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

摘要:在初中阶段,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实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化学实验课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较低。教师要想开展高效的化学实验,就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不断挖掘有效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意识,这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帮助。所以,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其知识内容都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实验是该门学科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的时候,虽然是抱着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的,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学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障碍。需要理解、记忆的化学知识不断增多,加之教师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板书,会让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被逐渐打消。而要想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以维持,还需要充分发挥出化学实验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思考等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化学的乐趣。

一、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化学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且令人信服的事实基础,学生通过进行化学假设和猜想来学习化学知识和理论。学生开发双手和大脑,以化学实验来内化化学知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此外,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方法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感官刺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细致观察和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有效地创设学习情境,会得到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产生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验课程,并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现象。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铁树开花”实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知识和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增强整体教学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实际操作和观察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对科学的敬畏精神,培养、建立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学校实验室的设备相对落后

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得到了更新,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因对实验教学不太重视,未对实验室加强建设和采购实验器材,导致教师无法顺利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动脑能力。但是从实际的实验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避免浪费过多时间,加之对学生能力缺乏信任,在实验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化学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试剂、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现象等,倾向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因此,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常是机械的、缺乏自主意识的,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获得的学习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另外,一些教师虽然会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化学实验,但是这种引导通常是按部就班,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因此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限制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的实验能力不强

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因实验能力不强,不能给学生熟练演示实验或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

三、初中化学实验的优化策略

(一)挖掘化学实验的德育功能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若形成环保意识,就能够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融入德育因素,重视环保教育,这样既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例如,在《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证明天然气中含有碳、氢元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选择燃料时应考虑什么因素”,这样的问题便能够引发学生的全面思考,有的学生可能提出“会产生多少烟”,有的学生可能提出“会剩下多少灰烬、是否易于点燃”等。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有关石油化学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加深对煤、石油综合利用的理解。同时,教师运用课件展示相关新能源的图片,使学生意识到对化石燃料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并使学生认识到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此外,当学生建立环保意识后,便能够在今后的化学实验活动中以及生活中考虑环保因素,以此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改变化学教学观念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更好地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在一起。其次,要贯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给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帮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最后,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要转变自身角色,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洽、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敢问、敢说、敢讲,打破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实践能力,加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作用。

(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初中化学教材所涉及的化学实验内容比较多,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教师需要对实验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全面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分析,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拥有的实验资源能够得到高效的应用。不仅如此,教师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哪些实验能够教给学生独立完成,哪些实验需要有教师进行示范,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内容充分掌握。例如,在开展“对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测定”的化学实验时,教材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为红磷,对于初次接触该化学实验的学生可以使用红磷,但是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是否能够用其他化学物质代替,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四)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实验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实验教学中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忽视了对学生化学实验素养的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相关的探究问题,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分析来深入地了解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问题思考,能通过观察现象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体,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角,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

(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知识,还需要带领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在自主实验的中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对第十单元的《酸碱指示剂》一课进行教学后,学生了解到科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花瓣里提取出化学物质进行实验,获得了酸碱指示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提取酸碱指示剂所使用的植物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还有哪种生活中的物质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呢?”除此以外,学生还发现教材所介绍的指示剂只有两种,即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溶液,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酸性溶液就会产生红色,中性溶液则会产生紫色,对照就可以分别,但是分辨碱性溶液中的蓝色和中性溶液中的紫色却很困难。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会显示无色、无色与红色,因此,使用酚酞并不能够分辨出中性和酸性溶液。为了可以找到效果更好的酸碱指示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成了“寻找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学习小组。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更加注重教学的内容和质量,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同时,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充分重视、参与实验过程,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思想,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优化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作者:程樑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