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论文范例

优秀教育论文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1

1.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形式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容易受到一些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在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发生着改变,有些高校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高校却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有效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夸大社会功利,而缺失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诚信意识。

2.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速度不相适应,导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有应届毕业生700余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实际数量有750余万人。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教育观念和技能培养等原因分不开。当前高校片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能承受社会压力,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甚至出现对就业缺乏信心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相衔接,更没有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网络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更多的大学生愿意从网络中获取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获取的途径。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在教学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不良网络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负面作用。部分大学生在利用网络便利性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养成了对网络依赖的习惯,导致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有些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辨,被错误信息所误导;有些大学生被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所影响,改变了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些现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结果。

4.学分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一方面,虽然学分制对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要求,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忽视,对实践知识的忽略,而只是片面追求理论和学分,进而走上社会之后会出现政治意识不强的现象,不愿意承担一些社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学分制度下每个学生选择的学分和课时不同,上课时间和地点也不相同,传统的教室和班级的概念被打破了,导致学生流动性增加,班级集体意识却逐渐淡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勤劳勇敢、诚信友爱、谦虚互助以及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全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勇于现身祖国的博大情怀。

2.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教育大学生要首先提高个人内在思想道德和修养,进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从而正确处理好自个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只有让当代大学生明白了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也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校的角度去从制度和课程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课程中

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课程教学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更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二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中。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

俗话说,一个好的领导,不如一套好的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高校的制度是一种隐性的文化软实力,对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有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中,制度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制度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高校制度的内容。比如,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奖学金选定标准中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比重。在高校制度建设中,提倡道德第一,既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实践是将学习内容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价值观的重要桥梁。我们可以设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考察,通过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再如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和礼仪要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

四、总结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术化发展;伪学术化;伪学术成果

本文所谓基础教育的学术化发展,就是指基础教育各个层面都过分追求教育工作与教师工作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以至于影响和干扰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影响到了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教育学术化的错误

诚然,优质的论文、著作和课题,都是一个学校与教师的教育学术发展的表现与成果。但是,我们如果过分看重这些东西,将它们的有无和多少,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工作绩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走上歧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春秋时期的孔子,都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开山鼻祖,他们在世时,都没有任何学术化的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但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却流传千古,影响后世。根源在于他们的一生都是躬行教育实践的一生,他们全力投身教育实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却培养出不少杰出的弟子,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弟子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名垂青史。两位教育鼻祖的经历启示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立足实践,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切实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工作的唯一任务和目标。而学术性的成果,则是自然在其中了。即使自己不去将它写成文、将它“学术化”,自然也有他人或后人来将它们“学术化”。

二、正确看待论文、著作和课题

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只是教育的可能的副产品。一个教师,如果他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他最有效地促进或帮助了学生发展,他的工作任务就完成了,他的劳动就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如果说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都叫做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那么一切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都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教师自觉总结的结果。而且一般来说,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教育学养、足够的教育经验、足够的教育成效,他才会有心思、条件和可能去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或学术化成果。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这样的教师其实在教师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少的,大概不到百分之一。因此,教育部门对学校和教师,强行规定要产生多少论文、著作和课题的做法,目前主要课题的强制性要求,是非常错误的。有些教育行政或教育业务部门,公然提出“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的课题口号,这是严重脱离教育和教师实际、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同时,一些教育业务和行政部门,过分频繁地进行论文评选活动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管理行为。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种纯学术化的成果形式,并不是越多就越好的。因为教育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追求物质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始终立足基本的人性,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讲究“创新”,而教育可能更多的是要强调继承和传承。也就是要继承和传承教育和人性中那些不朽的东西,也继承和传承教育界那些公认的经典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教育在理论上的发展,本质上是极其缓慢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有无数的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冒出来。因此,教育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是不可能太多的。而且,真正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的教师,往往是极少的。一般只有极少数教育家级别的教师,才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如果在外力强制下,或者在教师自己的强制下,勉强去生产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其学术化产品(论文、著作、课题)的质量,往往是很差的,大多是没有价值的。

三、伪学术化成果泛滥的成因

1.教育管理的学术化倾向

教育的伪学术化形式和成果泛滥,主要根源就在于教育管理部门的“教育管理的学术化”取向。各级管理部门,太看重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和成果,结果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一窝蜂地追逐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忽视和无视基础教育的本质教育实践。

2.缺乏科学规范管理和评价机制

除开教育管理的错误的学术化取向之外,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对教育“学术形式”的科学规范管理和评价体制机制,也是教育的伪学术化形式泛滥的重要根源。譬如论文的质量、著作的质量、课题的质量,如何衡量?谁来衡量?如何考察?程序如何设置?标准是什么?这一切基本无人过问。

3.缺乏民主和正义程序

绝大多数的教育教学课题,常常是教师基本什么都没做,就是在课题主持人的授意和策划下,做些毫无意义的书面文章,或者搞一两次表演性的花样节目,然后写成结题报告,将一大捆似是而非的“成果资料”或“原始材料”包装入袋,填写好有关课题申报表格,各级各部门盖好印章,然后课题就算圆满结束。

4.学校与教师唯利是图

在职称等利益的诱惑与逼迫下,不少学校和教师唯利是图,放弃了学术道德底线,从而炮制出大量假冒伪劣的“成果”。

5.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

官僚主义在工作作风上追求的是工作的最大“轻松化”和“简便化”。搞教育的“学术化”,各级教育官僚,就只要坐到办公室,装模作样地翻翻“学术成果”,就把这说成自己的工作和政绩。这个比起广泛地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和家长,自然要轻松简便多了。

6.忽视和无视学者的作用

教育学术化的错误走向,是教育界忽视和无视教育学者作用和地位的恶果。教育的本质是学术性事业,它必须由真正的学者来领导与把关。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和业务部门的官员,都往往不是教育学者,有的甚至根本不是来自教师行业。如何确保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主要领导者都是货真价实的学者,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警惕伪学术化形式与成果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3

设计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三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内容如下:学科教育理论模块包括学科教学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学科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包括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典型课例分析———兼谈新课程学科教学设计、新课程专题研究;学科教育研究模块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科教育研究简介、优秀学科教育研究介绍、教育论文写作。这三个模块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课程功能。

其中,学科教育理论实现在职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计,旨在使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课改理念,提升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专题研究”环节依据新课程中增设的学科专题开设,帮助教师解决在新增学科内容方面带来的困难;学科教育研究是在职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练后,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对有效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专业提升和引领作用。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一。数学教育理论,含三个分支,分支一数学教育基本理论:一般教育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目标教学”理论与中国高考;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分支二数学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概说;古代外国数学课程概况;中国古代数学课程概况与突出成就;欧洲数学课程的发展;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的演变。分支三数学学习理论:“学习”与“数学学习”概说;基于行为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认知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人本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公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是警察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开辟了广阔的语义空间,在社会问题冗繁杂糅与警察压力持续增强的语境下,意义非常重大[1]。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公安后备人才和培训在职民警的双重任务,对新时期公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是公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合格预备警官,提高受训民警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2]。笔者2022年2月24日通过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题名“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论文35篇。时间分布情况见表1(P1表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P2表示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R表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与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百分比),数据不一定完全精准,但具有参考意义。从国内期刊文献的搜索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关注,但就职业道德教育整个领域来看,涉及的研究成果较少。

二、对新时期公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根据笔者“新时期公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心态调整策略研究”项目组的前期文献综述和资料收集,在此对新时期公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做如下思考。

(一)发挥学管干部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1.加强学管干部队伍建设

公安院校的学管干部是直接管理学生,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人员构成上看,主要有部队转业人员和院校毕业生(包括本校、外校)。在一些公安院校还存在教师等岗位人员的换岗实践及新进工作人员的换岗实习,这部分人员的学管工作时间有限,一般一到两年。虽然流动性带来了表面的不稳定,但新鲜的血液会激活队伍的生命。加强学管干部的队伍建设,首先需要各类人员优势互补,部队转业人员一般在部队受过多年的军事化管理和军人素质培养,他们的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军人作风。军事化、警务化管理和学生职业素养中的集体意识教育是他们工作的长项。本校毕业生熟悉本院校的情况,自身的就读经历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对学生的同理心,职业价值观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他们工作的长项。外校毕业生知识面广、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职业通路探索、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和职业心态调整都是他们更有优势的工作内容。而换岗实践、实习人员虽然在岗时间不长,但与院校各系部联系紧密、互通有无,加上一些教师有多年的专业教学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奠定扎实的职业基础。通过优势互补、优化调整,使学管干部队伍实现最优化组合。其次,提高学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放手使用,及时鼓励;工作有绩,适时奖励。对他们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予以及时鼓励,对工作有成绩、超额完成任务的学管干部进行任用、提拔、评先评优等方面的奖励。

2.丰富学管干部职业培训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是自我教育理念的完善。学管干部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感染着所带的学生。坚持爱岗有责、敬业有为、行为有范、教育有理;跟上靠下抓自己,身先士卒言必信。面对人生和职业价值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的大学生,学管干部的自我修养必须跟上。首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培训。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心理素质拓展知识的集中学习和培训能够提高学管干部的工作能力;坚持思想政治的学习和思考及文学、艺术、哲学素养的培养,是管理他人的前提和基础。积极运用校内外资源进行短期培训,开展退休学管干部经验交流、新任学管干部学习研讨,凝聚众人的智慧,对标更高要求,提升管理水平。其次,举行阶段性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学管干部的工作虽然面对的是在校学生,但工作烦琐,他们肩负着公安系统未来的希望,职业压力不小。学生思想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培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自我职业压力调节的培训,都可以帮助学管干部顺利开展工作,减轻职业带来的压力。最后,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定年度培训目标,积极进行学习交流,增强学习氛围,优化心理素质,开阔视野、完善自我。动之以情办实事,晓之以理多谈心,办事公道讲公正,心诚宁静无杂音。静下心来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成才的引路人。

(二)发挥校园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熏陶作用

1.通过增强校园文化“硬实力”坚定警察职业追求

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学生在校园里吃、住、学、练,校园环境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所言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价值倾向。所以,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增强校园文化“硬实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警察文化的气息,使他们在移步换景中感受纪律养成教育、认同警察价值观念。增强“硬实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增添警察文化特点,结合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和本校历史,宣扬积极向上、勤学奋进的价值理念,以未来预备警官的标准开展文化建设。诸如将校训放置在醒目的学生活动主场馆,激励学生好学向上、以校为荣;建造以爱国爱校为主题,记录学校发展轨迹、表彰先进典型的雕塑;开设警察历史展览馆,陈列记录警察历史宝贵资料,保留优秀校友和公安英模足迹。另一方面为校园文化学习和体能锻炼场所完善设施和设备,公安院校的学生未来要参加招警考试和警察晋级考试,这些考验对学生的文化和体能双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文化学习场所中学生利用得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和自习室,图书馆和自习室墙壁上可陈列杰出人物的图片、警察文化照片和名人名句警言,营造积极进取、舒适文明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浸染其中,在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进而获得人生价值。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网络建设需跟上时代的变化,对近年来公务员和招警考试的内容进行专门收集和整理,方便学生查阅。公安院校更应注重体能培训,为将来的警察生涯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校园内建设供学生进行警体素质培训的游泳馆、健身房和各类运动场等体能锻炼设施,鼓励学生平时多训练、用时知轻重,为培育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预备警官提供硬件保障,助其铺平警察职业之路。

2.通过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培养警察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基础必不可少,但核心仍然是精神文明的加强。精神文明是一种“软实力”,它为校园增添色彩与活力,为学生的行为指点方向。未来的预备警官,一刻不能马虎价值观的引导,时刻不能忘记思想上的修炼。“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奉献”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公安队伍前行,也引领着公安院校育人的方向。首先,要在常规学习中要加强文化“软实力”,让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进图书馆,让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让充足的馆藏资源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加强思想储备。在实际的校园学习中充分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其次,利用网络优势加强文化“软实力”,现代信息技术速度快、更新及时,年轻人也非常喜爱。校园网站的建设、校园论坛的创立,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鼓励他们自由参与交流,赞扬并传播好人好事及先进事迹[3]。最后,增添丰富的校园业余生活完善文化建设。在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办属于自己的校园报纸与杂志,举行主题征文比赛,发表积极向上的文章与诗歌,传播正能量的思想和观点,让学生的思想不仅能够自由交流,还能够尽情抒发情感。除此之外,英雄事迹报告会、前辈经验交流会、专业学术报告会、青年志愿者活动都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软实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警察职业价值观。

(三)发挥警务化管理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通过警务化管理培养合格警察职业素养

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学生在校期间以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外在保持良好的警容风纪,维护个人形象和学院整体声誉;内在培养合格警察的职业素养,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首先,外在的警容风纪通过行为上的警务训练来保持,从早上的出操、着装,到整理内务、晚查寝,以及学生的轮值。把以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训练成预备警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严格教育要在理,严格管理把好度,严格纪律重在行。学管干部要灵活运用行为管理机制,遵循《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要求,重视值班笔记和晚点名,正确引领、重点突出、记录规范。让警务机制保持统一、规范,警务活动达到有序、高效状态。其次,内在的警察职业素养要通过长时间的习惯来培养,职业价值观影响着个人的职业选择,但个人所一直从事的工作和习惯的生活反过来也影响着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在入学面试时,就思考过为什么选择就读这样职业性强的院校。通过让学生习惯警务化管理和井然有序的警院生活,让他们从思想上进一步坚定从事公安事业的信念,明确自己的使命,促进他们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早日达到一名合格警察的标准。

2.通过警务化管理体现个人价值争优创先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5

一、继续开展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

1、召开全区创建工作现场会,通过典型带动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评选区级示范性家长学校;评选优秀家长学校校长、优秀家长学校教师及优秀学员。

2、召开家长学校教育课题研究研讨会;评选优秀家长学校教育论文;申报第二批部级家长学校教育研究课题;首批立项的家长学校教育课题形成中期研究实验报告。

3、加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积极引导各学校研究开发家长学校校本教材,使家长学校教育更贴近家长、取得更大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教育局提出的“内敛工程”建设,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正师表、践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学师德模范事迹、演讲比赛、师德报告会、对照先进找差距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区教职工的师德水平。

1、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师德建设标兵”活动,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载体,以争当师德建设标兵为主要内容,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优秀教育团队和品德高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2、继续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月”,省教育工会已将每年9月份定为全省“师德建设活动月”,按照省市教育工会要求,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师德建设活动。

3、几项具体做法,制定区《教师公约》、《教师承诺书》、《师德评价考核方案》,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促进师德、师风、校风向更好方向转变,切实解决有偿家教、以教谋私、体罚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校形象,推进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

4、评选全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

1、建立健全区直各学校、处镇教委办工会组织,完善工会各项制度。

2、加强学校教代会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教代会作用,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努力保障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继续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工作,力争再创5个以上市、区级“工人先锋号”班组。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育硕士论文;写作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引言

1997年,我国开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距今已经有22年的历史。而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学位论文的质量上。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是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过程[1]。2014年,为了保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等系列文件,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指标,建立研究生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因此,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就成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数学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有其自身的特点:(1)选题应来源于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的实际问题,要有明确的数学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2)学位论文既有教育学科性质,又具备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的文理综合能力要求较高;(3)相对于理论创新而言,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应用创新能力的要求更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既有内容上的要求,也有形式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主要指学位论文主体的内容结构安排以及内容水平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形式上的要求,主要包括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排版格式、字数等[2]。而大多数数学教育硕士在本科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纯数学知识,理科综合能力较强,对于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论文写作等一些文科能力的培养不够好,导致其学位论文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容假大空,不能脚踏实地,大量摘抄往届论文成果内容,没有自己的逻辑框架,表达混乱;(2)论文地基不稳,没有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整理,论文内容缺少数据支撑,论证乏力;(3)态度不端正,不能严格按照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论文格式,各种图标、数据等使用不规范;(4)缺乏创新,不能与中小学数学教育与管理实际相联系,实用性及学术价值不高。基于上述分析,将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保障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探讨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使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目的,为数学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和质量保障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反映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有许多专著或者文章对其进行了研究。刘良华教授[3]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怎样选题、怎样做“文献研究”、怎样写“开题报告”、怎样做“历史研究”、怎样做“调查研究”、怎样做“实验研究”、怎样做“理论研究”等。张定强教授[4]通过对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王林全教授[5]针对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写作的保障机制,对如何指导数学教育硕士专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卢锷教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是数学教师自身再学习、再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全民数学素质的需要[6]。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从选定研究领域,到认真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再到利用各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际的研究,得出研究结果,最终形成完整的论文,这是大多数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之路。由此可见,要想形成数学教育硕士论文的保障体系,就要从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入手,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实行教育硕士“讨论班”制,革新培养模式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数学教育硕士学制较短,一年级的研究生大都在依据培养方案学习基础课、专业课[7]。除此之外,学生还有一部分精力要用在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上,在校学习时间缩短,用于学术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减少,甚至有些学生在论文提交前一个月才开始撰写,导致学位论文写作不规范,框架不严谨,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数学教育硕士的就业目标是考取教师编制,自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师招考,从而忽视了学位论文的撰写。通过实施教育硕士“讨论班”制度,真正实现“以导师指导为主,集体培养为辅”的培养模式。讨论班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提前进入论文选题、撰写等环节,同时可以将各审核环节前移,相对来说“延长”了学位论文研究时间,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定期在讨论班内进行讨论,使每个教育硕士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让每个学生重视学位论文的撰写。导师定期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论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8],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二)利用好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建设导师队伍

导师直接影响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导师贯穿研究生学位论文创作的全过程,优秀的导师通常能明晰研究课题中有价值的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数学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目前仍以学术型导师为主,这些教师长期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对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缺乏深入了解[1],数学教育研究不足,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教育形式并未凸显实效,导致学位论文指导水平不高。我们必须明白,术业有专攻,并非所有的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都可以作为教育硕士的指导教师。数学教育硕士的导师不能只精通学术,还要精通数学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利用学校引进人才的政策,加强数学教育领域优秀教师的引进并使其尽快融入现有的指导团队。通过进修学习、外出培训、邀请专家作报告等形式不断更新与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引导教师从学术型导师向教育硕士导师的转型,加强校内导师的培养。强化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聘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作为教育硕士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学位论文的全过程,形成“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

(三)突出数学教育专业特色,完善课程体系

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应该将课堂教学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为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指导,而学生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正好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数学教育硕士的质量。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架构,设置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学教学设计与学科发展前沿模块、数学专业技能模块和学位论文指导模块,构建“厚植基础,面向应用,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1)减少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比重,增加专业课程比重,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方法论等。(2)加强研究方法课程建设,如数学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统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3)大量开设选修课,突出课程的灵活性,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学说课技能、数学评课技能、数学解题研究、数学教育论文写作等。

(四)引入“双匿名”审核制度,构建评价体系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7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

目前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以“通识教育”为主题检索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数量仅占全部通识教育研究论文总数的4.8%。实际上,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研究不论是论文、论著的研究数量,还是研究人员的数量及构成,与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占据国内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②。如果说CNKI的文献可以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广度,那么,硕博学位论文则能够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深度。选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增刊),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到835条结果;若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得258条结果;而以“通识教育”为题名加以检索,则得到118条结果。若再以“高职”+“通识教育”为主题,在上述数据库检索,则得结果46条,去除与高职通识教育不相关的文献后,其中有效结果为10条。若以“高职”+“通识教育”为题名再次在以上检索结果中进行检索,则只有3条有效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为“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刘秀波,2006)、“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吴地花,2007)、“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吴继红,2009)。在研究通识教育的硕博论文中,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仅为全部论文数的5.5%,若以“通识教育”为题名进行比较,所占的比例仅为总数的2.5%。可见,目前对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进行研究的硕博论文占了绝大多数,而真正对高职通识教育展开深入专题研究的硕博论文目前尚不多见,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虽然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却并未真正地进入公众视线的尴尬现实境遇。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性分析

建国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和苏联的影响,在“一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形势下,我国大学也以当时苏联老大哥专业教育模式为模板,大多是以专业教育来培养当时各行各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上个世纪就提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和研究通识教育理论。通识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考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虽然运用调查法、比较法的研究文章也在增加(尤其是在介绍外国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以及我国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做法),不过,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检索、梳理与挖掘,目前学者多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因此,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定量研究,但是多数仍为定性研究。同时,我国通识教育实践存在着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较为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缺乏科学的通识教育理论的指导所致。当前,能够查找到的最早的通识教育相关文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卫平等人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一文。上世纪末,当时的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随之在国内的各大高校加以推行。在通识教育的研究人员与队伍中,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如杨叔子、胡显章、王义遒、季羡林、顾明远等),而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的研究群体主要是各高校的专职研究与管理者(如潘懋元、李曼丽、乐毅、张慧洁、檀钊等)、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刘曙雄、甘阳、王晓渔等)、在读博硕研究生等。其中,成果被引用比较多的是王义遒、潘懋元、李曼丽、甘阳等人所做的理论与调查研究。而通过对高职通识教育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人员多数集中在高职院校系统内,多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专门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研究人员,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通识教育尚未引起整个教育学界的关注,当前教育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更多的是实行专业教育而带来众多问题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

通过对检索到的论文主题进行归类分析,我国学者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持技术、实践与应用等三个方面:通识教育基本理论。包括通识教育概念及内涵、通识教育理念及与其他教育理念(如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自由教育等)的关系、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意义和价值、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等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涵义众说纷纭。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既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李曼丽将通识教育表述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有志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18。”陈卫忠〔2〕、梅醒斌〔3〕、陈智〔4〕等人对高职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策略,彭振宇〔5〕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途径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识教育的支持技术。这里主要是指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包括通识教育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等,如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管理制度等。“近年来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化进程并不理想,很多大学的通识教育遇到了发展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通识教育还缺乏足够的制度化保障。”〔6〕88不管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还是深化通识教育的实践,都必须以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管理制度为前提的。刘训华从生源、教师、社会、学校与学校管理四个角度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影响因子做了研究〔7〕。吴地花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中认为:当前人们对做人与做事同等重要和对于“学会做事”的新诊释、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高职教育目标与通识教育目标的契合、特别是高职的实践课程等,为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行依据〔8〕。#p#分页标题#e#

目前,对于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很少,尤其是对高职通识教育实行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的研究更少。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檀钊2007年7月在《高校教育管理》上发表的《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该文随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9〕。檀钊认为,尽管通识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时的通识教育已经步入了尴尬的境地。高职院校的许多特点实际上也正是其弱势所在,主要表现在生源素质不高、师资欠缺以及学制问题上,为此,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这在当前主张推行高职通识教育的众多观点中,保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认知。通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如课程编制、授课形式、课程评价、设置标准以及课程师资等;港澳台地区和欧美等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当前进展、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我国大陆部分著名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彭振宇、向丽、韩凝等人对当前大陆的高职通识教育现状、进展作了一定研究〔10〕;王前新〔11〕、李斌〔12〕等人对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盛光希对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及效果检测作了一定分析〔13〕,而王秋梅、黄星君则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对湖北省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做了个案式的实证分析〔14〕;蔡景界〔15〕、徐辉、季诚钧〔16〕、陆启光〔17〕、冯增俊〔18〕等人对国外与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及其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多的分析。对于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具体开展通识教育,刘秀波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就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和原因作了分析,并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9〕;吴地花在《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的同时,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内容和实施途径也作了深入的研究〔8〕;而吴继红则在其硕士论文中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考察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20〕。“但国内研究者更习惯于在一种应然的状态下论述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意义、效果或方法,面对操作进程中的问题大都采用问题呈现的形式,论及实践中怎样解决或理论上怎样分析时,就有些不知所措了。”〔6〕87

“通识教育”的思想发源地在欧美各国,现在已经被世界上许多高校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尤其是在美国得到实践,得以成熟发展,并且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因此,国内很多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美国一些名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成功案例,例如: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耶鲁、芝加哥、哥伦比亚和斯坦福等著名高校,试图从中寻找并总结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通识教育之路。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对其他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日本等教育强国的通识教育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研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周边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印度等国的通识教育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我国通识教育与其他国家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学习美国等国外高校通识教育经验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对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即通识教育)。不过,台湾的技职教育也主要是仿照美国的做法。通识教育从国外引进中国时,就有着水土不服的纠结和困惑,更何况当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培养理念和运作方法渗入高职教育领地时,遇到的理论困惑和实践层面上的艰难就可想而知。理论研究的“本土化”不足,只能导致通识教育实践上肤浅的形式主义。研究人员是否有获得基金资助以及所获基金资助级别的高低,也能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研究者的水平和研究论文质量的高低。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项目名称一栏输入“通识教育”,共检索到49条项目信息,其中,与高职通识教育相关的仅有3项,占6.1%;在49条项目中,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单位是高职高专的也只有12项,占24.5%。在高等教育类和其他教育综合、教育事业类共38种核心期刊中,根据影响因子,陈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种刊物,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对1994年-2009年中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检得375篇相关论文。在这375篇文献中,获得基金资助的共有48篇(见表5),其中国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占10%、部委基金(教育部)占38%、地方基金占35%、高校基金占17%。

高职通识教育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支撑技术、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这三类研究可以从体系上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预计2011年高职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会继续上升,不过,相对国内对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的研究而言,目前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文献仍然总量偏少。如果再从关键词频来看,目前的高职通识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管理学、图书文献学等视角。张寿松认为,通识教育应该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维度开展研究。本体论研究不足造成通识教育认识论的误区,继而又导致了实践上的形式化局面,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相互背离。目前,对于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视角仍然主要局限于教育学,而从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开展研究的相对较少,这与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至今仍未真正进入公众视线。中央媒体多家舆情监控表明“职业教育的被关注、被报道、被宣传数量及质量都排得相对靠后,以纸质媒体为例,我国现在有平面媒体1900多家报纸,目前设有专版报道职业教育寥寥可数,平均每周有一篇职业教育报道的报纸,全国算下来不超过100家报纸。”

优秀教育论文范文8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密不可分。1998年,我国高校开启了创新创业教育。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率先创设“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开设“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创业精神”。2002年,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同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理念。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可折算成学分做了说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分对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创新创业教育”正走进综合、师范、理工、医科、农林等各类高校,逐步从、边缘状态向圆心聚向,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如何?其研究方向、范围、主题、趋势如何?为全面了解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情况,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核心文献的主要特征,为推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篇名,检索方式为“精确”,在期刊来源类别中,勾选了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检索到549篇文献为本研究的来源数据。经检索发现,我国核心期刊最早刊发“创新创业教育”的论文始于2001年,故本文以2001—2017年为文献数据分析年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原始文献从发表年份、来源期刊、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基金分布、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梳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主题,了解和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展望其研究趋势。

三、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文献发表年份

文献在数量和发展趋势上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知识量增长的情况,因此,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按照普莱斯的文献增长规律,文献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以及饱和阶段四个阶段。在萌芽阶段,文献的数量处于不稳定的增长阶段,文献绝对数量不大,文献增长较慢;在发展阶段,文献数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数型增长阶段,文献急剧增长;在成熟阶段,文献数量增长减缓,逐渐演变成线性增长;在饱和阶段,新增文献逐步减少,文献增长速度趋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2001—2008年,每年约有2篇论文,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呈现零星发展之势;2009—2014年,每年约有20篇论文,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呈小幅上升之势;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构想后,创新创业研究发展迅速:2015—2017年,每年平均约有140篇,其中,2015年74篇,2016年166篇,2017年177篇(见图1)。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处于文献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仍有宽广的视域和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文献期刊来源分布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的分布差异较大,具有不均衡性。经统计和整理发现,549篇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分布在50种期刊中,平均载文量约为11篇。其中,载文量最高的期刊是《教育与职业》,载文51篇;载文量20篇以上的期刊有9种,约占期刊总数的18%,其文献数占文献总数的49.7%;载文量10篇以上的期刊有19种,约占期刊总数的38%,其文献数占文献总数的73%。由表1可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呈现出向一些核心刊物集中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教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科技》《中国大学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教育与职业》《中国成人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研究》《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为中文核心期刊。这些核心期刊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贡献较大。载文1—3篇的期刊有22种,约占总期刊数的44%,但其文献量仅占文献总数的8.8%。其中,高被引前十名的学术论文刊载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中国大学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期刊上。

(三)文献作者分布

在作者的发文量分析中,发文3篇以上的共8人(见表2),其中,发文13篇的1人,发文4篇的2人;发文3篇的5人。本研究将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视为核心作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共有8位,发文36篇,占总论文量的6.6%,可见,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者较多,但比较分散,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初步开展相关研究,在核心刊物发文1—2篇,缺乏持续、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核心作者群。

(四)研究机构

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机构来看,东北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18篇),其次是北京联合大学(7篇),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文量6篇。表3是发文数排名在前20的研究机构分布情况,包括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体育院校、农林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可见,师范、综合、理工、职业院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主阵地,而其他类型院校或机构对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关注较少或仍未开展相关研究。

(五)基金分布

统计发现,在549篇文献中,有部级、省部级、地市厅局级、校级等各类基金项目。其中,来自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4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11篇,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篇,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3篇,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各2篇。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基金类型以部级和省部级资助基金为主。为了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所获支持基金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笔者按年度对获得各项基金支持的文献数量分布进行了统计。2001—2008年,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共计13篇,年均载文量约2篇,仅在2004年有1篇论文得到了1项省级教育厅教研教改基金资助。2009—2014年,相关论文共计119篇,年均载文量约20篇。在此期间,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增多,层次也由省级课题发展到国家自科、国家社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高级别以及学会、研究机构的基金资助等;省级项目以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尤为突出。2015—2017年,相关论文年均载文量约为140篇,基金分布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部级、教育部等高级别课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各类别的基金资助论文成果日趋增多,尤其是在2016、2017年,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期刊论文同时得到了两项或多项基金资助,出现了获得基金资助的数量比发文数量还多的情况。但目前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还不够,研究层次和水平仍有待提高,各级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仍需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

(六)关键词与研究主题分布

在关键词统计中,“创新创业教育”频次最高,“创新创业”“高校”“高职院校”等关键词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中出现频次较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关键词统计分析发现,研究者们主要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实践、路径与策略等研究主题。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学者指出,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忽视“双创”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实践严重脱节,创新创业课程数量有限,师资力量薄弱,支撑体系不健全。此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思想观念固化、教育方式方法不足、实践平台少、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学者普遍认为高校应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有学者提出以优势交叉学科为基础,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也有学者提出应树立“大创业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构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方面,有学者介绍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指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要鼓励多样化发展模式;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高校自我运作模式、基于创业园技能训练的依托模式、政府政策文件资金推动模式;还有学者提出要构建高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建体验式教学实践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研究文献重点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学者设计了高校“学习、竞赛、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方案,提出构建分层递进式创业教育体系,拓展创业实践平台,重点建设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还探讨了基于战略管理视角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和策略方面,有学者建议高校应树立学用结合的教育理念,打造校园优质“创客空间”;有学者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可从政策保障、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还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优化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构筑的路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