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摘要: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修身立志理念、以和为贵理念等宝贵财富,深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这不仅需要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与部门协调等多种资源配合作为基本保障,还需要强化主导与主体、理论与实践、虚与实的结合,促进“转变角色”“学以致用”“同频共振”,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应有之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主要依据

为进一步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我们要充分挖掘两者进行融合的主要依据,即通过分析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契合点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进而阐释两者融合的合理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不只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的责任使命,也对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校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对“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而且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产生影响。再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两者融合不仅是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还对引导大学生通过正确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复杂多变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不足,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高校要牢牢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把握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方向。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处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之一。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其所包含的育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教育目标等方面有着契合之处。第一,两者在育人方式上具有相通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教育同样具有的教化功能,旨在达到“以文化人”目的。两者皆强调输入式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第二,两者教育在价值观上具有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也以积极向上为显著特征。两者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以个体的发展需求为根本。第三,两者在教育目的上具有相似性。其中,“阴阳合一”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要内涵,它所理解的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包含对立与统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与思想政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上存在着相似之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

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在道德层面,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道德教育的资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水平提供了资源基础;在爱国主义精神层面,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可以帮助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还对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两者的融合,能够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创新思想,使大学生获得积极的正能量,使青年人的人格更加完美。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途径进行传承,不仅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还有利于大学生个体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的主体意识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提供科学的途径和人才支持。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主要内容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修身立志理念的重视、以和为贵思想氛围的营造等,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精神,保证了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风雨坎坷仍屹立于当今世界。“爱国”一词早在《战国策•西周》中就提及“周君岂能无爱国哉”,后又出现了无数的爱国志士: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雄心报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精神。而今,结合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总书记提倡要有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这成为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5],这为振奋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触发大学生爱国情怀提供了理论指导。随着一些外来错误思想的入侵,西方敌对势力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渗透、煽动和破坏,这不仅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严重损害,还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追求产生消极影响。基于此,应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信念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培养自尊自立的人格品质。为此,高校要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牢牢坚定其理想信念和价值的追求。

(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塑造大学生的进取态度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不断延续的重要精神特质。为了与天地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来不肯轻易认输,中国人民始终都在强调积极进取的意义。“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进取精神定义为不断追求进步,取得心中期望的心理状态。《论语》中曾经指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激励中华儿女要时刻保持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无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精卫填海”,抑或是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等,其所倡导的核心思想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自强不息精神,我们自此对古代自强不息精神充满着崇敬心理。基于自强不息精神的影响,其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优化发展,同时反过来又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提供了优质渠道。高校在为大学生保持进取心,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方面,高校通过中国历史教育,使大学生从中华民族的奋斗和屈辱史中增强对民族自强的自觉,在前人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自强不息的经验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抑或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而且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通过高校对大学生积极开拓进取的引导,从而培养出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三)加强传统文化中的修身立志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体的道德修为,强调个体严于律己的精神品质。古代非常重视立志教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志”归纳为志向,孟子则强调“持志”和“尚志”,并且提出了“夫志,气之帅也”。宋代苏轼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成功的动力,是为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意志。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修身为本”思想,强调在端正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的前提下(“正己”),才能以身作则约束他人(“正人”),即“正人必先正己”。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道德水平、价值取向产生重要影响。之所以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滋养立德树人的宝贵智慧[6]。首先,高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对道德修养理念的认识,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高校要深刻认识并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价值观、道德情操的影响,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道德基因深植于青年大学生血脉中。最后,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作为大学生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并将这些无形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重视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理念教育,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向来主张“以和为贵”,即以和谐为最高遵循。以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其中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意为不同事物之间平衡的一种完满状态,儒家十分重视和谐,凡事讲究保持必要的和谐,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和谐思想氛围的营造,尤其重视社会和谐发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助于营造愉悦友好的氛围。在此背景下,发扬“以和为贵”传统和谐思想,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大学生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对不同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培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高校要重视其在人际交往当中的作用,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发掘且传播其和谐思想,营造求大同而存小异的和谐校园氛围。通过营造和谐的思想氛围,不仅能够加强学生身心修养,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够激发其积极接受高校思政教育的兴趣,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为社会发展输出有用人才提供保障。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基本保障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与部门协调等多种资源要素的协调配合,共同发力、一齐推动,从而切实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教育理念: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观念

基于历史影响,从“五四运动”的“反传统、反儒教、反文言”到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旧立新,可以说我国近现代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一波三折。改革开放初期,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们对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7]近些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和各级各类高校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从理念上破除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约束。一是重视传统文化研究课题,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开展深入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整合与创新,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泛的理论支撑;二是探索融合教育的方法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将趣味生动的教学活动融入教学内容,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增添兴趣;三是转变相对过时的表现形式,不仅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8],还应当创建开放化的、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独立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广阔的平台,吸引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

(二)师资队伍:专业团队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

传统文化教育者的理论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效。高校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起到继承、传播的重要作用,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极为必要。其一,提升教师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积累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鼓励教师参加专业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的培训,促进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自身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其二,“思政课教师怀有‘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教育智慧,‘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教育担当。”[9]提倡教师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信,促进文化素养提升,主动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问题。其三,教师提高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方式,加强对“教法”的研究,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其四,高校自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专家领衔的教学专业团队,并在两者融合上给予必要指导,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把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途径、教学内容之中,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

(三)课程建设: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多元渗透作用

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课程建设尤为重要。在课程建设上,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渗透作用,首先,寻求教学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之间的切合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筛选出与学生成长发展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找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的切口,及时有效地融入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在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安排教学时间和编排教学内容,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其次,就两者融合的相关课程设计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构建,以分阶段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中,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再次,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选择上,通过邀请一些知名教授、国学大师等,通过报告会、讲座、论坛,以合作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的了解。

(四)组织保障:部门协调营造浓厚传统文化氛围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学校领导、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首先,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教学机构和部门承担相应任务。为此,要建立专职的传统文化组织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可包括高校中院系的领导,以及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师生。其次,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得以加强,例如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内传播过程中,需要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新闻传播中心等部门协同合作,保持高效的合作效率和友好的默契程度。再次,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方面,需要校内相关职能部门齐心推动,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的高度,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作出科学合理评价。

四、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模式构建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样灵活,通过结合主导与主体、理论与实践、虚与实,促进“转变角色”“学以致用”“同频共振”,从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注重主导与主体结合,促进“转变角色”

虽然高校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其角色定位的准确性也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更系统、更完善、更准确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因此,应实现两者的角色互动和角色交融,促进双方角色的转变,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两者的统一。一要巩固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实现从传统讲授型向学习导向型转变,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以创建不同学习平台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权威型教师向服务型教师转变,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避免“满堂灌”“一言堂”的低效教学,根据学生需求择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二要尊重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构建良好的互动教学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有效的自我教育。为此,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鼓励、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也要对大学生的学习教育施加压力,使其积极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以致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既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实践的。在大学课程教学形式中,“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这一基本要求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10]中华儿女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内容本身体现着浓厚的实践性,基于此,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来指导现实实践,并丰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成果。首先,高校借助相关课程的传播作用,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认知,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教学,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高校要充分利用教育场地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从实际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光大。最后,建立校内校外联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在师资培养、课程开设、对外传播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培训提供实践平台。

(三)注重虚实结合,促进“同频共振”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11]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破了传统时空限制,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崭新渠道。第一,创新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高校教育者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发挥大学生的网络学习优势与学习主动性,让其参与制作大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等,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之相融合,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第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高校利用在线网络平台,开展线上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线上诗词对垒、线上成语接龙等方式,营造富有活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氛围,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第三,强化监管,筑牢高校网络文化教育阵地。从严格意义上区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是需要积极地发扬光大的,而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或者带有糟粕的内容就需要坚决抵制。然而,一些网络信息借着传统文化的外衣流行传播,反而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展开。为此,有必要广泛开展网络媒体法律及道德相关知识的教育,强化高校网络平台的监管,促使全社会严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底线,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仰义方 陈沛珊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