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范例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动画;《大理寺日志》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富饶的文化宝库,已成为当下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不仅是影视产品,动画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不应视之为一种简单的艺术风格[1]。作为媒介的动画,是文化生产的一种形式,可再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传递日本文化载体的日本动画,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地播出,深受当地青少年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深受我国观众喜爱的动画《聪明的一休》,可谓是日本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的典范。近年来,我国也产生了一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素材的动画佳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大理寺日志》便是其中代表。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包括传统建筑文化、传统节日庆典文化、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等等。充分利用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即便在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今天,也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化自信。党的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无数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当前,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更多的国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合理性与优势,对文化更有自信心,在传承发展中,使文化更有感召力。

(二)文化产业内容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要实现文化振兴,一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发达的文化产业又可以有力地传播传统文化。从20世纪轰动国内外的《大闹天宫》,到近几年大火的《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理寺日志》等国产动画,都从传统文化宝库中获取素材,出色地进行二次创作,从而获得了极大成功。这些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通过民族艺术形式的文化符号,表达民族国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并获得自己的文化地位[2]。

三、动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功用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青少年的欢迎,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功用。

(一)有利于青少年文化认同的构建。据调查,我国动画观众群体年龄构成状况为13岁及以下占11%,14~17岁占59%,18岁以上占30%[3]。从动画观众年龄的构成来看,其传播对象主要为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于确立价值观、寻求身份认同的关键阶段。身份认同问题,究其本质是一个主体问题,是主体在文化关系这种特定的社会之中对自我身份的追问、确认和定位,与自我主体性的构建息息相关[4]。青少年观看蕴含传统文化的动画,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作为前人智慧和思想积淀的传统文化,如果墨守成规,将会导致自身脱离时代,成为社会发展的累赘乃至羁绊。传统文化的传承,要紧跟时代创新发展。不少传统服饰、建筑,由于时代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利用动画技术可以生成影像模式的场景,再现远去的古代服饰建筑风貌。传统故事绝大多数以文字或口头相传。动画再现传统故事,更易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不断发扬光大。动画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重新呈现和诠释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动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动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新的工具。

四、《大理寺日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

《大理寺日志》由著名影视公司好传动画出品。剧情背景为唐代,讲述了主管全国重大案件的大理寺在少卿“白猫”李饼的带领下,侦破各种离奇案件,打击犯罪的故事。该动画于2020年4月10日起在bilibili(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独家播出,截至7月16日,播放量突破1亿,获得9.8的评分。其在获得良好口碑和较高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出色地传播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国传统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思想价值观。

(一)传播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大理寺日志》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从建筑、器物到大众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打造出一个二次元的“大唐盛世”。第一,视觉体系。《大理寺日志》充分利用动画制作相对实景拍摄的可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在画面表现上展现了大唐的风貌。场景方面,致力于展现历史上唐代的长安城。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唐代都市建筑,剧组特聘请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的张凤梧博士为该动漫古建筑顾问,指导动画中长安城的“建设”。制作方还亲自前往陕西省博物院,直接观察唐代建筑中砖瓦、卯榫的构造。经过缜密的设计论证后,采用3D建模2D渲染的制作方法,制作建筑场景画面,尽量还原唐代立体建筑场景。该动画最终呈现出气势恢宏又不失精巧的唐代长安城,传递了唐代对楼宇和城市独特的构造思路,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审美文化。服饰器物方面,尽显大唐特色。男子身着窄袖、圆领?袍,头戴幞头,脚穿乌皮六合靴;女性身着半臂衫裙和特有的大袖衫,面饰花钿妆。配饰方面,唐代武将身着明光铠,主角佩戴唐横刀、金鱼袋等。生活风貌方面,展现了唐代繁荣的都市风情。从开场的长安闹市,到结尾的西域马戏。集市上有来自西域的骆驼,有出售进口商品的“胡肆”,有极具中国特色的花灯、舞龙、宫廷宴会。朝廷中还有来自少数民族的官员等等。该动画视觉体系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其获得良好口碑的重要原因。观众在观赏画面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第二,听觉体系。《大理寺日志》的听觉体系中富含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开场曲《不世功》、片尾曲《何御》《少卿游》在歌词和伴奏上颇具中国传统风韵,与动画故事内容相吻合。伴奏和背景音乐多采用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琵琶、箫、筚篥、唢呐、大鼓、箜篌、铜锣等进行演奏,极具民族风味。搭配古风古韵的词曲和戏腔的唱法,将传统风格的背景烘托到了极致,有效地增强了画面内容的表现力、感染力。

(二)传播中国传统知识。《大理寺日志》片尾特设《<大理寺日志>小剧场》,依托故事背景和内容,用定格动画的形式科普唐朝的器乐知识、饮茶文化、商业情况、生活习俗、政治制度等。这种小科普形式的传播方式,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思想价值观。《大理寺日志》从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两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奸”“隐忍”“天下”以及家国情怀等传统思想价值观。人物塑造方面,塑造了憨态可掬的男主角陈拾,化身为白猫的大理寺少卿李饼,风度翩翩的丘将军等角色。外貌丑陋的大理寺少卿一心办案,铲除黑恶势力;玉树临风的丘将军却大肆杀降,不遵命令,出尔反尔,传递了“人不可貌相”的传统价值观。憨态可掬的陈拾,虽出身贫寒,却有担当、有责任,心怀正义,传递了传统文化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责任感。故事情节也同样展现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如主角面对困难时的坚韧,面对危险时的急智,对同胞和家人不离不弃的集体主义观念。

五、结语

以《大理寺日志》为代表的中国动画,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

(一)讲好中国传统故事。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故事,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大理寺日志》改编于同名漫画故事,漫画本身颇受赞誉,内容质量上乘。如何讲好中国传统故事?应当满足“幻”与“真”的有机统一,并且在实质上做到社会生活“真”的反映。即要通过虚构的内容反映真实的现象和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传递传统文化质朴的正义观和家国情怀等。

(二)重塑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改造,使传统文化服务于当代的需要。原封不动地传播传统文化,不仅不利于文化进步,而且可能阻碍社会的发展。《大理寺日志》依托传统故事,但并不拘泥于传统故事,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塑造,做到了推陈出新。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2

(一)办学理念中缺失

古人一直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提倡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始终把“立德”放在首位。《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学创始人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甚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养成“君子”的品德,故《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代先贤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患位之不高,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后汉书•张衡》)。可见古人对“德”的推崇和重视。潘光旦先生曾说过“: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今天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在于道德的培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里过度强调了职业性,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厂中校、校中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等。认识上的片面,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这种办学思想无疑导致高职院校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上,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决定着一个人发展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因此一个人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胜于智力的开发。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可以不是英雄、也可以不是榜样,但一定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目前尽管有关高职学生给国家或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例尚未见报道,但不能因此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德育教育,一个人的品德体现在多个方面而且终身相伴。技艺需要精益求精,品德也需要精益求精。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使有很高的智力和超强的专业知识,也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的。

(二)教学内容中缺失

1.仁爱教育缺失

仁爱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的“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道家的“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积善章》)等都是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提倡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仁爱是博爱、是大爱。因此,《论语》编著者刘强则认为“仁之所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仁爱思想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基本思想。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即用功利的标准看待和衡量一切,学校教育因此也变成功利性教育,教师灌输给学生更多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提醒和教诲;习惯于用学习成绩好坏去评价一个学生,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客观公正地讲,学校灌输“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和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没有错,但学生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片面重视一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教育显然是不正确的。功利性教育是片面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教育结果是学生精神空虚,人格不健全,为人处事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仁爱,缺乏善良,对他人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多的是抱怨、冷漠甚至仇恨,缺少亲情、友情、同情,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如发生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投毒杀人案就是一典型案例。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仁爱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众生平等,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诚信教育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儒家提倡做人要“仁、义、礼、智、信”,“信”就是“诚信”之意,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人一旦失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程颢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可见,古人认为诚信不仅是作人的根本,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弟子规•信》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现今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诚信的价值更加凸显。诚信不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诚信是需要教育的,然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诚信教育环节。高职院校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赖成绩,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因而出现了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准备上岗又临时决定不去等不诚信现象。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诚信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如果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孝道教育缺失

“孝”是我国文化根本特征,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孝”的重要性,《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这样论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孝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最终目的是成就一番事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人甚至还认为“:百善孝为先”(《围炉夜话》)。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几千年来,敬老、尊老、亲老、养老、送老等孝道思想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正如《增广贤文》所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孝道在当代教育中缺失。有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因而造成学生尊老行孝意识淡薄,缺乏感恩之心,处事、看问题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父母长辈。尽管时代不同了,愚孝要抛弃,但中华民族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赡养这种优秀精神是不能改变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孝道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技能,还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回报社会。

(三)校园环境氛围中缺失

古人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据说孟子小时候非常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见埋葬死人和祭祀死人,孟子就玩埋死人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孩子影响不好,就把家搬到一个集市旁边,这样以来孟子又经常看见商人经商和屠夫卖肉,于是又模仿商人做生意和玩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看见学生们在学堂学习礼节和知识就跟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于是就不再搬家了,孟子也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校园是学生赖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造就德才兼备型人才,校园内应该四处张贴古先贤画像、悬挂名言警句等,时时提醒和规范学生言行,形成一种文明谦让、尊师重教的良好治学氛围。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强调职业技能,校园内很少张贴古先贤画像,古圣贤的语录更少。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中人文氛围淡薄,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心中无戒”,精神空虚,容易遭受诱惑,迷失自我。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电线杆上广告在校园内经常出现、教室课桌上充斥污言秽语等。不错,时代在前进,观念要转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不会变,做人的基本准则不会变。高职院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构筑校园文化,让学生明礼仪、知廉耻,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传承的思路与方法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完全教育”,品德教育比技能传授更重要。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重技能轻品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谋生求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要让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同时知羞、知耻、知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二)改变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人文教育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国家对此早有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曾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践行传统文化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及时召开总结会,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立教之本。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更要“传道”,教师不仅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笃行,潜移默化地教导与影响学生。对教师工作曾作过这样崇高评价,他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关于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他又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是“言教”和“身教”合一的,可见,好教师是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唤醒高职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笃行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3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底蕴深厚,但在现代化大潮的涤荡中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创新性特别是原创性,这是传统优秀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威胁最重要、最安全的途径。中国能否成为文化强国依赖于中国在多大程度拥有多大的文化原创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强弱程度将最终决定中国文化安全的程度。在这样的意义上,文化原创能力薄弱是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正是因为此,“成为‘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化’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能够称得上创新并受到世界关注的理论成果和艺术作品确实不多。在当今世界,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是:站在世界学术理论前沿的多数是西方学术话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显著,但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对此没有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相对应的反映,然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却影响深远。中国思想界一直以来还是停留在大量引进西方学术的层面,制约了中国思想文化原创能力的勃发。“言必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界的一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正是这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造成了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深层弱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失去了文化原创的应有动力。”于是中国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缺失中国问题、中国眼光、中国角度、中国话语。西方的话语成为中国的话语,西方的视角成为中国的视角,使中国文化创新变成对西方价值观和话语体系的移植和传播。“自80年代以来的文艺思潮,被称为创新的部分,几乎全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形势、手法的袭用,从意识流、朦胧诗到泛性论表现,叙述主体的介入,无不如此。文艺批评的话题,从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一直到这里所说的全球化,全是西方话语,在这方面,中国最好的批评家也只是复述西方的话语而也。”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理论研究和文化成果创新需要有本土的眼光和思考、本土的叙事方式、本土的话语体系。过度模仿和依赖西方话语和理论成果是中国文化原创能力缺损的典型特征,既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发展需求和中国人的文化需求,也已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成严重威胁,这是最严重的文化危机。导致中国文化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四个:“一是有利于文化原创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不稳定的文化制度环境不利于文化原创动力的激发;二是全社会对文化原创的投入总量不足和持续性投入不足,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无法催生原创作品所需要的较长时期的原始积累;三是文化原创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一流而且稳定的创作队伍;四是对充实文化原创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急于求成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的一大障碍。”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提高的障碍所在。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及时、足量、持续、稳定地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维护和文化安全。传统文化资源安全问题与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面临严重危机:

1.当代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对国家历史、传统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所谓的“现代阐释”其实正在消解经典和传统文化资源。

比如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新版西游记》对经典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设置为“白骨精三戏唐三藏”,周星驰版《大话西游》等等,表现出“对于经典的后现代式的嬉戏态度、盲目叛逆和反抗权威对正统道德观念构成挑衅”。它们挑战着经典标准,淡化了意识形态。解构经典与维系经典其实涉及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由谁执掌的问题。传承优秀文化是靠经典和文化偶像来维系。如果一个民族的经典和偶像不断被颠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核心价值观也会随之荡然无存。普通民族珍视文化传统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淡薄,文艺创作人员能力缺乏,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更需要执政党的一些基层领导和决策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当做中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当代中国肯定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和物质追求的合理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可放弃社会公众共同遵守的法则和社会共同追求和理想。正好相反,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首要课题是:在现代社会理性的基础上,建构和完善以富强、民主、和谐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掠夺性开采和利用。

在现代社会,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属于人类共同文化财富,应该资源共享,任何个人、国家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开采、挖掘和利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不例外。但是西方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往往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他们往往是在占有和剥夺他国的文化资源的解释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已经指出:“由于后发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化的根部彻底动摇它存在的依据。这就构成文化资源安全问题。”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世界共享”,但是问题不在于资源共享,而在于对资源内容的解释是否被人为地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其它国家“共享”时误读、误用、滥用甚至歪曲,这是当今世界普遍而又不争的事实。美国拍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竟然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注册为游戏商标、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等等,这是发达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典型“掠夺性开采”。这是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普遍采用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借此吸收和利用世界性的文化资源,激发本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但是这却带来中国文化资源危机。美国版的《花木兰》为了让西方观众欣然接受,同时也为了创造票房收入,对中国故事《花木兰》进行重新艺术包装和现代思想挖掘,在中国历史元素中植入了西方个人主义精神传统和现代女权主义主张,和中国的《花木兰》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更注重家庭生活、孝敬父母、精忠报国。“如果我们对‘《花木兰》’现象不能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高度关注,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在将来看到的对中国文化资源的读本,也许就都是‘美国版’的。”美国对《花木兰》重新阐释仅是一个“典型案例”。将来,我们也许会看到美国版的《西游记》、《水浒传》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藉以存在、区别身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存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不能动摇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要合理保护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被“掠夺性开采”的能力,牢牢把握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的底线。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

“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维系下,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支配性下,国家的统一性也才得以实现和延续。所以,文化安全是深层次的国家和民族安全,文化安全的丧失,国家的根基就会丧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是指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免于外部威胁、侵害与内部的混乱、失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在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持强大的民族精神动力”。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使之不会因为全球化的浸淫而退化甚至丧失。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文化安全,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因此,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要提高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1.培养中国文化主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情感,塑造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决定着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的一致性。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所以,一是在主张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具有的活跃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普遍的指向的先秦原生性文化。二是克服功利化的文化思维模式,确认纯文化的文化思维,不要把文化看做是外在于人的手段。人不能成为可以外在于文化、可以凌驾于文化之上的‘主体’,因为这样的主体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意志的代名词。这种对待文化的工具理性态度会助长文化的政治工具化、物役化,会导致主体意识的沦落,独立人格的丧失,就意味着主体创造过程的切断,也就意味着文化重构的僵滞。三是不要简单粗暴对待文化变革,不要任意撕裂与扭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想穿就穿、想扔就扔的衣服,任何人为的否定、决裂都会让它发生畸变,文化教育也要挣脱急功近利、流于表面的泥潭。唯有如此,才能重建文化主体意识,重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才具备了必要的可能性。

2.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存在、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和任务,积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际竞争力和战斗力,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3.重视培育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身份的象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既从该民族的语言、习俗、历史经验、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资源,又体现民族的共同的“集体记忆”,体现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其特性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比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更不容易改变。正因如此,身份认同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种高度一致和强烈的身份认同,不仅为我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提供了切实的价值基础和“支援意识”,也使我们在危难之时积聚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巨大力量,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也是近代中国屡遭侵略而未亡、历经磨难而不死的根本原因。

4.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的和谐方面具有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如同自然生态可能会遭到破坏一样,文化生态也会招致破坏而失衡。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是文化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种类越少,其再造和繁衍的生命力就越弱,维护文化安全和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就越差,不仅仅会导致文化危机,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丧失文化主权乃至国家主权。在全球化浪潮中,特别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极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失去了原有的创造力,有的甚至悄悄地远离我们并永久地消失了。这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正是文化霸权的威胁,导致了文化发展的极不均衡,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未来发展趋势构成严重威胁。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当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母国的机构制度的影响时,未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稳定的文化归属感也进一步被吞噬。”从这个意义上讲,抵御文化霸权,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既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发展权的需要。

三、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一、文化自信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2016年,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可见,文化自信具有高度的国家战略地位。可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理想、学说、价值观等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尊崇,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2]。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曾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由此可知,培养和增强文化自信,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柱。历史悠悠,星河璀璨,位于中国腹地的中原地区孕育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如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持之以恒的愚公精神,甘于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时代精神。因此,文化自信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支撑,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夯实文化自信思想支柱的重要一环,二者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首先,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精神的凝聚力。可以说,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这极大地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比如河南省新郑每年3月都会举行黄帝拜祖大典,每当这个时候,上到政府、下到百姓、近到在郑读书的学子、远到游历在外的华侨同胞都会集聚新郑共同追念先人。在对先人的追忆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譬如团结友爱、勤劳朴素、奋斗不息、爱国爱民等便会感染与鞭策每一位中华儿女,这无疑为人们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可以说,传承与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崛起。文化是衡量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比如在汉代,东都洛阳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时人烟阜盛、经济繁荣、文化领天下之先。因此,在全面推动河南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赖于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比如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性的寻根拜祖活动中,将会吸引海外同胞和中国沿海地区客商来河南寻根、旅游、投资,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中原地区的经济建设。因此,厚重的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在河南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一方面,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呈现的社会意识形态有较深刻的反映。例如,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兼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精神不谋而合。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强不息、勤劳朴素、以和为贵等文化精神在中原地区亦得到了大力发扬。近年来,河南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楷模,比如张荣锁、任长霞、洪战辉等,他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河南人勤奋、顽强、朴素、守信的传统美德。他们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厚生爱民、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继承了下来,并且在新时代里又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在不断融合与创新中稳步发展。

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与创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以与时俱进为原则,以古为今用为目标,在革新传承理念、创新传承方式、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下功夫。第一,顺应时展需求,革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只有开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让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下来”“走出去”,才能在我国整个地域文化中占得一席之地。革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主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是需要传承的,没有传承文化便会中断甚至流失。同时,文化也是需要不断创新的,没有创新文化便是一潭死水、毫无活力,最终也只能被抛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因此,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被随意地拆除或损坏,比如新郑的郑韩故城属于省级保护文物,但是其城墙也遭到了破坏。因此,要加大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要有所传承,有了传承才能谈发展和创新。其次,要防止一味模仿,提倡创新思路、开发个性、创造品牌。最后,要做到与时俱进,中原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粹,同时也有许多被历史遗弃的糟粕。因此,在探究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要与时俱进、古今结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第二,强化媒体传播优势,创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现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新时代,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想要走进大众、走出国门,就必须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形态。因此,要重构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优化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素、更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体系以促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转型与升级。一方面,要建设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以促进资源共享。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网络资源库建设应该以建设中原特色文化信息库为中心,以促进中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比如,河南省文化厅可以主办河南文化网,在有机整合中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河南文化传播网、河南武术传播网、河南文化产业网等网站,打造精品文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要优化和整合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体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界限,促进了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交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多媒体为中原文化的交流、发展、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例如,利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清明河畔场景”的3D动画创造了一种“模仿环境”,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汴京的文化生活也快速地被大众所认知。可见,新型技术和网络可以实现文化元素的重组、激发多元文化的产生,在加强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依托新型文化形式,打造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品牌。中原是中国腹地,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支柱,可见,中原区域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和功能。近年来,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盛典,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度,提升了中原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嵩山武术文化、新郑黄帝文化、河洛文化、黄河文化等渐为大众所认知。但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数量还比较少,传承效果还不够显著。因此,要加大力度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摒弃模拟与复制,力求创新,在继承中加大文化品牌的个性提升。同时,大力弘扬艰苦朴素、顽强不息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使之成为中原人民日常生活的精神依托,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心与归属感。最后,积极筹划和组织“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并利用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创新传播中原文化的宣传方式,提升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新时代,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大力度传承与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提升中原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资源和中原人民文化精神的重要依托,以更好地实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最终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助力增彩。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2]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2):163-168.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5

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就是传统。“大道至简”,人类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传统文化离不开传统社会。从时间的跨度看,农业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主要景象,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一定会打上深深的农耕烙印,靠天吃饭,靠劳动生存,尊地敬天,追求自然和合,崇尚诚信、互助、友善,具有勤劳勇敢等民族文化特征等。同时也必然带有故土难离、因循守旧、系统封闭、更新不快等缺陷。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一定要站在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换句话说今天的传统文化,不再简单地具有农业文化和农业文明特征,必然浸润了工业文明、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等诸多现代元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实践活动中展现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文化成果。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传统文化能够在发展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完善自己,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扬弃”。传统文化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都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实践的背景下,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当下,传统文化必然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重返汉唐雄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中国梦。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伟大复兴。抚今追昔,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官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两汉经学只是学术的表层,经世致用,强化中央政权,结束纷争,维护统一,开疆辟土,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到了唐朝,传统文化的格局不仅具有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儒释道并立,兼容并蓄,是传统文化在当时最大的特征。强大的国力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大融合,而且以泱泱大国的气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传统文化意味着古往今来,从愚昧走向文明,所以也会有糟粕,也会有腐朽的味道。因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经成为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东西。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一概肯定、全盘继承。所以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合,有力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传统文化不是万能的,但是不要传统文化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从1840年起,中国进入任人宰割的屈辱史。有人把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落后。背了黑锅的传统文化也一度遭到质疑,甚至遭到了破坏。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与科学民主在逻辑上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如果因噎废食,抛弃祖先留下的固有文化基因,等于割脉自杀,自毁精神家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直奔“优秀”文化主题,是行之有效的路径。所以“优秀”既是对传承哪些传统文化的限定,也是对传承哪些传统文化的重点标红。

二、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理解思想理念是“骨骼”,传统美德是“经络”,人文精神是“血肉”。古往今来谓之传,学以致用谓之承。2017年1月,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面向全党、全社会、全世界,就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强力发声。展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纲领性文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所以,2017年是中国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元年”。《意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必须体现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怎样传,如何承?既是一个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的问题,又是落实层面的方法论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地对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指导思想。《意见》是党中央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其在逻辑上是一以贯之的。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伟大的复兴,首先要文化复兴,文化复兴必须有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中国化,中国精神,中国故事,这些已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追求“真新实”,切忌“假大空”。不能“一帮哄”,一说传承,就只会喊口号贴标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在墙上,在于心上,不在嘴上,在于行上。形式为内容服务,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越追求外在的奢华的形式,越可能成为劳民伤财的闹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是检验成果的客观标准,要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是一个慢功夫,又是一个真功夫。传承不会一蹴而就,教育是传承最佳路径,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意义,远远大于各种大赛活动进校园。通过甄别取舍,牢牢抓住各类优秀经典,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人文学科中的比重,下大力气扶持有资质有实力的各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机构等,都是积极有益的建设性的探索。利用好互联网的现代科技手段,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优秀传统文化是网络的主人,不是网络的客人,更不是网络的仆人。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文化内容。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屯,进单位,和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四维”、“八德”,融入伦理道德建设和文化产品的创造传播。

三、追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6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陈先达教授认为,“文化的基本精神涵盖了超越时代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基因”。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可贵的精神财富,是现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石,对当代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其中所包含的民本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即人们要相互帮助,违背道德必会受到孤立;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与孟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是相互契合、相互贯通的。只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传统美德为支柱,才能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人们才能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作出恰当合理的反应。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社会大众文化自信的根蒂根基。中国的文化主要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三种文化各有自己的突出优势,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最深厚、最根本的底气。中华文化在春秋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正是这个时代奠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后续数千年处于核心地位的儒家文化就诞生于此。唐宋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自信的关键时期,此时文化作品大量涌现,诗歌、词曲以及各类题材的文艺作品兴盛,文化影响力巨大,甚至出现了四方来朝的盛况。发展到近代,国家历经危难,曾出现过全盘西化,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局面,彼时的文化自信受到沉重打击。但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挖掘,中国人渐渐战胜了文化自卑的心理,重拾文化自觉和自信。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既是因为中华优秀文化能够为当今中国和世界贡献特有的生存智慧与发展能量,也是因为我国对博大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因此对于振兴中华文化我们有充足的资源与底气,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我们有充分的把握和信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虽然文化软实力是在20世纪才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在古代中国却早有记载。“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阐释了“至坚”须以“至柔”来支撑,才能纵横四海的道理。孟子有言,以力服人非心服,以德服人而诚服,表明了无论治国还是待人,都不能只靠武力、蛮力,而要依靠软实力使人心悦诚服。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强劲的精神武器,不论是在国家的自身发展中还是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这一历史优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根基的重要支柱。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困境探源

(一)传承机制尚未完善。文化传承机制是文化传承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对文化传承的基本走向起引导作用。文化传承机制的构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机制相互协调,发挥联动作用。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还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物质文化遗产时常遭受破坏,形成了许多无法挽救的局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由于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培养等多个环节均有较多困难,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断层。第二,文艺与娱乐混淆,网络上散布着一些毫无精神内涵的文化快餐,形成了一种娱乐至上的低俗之风。第三,存在文化逆差。文化的双向交流中,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中华文化对外国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处于文化赤字的状态之中。要使中华传统文化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增加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对外国文化的横向吸收必不可少,但如若只单向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却将自己的“根”与“本”抛之脑后,最终结果往往是文化传承的衰落与民族精神的式微。

(二)传承主体意识淡薄。“人”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真正力量,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历史。因此,在推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主观能动力量。然而,随着文化发展更加多元,部分传承主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趋于淡化,缺少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社会参与度较低。深挖传承主体意识淡薄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目前还未形成贯穿学校教育始终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系统,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中零散分布且不成体系,因此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意识里也无足轻重。第二,宣传方式刻板。在传统的宣传手段中,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纪念馆等线下公共文化机构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无法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难以激发传承主体的责任感。

(三)传承内容有所失宜。造成传统文化传承失宜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时,没有形成符合时展的传承评价体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不是实行文化复古,也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接收。我们认同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一些经久不衰的思想精髓,但也不否认一些陈旧观念因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而阻碍或延缓了社会发展的速度。二是在吸收借鉴世界文化时,背离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原则。文化的开放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但也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将其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向我国渗透,试图同化国人的思想。在这种文化渗透之下,许多年轻人开始崇洋媚外,热衷于过洋节、吃西餐、崇尚西方礼仪文化,而我们的传统节日与文化风俗却被搁置高台,“勤俭节约”与“消费主义”的正面较量使文化的“横向吸收”出现偏差,引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有所失宜,日渐被西方文化同质化。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封建社会跨越几千年历史与现代文明相遇,其间有融合也有碰撞。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就须采取相关策略推进其传承与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传承机制。1、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进行保护是传承的前提。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排斥合理性的开发利用,但不少地方在现代化的压力下,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性保护”,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文化资源遭遇传承危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建立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古镇、名人故居)的保护机制,且需要实施配套的奖惩机制。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核心因子,在鼓励引导非遗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的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完善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计划,落实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确保非遗文化后继有人。2、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艺创作机制。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我们的骄傲所在。以中国传统诗歌为核心元素的文化类节目日渐活跃在荧幕上,引发了国学热,这不仅体现了当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基于文化类节目成功的案例,文艺工作者应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的特点与人民的需要,建立一套底蕴深厚、方式新颖、影响深刻的文艺创作机制。有关文化工作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并引导文艺工作者把自身发展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达到双赢互动的良好状态。3、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双向传播机制。作为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文化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处于同样的战略高度。进入新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碰撞更加深刻,也愈发复杂,在此情境下我们更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避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拿来主义,坚持用辩证的方法与一分为二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有目的、有筛选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要继续建立孔子学院一类的海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构,将我国的武术、中医药、陶瓷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国门,展示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大国形象。

(二)培育传承主体的传承意识。1、建立贯穿教育始终的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根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战略任务,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并将其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知识要素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央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传统文化应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阶段。要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与职业院校的思政课中所占的比重,利用好每一堂思政课。除课程教育外,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传承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按照学校的功能布局,学校文化环境可分为教学楼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等,在各功能区插入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力度。强调,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当代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线下公共文化机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生动有趣、活泼新颖的传统文化宣传方式;其次要综合运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创办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以新带旧”的方式,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连接的桥梁;再次要搭建中华文化融媒体宣传平台,将线上各类APP与线下公共文化机构相结合,形成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互促联动机制;最后要充分利用公共场所的宣传功能,通过建造公交站牌文化墙、农村传统文化宣传墙、城市文化长廊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内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传承路径

一、始于教育:教化行而文明承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建元元年,董仲舒向汉武帝献“贤良三策”,其一曰:“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①由此可见设学校、施教化的重要性。当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其一,完整的教育体系。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二要以课程和教材体系构建为重点,编写一批传统文化教材;三要将课堂教育与课外体验结合起来。其二,发扬书院精神,培养高卓人才。古代书院坚持兼容并蓄,自由讲学,提倡独立研究、质疑问难、互相启发,留下了宝贵的书院精神。高校作为当下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理应继承和发扬古代书院的优良传统,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鼓励文化创新,不断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繁荣。其三,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立德修身的丰富经验,对领导干部提升道德境界和领导智慧极具借鉴意义。就要求“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②具体来说,一是自身要下功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③刻苦学习,躬身践行;二是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二)家庭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注重庭训家教,留下了丰富的家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进行家庭教育的宝贵资源。其一,好家风是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在古代,家风、家训作为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既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历史上的很多名人如诸葛亮、朱熹等都留有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分别写给儿子诸葛瞻与外甥庞涣,他教导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⑤劝诫外甥“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⑥对后辈的严格要求与殷切期望可见一斑。《颜氏家训》共七卷二十篇,内容涉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被推崇为“古今家训之祖”,垂诸后世,影响深远。当下,家庭教育应充分培育优良家风,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好家风代代传承。其二,重建礼仪文化。当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文明行为,王晓华教授就认为:“国人生活在礼仪文化缺失的间隙状态———旧的礼仪文化已经失传,新的礼仪文化还未建立起来。”⑦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大力挖掘传统礼仪文化,对国民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一是生活习惯的养成,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立、节俭、守时等;二是文明习惯的养成,要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礼仪的教育,培养其文明礼让、进退有度的良好品质;三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三)社会课堂助力文化传承

其一,民间学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当前,不少地区都依托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各类学院,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山东的尼山书院和贵阳的孔学堂。尼山书院位于山东尼山孔庙以北,始建于元代,山东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文化品牌,在全国率先推出“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并在全省各地设立国学大课堂,普及礼仪知识,传授传统技艺。贵阳孔学堂自建成以来就大力弘扬儒学,举办了几百场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听众达几十万人次。此外,孔学堂还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开展交流活动,国学名家纷至沓来,授课传艺,大大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其二,发展乡村儒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乡邑教化是传承中华文化、延续乡土文明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山东在广大农村积极开展“乡村儒学讲堂”“百姓学儒学”等活动,让村民与学者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真正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生活的融合,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开启民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一方面,阅读经典浸润人生。钱理群先生认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提倡通过“经典阅读”,培育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开展全民经典阅读,正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经典是与经典对话,体味先人的思想情感,感悟人生哲理,并在感悟中提升自己。此外,经典阅读还要放宽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典籍等均要列入阅读范围。另一方面,让新媒体成为阅读利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比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一年后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比率仍在升高,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超一小时。新媒体时代,手机、网络已然成为网民了解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如何“开机有益”,让新媒体成为阅读利器?一要在阅读内容上下功夫,深入推进互联网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拓展领域,如与数字音乐、手游、动漫等相结合,提升产品内涵,避免过度商业化;二要促进阅读主体提高鉴别力,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要加强引导,主要是内容选择上的指导和时间上的掌控,以提高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贯于风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曾说:“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⑨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才是真正活的文化。其一,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大众化、生活化,就必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大力探寻其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成都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在成都,茶馆文化非常盛行,于是,当地就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茶馆文化相结合,推出了一批适合在茶馆里演出的作品,通过四川人喜爱的川剧、清音等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还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其二,钩沉衣食住行的传统元素。一要深入挖掘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大胆创新,尝试将传统元素、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设计出既承接传统习俗,又符合现代文明的服饰。二要深入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民以食为天,传统美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们的情感认同,要使传统饮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就要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在技艺传承、包装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不断创新。三要积极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古代宫殿、庙宇的建造以及亭台楼阁的设计等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美学精神,可将其运用到当下的建筑设计中,如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可将传统经典元素或标志符号合理应用于城市广场、园林、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空间。四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相融合。例如,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品性。当下,可普及古琴、围棋、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积极发展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其三,传承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深刻认知,也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特殊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凝聚精神、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二要积极发扬和传承民俗,精心组织各种传统节庆活动,如赛龙舟、游园灯谜、民俗表演、诗歌朗诵等;三要努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大力宣传和普及节日知识及其丰富内涵,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成于制度:文化传统诉诸制度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8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农村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因其固有的局限性,使得农民收入不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土地的潜在价值愈发凸显。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及大中型家庭农场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同时,随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坐上了“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为农村提供了“再生”的机会。这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人才引进、创业就业指导、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为弥补农村文化人才不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其中包括农村优秀人才和“文化能人”。另一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代际传承的可能,从而缓解了文化传承主体出现断层和“后继乏人”的压力。

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形态及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在社会剧烈转型的时代浪潮之下,全国各地的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中青年劳动者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孩子。中青年劳动者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在长期外出务工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的熏陶,且大部分农村青年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到农村。长此以往,他们便慢慢失去了对农村的归属感,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逐步分离,加剧了其文化传承主体的快速流失。

(二)现代文化的冲击造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面临边缘化困境

农村最为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为家族文化、祠堂文化以及民俗艺术文化等,其在人心凝聚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农民培养人文情怀、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随着全球化浪潮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极易受到现代化的影响,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城市现代文化,从而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如庙会、舞龙舞狮等充满民俗风情的文化活动已经不太活跃,或者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已经变质,只为经济而服务,没有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农民不断参与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互动,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抛弃了“内生性”的乡土文化,转而投向现代的城市文化或异域的外来文化。农民丧失了原本值得骄傲和共享的优秀传统文化,似乎城市文化才是最好最先进的,从而导致乡村文化出现认同危机,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遭到冷遇,乡土文化日渐式微。

(三)乡村开发“去理重表”“脆而不坚”造成农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断裂

这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在乡村传统建筑保护方面意识的欠缺,乡村传统建筑急剧减少、乡村风貌发生巨大改变、乡土文化特色遭到破坏。一些地方以城市审美为标准,改造农村的做法大行其道,乡村建设退化为简单的环境整治,基本等同于建筑立面的化妆式改造,传统居民建筑逐渐被“涂脂抹粉”,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地产开发商常忽视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分散的民居建筑逐渐被集中归置,丧失了其独有的地域特色。令乡村美食、文化习俗、手工艺、生活形态日益去乡土化,乡村社会关系和文化特色逐步丧失,农村传统文化日渐荒芜。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主体

1.加强青少年教育,做好“固本工程”。一方面,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例如,经常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体验馆等,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当地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制作中来,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将农村传统文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更加了解和热爱,增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构建“教育+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模式。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社区、家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用传统文化引导、熏陶和感染学生。2.培养民间文化精英。“民间艺人”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其编制工艺、泥塑艺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丽宝库。因此,要建立健全民间人才保护制度体系,在人才培养和经济保障上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者的主观能动性。3.加强乡土“文化能人”的培养。政府应积极挖掘并培养打造乡土“文化能人”。例如,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黄递铺乡为发掘并培养乡土“文化能人”,通过展演、选拔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最后,培养文化传承者的创新意识。指出,必须要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3]。创新意识是文化传承的灵魂和生命,一味模仿,不懂得创新,必然会没有出路。所以文化传承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既要做到立足于社会实践、博采众长,又要将传承与创新融合在一起,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

(二)强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客体

强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客体,需加强农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1.要划好农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对历史古迹、农业遗迹等加强保护,建立健全其制度建设。2.做好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民俗文化中诚实友善、乐于助人、和睦团结、相互协作、善事父母、孝亲敬亲等丰富的伦理思想至今都对人们影响深远。应大力支持乡村优秀民间文化、戏曲曲艺等传承发展。3.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人们学习领会革命前辈留下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缅怀历史、不忘初心、奋勇前进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红色薪火代代相传。4.加强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推动其合理适度利用。支持鼓励各地文化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合作,利用并保护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人们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体会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人文价值,共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三)拓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载体

1.需要发挥网络的作用。柯马丁在其著作《仪式中国》中指出,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要利用新媒介介入的方式才能获得深远持久的影响。只有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再次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5]。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公众媒体平台,具有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大等特点和优势,已经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可通过短视频社交软件来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抖音、快手等是当前最火爆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它主要抓住了人们兴趣爱好的特点,吸引不同的人群不分时间段来刷取新的热点。短视频可以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直观感性地表现出来。因此,可通过新的传播载体来推送有关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彰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2.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使旅游产业促进挖掘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将农村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最后,利用网络微电影、动漫等具有视听化、动态化叙事表达方式的传播载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

[3]金鑫.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2018(6):68-75.

[4]鞠振.民俗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N].运城日报,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