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论文范例

农村教育论文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1

MOOC即慕课,是网络公开课在线平台,在这里可以进行知识的共享,也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具体而言,MOOC对于实现农村教育公平有以下积极意义。

1.利用MOOC可以缩短农村和城市的师资差距以及教学差距

MOOC区别于以往在线学习的特点为“Massive”,即资源多、学者多、互动多。通过MOOC,农村教师可以快速地接触到优秀的课程资源,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时了解到新兴的教学理念,从而改良自己的教学方式。MOO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让农村教育因为地域原因而产生的教育的滞后性,缩短城乡师资和教学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2.利用MOOC可以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上的知识

MOOC的特点“Course”,即MOOC课程主要构成是课堂视频。农村学生可以通过MOOC自主选择国内外名师的课程讲解,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利用MOOC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丰富课外学习生活

MOOC的另一特点“Open”,即公开。MOOC免费向各地学生公开,农村学生可以在MOOC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可以学习到一些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通过MOOC平台可以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扩宽其视野,丰富其课外生活,让他们有一个可以自学成才的平台。

二、MOOC进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1.MOOC课程存在结构性缺失

MOOC上的许多课程主要是由名优大学推出的,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或具备一定知识背景的成年人,极少是面向少年儿童开发的,对于老年人这类特殊群体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而农村教育的主要群体就是少年儿童和老人。在此情况下,MOOC进农村的实际受众范围可谓小之又小。不可否认,MOOC是缩小农村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这一途径不能被有效利用,则无异于纸上谈兵。现有MOOC课程出现以上结构性缺失主要原因是MOOC本身起源于大学的课程开放运动,这导致现有MOOC课程主要为大学课程。但是,随着MOOC理念的发展和MOOC运动的普及,许多网络主体开始加入MOOC,并出现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老年人的MOOC课程。比如果壳网就面向少年儿童推出了“一分钟性教育”、“绘画艺术”等有意思的课程。又如,土豆网推出了“老年人科学健身”、“老年中医保健”等利于老年人养生的精品课程。相信随着MOOC运动的深入,会有更多小学、初高中学校和老年学校加入MOOC的行列。而MOOC进农村也会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而得以顺利实现。

2.MOOC进入农村面临语言难关

老年人是MOOC进农村的重要受众。然而很多农村老年人文化水较低,且不会说普通话,导致他们无法理解现有的MOOC课程。因而优秀的老年人课程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方言化。事实上,在国外优秀MOOC课程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如一些“TED字幕组”、“配音组”等公益小组的出现以及字幕著作权公开化的实践,帮助许多课程顺利转化为中文课程。这样的经验同样适用于这些课程的方言化。

3.MOOC进农村面临网络困境

目前MOOC的传播主要依靠互联网,虽然目前中国许多农村已经普及互联网。但是不可否认,还存在许多互联网无法到达、或者已铺设互联网但是费用超出当地农民的负担、或者互联网网速不高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MOOC进农村的进程,导致MOOC课程难以在农村进行传播分享。因此,MOOC在进农村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变通。例如,可以通过农村已经普及的电视、广播进行文化教育,除此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村里的村委会、文化礼堂、老人亭开设电子阅览室,专门供村民自主学习。同时,现在许多农村已经普及CD、VCD、DVD,则可以将网络课程光盘化,供村民借阅。

4.MOOC进农村存在观念转变上的困境

一方面,农村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的理念不够深入。农村老人对于教育、对于学习仍然停留于学校的教育,过分强调学校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学习无所不在,学习方式的多种多样。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观念具有滞后性。认为教育就是学校里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授课,其他学习模式则难以被接受,农村学生的学习依然依赖于课堂和教师。所以,MOOC进农村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思想背景做好宣传工作、思想工作。例如,可以通过农村广播宣传MOOC的优点、通过学校教师对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理念的灌输等措施来转变农村的教育观念、学习观念,让农村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MOOC在农村才能发挥其良好的作用。

三、结语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2

M村位于江西省某乡最东南端,群山绵延,山高路陡,植被覆盖较好,去往该村的惟一公路正在修建,目前交通还较为落后,从县城火车站到该村所在的乡镇中心需坐2小时30分钟的乡间客车,到达该村还需1小时40分钟的车程。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茶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在收集该村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以实地研究的方式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进一步调查该村的教育现状。将M村的230户居民以户为单位对其编号,从中随机选取30户作为样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对这30户的户主进行了走访,了解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其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同时调查了该村唯一的村小学。之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期知晓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对今后农村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借鉴。

二、研究发现

就教育水平来说,该村40岁至59岁的被访者的教育水平基本处于小学及以下水平,4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基本达到了初中水平。文盲也有一些,主要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子女基本完成或将完成义务教育,少数大学毕业或在读,总体看子女的教育水平比其父辈高。结合访谈得出:

(一)义务教育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

在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特别是2006年以来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使得义务教育由家庭缴费逐渐演变为国家财政承担,调动了农村家庭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逐渐名副其实让村民受益匪浅。访谈发现,大多数家庭都支持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仅有两例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外出务工,其余都已完成或将完成义务教育。如,村民李某(中年女性,上个世纪末从邻村嫁到该村)说,她和丈夫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家种地、照顾老人和孩子,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于自己家中种植的几亩棉花和几亩蔬菜;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中心小学上五年级,女儿在本村读三年级,学杂费全免,目前只需交纳少量的书本费。当谈起国家的教育免费政策时,父母和孩子都脸带笑容,连说政策好,两免政策让他们受惠不少。村民杨某(男性,60多岁,小学文化,收入以种田为主,共有13亩地,主要为花生和水稻)对于子女教育也大为认同。他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小学毕业,嫁给本村的一位村民多年,下有一女,在本村读学前班。二女儿初中毕业多年,去年嫁到邻村。三儿子先后就读南昌大学,同济大学,并于去年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广州。这些年家庭的全部收入都用于了三儿子的教育费用,但是通过谈话,发现老人不后悔供儿子读书,他仍然坚信知识是农村子弟改变命运的较好出路。

(二)教育投入与教育期望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没有刻意区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农村家长好像也并不在意这点。当问及女孩的教育时,大多数父母表示,“只要孩子有能力上就支持,不会因为是女孩就减少对她的教育投入。”M村小学肖老师也证实,“现在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女孩也需要有文化,一般不会强迫女孩辍学,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李某是M村的一名中年女性,初中文化,有一儿三女。小儿子在7公里外的中学上初一,住宿,一周回家一次,来回学校骑自行车。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读大学,以后从事与电脑相关的工作;大女儿24岁,就读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二女儿初中毕业后,自己不想读书辍学外出打工,去年已经结婚,三女儿现在读高中,成绩还不错。当我们问及有关三女儿的继续教育时,她说如果三女儿自己想继续读书的话,家里会支持。可见,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农民观念的转变,对子女教育的性别偏见已不明显,尤其是对一儿一女家庭或独女家庭。

(三)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学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

虽然全村的义务教育贯彻基本到位,但现实还是存在一定的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一方面,该村现只有一所公立小学,内仅设一个学前班和一至三年级各一个班。学生到了四年级时需要到20里外的乡中心小学就读,这对于10岁左右的小孩来说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家庭都有超生现象,随着这些超生儿童入学年龄的到来,村内小学教育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教师和教室不足导致小孩不能正常入学。每年八九月招生时,很多家长都多次到学校要求自己的子女入学,但是由于只有一个学前班,所以得到顺利入学的愿望较难实现。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孩子到了五、六岁仍然在家玩耍而不能入学的情景。村民杨光和黄某是一对夫妇,初中文化;丈夫在外打工,逢年过节回家;妻子在家务农,照顾子女和老人。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9岁才读一年级,儿子5岁也没去上学前班。由于入学晚,孩子养成了在家只顾玩耍而无心读书的坏习惯。杨妻对子女的未来深感担忧。这些现象表明该村小孩的入学和升学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四)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且课时难以保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但调查发现,M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相对较低,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及辅导。M村小学现有教师8名,学前班教师为本村多年前的一名高考落榜生。一至三年级的教师都是前几年自己出三万块钱由民办转为公办的,而且年龄结构偏大,除一名教师30多岁,其余老师都年近50或以上岁数的人了。他们大部分是由时期懂点文化的知识青年发展而来,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教育。常常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经验开展教学,教法相对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较窄等。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和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这些老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经费有限,他们也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听课学习。此外,这些教师几乎都是包班任教,即两个教师承担所带班级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科目的教学工作,剩下的一名教师作为补充。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工作压力都很大,素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由于教师大都处在半农半教或半商半教的状态。农忙的时候学校都会放假,必然会压缩学时,而家长一般也乐意孩子放假能够回家帮忙。这样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五)教学设备落后且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

笔者在参观M村小学校园时,发现教学设施十分缺乏,已经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比如,学校没有电铃,上下课都是老师轮流敲打挂在一个铁架子上的大铁钟。学校没有专业的音乐和体育老师,学生上音乐课时基本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学校除了几件破旧的乐器外,没有任何较好的音乐设备,现有一台录音机是一名老师从家里带来的。学生上体育课基本是自己玩,或是教师提供一个篮球,一、二十个学生抢着乱玩。这样的设施使不少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学校目前没有一台电脑,老师也不懂什么是多媒体教学,这种信息化的落后导致教师的教学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安于现状,工作没有创新。在这种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严重阻碍农村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无从谈起。

(六)受教育情况日益出现两极分化

调查中发现该村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辍学在家务农或出外打工的基本都达到了初中毕业,但是这些人一旦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想/不愿读书,成绩不足于再升学或者受到外面的诱惑而无心学习,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的意思,此外也不再接受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父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信息不太了解,对职业教育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职业教育不是大学,要上就上大学,大学都没意思,还不如干脆不上。而那些读到高中的孩子,目前还无一例辍学,都会选择考取大学。就算一次落榜,基本都会选择复读,以求来年考取大学。村小学周校长告诉笔者,2009年该村有4名高中生高考,除一名考上了江西财经大学外,另外三名落榜生都选择了复读,并于次年全部考上本科院校,更有一人创造了该村纪录,考上了重点大学。这种在教育追求上的两极分化,势必影响将来该村村民之间社会经济状况的分化。

三、小结与建议

总体来看,该村义务教育状况较好,但问题也不少,主要是教育资源的缺乏、教师素质的偏低、村民信息的闭塞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已经摆上了国家、社会以及农村每一个人的议事日程。于国于民,农村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与优化学科设置

首先,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优化农村学校的布局,使学龄儿童都能够实现就近入学或灵活上学。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是农村教育存在多年的问题,相对于城镇教育投入与农村教育需求,农村教育投入力度非常不够。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以前,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办学经费各占政府教育支出的20%和80%,2005年以后,为兑现“向郊区倾斜”的承诺,两者的办学经费均衡至各50%,然而我国农业人口仍然是多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2013年中国青少年人口详数”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初中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为5736.19万人,农村学生占57.2%,而农村初中教育经费占全国初中教育经费的比例为47.8%,相差近10个百分点。这还不考虑城乡本身对其辖内学校的投入差距。除了财政投入,也要创造条件鼓励家庭和社会投入到农村教育当中去,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改善当前的农村教学环境。其次,要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农村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外语课程的设置不能缺少,但外语考核无需作为一项国家通关的核心制度设置。同时,兴趣教育和培养也不可或缺,这样做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备向社会上层流动的能力。此外,教材制定要因地制宜,增添有关农村方面的素材,突出农村农业特色,使其将来留在农村时能够较好地为农村农业发展服务。

(二)创造条件,建立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良好的教师资源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石,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从教,充实年轻教员,招收大学毕业生回村任教,改变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的现象;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改变一名教师同时兼职多门学科教学的现象,使教师教学专业化;再一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尽早实现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工资地区一体化,改变目前部分农村教师半耕半教、半商半教的现状,使其把全部精力用于教学。此外,要优化教师队伍的补充与退出机制,对于优秀的教师要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更优的待遇,对于考核欠佳的要适时将其辞退。

(三)转变观念,因情制宜加强职业教育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3

一、建立适合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管理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体制,理顺乡镇教育管理体系,明确中心小学、学区辅导站管理职责;提高山区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激励扎根山区农村教育的教师,尤其在职称晋级、评先评优的名额比例上要适当倾斜,使他们有成就感;建立城市与农村学校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城市学校与山区农村学校建立对口理一四•一合作关系,为山区农村教师搭建平台,促进山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根据偏远山区农村实际调整学校布局

山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山区农村教育的特点,实行县域范围内统一筹划、科学布局、依法办事。学校布局调整,必须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为目的,把握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创办示范性学校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等等。在布局调整中,必须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动员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构建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大对山区农村教育的投入,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政府要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上做工作,使农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能够享有与城市人平等的权利,为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就近入学创造条件。

三、做好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

我国的人口分布,面广量大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就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的中小学校长,这就更需要抓好山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针对山区农村学校的现实条件,校长培训的方式要多元。一是分类培训。山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因为各自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管理责任、学校状况和发展方向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层次不同,应当分类培训,在培训中找到共性问题,然后组织轮流到学员的学校蹲点考察,共同为学校的过去和发展“把脉”;二是个性化培训。校长培训是在职成人教育,其突出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最直接的培训目的就是增强职业适应能力,解决当前学校管理和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对来自不同乡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学校的校长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又由于参训校长在文化素养、业务水平、管理经验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培训需要各不相同,仅仅采取集中综合讲座的方式只能解决共性问题,很难满足山区农村中小学校长最急需的“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培训。培训组织实施者可以根据区域特点,挖掘山区农村学校间的管理经验,开展现场交流或教育考察活动。其实,山区农村学校不乏特色和优势,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优势是山区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

四、提高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素质

要解决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问题,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以“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为宗旨,解决小学教师培训问题,培养模式最好以离职培训为主,可以每学期一次,每5年一个轮回。同时,应专列教师培训经费,切实保障教师培训的质量,特别是山区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每年可按人头预算,划拔到校,由学校统一支配,以保障教师的培训经费得到落实。除此之外,还应增加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因为山区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紧缺是客观现实。政府还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的氛围,并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教学安全。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三尊”舆论,营造“三尊”氛围;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善待农村教师,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改善山区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长期坚守在山区农村教育工作的教师应给予相对优厚的待遇,比如发放农村教育工作特殊津贴并纳入正常工资序列等;想方设法为山区农村教师搭建各种专业发展的平台,让山区农村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同时把专家、学者请进来开展校本培训,帮助教师不断自我充电、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扶”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五、大力发展偏远山区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

要彻底解决山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就要加大在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标准装备偏远山区农村学校,使山区农村学校不输在“硬件”上。同时,以教师培训机构、师范院校、教研室、电教馆、互联网等为依托,加大对山区农村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培训,开展信息技术条件下偏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学、研一体化的研训活动。山区农村学校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也能够创建优秀的“品牌学校”“特色学校”,教育管理者要立足现实、放眼长远,为面广量大的山区农村学校培植成长的沃土,为山区农村学校的校长提供成长的平台,山区农村学校百花盛开的局面一定会很快到来。

作者:马希良 李玉花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

(二)

一、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说起

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上大学本身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上什么大学。这跟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社会阶层的分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关于“寒门为什么难出贵子”的原因,腾讯网也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一是不愿意上学。很多农民的孩子上了多年的学,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不如干脆早点找一个地方打工。进入拼爹的时代,没有背景的农村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这也是他们不愿意上大学的原因之一。二是上不起学。据调查,一个农民13年的纯收入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4年的学费。大学的开销非常大,尽管我们制定了奖助贷政策,国家也一再承诺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但事实上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农民子弟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上大学。三是考不上大学。因为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教育的条件悬殊,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导致农村教育的质量相对较差。我们在分析研究这三个原因的时候发现,事实上第一个原因和第二个原因固然有,但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从第一点看,不愿上学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中国百姓自古以来都知道上学的意义和价值,真正不愿意上学的并不多。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是中国的传统。从第二点看,上不起学,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国人往往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上学。我们国家的奖助贷政策也很清楚,各个大学在招生宣传中、相关中学在指导报考中也有所体现。所以,最关键的原因是第三点,问题还是出在“考不上”,出在农村教育的质量不高上,出在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竞争力上。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提升农村孩子在学习中的相对竞争优势。

从2011年起,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2年,国家在21个省市自治区的680个贫困县增加约1万名招生指标。2013年,从680个县增加到832个县,指标增加到3万名。东部高校在西部农村招生人数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2008年的3.5万增加到2012年的17万,2013年又增加到18.5万。对于西部农村学生来说,这些当然都是利好消息。但仅仅靠这些指标的提升,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中国农村教育的问题吗?很显然,仅靠政府单方面的照顾,永远照顾不出来农村学生的竞争力。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农村学生即使被照顾考上了大学,最终也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无法理想就业,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二、目前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村教育的问题很多,并且是多方面的综合问题。我认为,当前,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第一,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低于城市据统计,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70%,但是获得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的不到30%。从东西部的教育投入来看,教育经费的差距也非常之大。如北京小学生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是14482.39元,初中生是20023.04元,高中生是20619.66元。上海小学生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比北京还高,达到16143.85元。而贵州小学生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只有2758.61元,初中生是3204.20元,高中生是3317.10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在扩大。所以,建议国家出台中小学生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全国统一标准。如果没有这样的国家标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还会越来越大。第二,农村学校的优秀生源越来越少现在,农村教育的“空洞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撤点并校政策导致农村村小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农村教育质量差导致许多农村学生流向城市。在很多县,我们看到农村的孩子不断地往县城聚集。农村学生往县城聚集有许多原因,有的是因为随父母打工,有的是因为农村教育质量差,有的是因为上寄宿制学校费用太贵(现在上寄宿制学校对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一年需要1000~2000元)。但不容否认的是,一个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失望。如山西河曲县,有60%~70%的中小学生跑到了县城。农村学生流向县城,导致县城的学校急剧膨胀,平均一个班80人,最大的班级超过了90人。农村学校的式微,同时意味着农村学校作为农村文化中心地位的瓦解。第三,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教师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这几年,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免费师范生制度、特岗教师制度、城乡教师轮岗制度等,但是农村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村教师的学历偏低。据调查,在农村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47.49%,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为24.34%,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从山东全省来看,近年来乡镇及以下农村中小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的增加幅度比县城学校低41个百分点。二是农村教师数量明显偏少。仍然以山东省为例,有4个县的13个农村教学点分别只有一名教师,1~3年级所有课程都由一个教师担任,很多课程开不出或开不全。三是农村教师流失比较严重。据调查,2011年年底,山东农村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2006年减少了25.19%。第四,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的比例为37.7%。留守儿童5年内增加了240多万。在6100多万留守儿童中,46.74%的父母外出,跟祖父母居住的占16.27%,隔代照顾他们的祖父母平均年龄达59.2岁。单独居住的有205.7万,占留守儿童的3.37%,占全国独居儿童的21.88%。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产生了许多心理与行为问题。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很惊人。根据调查,2013年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比2005年增加了41.37%,其中广州最多,超过了400万,浙江、江苏分别超过200万,四川、山东、湖南、福建超过了250万。流动儿童在许多城市的全部儿童中占了很大比重。如上海,10个孩子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浙江10个孩子有3个是流动儿童。中西部的省会城市情况也很突出,比如宁夏银川市流动儿童的比例高达41.76%,新疆、青海、贵州的省会城市流动儿童的比例也分别达到41.50%、35.7%和34.43%。也就是说,流动儿童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但这些学生在流入地城市绝大多数仍然没有进入当地的主流学校。

三、中国需要一场新的乡村教育运动

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永远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品质的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的品质就得不到真正的保证。我认为,中国确实需要来一场新的乡村教育运动,让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到农村教育的重建中去。

第一,让更多的社会精英关注乡村教育我们知道,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第一流的教育家几乎都把他们的视线投向农村,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投入到乡村教育。黄炎培先生在江苏昆山徐公桥进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验,陶行知先生在南京晓庄建立了师范学校,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了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先生则在河南、山东进行了乡农教育实验。特别是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问题之根本改造。”他要求从事乡村教育的同事“要把我们整个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提出要为农民“烧心香”。相比较而言,现在我们又有多少教育家能把他们的事业和最宝贵的年华投入到农村教育?当下真正关注农村教育的人有多少?

第二,让更多的资金投向乡村教育中国的乡村教育,尤其是边远地区的乡村教育,资金仍然是严重匮乏的。他们和城市学校的差距虽然最终体现在教育品质上,但在硬件方面的差距也非常大,且硬件差距直接导致品质差距。为此,要求政府必须加大投入,而且应该出台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也就是说,农村学生的生均公用教育经费要设立最低标准,学校建设要有基本的国家标准,区域教育经费的投入要有国家明确的要求,同时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乡村教育。虽然我们如今已经有各种乡村教育组织,但都是很零散的,缺乏组织、引导和鼓励,无法保证社会资金有效进入乡村教育。因此,亟待建立官民合作的体系。

第三,把农民组织起来建设自己的乡村教育长期以来,中国农民都没有自己的社会自治组织。我们现在有许多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共青团,但是没有农民的团体,所以中国的农民相对来说是比较松散的,也缺乏维护农民自身利益的机构。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农民也是缺席的。我们制定农村教育政策,包括撤村并点等,农民很少有发言权。梁漱溟先生当年曾经参加过一次关于农村问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教育家、公共卫生家、政府官员等,就是没有农民。他批评说,这样的会议充其量“只是乡村以外的人在瞎嚷嚷”。他认为,如果乡村教育不能够发挥农民的作用,是走不远的。如果乡村教育只是乡村教育家在动,而农民不动、乡村不动,是没有前途的。因此,我认为,要让农民有组织地发出声音,开启智慧,发动力量,解决农民自己的问题,这应当是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我们要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第四,应该让学校成为乡村的文化生活中心这是乡村教育重建中的大问题。现在城镇化浪潮正在席卷中国,成为拉动新一轮中国经济的增长点,规划、经济、社会服务等各种问题都得到空前的关注,而学校教育却始终是缺位的,学校在社会建设中难有用武之地。我一直认为,农村学校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机构,而是一个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灵魂,没有农村的学校就没有真正的农村变革。比如农家书屋,为什么不能建在学校里呢?现在让农民看书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但培养未来的农民认真读书,让未来的农村书香满园,是社会进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怎样有效规划农村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撤村并点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刀切”的盲目规划所造成的恶果,如今无论是农村学生的流失、学生上学路程太远,甚至校车事故等,都与此有很大关系。怎样让学校真正成为乡村的文化生活中心、城镇的社区文化生活中心,是值得我们各个部门投入精力、花大力气去研究的问题。

第五,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去乡村任教上个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要汇聚一流人才到农村工作的要求。他曾经指出:“好的乡村教师第一要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这样的教师将会“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两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陶行知把这样的教师称之为“改造生活的灵魂”。坦率地说,现在我们很少有这样富有理想和激情的教师了,我们的教育部门也很少具有这样的社会动员能力。但是,我们的政府仍然是全世界最具权力的政府,如何让好教师到农村,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上得来,这是很值得我们的政府思考的问题。第六,让城市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同在蓝天下,要让农村的孩子、弱势人群的孩子受到公平、均等而优质的教育,首先要让更多的学校办出水平,为这样的群体提供优质的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父母身边就读。这也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何况我们本就是农业大国,农民幸福才是国力强盛的指针,而乡村教育无疑是农民幸福的保障。不管怎样,为了亿万农民的未来,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乡村教育需要真正的重建,乡村教育需要更多人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说,农村教育的振兴之日,才是中国教育的辉煌之时!

作者:朱永新 单位: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三)

一、民国“乡村教育运动”发展模式分析

1.乡村平民教育模式

近代中国农村问题,根源于中国人本身的“愚、穷、弱、私”。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四大问题,决定了中国乡村建设事业的成败。晏阳初认为,惟有推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愚、穷、弱、私”问题。认为:“文艺教育”可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计教育”可以训练农民的劳动技能,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可以培养农民强健的力量,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可以培养农民的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晏阳初认为,“四大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晏阳初从平民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了践行“乡村平民教育”,晏阳初先后创办了多所“平民学校”,并以平民学校毕业生为基本力量,组织成立了“社会式教育委员会”(后改名为“社会式教育部”);针对年幼者和年老者,组织成立了“家庭会”,以践行“家庭式教育”。

2.乡农学校教育模式

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严重的文化失调。而解决“文化失调”的唯一办法,是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老根”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近代文化的长处,创造出一种“新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梁漱溟深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要想创新中国文化,必须开展乡村教育。为此,梁漱溟创办了“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教育组织机构———乡农学校,希望籍此担负起教育农民、倡导社会改良的责任。“乡农学校”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实现了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妇女教育的结合。总之,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先驱者们,通过兴办各种教育,推动“教育下乡”和“科技下乡”,并创新性地探索出一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教育模式。尽管各自的思维方式、办学路径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1)三种乡村教育模式,都以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改造乡村、以农立国”为目的;(2)三种乡村教育模式,都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及其“传道、授业、解惑”的束缚,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拓宽了教育的内涵和范围;(3)三种乡村教育模式,都赋予了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职责,强调了教育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卫生”的“大联合”。

二、对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评价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仅仅持续了十余年,终因时代的局限性及其自身的原因而归于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教育先驱者在乡村教育运动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贡献。

1.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改造乡村”的指导思想与客观现实相背离。民国时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改良要求的思潮十分活跃,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以陶行知等为代表的先驱者们,既对旧军阀和国民党的统治不满,但又不愿意与之彻底决裂,寄希望于在不改变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来实现发展农业、改善民生、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彻底摆脱阶级束缚和时代局限,也就无法找准改造中国农村社会的根本出路,从而注定了他们的乡村教育运动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要想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技术改良,首先必须铲除那些阻碍教育发展和技术改良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其次,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的理想与现实的背离。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都主张乡村教育要深入民间,与农民“打成一片”,实现在“生活中教育”。一方面,从中国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中国知识分子向来以“代言人”自居,在封建势力尚未退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民国时期,“清高”的知识分子无法彻底摆脱思想上的自恋,不可能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与农民“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乡村教育运动”本应该是“乡下人的运动”,至少需要“乡下人”的参与、配合。实际情况却是,“乡村教育运动”并不受“愚、穷、弱、私”的“乡下人”的欢迎,至少不是“积极”地参与。

2.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贡献

尽管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乡村教育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先驱者们对“乡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历史贡献是突出的。首先,乡村教育先驱者们在探索中国乡村教育改革时,积极践行“教学做合一”,纷纷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试验学校”,实现了乡村教育运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为当时的农村社会注入了文明的因素,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标志着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其次,无论是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模式”,还是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模式”或梁漱溟的“乡农学校教育模式”,都是先驱者们在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体系。其所提出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式,以及“生活即教育”、“科学简单化”的理论,对推动中国乡村教育改革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再次,针对封建教育“劳心”与“劳力”分离、知识分子脱离农民的问题,乡村教育先驱者们发动了无数知识分子,其中不乏大量留洋学生、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自愿放弃在城里的优厚生活待遇,来到穷乡僻壤的乡村,与贫穷的“乡下人”为伍,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这种献身乡村的精神,是对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超越与否定,也是值得世人尊敬和钦佩的。最后,乡村教育先驱者立足“教育兴农”,自觉地把发展乡村教育与解决农村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期待以教育为突破口,把教育延伸到整个社会领域,延伸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例如:陶行知主张“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教育延伸到乡村生活之中”;晏阳初主张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方式,实现“文艺、生计、卫生、公民”等四种教育;梁漱溟主张,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政治,成为是“系统的整体”。这些观点,突破了“就教育谈教育”的思维范式,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三、“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时代赋予农村教育的重大使命,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为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使我们得到以下重要启示。

1.发展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深感近代中国乡村饱受天灾人祸之痛,寄希望于发展乡村教育,实现“改造乡村、以农立国”的目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乡村教育的功能,但其对乡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值得肯定的。治贫先治愚、治愚办教育。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素质”问题,而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则是解决农民素质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农村教育,不能脱离农村生活实际。先驱者们从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身体力行,深入民间践行乡村教育活动,这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受长期以来公共政策“城市取向”的影响,农村教育存在的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必须学习先驱者的经验,面向农村,立足于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农村教育服务“三农”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立足农村,树立系统观和全局观

以陶行知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先驱者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放弃繁华都市的富足生活,毅然深入民间,走向穷乡僻壤,践行乡村教育活动。无论其结果如何,其献身农村教育的平民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推崇。当前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弘扬先驱者们的精神,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中国的农村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能有希望、有出路。当然,中国的农村教育不能只看农村,也不能“就教育谈教育”,必须借鉴先驱者们的系统观、全局观,把乡村教育纳入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彻底改变单纯依靠政府办学的观念,鼓励、支持社会办学、私人办学,形成主体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办学格局;要协调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的关系,以及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坚持开拓创新,理性借鉴国际经验

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理论工作者应该走出书斋,理论联系实践,求真务实地创新教育理论体系;政策制定者要打破大一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教育;学校管理者要开展实践调查,并据此调整乡村教育发展思路、育人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先驱者们站在时展的前沿,主张中国乡村教育既要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要立足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思维范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只有立足本土,批判继承国外优秀教育成果,中国农村教育事业才能凸显生机,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4.强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

农村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农村教育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民国乡村教育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当时政府的消极作为密不可分。尽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资金约束始终是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吸取乡村教育运动失败的教训,在广泛引导社会资金介入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村教育投资的稳定、刚性增长。

作者:成必成 单位:四川乐山师范学院

(四)

一、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1.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落后的农村教育结构严重影响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的农村学校中,缺乏美术音乐等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2)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职,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

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均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现在,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所花费的费用,但是很多父母都不愿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我认为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1.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2.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应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收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地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姚翠英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八中学

(五)

一、中央苏区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极力改善乡苏(与市苏)的工作,健全乡苏的组织与领导……是非常重要的事”。可是,当时的中央苏区乡苏干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员缺乏,二是素质低下。乡苏作为基层的政权,需要众多的基层干部,但是,现状是基层干部数量稀少。1929年10月,福建省委巡视员谢运康向省委报告说,农村基层干部“应付不来,而且不够分配,处处感觉人力(少),这是闽西目前的普遍现象”。1930年4月,巡视员张怀万也说:“干部问题是目前赣西南唯一严重问题,因为工作的开展,—时创造不出来这样多干部,现在各乡委工作大都建立在一二人身上,这一二人亦是新提拔的工农分子”。更为严重的是,就连这极为稀少的现有乡苏干部状况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政治水平低,工作上事务主义,处理问题简单化,导致工作上错误和造成损失;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人数比例很小,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肤浅,工作能力提不高。尤其是工农干部略为识字或能写普通信件的为数不多。乡苏干部的稀少和素质低劣对于政权建设十分不利,人员少使得某些最基本的工作也无法进行,农村“苏维埃政府写布告都没有人”,更遑论别的职责了。而素质低下更是对乡苏政权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处理事情,往往脱离群众的意见,对没收及分配土地的犹豫妥协,对经费的滥用和贪污,对白色势力的畏避或斗争不坚决,到处发现。委员会也很少开全体会,遇事由常委处决。区乡两级政府则常委会也少开,遇事由主席、秘书、财务或赤卫队长(暴动队长)各自处理决定,这四个人是经常驻会的。所以,民主集中主义,在政府工作中也用得不习惯。”导致的后果是基层政权最基本的选举活动都走了样,有的乡苏把吃鸦片烟的民众一概剥夺了选举权,有的把45岁以上的都剥夺了选举权。1931年12月,中央苏区中央执行委员会不得不指出“苏维埃的基本组织———乡与城苏维埃,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要唤起千千万万的劳苦民众,组织浩浩荡荡的政权建设队伍,必须进行宣传和文化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提高文化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从而自觉地投身于伟大的革命政权建设中。而要改变乡苏干部缺乏、素质差的状况,也需要对干部进行培训和教育,认为,许多乡苏之所以名不副实,是因为缺乏对于新政权和新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提出:“大会认为文化教育工作,是负有铲除旧社会遗传下来的一切道德宗教风俗旧礼教等封建残余的重要作用,建设工农阶级的文化事业使群众的智识增进,政治水平提高,以发动阶级斗争,坚强阶级意志,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社会基础,因此文化教育工作是苏维埃重要工作之一。”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指出:“要用教育与学习方法……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政治水平,打破旧社会思想习惯的传统,以深入思想斗争,……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

二、中央苏区农村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中央苏区的农村教育,以革命和建设为核心,是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大力发展儿童教育,以培养革命的新后代;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造就根据地建设的各类技术人才;发展师范教育,以输送红色学校教员;开展农村干部教育,以培训乡苏政权的基层干部。此外,还辅之以工农业余教育。苏区的儿童教育,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苏区小学以培养“目前参加阶级斗争的新后代”和“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作为自己的任务。除了全日制小学外,还有半日制小学,招收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全日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入学。这些学校后来统称列宁小学。课程的特点是,每周上课时数较少,劳作实习、社会工作作为正式课程列人教学计划,重视游艺课。每学期有两周以上的空余时间,以便组织儿童的长途旅行、参观等活动。苏区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女子职业学校和短期职业中学为主要办学形式,以青年女子和青少年为主要培养对象。中央苏区农村的青年壮年男子要参加红军,从事军事斗争或外出工作,大批的青年妇女和少年儿童是活跃在农村建设和各条战线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举办全日制普通中学和大量发展中等专门学校。因此,广泛地兴办女子职业学校,招收16岁至25岁左右的青年女子入学;发展短期职业中学,招收列宁小学毕业后的13岁至16岁的儿童入学,以培养后方经济建设和各项建设的专门技术人才,就成了苏区中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办学形式。比较著名的女子职业学校有闽浙赣省立三八女子职业学校、莲花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等,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制度、教学联系实际,学习期满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短期职业中学出现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以农业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为了适应教学、生产技术实习的需要,当时强调农业中学要靠近农村或红军公田,棉业中学要靠近棉田,纺织中学要靠近机织工场等等。中央苏区的农村师范教育,是从办教员训练班开始的。当时的客观形势迫使党和苏维埃政府不得不打破常规,举办训练班,把粗通文墨的工农群众召集起来,经过短期培训,充当教师,以应急需。以后,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红色政权的稳定,才逐步办起比较固定的列宁师范学校,在这同时,仍然不定期地举办训练班,以培训教员。当时把培养农村师资的学校统一规划为四种类型(高级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短期师范学校、小学教员训练班),分别制定了师范学校简章,对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领导体制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师范教育制度化。强调:“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理论也才有学好的希望。”中央苏区高度重视农村干部教育,将之当作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来抓。苏区干部教育有在职干部教育和学校干部教育两种,在职干部教育主要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干部训练班,党也创办了一批干部学校,如中央干部学校有苏维埃大学、中央农业学校等,地方上的干部学校主要有湘赣省委党校、闽浙赣省共产主义学校等。在培训班和干部学校学员中,乡苏干部占较大的比例,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政治形势、党的组织建设、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乡苏革命和建设等,力图用简明的道理,启发干部,提高革命和建设觉悟,造就了大批领导农村革命和建设的各级干部人才,积极参加乡苏革命和建设工作。当然,中央苏区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工农业余教育,也有论者称之为扫盲教育。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要结束百分之八、九十的劳动群众不识字的历史。闽浙赣省提出了“在苏维埃政权下,不让一个工农不识字”的口号。少共也提出了“不让一个团员是文盲,也没有一个少先队员是文盲”,“每一个团员负责消灭一个文盲”等口号。在业余教育中,广大工农群众创造的夜学、半日学校、业余补习学校、识字班(组)、识字牌等多种教育组织形式和俱乐部、墙报、戏剧、报刊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使业余教育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三、中央苏区农村教育的绩效

中央苏区农村教育的有效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乡苏政权的相关建设,大体看来,主要体现在:首先,随着农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积极参政,推动了乡苏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1933年的统计,中央苏区的兴国、胜利、公略、长胜、博生等县,选民的参选率普遍高达70%~80%,兴国的部分乡甚至达到了90%以上。事实上,农民群众已经能够对乡苏干部进行有效地监督了,如在上才溪乡75名代表中,有前任代表21人,新选代表54人。下才溪乡91名代表中,有前任代表50人新当选代表41人。其次,改善了乡苏干部的工作作风,使得乡苏政权得以较好地运转。在党和苏维埃的培育下,广大乡苏干部不仅有亲近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忠实地为群众谋利益、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高贵品质,而且在工作中还表现了高度的民主精神。在著名的兴国县长冈乡,以乡苏主席谢昌宝为首的乡苏干部长年累月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自带饭菜去办公,风里来雨里去,奔波、深入在人民群众之中,他们时时处处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他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十带头”、“四模范”。由于长冈乡党支部和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因此,党和苏维埃政府发出的任何号召,布置的任何工作,在这个乡都能很快得到落实。1933年12月,在《长冈调查》中称赞“他们的工作为苏维埃工作的模范”。正是在这一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白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的山歌开始在中央苏区被广为传唱。第三,它有力地加强了乡苏的教育建设。在党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农村教育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由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组成的教育体制,很大改变了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以义务教育为例,中央苏区基本上实现乡乡有小学。据1934年1月“二苏大会”统计,闽浙赣苏区有列宁小学280多所,在校学生9000多人。江西、福建、粤赣三省就有列宁小学3052所,学生8.97万余人。其中兴国县学龄儿童总数有2.0969万人,进入列宁小学学习的就有1.28万余人,入学率达到61%。而在国民党统治区,1930年全国接受小学教育的儿童只占学龄儿童总数的22%。

作者:常县宾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六)

一、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1、陕北乡村教育的弊端

我国的的乡村教育一直与实际生活想脱离,教育所教不能再真正意义上满足农民生活需要,“教育应该结合实际”这是陶行知的一贯主张。1934年,陶行知发表的《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中,指出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因为

(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书死、死读书、书读死,它不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课堂上,教师所说所为作为标准答案的范本,不准学生提问,更不允许他们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与大自然近距离的接触。“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直接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的烟虫,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之学习者要经过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癣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进了棺材,这就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2)教学生吃别人。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提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精神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弱者,教育与实践完全脱离。他针对二三十年代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大胆的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中针砭到: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我们学会对城市的向往对农村的厌恶;它教人吃饭不劳动,穿衣不织布,做房子不造林的空中楼阁似的思想;它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踏踏实实劳动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的劳苦大众;它教人唯利是图;它教农夫子变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它教有理想有抱负的有为青年变得麻木不仁;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的弱。所以他在充分考虑我国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与我国教育现状相一致的“活教育”,即“乡村教育思想”,目的在于有效的利用已有的各种环境,积极的教学习者动手动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当然,此时陶行知先生将教育的对象扩大到整个社会,解决当时文盲占大多数的社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更强大的后备力量。“中国的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产生预期的目标,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二者没有必要的联系。教育没有农业的支撑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同时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三个基本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指生活就是教育,这也指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内容为生活,“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的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是指包括学校教育内的整个社会教育,社会生活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育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和改变,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的强盛。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是对其老师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继承与批判。根据当时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实际,将“学校即社会”改为“社会即学校”,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脱离实际的情况,为少数人服务的贵族式的“小众教育”,构建了为的人民大众服务的“大众教育”。这种将教育场所和教育资源扩大到整个社会,增加了教育对象的数量,同时这种主张真正的把学校教育放大到整个社会中,使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新的突破,学校不在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扩大化的教育思想同样也有利于陕北教育改革的借鉴。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这是对传统教师“死教书、教书死、书教死”和学生“读书死、死读书、书读死”的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反对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即是生活的方法,也是教育方法,教、学、做是有机统一的,目的是将农民培养成为会动手,懂动手,知动手的新农民,“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产所,也是教育的实场所;生活教育即是终身教育,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教育”,总之,在突破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改变教育现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法。

3、创造教育理论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今天正在实施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才能保证教育不竭的动力?只有在不断的创造中培养具有独出心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陶行知在《三代》中形象的比喻到:“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1)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理论培养的目的是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和教师,从学生方面看,为了使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这既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也是其实现的手段,因为“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索要造就得是具有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总结经验创造出创造的理论和技术。

(2)创造教育的对象。陶行知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大众教育,是针对以前“死教育”而提出的“活教育”,是对“洋化教育”反思的“新教育”。他指出现实生活中有四种人:第一种是劳心的人;第二种是劳力的人;第三种是劳心兼劳力的人;第四种是在劳力上兼劳心的人,而只有在劳力上劳心的人才可以实现创造教育。“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创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唯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和谐社会”。

(3)创造教育的方法。“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这形象的说明了行动在创造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行动是一切创造思维的基础。这也与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并且指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寻求出路的”。

(4)实现创造教育的条件。实现创造教育的必须具备“一个条件”“三个需要”“六大解放”。“一个条件”指社会民主,在当时我国内忧外患的的历史背景下,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在广泛民主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三个需要”是指:一是需要充分的营养;二是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三是需要因材施教,目的是为了根据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的实施创造教育。“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受教育者的头脑,冲破封建旧教育的对儿童的思想束缚,让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想、去思考;解放受教育者的双手,让儿童在实践中领悟知识的真谛,在劳动中头脑双挥创造更大的生产力;解放受教育者的眼睛,不要让儿童“带上封建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封建教育的罪恶,能感受到乡村教育所带来的不屈力量”;解放受教育者的嘴巴,使儿童获得言论的自由,发问的自由,能过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觉;解放受教育者的空间,发展创造力,封闭的学校教育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解放受教育者的时间,使儿童有更加多的空间和时间去独立的思考和领悟,全天式的旧教育不适应儿童身心的发展,通过“六大解放”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

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陕北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用样也体现在教育上,尤其陕北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的教育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长期以来,陕北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农村师资短缺,教学设施简陋,辍学率较高,农村生源不断减少向城镇聚集等问题一直存在,为了保证教育质量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1、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打破我国传统的精英式教育,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将求学者培养成懂得一定生存技能的健全的学生,当他们离开学校也能凭借一技之长谋生,一边做,一边学,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本土化教材的应用应加强

目前,我国在教材的编排上还在向城市靠拢,没能充分考虑到乡村教育的需求。城市和农村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不同、环境性质的不同、人口分布密度上的不同等种种原因,影响了其在课程编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行政组织等的不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具体的教材编写方面应该突显农民的需要,多考虑一些农村生活的特征以及农村孩子的身心特点,创办本土化的教材以满足当地的需求。

3、要培养符合农村的师范教育,为农村学校培养师资

在《陶行知全集》第一卷中指出:“我们的师范教育或是从主观头脑里空想出来的,或是间接从国外运输进来的,不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出来的,这种师范教育倘不根本改造。直接可以造成或不死或不活的教师,间接可以造就不死不活的国民”。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培养当下农村所需要的教师,要求教师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4、重建家长对农村教育的信心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质量不高,资源落后等原因,是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农村教育不能培养出质量高的学生,他们更愿意支付高昂的学费将子女送入城市接受所谓的好教育,这也是城市人口剧增,“超大班级”的出现,教育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等问题。目前处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通过改造农村教育使之符合农民的需要,重新建立家长对农村教育的信心。综上所述,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陕北地区的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

作者:柳亚汝 单位: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七)

一、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

1、失学率的增加。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以后,一些地区的失学率明显增加,原因主要有:教育费用骤增使一些农村家庭难以支撑;上学途中安全隐患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特别是留守儿童;经济利益驱使和中高考升学压力较大也使一部分青少年走出校园;因病因灾返贫而导致儿童失学的情况仍然存在。

2、师资短缺状况恶化。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本身存在着编制和经费不足、教师比例不合理、硬件设施落后等现实问题,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福利均不如城市学校;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集中到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教师为了改善生活或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纷纷向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单向流动,导致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

3、市民教育的缺失。农民能否变市民“,乡下人”能否成为“城里人”,不仅取决于是否在城里居住、生活、工作,还取决于农民是否拥有科学文化素养、就业技能、市民意识等的整体素质。当前的农村教育内容仍然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缺少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遵纪守法意识、卫生习惯养成等基本市民素质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二、教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农村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起着先导作用,是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1、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农村城镇化后,不仅城镇中的商业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集中使用的土地也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科技、适应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可以立足于市场需求和本地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从而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大批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的高素质劳动者。

2、培育高素质市民。一些农民由于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不高,虽然进入城市中居住、生活、学习、工作,但其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仍在农村,随地吐痰、丢弃杂物、倾倒脏水、乱扔脏物等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因此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整体素质高的农民,进城后容易顺利融入市民社会,容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传播城市文明,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进城农民收入,靠的是教育的教化作用。

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对进城农民寻找就业岗位就有明显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人群的平均收入水平随着学历提高而提高,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人群的就业率和平均收入较无职业技能人群都高。国内的用工调查证实,企业用工需求以中高级技工及管理人员为主,初级技工及服务人员仅占20%左右,高级技工与初中级技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达1倍以上。

4、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农民必须具有在城市中就业生存的能力。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倾向与其受教育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是确保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有效措施。接受高等教育后留城工作生活的自然人口转移,城镇优质教育吸引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带动家庭成员在城镇就业、生活,职业培训使农民掌握了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等都是教育引导农民进城的方式。2013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不仅要吸引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农民向城镇化的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走。

三、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发展农村教育,必须由政府主导,按照分层培养的原则进行,使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市民教育适应不同的需求。农村城镇化是在县域区域内进行的,在发展农村教育过程中,要有效整合县域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1、合理布局,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基础教育体制。农村人口减少是客观事实,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成为必然,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兼顾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和均衡教育之间的矛盾,防止因基础教育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和教学质量下降。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要考虑以下因素:利于学生入学、减少家庭教育支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布点时要考虑到人口密度、自然环境和未来人口转移和城镇发展的影响,设定合理的学校规模,建立完善的校车和住宿管理制度;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应该设立教学点,配备完善的网校教学设施;开发远程教育,通过设立教育网校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开展城乡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实施对口支援帮扶,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2、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是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形势的需要,关系农村劳动力进城后的就业范围、收入水平和稳定性,也是政府部门促进就业和帮助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的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准确把握职业技能教育定位,制定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要以就业技能培训为导向,根据当前市场用工需求,进行对口专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学即能用。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4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世界瞩目并对人类进程产生影响,根本原因有两条:即速度快、规模大。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0.6%微升到17.9%,30年间城镇化率增长7.3%,年增长率不足0.24%;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7.92%迅速提升到51.27%,年增长率超过1%,城镇总人口由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到2025年,大约有10亿中国人将入居城市,届时中国将会出现大约221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其中包括23座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在目前,类似规模的城市在欧洲也只有35座。专家预测,我国已进入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黄金期。到2030年,大概有3亿多农村居民移居城市,同时,农村人口将减少1/3以上,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将“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城镇化自此将步入新的发展期、调整期。假使对过去几十年我国城镇化的状况做一客观剖析研判,不难发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快则快矣,好则不好。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半城市化”。

早在2006年,社会学者王春光先生即尝试用“半城市化”概念来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他认为,“半城市化”是一个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与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后来,他将这一观点进一步补充发挥和完善,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人们一般认为,“半城市化”这个概念,最能够准确描述和概括当下中国城镇化的真实状貌。大部分的历史时间中,“不是经济嵌入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关系嵌入在经济系统中”。纯市场的独立存在,势必会对社会系统乃至文化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损害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以博兰尼的理论反观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过程,以及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就会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一直被视为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只能在城市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实现非正规就业,有限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而很难进入主流劳动力市场,也难以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有效对接并融入其中。王春光先生具体解释了“半城市化”概念的三层含义:一是城市各个系统之间的不整合不衔接,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市场系统与社会、体制和文化之间的不整合;二是社会不整合,表现为不同城市人群在生活、行动等实践层面之间的相互不融恰、隔绝与排斥等;三是心理上的排斥、歧视与不认同。这个见解,等于是对博兰尼的理论做了注解。美国学者P•H•廖塔、詹姆斯•米斯克尔也曾讨论过“半城市化”现象,含义大致包括三层:一是流入城市的是那些难民,他们根本没有生活机会和希望;二是他们会在城市中长期生活下去;三是他们生活在城市贫民窟里,那里成了社会动荡的沃土和类国家(即暴力滥用)。他们分析道:“半城市化的各种背井离乡的人口,也有可能形成其他一些黑暗地带。现在有数千万的难民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苏丹以及非洲大湖地区的永久性的营地里。这些人口密集的名副其实的贫民窟(那里的生活没有机会,没有希望)会自行演变成类国家,成为动荡的沃土”。显而易见,这两位美国学者的“半城市化”概念,内涵所指有着特定对象,与王春光的“半城市化”概念大为不同。王春光先生主要是基于博兰尼的社会整合理论、剖析中国城镇化的不彻底性,主要针对的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的分离、排斥和不融合状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进一步把“半城市化”分析外延框定在市民权、日常交往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层面。其缘由就是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缺乏完整的市民权(而不是“公民权”,因为,中国的公民权往往被市民权所取代);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经常性互动和交往障碍,与城市社会处于事实上的隔离状态;和城市人口之间存在相互之间的不认同。应该说,这样的分析判断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半城市化”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城镇化状态,它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入城农民工人户分离,身份模糊,基本的公民权难有保障,市民权无从分享;农民工子女上学受到太多身份地域歧视及制度性阻障。仅此而言,这种不彻底的城镇化,会从整体上拖滞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并大大降低它的质量。

2.“碎城市化”。

主要指的是要素转移的零碎化。从人口的流动与迁转角度看,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依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姑且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三步曲”:首先是土地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个数由1978年的193座增加到2012年的658座。全国各类建设用地数量持续增长,高峰期每年多达几百万亩,占用的都是优质耕地。比如北京市,本世纪以来,每年城市用地要消耗掉6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澳门的面积。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圈地运动”永无休止,大饼越摊越大。但全国各地存在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怪异的现象,就是把土地“摊”走,把人给留下,因此出现了相当普遍的人地分离情况。用低价“摊”走的土地修造的房子叫“商品房”,可以名正言顺地高价出售;农民用自有的集体土地上修造的房子叫“小产权房”,不能上市交易。规模庞大的“城中村”景观,十分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城镇化特定阶段“只要土地不要人”的事实。其次是劳动力城镇化。数以亿计由乡入城的“农民工”,由这一独特的称呼即可判定,他们的构成十之八九是青壮年男女劳动力。农民工举家迁移,或称“复数迁移”所占比重较小。根据李强先生对重庆、四川地区外出农民工年龄状况的调查,35岁以下的外出农民工占到总数的88%。他的结论是,“外出的几乎都是高能量的劳动力”。而这种没有家庭全体成员参与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口迁移,恰恰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主因,也是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一个动因。三是家庭城镇化。由于“只要土地不要人”,“不要妇孺要壮丁”这两个阶段持续时间过长,累积的矛盾过多,以举家全迁亲情团聚为特点的“人口城镇化”阶段会加速到来。作为其伴随物,农村教育城镇化自然会相伴而来,“民工流”之后必将是“学生流”。当然,要素的零散转移或许是基于“国情”,迫于无奈,未必一定是政府当局有意为之。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对农民利益的伤害。它与“半城镇化”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因为要素转移的不同步、不衔接、不连贯、不彻底,因而出现了不真实的城镇化(亦即“伪城镇化”)或“不完全的城镇化”;因为“半城镇化”,这个半化不化的过程即对农民的整体利益构成肢解,构成城乡两头的双重盘剥。“半城镇化”的农民总为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等基本生计问题所困扰、所纠结,但最为伤神的恐怕还是子女的正常教育问题。因为,唯有孩子的教育最最耽误不起。

3.“被城镇化”。

前两条反映的是城镇化的不彻底、不连贯性;这一条体现的则是城镇化的非自愿性、被动性。总体上说,城镇化并未违逆农民的根本利益,迫使他们做出情非所愿的抉择。事实上,大多数农民能够看到城镇化的趋势及其潜在好处,因而对其持欣喜、合作、支持的态度。也有一部分人是在缺乏思想准备的前提下,稀里糊涂被卷入城镇化浪潮中来的,他们一般持有半推半就、亦喜亦忧、谨慎参与、留条后路的怀疑观望态度。顺则外出打工赚钱,不顺则回家种田养家。在没有可靠经济来源生活保障之前,不肯主动割断与乡下土地的牵连。再有一部分是城市近郊的农民,他们大概是最不情愿“被城镇化”的农民。因为他们是农村的头,城市的尾,城乡好处两头沾,是农民阶级中最滋润、最悠闲、最有机会先富的一个阶层。但恰恰是他们成为城市扩张过程中首当其冲“被城镇化”的对象。“被城镇化”所反映的是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农民、城市与乡村一方主动、一方被动的矛盾关系。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基本上是前者获胜后者妥协。也有不妥协的时候,则会出现强征、强拆、强迫就范的纠纷案件,甚至引发群体事件。也许这是一个无解的悖论,一个无法使矛盾根本化解的二律背反。从“被城镇化”的农民群体的角度看,失去土地,得到补偿,却并未转变身份,并没有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失地无异于失业。便有身份贱卖和权益盘剥的感觉,心理很不情愿。从政府的角度看,“圈地”属于不得不圈。城市人口在增加,城市规模在扩大。满足新老市民日益增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需求,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城市外延的扩展,是现实的需求,而非政府的主观臆断。问题似乎又还原到“半城市化”状态上来。政策不配套,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不能对失地农民长久的、可持续的生计作出安排,把他们悬在城市的半空,“被城镇化”的农民就会生出“被欺骗”、“被拐卖”的感觉,抵触情绪在所难免,对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李强先生据此提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的见解,颇具说服力。“被动城镇化”往往非民所愿。政府有动力,农民没动力,肯定是不行的。怎样实现从被动城镇化为主向主动城镇化为主的转变,乃是政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大致包含三部分内容,针对的是不同的教育对象:一是老一代农民工,主要是转岗就业再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类劳动技能培训和城市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等教育;三是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何清涟先生曾讲,农村和城市的区别不仅只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上,“从根本上说,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其实是一个社会最现代部分和最传统部分的差别。”在进行现代化的社会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消除城乡隔阂。所谓城市化,实际上就是一次从文化价值观念上消除城乡隔阂的革命”。“对中国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农村纳入现代化进程中,而不是让城市文明被农村文化所吞没。”那么城镇化对农村基础教育到底带来哪些影响?怎样估价它的利弊得失呢?

(一)“乡土化”与“城镇化”之争。

城镇化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契机。我国教育不公,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而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则主要表现为硬件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师资质量的差别上。专家学者对此已经有了相当充分地研判论证。但对如何消除教育不公,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却见仁见智,看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乡土化”和“城镇化”两种模式之争。“乡土化模式”主张,农村教育当以服务农村建设为本,课程设置以及所有教学过程,都应紧紧围绕农村实际,基于当地生产、生活需求,培养学用一致的实用型人才。从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到,再到现今的教育理论界,这种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些革命家、政治家和教育理论家,农村学校首先培养农村建设人才,天经地义。因此,他们大多持有立足乡村办好农村教育的理想,不情愿、不希望城市风气熏染乡村生活,正如不希望农村孩子因为读书而逃离乡村以至厌恶和排斥乡村一样。早在1926年,大教育家陶行知即撰文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成穷的,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成弱的,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必把马勒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无独有偶,与中国国情十分相似的近邻印度,也有过类似的对乡村教育可能被城市化的不满和声讨。甘地总理曾经对现代学校教育有过言辞激烈地批判:现代教育不能使年轻人学会任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东西。……“当年轻人从学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后,对农业却一无所知。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心底蔑视自己父辈的职业。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断疏远这种环境。对于故乡的生活,他一点儿也不感到有诗意。村庄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处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近年关于振兴农村教育的理论著述中,有一批成果的思想内涵目标设计与上述观点相吻合。面对城镇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他们主张要脚跟牢把,意志坚定,排除万难,重振农村教育秩序。硬件上力争达到“同城待遇”,但农村教育一定要姓“农”,教学内容上应与“农”字关联,办学场地上一定要在乡不在城,近农而非离农。“城镇化”模式主张,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原则,农村教育应该让农村学生接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接受先进的城市文化,体现城乡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无差别性。在城镇化背景下,则要强调“离农教育”而主要不是本土教育,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城市生活。有人则认为,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模式本来就是单一的城市化模式,表现为城乡学校课程、教材、高考试卷等等的完全相同,且都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并未反映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到底为城为乡。但近年的研究则给予城镇化新的内涵,认为,迅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把农村教育既有的秩序打乱了,农村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大变化,就是生源大量流失,学校没学生可教。突出的矛盾不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是给谁教、有无学生可教的问题。“人走不中留”,学生大多是流向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学校,农村校变成了“空壳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变局,他们主张,要实现农村教育城镇化,使农村教育的主阵地由偏远落后的乡村,逐步转移到中心镇或县城镇。这种性质的“城镇化”,首先就是指农村学生进城。因为它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流的总体路径及流向相一致,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有好处。

(二)教育获得的代际传递模式的偏移。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的布迪厄和英国的伯恩斯坦、迈克尔.扬,通过对教育如何以语言、价值、知识、习俗、性情倾向等来确保文化的再生产,进而实现经济的社会等级结构的再生产过程的研究得出结论,以学校为主要代表的教育文化传递结构并不是文化公平和中立的传递者,它们在传递、再生产文化的同时,也再生产了不平等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关系,并因此维持和再生产了社会不平等。布迪厄曾提出了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后来又补充了符号资本,作为对前三种资本的认同)构成的著名的三种形式的资本理论。他对文化资本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并可以通过教育证书的形式予以制度化。不同的阶级或阶级集团在文化资本的分配方面是不平等的,因而,这些不同阶级出身的学生在学术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即学业成就)也是不平等的。“在剔除了经济位置和社会出身的因素的影响后,那些来自更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学术成就率,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出现了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表现的类型。”文化资本对后代影响的基本路线,是从父母拥有的文化资本的存量开始,然后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一样凝聚着社会不平等,但比较而言,前者的传递作用更具隐蔽性。布迪厄不仅揭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的显性的和隐含的关系,指明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存在巨大差异,并认为这种不平等传递的被人们都视为理所当然、心甘情愿接受、却大大“误识”的隐蔽方式,乃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而且指出,由于“惯习”的存在,处于劣势资本背景的学生会出现对全然外在的、陌生的符号的适应困难。詹姆斯•科尔曼关于教育不平等的论述,特别关注代际家庭背景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既有成果予以综合与扩展,提出了一个多维度解释代际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的理论框架。他把家庭环境或家庭资本区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形式。物质资本是由物质领域的变革所创造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力资本是由人的变革所创造并给人们带来能够以新的方式行动的技术和能力;而社会资本是由人际关系中的变动所带来并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便利。他特别强调社会资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与人力资本所指涉的个人特征不同,社会资本所指涉的是人际间的交往和联系的特征。科尔曼还把社会资本作了进一步的区分,以阐释这种形式的资本对教育成就产生怎样重要的影响。总体来看,“文化再生产理论”和代际资本传递理论,都是在探讨导致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的关联因素。如果把这些直接的或间接的、自身的或外在的、先赋的或后致的关联因素统统称之谓不同样态的“资本”,那么,谁拥有的这些“资本”越多,谁获得的教育机会及学业成就也就越多。这些“资本”又可以称之谓学生的“教育背景”。《科尔曼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是令人诧异的:影响美国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学业成绩巨大差异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设备和课程上的差异,其次是教师素质上的差异,最重要的乃是学生的教育背景(即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结构因素)上的差异。如果今天我们去做类似的城乡学校对比调查,也许能够得出近似的结论。对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真正影响他们学业成就和发展机会的,往往是他们的“教育背景”。“教育背景”的优劣,决定了他们获取“社会资本”的多寡。笔者以为,教育城镇化的意义正在这里:它改变不了过去,可以改变未来;改变不了家庭背景,可以改变教育环境。学生由乡向城的流动,意味着由边缘地带向城市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主流教育阵地流动,其结果将是教育获得的代际传递模式发生革命性偏移:由农民向市民、由乡土文化向城市文化,总之,是由传统向现代偏移。它的可能的消极面,是农民子弟的离乡离土导致来自父辈的农业劳动技能、经验、价值观等涉农教育内容在代际传递中的流失;但它最大的好处是,在社会变迁中,在文化再生产中,农民子女未来的职业身份、社会层属等不依“农”字号“家庭背景”而完全复制、世代复制。教育的区位流动,有望导致社会职业与阶层的流动。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农民对于乡校衰落城校兴隆学生向城大量流动现象所持的默认、赞成态度的多,而持抱怨、抵制态度的少的原因。一种可能的逻辑假设是:社会流动可以增加农民子弟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存量、进而改变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境况。

(三)城镇化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提供了契机。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5

1.从地方政府投入看,山区地方财税收入薄弱,财力主要用于解决公务员和教师工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很难全面落实。

从经费拨付使用看,尚未建立适当透明的教育征收、拨款体系,缺乏严格规范的教育拨款监督约束机制。

2.在校园布局方面,农村学校发展普遍缺乏长远规划,过急过早撤并了一些村小学和教学点,学校服务半径拉大,学生上学难问题凸显。

在学校建设方面,农村学校用地和建筑面积普遍不足,大部分校舍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建设标准低、危房率高。

3.一是山区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农村教师老化严重;从专业结构看,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十分缺乏,跨学科任教人数多但能力不足;从学历结构看,农村教师学历整体偏低。二是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农村教师进修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较慢,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较低。

4.一是校内安全监管不规范。

农村中小学目前基本没有专职保安,缺乏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二是留守儿童管理难度大。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比重大,隔代教育造成一些孩子性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监管难度较大。三是交通安全压力大。农村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存在较为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二、按照人民满意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山区农村教育

1.顺应群众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

1.1完善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

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农村“新式家庭教育”,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引导家长在抓经济、谋当下的同时,更加注重长远、重视教育。

1.2强化能力教育,确保城乡学生同起点竞争,不输在起跑线上。

广泛开展人生理想教育,引导农村学生客观看待城乡差距,正确选择改变生存状态的方法途径,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

1.3抓好公民教育,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加强农村学生民主法治知识教育,培养学生个人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2.顺应群众改善教育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2.1消除农村校舍危房。

坚持把农村校舍危房新建改造纳入民生办实事内容,与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有机结合,优先保障人力、物力、财力需求,吸纳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2.2配齐教学基本设施设备。

建好自然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教室等,添置更加齐全的相关设备,开辟乡镇中心学校与村教学点共享场地和设备的快捷通道。整合各类资金,建好食堂、澡堂、宿舍等,加强校园卫生监督和安全监管。

2.3开辟学生图书阅览场所。

加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阅览室建设,配备体现现代人文理念、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求、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各类书籍,使山区农村学生课余生活单调的劣势转化为专心读书、潜心思考的优势。

3.顺应群众期待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

3.1让山区农村教师安心岗位。

在确保应有补贴按时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建立专项基金奖励安心岗位、扎实工作、干出业绩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建立规范制度,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对农村教师中弱势群体、困难对象的帮扶力度。

3.2建设优秀校长队伍。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山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到优秀城镇学校、发达地区学校考察,探索建立校长扎根教学一线的制度化办法。

3.3用好现有师资力量。

采取财政补贴与社会赞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到专门机构进修、到发达地区考察、与优秀教师交流等途径,帮助山区农村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更好适应形势。

3.4开辟稳定师资来源。

规范和扩大特岗教师招聘,探索特岗教师自觉奉献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之成为山区农村优秀教师的主要来源。

4.顺应群众呼唤安全文明校园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4.1全面加强校园日常安全管理。

加大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学校保卫组织,增加保卫力量,提高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师生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避险逃生技能。

4.2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

加强学校周边网吧等娱乐场所监管,切实优化教育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内良好环境。

4.3切实关心留守儿童。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促进留守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此外,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4.4重视农村学生交通安全问题。

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保留一些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地方教学点,防止盲目撤并;加强农村儿童上学交通安全监管,严格管理和规范接送学生车辆,学校方面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三、围绕人民满意目标全面推进山区农村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经济与教育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要像优化经济环境一样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从重查处教育腐败案件,坚决打击挪用教育经费的人和事,坚决清除教育管理队伍中的害群之马。要始终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优先安排教育支出,优先保障教育需求,优先解决教育难题。

2.区域之间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加大省级财政统筹力度,提高山区农村学校的财政投入比重,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提高山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补助标准,逐步缩小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湖南省与周边省(市)之间教师收入分配差距;要完善武陵山片区教育政策支持,加大对武陵山片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国家、省级转移支付力度,实施国家扶持武陵山实验区教育发展专项。

3.城乡之间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互通共享,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优秀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轮岗学习,组织山区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生交流学习,探索城区学校闲置教学设备流动使用的制度性措施,提高硬软件资源使用效率。

4.校际之间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同区域同层次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距,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积极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科学合理制定标准化学校考核指标。探索区域联合办学的新办法,加强农村学校之间的沟通互助,建立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活动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共享共有的体制机制,特别要在教研教改方面加强合作、集思广益。

5.当前与长远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6

1.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教育的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农民的素质也即农民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呼唤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和交通的发达,大量的农民都不再愿意生活在农村,追求城镇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使得我国农村现在虽地广却人稀,目前,农村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大量耕地荒废、闲置,农村的学校更是一片荒凉,学校班级合并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优秀教师少之又少,更奇怪的一个现象是教师队伍“阴盛阳衰”,比如在江西九江市的某些农村中小学校,年轻漂亮、素质较高、工作稳定,昔日十分“抢手”的女教师,如今竟也越来越“愁嫁”了,农村学校女教师进入“剩女”的群体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有碍于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倘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会使得以后的农村教师越来越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型城镇化速度过快,不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农村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反作用

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要持续发展起来,需要新型城镇化的带动。反之,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农村教育能够让农民学习到发家致富的本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一旦发展起来,许多教师就会主动留在农村学校,教学硬件设施也会赶上城镇,农村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到那时农村学生一定不比城市学生差,农村的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27%,人口素质低,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因此,农民的素质提升尤为重要。当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直接拨给农民钱或物质,不如教给他们生存的技能和信念,让农民自力更生,让农家孩子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较好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在农村出人才,才能发展好农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重大。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教育资源供给面临的问题

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但是在农村教育中,即便有很多农村孩子和农民需要接受教育,农村这个特定环境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也使需求决定供给定律不能成立。

1.农村教育供给“干涸”: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稳步前进,重城轻乡的倾向使农村教育资金投入虽有所增加,但是仍旧不够,并且投入渠道单一。除了政府每年对农村教育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个体等,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方面相当少。总体上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仍是以政府为绝对主体,各种渠道的发展状况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资金是农村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资金缺乏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师资和硬件的不足。近年来,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各种资金缺乏引发的问题,如桌椅自带或桌椅破旧,无厕所或厕所破旧,无饮用水设施及饮用水质量差,校舍危房率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严重缺钱,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个老师,即校长。此外,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也十分不足,也只有政府较少的投入,民间或企业对此基本不投入。没有足够资金的学校,就如没有水的鱼,最终干涸而死。

2.农村教育供给“贫血”:师资力量薄弱,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的来源主要应是农村自己培育出来的和城市培育出来的优秀学生。然而,即便是农村学校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愿意留在农村教书育人的大学生相当少。“人往高处走”,农村虽然空气新鲜、山清水秀,但还是难以抵挡城市生活的诱惑。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完备,包括医疗、教育、娱乐等,更重要的是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而且,农村教师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普遍不如城镇,就连许多本来待在农村的教师,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不得不走出农村,走向城镇。另外,在许多农村学校里,存在一些民办和代课教师,即使公办教师也大都是民办和代课教师转正的,还有许多农村学校教师一人教多个学科的情况,农村的小学教学大都实行的是包班制,教师负担太重,因此,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再加上,严重缺乏英、体、美、音的教师,这些科目也就很难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任务重,学习培训机会极少,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仍然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模式。这些问题都亟待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缺少雄厚师资的农村教育,就如同贫血的人体,是病态的教育。

3.农村教育供给“缺土”:硬件设施落后,配套缺乏

由于缺乏资金,不仅教师数量和质量跟不上,而且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于城镇。许多农村学校的设施还依旧是建校时的设施,经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房屋多数已成了危房;经历了多少级学生,桌椅已经破旧不堪,许多学校开始实行学生上学自带桌椅了。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是负债累累,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实现多媒体教学。有一个篮球场,对于农村的小孩来说,已经能够让他们很开心了。有的中学虽有实验室,但设施相当简陋,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没有较好的硬件配套设施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就如同小树没了土壤,无法茁壮成长。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增加的对策

1.“下雨”策略:增加农村教育供给资金

“干涸”的地方,最好的办法是“下雨”,来得直接且能够普及。那么,“雨”从何来?最好是多种方法“下雨”,比如自然的,又比如人工的。倘若把自然的“雨”,比做农民自己赚取的收入用于建设农村教育的资金(Mn)。那么,人工的“雨”,则是政府和其他渠道用于农村教育建设的资金(Ma)。(1)增加“自然雨(Mn)”策略。众所周知,自然雨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的,但是雨下得也并不总是那么均等,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但都是大自然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水资源。而用于农村教育的资金也是如此,有的村庄的经济发展较富裕,再加上平时缴付的税费也较多,就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因此,自给自足是最佳的状态,即自然而然就有足够的“雨水”滋润自己家园的教育事业。农村经济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Mn的主要来源之一。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一方面,农民口袋里有钱了,才可能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子女教育及自己的培训中去,激发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丰衣足食,才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其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相辅相成,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深远,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政府的规划、政府是否廉政、政府的投入等等。再则,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影响重大,农业创新很有可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建设农村经济的方式方法多元,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农村经济,才能带给农民更为丰厚的收益。(2)制造“人工雨(Ma)”策略。“人工降雨”是为那些不能自给自足的地区提供的,而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大部分地方对于教育方面都不能自给自足,因此“人工降雨”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地方政府都采取了这个策略,采取这个策略的具体渠道主要有:一是政府直接增加资金投入。这也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否则也是爱莫能助。要增加政府收入,需要有城市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也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用于资助农村;二是吸引民间资金。包括民间企业或个人借给、捐给农村教育的资金。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较大,我国统计局公布2013年的基尼系数为0.473,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有的企业或个人的财富惊人,若这些民间企业或个人能愿意借贷或捐赠部分资金给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雨水”将会更多、更滋润;三是引进海外资金。要引进外资注入农村经济,需要政府给予足够好的政策,比如每年给予相应补贴,减少投资繁杂手续等等,也需要大力宣传,有了海外资金的投入,农村教育会办得更为生龙活虎。

2.“补血”策略:增加农村教师的供给

目前,农村教育严重“贫血”,许多农村的年轻教师随着城镇化潮流奔向了城市,剩下的都是一些老教师,优秀教师少得可怜。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村教育急需“补血”。(1)捆绑教育:增加T1。捆绑教育即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培养院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针对已填报志愿的定向生进行面试,然后对拟录取的定向生进行严格的联审,需要签订相关合约,确保定向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去农村乡镇及以下的中小学(幼儿园)任教。在合约中,可以设置减免大学学习的费用或进行学习补助;也可以设置适当降低高考或考研录取分数;或者对其父母就业、创业提供各种帮助;抑或对其子女以后进入教师行业放宽政策等等。运用这一系列策略将大学生“激励”到农村来执教,为农村教育增添师资。(2)改善农村教师薪资福利待遇:增加T2。农村师资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差,甚至有的教师为了生计还要倒贴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个人劳动力的报酬至少要满足个人的生活最低需要、养家糊口的需要以及培训等的需要,否则劳动力没办法持续劳动,在此亦如此。由于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差,很多优秀教师都奔向了城市,因此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是“补血”策略的重要方面。首要的是工资的提高。要使实际工资大致与城市里同工的平均实际工资相当,即“同工同酬”,不能过低;其次,福利的改善。福利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许多人就是为了较好的福利而选择一份工作。福利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五险一金、一次性房屋补贴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福利,例如帮助年轻教师解决婚姻大事,又如建设好农村的生活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也能受到优秀教师的青睐。而不是单纯改善表面的福利,农村还需要综合改善生活环境,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堪比城市,而且还有城市没有的山清水秀,以及无雾霾。将这些建设成农村独有的优势,让农村教师不仅愿意留在农村,而更为留在农村不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3)城农交换教师:增加T3。要使师资力量壮大,渠道不能局限于生产优秀教师,还可以互换教师。让城市的优秀教师也来到农村教学,而农村教师也可以走出大山来到城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给农村学生带来优秀的教师,同时也为农村教师带来学习的榜样。而农村教师也可以走出大山前往城里进行教学,在城市里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向城里教师学习,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以及更优良的专业知识等等。通过这种互动,提升农村教学质量,壮大教学队伍。

3.“添土”策略:增加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供给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7

1.1管理效率较低

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的目标不清晰,教师们也早已失去了主动发展自我的意识.管理效率低,不能以人为本,不能从当地以及教师的实际出发,很难得到教师的很好配合.此外,物质管理也比较混乱,财务管理不完善,教学场所以及教学仪器经常出现浪费以及闲置的情况.

1.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物质的支撑.教育物质的优劣虽然对教育质量没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是一旦物质缺乏,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低下.而在某些乡镇,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意识很模糊,对教育发展不以为然,对教育投入不在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学校基础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基本的发展需求,教育质量想要提高势必成为天方夜谭.

2本土知识建构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应然之策

学校与社会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学校是知识的汇集地,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它的存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谓的“本土知识”,有如下关键特征,即“地方性”、“整体性”、“授权性”等.而作为“本土知识”当中的“地方性”应是与“全国性”和“国际性”相对应的概念,它不仅指特定的地域,还涉及“知识的境域性”,即在知识生成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如果能够把这种极具创新性的知识整合到本校的知识体系中去,那么不仅会增加学校的无形资产,还会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要实现农村学校的知识创新与独立发展,本土知识建构是应然之策.

2.1优化教育资源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农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从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来看,农村教育的投入比例较小,要提升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强调办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紧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满足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学校才能实现为当地生活实践服务,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2农村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急需加强

课程从狭义上来理解是指教材、教科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载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的开发应该以农村实际为依据,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发展本土知识,解决本土功效,实现课程为地方服务,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需.

2.3纳入本土知识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更新与学生的进步.纳入本土知识应该成为每所农村学校努力的方向.本土知识是本土传统文化的沉淀、文化之精髓,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部分知识深植于地方实际,如果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中,不仅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性,更是实现了农村教育的实用性,迎合了农村教育改革需要.学校这一特殊的机构,所拥有的知识既包括传统的文化知识与学科知识,还包括学校创新性知识.创新性知识的拥有是学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土知识是学生真真切切能够体验到的知识,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本土生活,服务地方.

3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本土知识建构策略

要重视并扶持农村教育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发挥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农村实况来思考.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生对于本土知识略显匮乏,解决本土问题的能力不足,特别表现在本地的民情风俗、历史文化、农业知识等方面.因此,我们要重视本土知识资源在农村教育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学校知识中,以此来推进与改善学生学习本土知识,在掌握本土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并发展本土知识文化,将来更好地投入到农村的发展事业中去,努力形成学校和当地农村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本土知识建构的可以有以下几种思路:

3.1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本土文化境域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上是以科学知识为主,课程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这种以科学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在教材编排中往往会脱离本土社会生产实际,忽视当地的文化境域与历史发展,无法满足当地对本土知识的需要.对于解决本土问题的本土知识空缺,可以在课程编制上,将本土性知识“纳入”到现代学科课程体系中去,突显本土知识对当地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思考,课程内容上注重给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特别是要增强他们对于本土知识解决本土问题的视野.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本土文化境域,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本土知识与文化,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国家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农村中小学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大胆创新,适当增加当地文化知识内容,大力开展课外实践,促进办学更加贴近生活.

3.2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

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的本土知识和学校的知识资源,通过整理挖掘,编制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开设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教育主动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而且这类课程是最有条件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突出农村特色的,也最能直接体现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就是开发独立的课程系列,以改变学校与本土实际生活相脱离,本土知识不能应用于解决本土问题上的现象.以本土知识的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以学校的现实课程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土知识,而开展的一切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活动形式.这些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可以是由当地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知晓的、并时常应用到的知识,可以满足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了解农乡的需要,教学生一些本土的生产知识等等.这些知识是围绕一些实际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展开,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水平.

3.3开展以本土知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农村教育论文范文8

2012年12月,我区成立广元市第一个县级陶研会,开始了农村教育改革行动。围绕“运用行知思想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主题展开:一是研制实施策略。以培养“长久的现代人”为指导思想,提出“1+5”实施策略,即在确定县域教育主导理念下,从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教师研训、学校活动、学校管理五个模块着手,按照“理念定‘魂’,研训引线;德育奠基,课堂突破;差异行动,文化塑型”的思路推进突破,构建县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路径模式。二是构建“学校群落”。为更好地激发农村薄弱学校的内在需求和内生发展力量,引导践行教育理念相近的学校交流沟通、共享资源,形成特点鲜明的“学校群落”。目前已经形成四个“学校群落”雏形:以广元市行知小学为龙头的生活教育“学校群落”,共9所学校;11所尝试生本教育理念的学校形成生本教育“学校群落”;围绕7个“教育集团”形成的“学校群落”,涉及20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群落”有交叉);3所尝试新教育理念的学校形成新教育“学校群落”。三是创建行知基地。成立“广元市行知小学”,带动学校践行生活教育。与龙潭乡农业产业公司签约,建立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600多亩。

二、突出“德育重自治”,构建“生本德育”模式

坚持“德育奠基”,重点探索以“自主管理”为重点的生本德育。培养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儿童,让学生拥有“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一是开展“五好”教育活动。各学校多形式开展以“唱好歌、做好操、走好路、写好字、扫好地”为主要内容的“五好”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精气神”。各学校开发的激情跑操、古诗文韵律操、“无人监考”考试等,使校园焕发生机、课堂充满活力。二是推进“自主管理”行动。“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各学校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在学校教学、管理、德育等各方面推行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行知先生提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区政府与中国青基会、中国社工教育学会共同成立“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向全区学校派驻常驻社工,服务师生和家长。实施“新1001夜农村寄宿学生睡前故事干预项目”,舒缓农村低龄住校生夜间因“分离焦虑”和“情感缺失”而致的不安情绪。

三、突出“智育重自学”,打造高质“自主课堂”

坚持“课堂突破”,探索优质高效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鸡啄米的故事更启发我们坚持把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作为实施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一是实施改课“三行动”。实施“搬桌子”行动,全区有条件学校全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推门听课”行动,各学校实行“课前不通知、推门就听课”,促进教师“真课改”;实施“校长进课堂”行动,校长每周必须听评课3节以上(全年100节以上)。二是落实课堂“三步曲”。各学校、各学科、各学段遵循“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这“三步曲”开展课堂教学,探索建立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强调前后“三环节”。突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强调资源共享;突出前置性学习,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突出课堂展示交流,落实“小先生制”,强调“兵教兵”“兵学兵”。使其“有求学之乐……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部分学校改革已经初见成果,如嘉陵一中“前置学习、小组过关、班级交流、评价激励”,三堆初中“学议练思”,七一宝轮小学“三段五环节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和流程。

四、突出“行知合一”,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坚持“研训引线”,把教师培训提升贯穿教育教学改革始终。“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为了造就“具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一是实施教师“换脑”行动。先后邀请姚文忠、储朝晖、汤翠英、刘裕权等中陶会专家来区开展生活教育讲座,组织教师赴南京、安徽、贵阳、成都等地参加中陶会、省陶会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参训教师5000多人次。二是组建核心团队引领。区教育局、各学校均组建了教育教学改革核心团队、学科教学改革核心小组,引领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引导教师读书成长。区陶研会牵头成立利州区星空教师读书社,共有16所成员学校(绝大部分为农村学校),各学校成立读书分社。区教育局、陶研会每年寒暑假,均要组织开展“假期教师读书月”活动和读书征文比赛,引导教师“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五、突出“生活即教育”,构建行知校园文化

坚持“文化塑型”,引导学校以生活教育为引领,从环境文化、生活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建构与实施。一是构建生活教育特色课程。行知小学研究、设计、开发厨艺、农耕种植、剪纸、书画、机器人、独轮车等特色课程,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山区的龙王小学突出“农耕教育”,开设田园课程,组织农耕活动。二是从周边环境中提炼学校文化特质。注意吸取乡村本土地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农村教育的内发性资源。白龙湖畔的三堆中学除把三堆唢呐、川北锣鼓引进校园,还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养殖白龙湖各类鱼种,制作相关生态鱼标本。革命老区乡镇的赤化初中突出“红军文化”,高寒山区的白朝小学突出“绿色生态文化”。三是培育学生“自主管理”文化。“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是我们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后,各学校开始显现的新现象。各学校、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学生公开竞选组建,学校将德育、文体、管理等方面的活动,放手让学生谋划、组织、实施和评价。课堂上多了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校园里多了学生自我成长的平台。有的学校建立学校常规活动如升旗仪式的“申办制”,每周都有让人意想不到、让学生心灵震撼、终生难忘的升旗仪式。通过两年努力,我区践行生活教育理念改造农村教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培育了“新教师”。全区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颠覆性”改变,很多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被再一次点燃。2013年,4名教师获全国、全省优质课竞赛特等奖、一等奖;1名教师成为《四川教育》封面人物,为全市首例。二是构建了“新课堂”。全区学校“教师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被主动、探究、合作、巧学、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代替。各学校探索构建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前置性学习”的“自主课堂”基本教学模式。三是塑造了“新学生”。学生被动、消极接受教育的状况开始改变,主动学、合作学、探究学,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正在成为趋势,学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学生焕发出来的生命光彩,又激发和激励着教师坚定走“改课”之路。这些变化,被学生、家长、社会所感知和认可。四是催生了“新学校”。各学校在“五好”教育活动中,开发的激情跑操、古诗文韵律操等活动和“无人监考”考试等尝试,创设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使地震灾后重建的学校有了“魂”,有了“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种子,经过肥沃的利州土壤的培育,已经在这一方土地上发芽、抽枝、开花、结果,并在不断繁衍滋长,生生不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定生活教育为指导,继续发掘其理论精髓,播种“陶种”,培育“陶花”,享受“陶果”。在抓好以上已经在实施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当前还要在以下方面开拓践行:一是探索农村微小学校发展之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山区微小学校(学生数少于100名)如何发展?我们拟开展一些探索,正在向省教科所申报《农村微小学校发展研究》课题。二是探索开展“订单式”服务。顺应未来教育评价改革方向,我区陶研会拟针对农村学校开展“订单式”服务。设立“校园文化的建构与实施”、“质量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生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服务项目,承接学校“订单”,为学校制订“个性化提升方案”。这方面,希望得到中国陶研会、大专院校的专家帮助。三是依托社区资源开展校外教育。进一步挖掘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外教育活动项目,使其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参与学生拥有“康健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及团体自治的精神”,培养改造乡村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