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和制约

(一)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素质修养教育

人格素质修养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高校一直立足于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独立人格的培养、诚信教育等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Freud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5~6岁是人格形成的时期,此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对于人格已经形成的大学生来说,高校的人格素质修养教育只能起到完善和健全的作用,对于人格已经发生扭曲的大学生来说,高校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将其完全重塑与构建。因此,出身和成长在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孩子,往往具有比较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而生活在愚昧无知家庭中的孩子容易产生畸形人格,具有过激、偏执、孤僻等行为。这样的孩子进入高校后,势必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影响。

(二)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业教育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大学阶段的学习明显不同于大学入学前的学习。高校学习要求学生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为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要有较高的自控能力。然而,受传统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束缚的家庭,要求孩子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全部,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遭受挫折时,自信心下降,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还有的家长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问,尤其是刚刚离开家进入大学、自制能力差的孩子,没有了来自家庭的压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无论是哪种家庭教育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业教育的负担。

(三)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强但情绪化倾向又非常明显的教育群体,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和阶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即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使其彼此信赖、彼此尊重,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高校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的情感教育、社会责任感、美感教育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教育。当学校对孩子爱情观等情感方面进行正确引导时,有的家长表示不理解、甚至反对,认为爱情是孩子完全独立、走向社会后才能涉及的领域,在校期间就应该好好学习,学校对此也应该跟家长一样坚决地反对。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使情感脆弱、不稳定孩子更加叛逆或行为消极,甚至泛化到其他情感领域,从而走向极端。出生在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为更不能正确处理恋爱关系,失去对美好爱情的憧憬,甚至出现性观念的偏差。因此,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情感教育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家长和学校都不能回避的、共同的责任。

二、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引发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有家庭成员的素质、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功能的变化以及高校与家庭沟通机制。

(一)家庭成员的素质

家庭成员的素质是家庭教育好坏的主要原因。家庭成员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品位的文化素质通过言行举止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榜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将会是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开展各项活动时,会积极配合,从而促进学校的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相反,出生在一个家庭成员素质不高、有不良习惯的家庭中的孩子,长期受到有形无形的影响和暗示,耳濡目染地刺激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阻碍了他们积极向上地健康成长,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势必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难以改变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效果。

(二)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结构对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婚姻观念的改变,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等很多特殊的家庭结构形式。离异单亲家庭多是因为争吵、甚至肢体冲突、一方出轨等原因而出现离婚,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由于家庭不健全、人际交往封闭、情感关注较少,使得他们在个性发展方面容易出现自卑、孤僻、敏感、暴力倾向,对现实不信任,缺乏安全感;在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学业成绩低下;在情感方面容易失去对爱的正确理解与表达。生活在重组家庭的孩子由于继父或继母的特殊角色,并存在传统偏见,给继父母增添许多麻烦,使他们无法按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容易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4-2-1”式的独生子女家庭迅速增加,物质条件优越,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家长为孩子包办一切,家庭教育不到位,致使孩子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专断、多疑、抗挫折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主见等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三)家庭功能的变迁

现代家庭基本上都以孩子为家庭中心;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家庭的消费也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保险制度越来越完善,老人离开子女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传统家庭变得越来越小,这些变化使家庭中心下移,家庭的教育功能出现分化。一是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所起的作用淡化,过分娇宠、溺爱,使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独立生活能力下降;二是由于家长言行不一,口头要求严,但遇到实际问题却一再宽容原谅,甚至有布置无检查,或者误导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使孩子在形成道德情操的积极方面被异化;三是家庭人口减少,成员关系简单化,使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作用被弱化,使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许多孩子身上逐渐减少甚至失传。这些本应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却被拿到高校中来进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偏颇,加大了学校的工作难度。

(四)家庭与高校的沟通机制

由于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与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一方面高校缺乏与家长的主动联系,大多数情况是只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育工作者才与家长主动联系,告知其孩子在校的表现,而且仅限于就事论事,对于问题之外的方面则很少谈及到,这导致无法从根本上了解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从而使思想教育工作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就可高枕无忧,对孩子在学校的事情不管不问,极少主动联系学校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甚至都不与孩子联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就将所有的责任全部归于学校,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而忽略了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与家庭的沟通机制不畅,导致出现问题时高校与家庭相互推诿,学生、学校和家长谁都不从自身找原因,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极其不利,更不利于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成员首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家庭成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作为家庭成员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立场坚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切实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处处做到表率作用,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敢于面对现实,承认错误,在孩子面前树立崇高形象。同时,作为家长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思想,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和心理状况,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真正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把关心和爱护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结合起来。因此,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对孩子实施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当前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二)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伦理道德是指家庭成员、亲友之间共同生活及交往等应该遵循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成员要规范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自觉培养责任心,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懂得做人的标准。对于家庭成员年长者要注意树立人人平等的现代家风;对于家庭的核心———父母要注意加强孩子的尊老爱幼、社会公德的教育;对于与孩子平等的兄弟姐妹来说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共同成才;对于单亲家庭或组合家庭来说家庭成员要注意建立以爱情为婚姻基础、以道德责任为保障的婚姻观念,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与异性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高校与家庭长效沟通机制

努力探索高校与家庭统一和谐的教育方式,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途径。高校和家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双方摆正心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经常地、全面地相互沟通,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健全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掌握学生真实有效的家庭信息,通过书信、电话、网络、公开课堂等手段定期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状况;家长也要将学生在入学前和在家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家庭状况等情况对学生的辅导员予以真诚地沟通,辅助高校做好学生工作,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四)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学生的教育仅靠家庭和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因此,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途径。社会相关部门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政府也要开设相关的家长课堂,使学生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人的发展规律和孩子的心理历程,掌握孩子的发展特点,懂得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和家庭教育的原则,并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本文作者:吴鲁智、吴峻青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