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浅议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浅议

摘要:阅读教学要把读放在首位,教师要作具体的指导,以保证读的质量。其次,语文课应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要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此外,应以语言的训练为支点,努力地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以读为本;悟为核心;读写结合;用为宗旨

如何上好阅读课,追求扎实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长期探究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本,以读贯穿课堂。以悟为核心,引领他们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下面,我就如何实现简单扎实、和谐灵动的阅读教学课堂,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应以读为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课上贯彻“以读为本”,既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阅读课堂要把读放在首位,一是要保证读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学生没有读通课文,教师则不开讲。此外,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指名读、齐读、范读、默读、分角色读、赛读等。每堂课读的时间要保证有十多分钟。二是要保证读的指向性。读要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每次的读要有不同的目的。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赏,从而层层提升,循序渐进,不能光为读而读,停留在字面上。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老师一次次地让学生读,有层次的读———默读,读出大意;个别读,读出自己个性的体验;补充资源读,读出诗人的感情;加上动作表演读,直抒胸臆,将感情推向高潮。三是要重视朗读训练与指导。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课堂上,应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读,把课文读熟、读懂,然后在一遍又一遍朗读中,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从而提高朗读水平。以读为本,应建立在教师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善于发现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当然最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疑问,再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通过读书解答问题。如我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时,一位学生朗读到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时,声音很大,力气很足,但情感不到位。于是我及时点拨:“文中第一段说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力气还能有这么足吗?”学生都有生病时的体验,再读时,他就能入情入境,读得惟妙惟肖了。此外,教师还要认识到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点拨与提醒的最好方法是示范。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局限,往往会力不从心,此时教师的范读作用不可低估,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是学生模仿,提升朗读水平的捷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全篇或片断进行范读。

二、应以悟为核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是多元的,正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重在多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把玩、体验,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读活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和场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悟情,去体验,去发现,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融入到朗读中去,才能促进自读自悟能力的提高。

1.联系语言环境,展开想象,入情入境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我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你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伴随着课件播放的音乐声,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步入文本的情境中:暮春三月,长江两岸百花争艳,彩蝶飞舞,岸边杨柳依依,黄鹤楼巍然耸立,江上烟雾弥漫,波浪翻滚,一叶扁舟飘向远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然后要求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并拓展创造的意境。这样,学生就通过诵读加深理解了诗意,进入了诗文那更加优美深远的意境。又如在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可让学生对“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一句中,为什么用“扫”?力量如何?从哪里看出来的?师点拨引导,让学生联系“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一句中的“走”,从而让学生感受林冲的“宽让”,使学生在多元解读中丰富了“扫”的内涵,领悟了“扫”所体现的人文性。对于“踉跄”一词的教学,可指导学生演一演,将学生自悟、教师点拨与紧扣文本语句三者有机结合,同时也是缓解学生紧张心理,创造轻松愉悦、平实有效课堂的亮点。

2.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促进感悟

语文课应该有她浓浓的语文气息,要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依托促进人文的感悟,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在《但愿人长久》一文的教学中,我针对现在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的这一现象,让学生谈谈每逢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相聚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些什么人,什么事。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谈到了对久别的爸妈以及亲人的思念。再结合课文来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文本结合起来,深入文本,入情入境的感悟文章的感情脉搏,达到情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又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课件出示“思”,让学生组词,再谈谈每逢佳节家人欢聚一堂时你最思念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出王维独处长安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提高是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适度点拨和启发,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和把握肯定会更加精确和丰富。

三、应读写结合、以用为宗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语文是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习得与运用。阅读教学课应一手抓阅读感悟,一手抓语言文字的运用,两手都要硬,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读是吸收储备,写是表达输出,教师应钻研文本,创造机会抓住契合点进行读写结合,才能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语言实践,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模仿和迁移,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进而实现读与写相互提高。如何进行读写结合呢?阅读课上可让学生改写、仿写、续写,可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写的能力得到提升,使阅读、习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例如《爱之链》一文的结尾很含蓄,读到结尾时,我们不禁要问:“乔依醒来后会怎样呢?”就以“乔依醒来以后……”为开头,想象着续写一段话。又如《负荆请罪》一文最后说:“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两人紧紧地拉着手,坐下来亲密地交谈起来。”他们会谈些什么呢?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人物对话写作。语文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留给学生极大的思维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内容的空白。《黄山奇松》一文,课文着重通过“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等具体描写,突出“奇”。其他奇松,未做具体描写,形成空白。教学时,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一句,大胆展开想象,再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种奇松。学生们会写到黑虎松、凤凰松、麒麟松、连理松、双龙松等,这样进行拓展补白,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进行写法迁移,一举多得。有了模仿的范文,就有了创作的基础,教师可在学完课文后指导学生依照着自己写一篇类似的作文。模仿课文练写可以仿写全文或仿写片段。如学了《早》,让学生学习作者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的方法来介绍我们的教室。学了《鸟语》一文,可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学了《广玉兰》一文,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把这种植物的特点细致地写下来,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得到一次切实的运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孙银安 单位:贵池区杏花村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