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的实践

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的实践

摘要:合作学习理论应用在网络创业培训中有助于提升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求职及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学习主体将具备更强的创业信心,并在实践中践行正确的创业理念,扫除创业障碍。 简述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中的应用意义,提出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在网络创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网络创业培训实际状况,探究优化职业探索与政策指导过程、重构专业教育主体与管理者教育体系、建立完善培训组织体系等策略,为强化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中的效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网络创业培训;应用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科技正在延伸到社会不同领域,网络创业培训是信息技术发展党的产物。 网络创业培训受众广泛,为许多学习主体开辟着全新的创新创业路径,也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符合。 合作学习理论的内涵与网络创业培训的需求相符合,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在网络创业培训过程中将推动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促使培训效率和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一、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中应用意义

合作学习主要指学习主体通过在学习小组内明确分工并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能够给予学习主体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合作学习鼓励学习主体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发展个人能力的同时,完成集体工作任务,又在推进集体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个人优势,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在推进任务的过程中[1]。 如今,合作学习理论还在推动网络创业培训的改革、创新。在网络创业培训中,教育主体引导学习主体科学依据不同标准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并在小组内明确分工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主体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又能根据个人能力和爱好设计个性化学习目标,将学习的个性和共性融合,激发个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前,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中的应用有许多,主要包括同伴辅导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与共同学习法,这其中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对小组成员的默契度要求较高,而小组成员需要通过紧密合作、相互依赖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的过程也是学习主体积累创业经验的过程,这是由于在小组合作参与培训的过程中,成员必须掌握具体的技能以解决问题,并明确个人在小组中承担的责任。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的成员也应当在通力合作的同时,明确自身职责,避免陷入职责重叠的误区,导致创业过程出现问题。合作学习理论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学习理论不仅能培育学习主体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推动学习主体各类技能的形成,促进学习主体综合素质的提升[2]。 国外教育机构的调查表明,在合作学习氛围下成长的学习主体具有更强的个人能力、社交能力,在学业成绩方面的表现也更加突出。当前,网络创业培训体系尚未形成,以高校为创作主体的网络培训课程还不够完善,课程安排与教育主体指导方面缺乏科学性。 高校在网络创业培训中投入的资源并不多,粗放的教学模式更是导致创业指导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限制着学习主体创业能力的提升。 合作学习理论能够丰富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为教育主体的教学提供新思路、寻求新工具。 学习主体则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打破对网络创业培训的刻板印象,朝着高效学习的方向转变。

二、合作学习理论应用在网络创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对网络创业兴趣浓厚,但由于认识不够全面而陷入盲目创业的困境。 学生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低估创业的难度,一旦在创业中遇到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便无法坚持到底。 与此同时,现有的网络创业培训缺乏实践性,大多培训课程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难以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实践经验。 即使部分教育主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在培训过程中依然侧重于讲解和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这导致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 其次,学生对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不够敏感,解读政策能力弱。 实际上,国家提出的许多创业政策中有大量支持创业主体开辟新创业路径、积极创新的资源,但许多创业者由于缺乏挖掘政策资源的能力,与丰富的政策资源失之交臂。 现有的网络创业培训对学生解读政策的能力要求不高,部分培训主体甚至没有设置与创业政策解读有关的课程,这不利于网络创业培训的长远发展[3]。 教育主体在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旦涉及国家政策解读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学生无法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寻找创业需要的资源。 学生挖掘资源的能力弱,创业正是需要创业主体搜索、挖掘资源的过程,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最后,在培训主体与管理者对合作学习理论缺乏正确认知的前提下,合作学习理论难以被正确应用在培训过程中。 培训主体与管理者的理解能力、实践经历直接影响创业培训效果。 在现有的网络创业培训体系中,大多数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自高校,因而理论能力突出,实践经验相对匮乏。 在新的网络创业培训背景下,教育主体和管理者都应当不断提升自我,深化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理解,以个人教育能力的提升推动整个网络创业培训体系的优化。

 三、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中应用策略

(一)优化职业探索与政策指导过程

职业探索直接影响学习主体的职业规划,职业探索是学习主体了解个人求职意愿的初始环节,但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习主体尚不具备筛选、甄别信息的能力,学习主体对个人职业发展、创业规划的认识不够深入。 部分学习主体甚至通过各类电视剧、网络文章了解创业过程,这导致许多学习主体对创业工作盲目乐观,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抗压能力弱,心态的不平稳会对学习主体创业的过程产生消极影响。 合作学习理论要求教育主体将小组探究的方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学习主体能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正确选择创业方向,并通过和其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真实的创业过程。首先,教育主体要求学习主体在线上培训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并成为小组的一员,在该小组中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 学习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个人爱好,并在共同兴趣的引导下组成高凝聚力的团队,为参与后续培训并提升个人网络创业能力奠定基础。 职业探索要求学习主体通过参与实践、了解他人创业经验等方式形成对某一职业、行业全面而客观的认知,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有助于学习主体获取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4]。 不同线上合作学习小组由兴趣爱好相同的成员组成,这意味着不同成员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在职业选择与创业过程中也有许多共同的喜好、偏好。 教育主体可要求小组内成员在线上讨论区畅谈个人对网络创业的看法,并借助大数据工具提取学习主体提到的关键信息,了解大多数学习主体选择就业、创业领域时的偏好。 通过大数据工具,教育主体能够迅速捕捉学习主体最感兴趣的创业领域,并据此设计下一培训环节。 在指导学习主体通过讨论明确个人创业偏好的过程中,教育主体可设计部分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鼓励学习主体融合小组成员的观点,以辩证的思维看待自己期望的创业领域。 最后,教育主体应当给不同学习主体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在其他人面前表明自己的创业意向,这对学习主体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主体将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积累创业信心,强化参与培训的效果。研究国家颁布的创业政策也是网络创业培训的关键内容,从当前状况看,大部分创业主体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多,在解读国家政策时,对部分政策精神理解不到位[5]。 创业主体只关注政策中有关创业资金支持的部分,而对政策提及的其他创业资源不加重视,这会造成部分创业资源的浪费。 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网络创业培训需打破传统培训模式的束缚,提升政策解读环节的培训效率,引导学习主体了解国家创业政策,为他们的创业过程提供优质服务。如在培训过程中,教育主体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政策解读环节,要求不同小组的成员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任务开展探究活动。 小组中的成员分工相对明确,即“一名成员负责寻找与新政策有关的其他政策,两名成员负责解读政策内容,一名成员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提交一份政策研读报告,在报告中应当体现国家政策与各小组所选创业领域之间的联系。 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不同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明确,教育主体设计的目标既包含具体的个人目标,又包含需要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的目标。 这意味着学习主体在完成个人任务时需兼顾小组合作任务,既要从微观角度出发解读政策,又要从宏观局势的角度出发总结政策内容与所选创业领域之间的关系[6]。 互联网是新的创业领域,近年来国家颁布了许多和网络创业有关的政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各项政策调整与变革的速度也不断加快。 基于小组合作理论的政策研读环节能够培训学习主体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时事的变化,了解国家网络创业相关政策调整与变化的背景,为自身创业过程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新资源。

(二)重构专业教育主体与管理者教育体系

强化专业教育主体培训并打造专业化的培训队伍是优化网络创业培训的重要方式,教育主体与管理者的水平直接影响网络创业培训的成效。 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教育主体能够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理论的内涵,寻找合作学习理论和网络创业培训的衔接点,提升合作学习理论的现实效用。 随着教育主体专业水平的提升,合作学习理论的作用将逐渐显现。教育主体专业能力提升的前提是接受系统化的教育,面向网络创业培训教育主体的教育应当具有实践性强、兼顾理论性的特征。 选择的教育主体应当是既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又具备一定理论总结能力的主体。 合作学习理论也能够为网络创业培训教育主体的教育提供借鉴,在传统的教育主体教育体系下,教育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效率不高,许多教育主体倾向于结合个人经验对网络创业领域进行研究,但这种自主研究的方式与合作研究方式相比缺乏开放性。 教育主体个人的经验与其教育期望、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单一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对创业的看法不尽相同,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引下,教育主体之间合作更加频繁,教育的交互性显著提升[7]。 教育主体的视野逐渐开阔,在培训课堂中给学习主体传递的内容更加贴近现实,这对指导他们的创业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开展的面向管理者的教育具有宏观性特征,这是由于管理者的最主要工作是协调各种资源,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各种资源的效用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 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面向管理者的培训体系应当将更多主体包含其中。 主办单位需为管理者提供更多与其他管理主体沟通交流的机会,使管理者充分了解网络创业现状,并将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思维渗透在管理过程中。在形成完善专业教育主体与管理者教育体系的前提下,网络创业培训的有效性将有所提升,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创业培训中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例如,管理者基于对网络创业特征的理解,将新的理念渗透在管理过程中,给予教学主体更多自由发挥、创新教法的空间。 教学主体可发挥个人特长,将网络创业教育和小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常用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达到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增强网络创业培训体验感的教育目标[8]。 教育主体经过专业培训后,对合作学习理论更加熟悉,从而能够在培训中做到扬长避短,将传统培训方式和新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为优化网络创业培训模式提供便利。

(三)建立完善培训组织体系

健全现有网络创业培训机构的设置是提升合作学习理论应用水平的重要方式,培训主体应结合实际状况设计网络创业培训领导小组,发挥高水平指挥团队的力量为网络创业培训保驾护航,对人员结构进行科学配比,形成强有力的培训队伍。 同时,应当强化对参训人员的管理,根据不同参训人员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设计差异化的培训内容,提升网络创业培训的针对性。 如在正式开始培训前要求参训人员参与基础能力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实践经验考核、心理测试、性格测试等,多样化的考核内容和结果能够为科学设计网络创业培训的内容奠定基础。 考核结果可作为参训人员合作学习的依据,培训主体则可依据参训人员的基础能力对他们进行归类,防止出现培训内容和参训人员基础能力不符的现象。 参训人员拥有独立的个人学习档案,培训主体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填充档案细节[9]。 档案记录着参训人员网络创业能力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信息化的档案能够为参训人员提供便利,参训人员可依据动态调整的档案了解个人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与学习状态,为设计下一步学习计划奠定基础。参训人员的档案将跟随其创业全程,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的网络创业培训背景下,培训主体还应当在培训指导上投入更多资源,明确培训指导的操作过程、责任分工、推进措施、资金管理和具体要求,完善与网络创业培训指导有关的公告、备案、培训、验收、监管、资金拨付等环节,规范培训秩序。 在应用合作学习理论尝试新的培训指导模式时,培训主体可提前开展试点工作,面向少数群体尝试合作学习培训模式,记录培训的过程和不同培训方案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 在信息化教育逐渐普及的形势下,培训主体可为参训人员提供网络化的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能够降低参训人员的培训成本,促进不同培训环节的信息沟通,进而提升培训的整体质量。 在创业过程中,具有及时性、真实性的信息在创业资源中占据重要位置,网络创业这一创业形式具有特殊性,对信息的及时性与真实性要求更高[10]。 一站式服务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向参训主体提供真实、及时的信息,满足他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服务。 参训成员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培训环境中,思想观念会逐渐产生变化,对信息资源的特性理解更加深刻,在未来创业过程中对信息资源的要求更高,获取有效信息的可能性也更高。 要搭建一站式的服务与组织体系,不同主体的合作不可或缺。 合作学习理论能培育参训人员的合作意识,提升参训人员的凝聚力,达到优化培训形式的效果。 在网络创业过程中,创业主体的团队精神会对他们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在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学习的主体通常具有较强团队精神,并在实践中学会协调不同资源,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服务。

作者:梁琳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