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中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摘要】文章以中职课堂教学为依托,应用混合式学习驱动模式,基于微课将线下的传统课堂学习和线上的翻转学习有机结合,建构基于微课的中职混合式理论认知、技能实训、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信息化教学时代对中职课堂的全新要求。经实践检验,基于微课的中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理论与职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微课;中职;混合式;教学模式

2018年4月,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1]。中等职业(以下简称中职)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量合格的中高级职业者的摇篮,在基于物联网的工业4.0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必将对我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职教育变革,克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困难,通过技术改善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学习

网络化教学由于缺乏教师对课堂的引导,缺乏必要的教学互动,其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基于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传统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知识的系统性传授,但课堂教学渠道单一,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混合式学习将两种学习方式中的优势元素有机融合,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又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技术的交互和数据分析功能,为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供可能。

(二)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与要求,在课堂上采用的针对性教学策略与方法。“模式”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ode”,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最先将其引入教学,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3]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认知规律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经历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概括型向展现型、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尤其是近年“互联网+教育”理论的提出,突破了原有教学模式中对课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三)微课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资源模式之一,随着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及翻转课堂的推广和普及,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刘名卓教授从微课的“课程”属性出发,提出微课需要具备必要的课程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教学评价(学习评价),以及内置必要的学习支持(如提供学习笔记、批注等学习工具)[4]。微课发展到高级阶段“微课”后,它不仅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而且是一系列有逻辑关系视频及相关教学资源的组合。

二、基于微课的中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及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立理论认知、技能实训、社会实践三种相互联系的课堂。三大课堂定位清晰,循环运行。理论认知课堂主要学习专业基础教育、基本职业能力教育,侧重于知识理解与体验;技能实训课堂主要是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教育,侧重于技能培养与实训演练;社会实践课堂主要是在职业轮岗中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侧重于生产实践当中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步提升。微课作为目前“翻转课堂”模式的主体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观看微课,预先理清知识脉络与重难点,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将更多地课堂时间分配到项目实训当中,真正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但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应用线上学习方式,需要学习者能明确自身的学习动机,对个人学习的自主性有较高的要求,而这正是大部分中职学生难以做到的。混合式教学能将线下的传统课堂与线上的翻转学习形成有效互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过程、过程有评估”。因此中职课堂教学应运用混合式学习中的态度驱动模式(Attitude-DrivenModel)(如图1),将线下的传统课堂学习和线上的翻转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最优化。以下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基于微课,建构中职混合式理论认知、技能实训、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三、中职混合式理论认知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

中国教育招生顺序(重高→普高→职高)决定了到中职就读的大部分学生生源较差,因而学生个人的持久提取(DurableRetrieval)能力、认知(CognitiveApprenticeship)能力、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能力较为缺乏。因此在专业理论课的职业相关学习(Career-relatedLearning)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在教师讲授后及时理解、掌握知识,给课堂教学的开展带来较大的难度。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中职教师无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多次个性化的讲解和辅导。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课资源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预习,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有针对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难度。中职学生课中课后均可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内容学习,掌握巩固相关理论知识要点。相较于传统课堂,中职教师应适时转变课堂角色,解放师生关系,由主讲者变成辅助者,由指挥者变成组织者,适当减少课堂教学中的面授讲解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如图2);相较于翻转课堂,中职教师应根据学生学情,加强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监控,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前小测等方式掌握微课学习情况,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学习中的引导和修正,避免中职学生持久提取能力、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对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完美融合。

四、中职混合式技能实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

技能实训是中职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真实岗位和工作过程的模拟,让学生切实掌握适用于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目前中职实训的主要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和项目教学为主,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致力将实训课堂活动与典型职业行为进行整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技能实训课堂脱离不了“讲-演-练”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理论和操作要点—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进行实训练习。在传统的教师演示这个环节,由于受到设备和场地的限制,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不少困扰:在机械、电子等学科的实训课堂中,老师只能在一台设备上进行操作演示,往往出现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听不到的情况,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以实操为主要内容的实训课堂中,专业设备、软件的应用往往步骤和参数较多,导致教师反复讲解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微课能够将实训内容浓缩于可以反复播放的视频当中,因此中职混合式教学能较好地解决实训环节遇到的问题。使用微课配合教学,学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观看微课视频,因此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看实训操作的要点,避免了“围观”现象的发生;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观看相应的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如图3)。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知识在接受20分钟后的遗忘速度就已达到42%,而实训教学往往要求学生对操作的步骤和参数做到零误差。因此在混合式实训课堂中,微课视频的最佳学习时间应以课堂为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为辅。教师可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尤其是设备操作类的实训,对于易错易漏、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操作应进行主体辅导和把关,防止实训事故的发生。

五、中职混合式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为了打造学生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工作技能,实现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中职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2+1”(或“2.5+0.5”)的社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前一阶段为在校学习阶段,学生在学校进行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训技能学习;后一阶段为跟岗实习阶段,学生在实习基地或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共建校企“师资对接、教学对接、文化对接”的三维共同体,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但在社会实践阶段,如何克服学生分散在多个实习地点、各实习企业时间安排无法统一等困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岗位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的不断融合,学校通过架设基于微课的智能教学云平台,能有效地解决在社会实践阶段教学开展所遇到的困难。学校与实习企业合作,创建基于微课(包括教学设计、PPT、微课、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其他辅助资源等)的教学云资源库。社会实践负责老师定期通过智能教学云平台(如超星、蓝墨云班课等)将课程给学生,并且借助平台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测试、答疑讨论等),布置作业或小组任务。通过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双边互动,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了解、掌握、思考和内化(如图4)。最后,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借助厂访、电访或返校日等形式,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个性化辅导作用,使得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完美闭环。

六、中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分析

为了探究基于微课的中职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作用,特选取某一学校的部分班级进行教学成效数据对比分析,调研结果如下:

(一)理论、技能水平明显提升

本案例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简称NCRE)取证率为对象,每半年为一个实验周期(共2期),每个实验周期抽取了10个班进行实验分析对比:其中5个实验班采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理论认知、技能实训教学模式,对比的5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级的专业、初始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相近。通过表1可知,该校自2017年2月实施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级,在第49(2017年9月)NCRE全国统考中的取证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班级;第二个实验周期中,实验班在第50次(2018年3月)NCRE全国统考的成绩,则呈现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基于微课的中职混合式理论认知、技能实训教学模式,能对中职在校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提升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本案例以求职信写作能力为对象,抽取专业、初始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相近的两个班级各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班采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微课+教学云平台”进行求职信写作的教学与指导,对比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者均以回校现场测试的方式对求职信写作能力进行考评,将学生对求职信写作能力分为:写作格式、写作内容、写作语言、附件说服力、专业内涵五个方面,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1~5分)进行评价,数据利用SPSS20.0进行差异性检验,计量资料(sx±)进行t检验,经计算0.01<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由表2可知,实验班学生的求职信写作能力各项指数均优于对比班,综合写作能力提升明显。由此可见,基于微课的中职混合式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七、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微课的中职混合式理论认知、技能实训、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于教学云平台上的微课,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主导和监督作用,能充分适应中职学生自主能动性较弱的学情特点;中职特有的理论认知、技能实训、社会实践课堂,能充分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理论与职业技能水平。该研究不仅为中职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提供了借鉴,同时也满足了信息化教学时代中职师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全新要求。

作者:杨毅 赵玉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