指引、引导的作用,又活跃了运动的气氛,使得原本比较劳累的运动变得不再枯燥。孩子们的趣味性自然也就上升了。相同的例子还体现在多种体育游戏活动中,譬如民间游戏“一步一回头”“木头人儿”“捉迷藏”,这些活动中都包含了童谣的元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莫过于鲁西南地区“机器灵砍菜刀”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竞技游戏[1],在游戏中,孩子们边跳边唱,形成了一种文体结合的局面,这样也顺应了我们素质教育的要求。综上所述,将童谣融入体育游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教育阶段,仍然没有实现将童谣和体育游戏有机结合。因此,童谣融入幼儿体育游戏的行动任重而道远。

二、幼儿体育游戏中童谣的作用

(一)童谣为幼儿体育游戏增加趣味性

“群体性游戏活动,需要有能够统一幼儿动作、吸引其注意力的有节奏的口令。以增加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儿歌歌戏互补的特性有着增强作品趣味性和幽默感的作用”。[2]游戏歌是伴随着儿童的游戏而吟唱的。它具有增加游戏趣味的作用。[3]为幼儿体育游戏增加趣味性的作用几乎每首童谣都具备,也是研究最多的作用之一,幼儿自语言发展开始,就会对一些有韵律的童谣格外感兴趣,在学习童谣的同时,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在进行体育游戏的同时,结合一些童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是为幼儿体育游戏增加了趣味性。

(二)童谣内容可以提示游戏动作

童谣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在现在很多幼儿体育游戏中,童谣的语言内容可以帮助幼儿记住游戏动作,比如《找朋友》这个游戏中,童谣的语言内容为: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游戏过程中,“找”就在提示幼儿这个游戏的动作,“找到一个好朋友”则是在提示幼儿游戏进行的程度,以及后面的“敬个礼,握握手”也是在提示这个游戏进行的方式。“再见”一词则是提示幼儿游戏接近尾声。

(三)童谣内容可以帮助游戏排序、分队

在幼儿群体的体育游戏中,童谣也可以起到对游戏的排序和分队的功能,由于童谣本身就具有游戏性,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就会赋予童谣竞争性的特征,在竞争的过程中分出胜负,来进行游戏的排序和分队,比如我们常接触到的“剪刀石头布”。同时童谣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幼儿在歌唱童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集体的节奏来调整,增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控制了整个游戏进行的程度。

三、童谣与幼儿体育游戏融合的优势

(一)童谣与体育游戏结合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

有关于童谣和体育游戏结合利于儿童智力开发方面,最直观的莫过于对于整体肢体协调性的锻炼。据《健康》杂志刊登,听从指令下进行活动的儿童,其综合成绩往往优于没有听从指令而自由活动的儿童。而体育游戏是一个讲究协调的全身性运动,儿童在进行的时候不仅要用到左半边身体,也需要协调运用右半边身体,这样儿童的左右脑在运动过程中都会得到运用,自然也就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智力。其次,童谣和体育游戏结合,意味着学生需要在相关旋律的引导下进行体育过程,对于旋律的感知以及在相应音符进行相应动作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最后,儿童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总是充满摔跤和挫折,一次次摔跤,一次次站起,在这种磨炼之中,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智商也得到了增强。这虽然不会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智力提高,却是日后学习中儿童不可缺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由此可见,童谣和体育游戏的融合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是全方位的[4]。

(二)童谣与体育游戏结合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体育游戏本身就是多人协作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各主体共同参与。而在引入了童谣因素之后,幼儿的协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是由于在引入童谣因素后,许多不直接参与到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孩子也可以在活动中发挥作用。以丢手绢为例,游戏开始后,孩子们会合唱:“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丢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这一个过程其实就给予了孩子参与到游戏中的途径,使得丢手绢的游戏不再是追人者和被追者两方面的游戏,在吟唱童谣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一个过程,可以将原本的“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提升了幼儿的获得感和参与感。

四、现阶段童谣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应用的问题

(一)童谣选取内容较为单一

对于幼儿体育游戏而言,现阶段选取的童谣大多数重复,有很多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童谣,缺乏创新性。对于这些童谣,孩子们大多口耳相传,自小听到大,因此在幼儿体育游戏过程中很可能对其失去新鲜感。以丢手绢为例,自从笔者在十几年前进行幼儿体育教学时,这一童谣和体育游戏实现了融合。到现在19年,这十几年间,这一童谣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流传了下来。带来的问题就是与之相结合的幼儿体育游戏形式固定,没有变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的运动倾向是在不断变化的,早些年间吸引孩子的幼儿体育活动,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可能失去了吸引力,这样就会造成了孩子们不愿意进行类似的体育游戏活动,进而对体育课程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由于孩子们追求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可能会在活动过程受伤,不利于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单一的童谣带来的问题还有教育模式的固定化,课程没有了新意,自然也无法吸引孩子的兴趣。

(二)童谣和幼儿体育游戏的融入脱节

除了上文提到的内容单一之外,现阶段在许多地区,出现了童谣和幼儿体育游戏融入脱节的问题。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幼儿熟悉的不再是“花木兰”“孙悟空”,反而变成了变形金刚、蜘蛛侠和蝙蝠侠等。而在游戏过程中其哼唱的歌曲,也由传统的童谣变成了英文的电影主题曲,或者是如奥特曼变身、铠甲勇士变身等口号。可以说童谣在体育游戏结合的过程中被时代割裂。如此一来,损失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剥夺了孩子在童谣中进行体育游戏的乐趣。再加上电子产品如今幼儿化,许多幼儿甚至放弃了体育游戏,转而变成了小小低头族,对于视力的发展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教师对于童谣与幼儿体育游戏结合的不重视

许多教师由于工作繁重,压力过大,错误地认为体育游戏是放松孩子和自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疏于引导,多是让孩子自由活动,只起到了监管的职责。而即便是教师带领的体育游戏活动,也由于教师本身的限制,很少会选取童谣作为活动契机。这样就加剧了童谣与幼儿体育游戏的融入脱节。在目前的幼儿园区,尤其是乡镇或乡村的幼儿园,教师水平有限,精力有限,几乎很少组织有规模的幼儿体育活动,更不用提将童谣与幼儿体育活动相互融合的过程。对于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而言,童谣的引入无疑增进了其趣味性,帮助学生实现了强身健体与心情舒畅的结合,确保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游戏之中。但是这一过程仍是任重而道远,其实现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更需要幼儿家长与整个社会共同发力。只有确保了童谣本身的文化内涵,才能发挥童谣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的正向引导作用,促使童谣和体育游戏实现真正融合。

参考文献:

[1]易太贤.挖掘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J].考试周刊,2018,(05).

[2]方卫平,王坤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72.

[3]农学冠.民间文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4]陈少青,周理平.幼儿体育游戏小组活动案例一跑跳与钻爬[J].青少年体育,2017,(01).

作者:刘玥 单位:喀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