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

[摘要]童话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它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这种颇具梦幻色彩的文体充分迎合了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使得越来越多语文教师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文章着重分析了近年来童话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病,并试图探寻优化童话文体教学方法的有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视角;童话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弊病

第一,教材选文。以当前使用的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为例,分析后两套教材选取的童话故事多集中在小学中低段:人教版共选入49篇童话,苏教版共编入31篇。其中,人教版童话选文主要集中在小学中低段,高段只有六年级上册编入一篇,其它均未涉及到。这中间又以1-3年级占比最多,几近一半。而苏教版语文教材自四年级下册起不再编选童话文体。从数量上看,人教版教材对童话故事的育人作用更为重视,且作品多集中在中外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尤其是中国本土作家的经典作品。而苏教版教材则更偏重于自编式的童话作品。第二,文本内容。从上述对两版本教材童话选文来看,都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是童话故事本身的文本过于注重对儿童的说教,编写者喜欢在故事的中间或者结尾穿插一些教训、道理式的语言,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故事的阅读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然而这种说教式语言的插入会大大影响儿童阅读的质量,甚至让他们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其次是文本的删减幅度过大,有失故事的完整性。学生读完后只是浅显地了解到这个故事是如何发生的、故事中涉及到哪些人物、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至于原著当中所使用的优美文字,所流露的真情实感却被删减成寥寥数语,大大失去了童话故事的梦幻美、离奇美。这种平淡无奇的文本性故事,学生读起来肯定是兴味索然。其三,童话故事表现的各种形象。拟人体形象基本都是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且是他们熟知的动植物形象、自然现象等。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教材中还编入了常人体艺术形象,像拥有神奇宝物的老婆婆、身形高大的巨人等;还有超常体艺术形象,如仙女、女巫、神奇的毛笔、七色花等等。而苏教版教材中却未涉及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第三,教师忽视儿童本位。童话故事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然而现实的童话教学中却存在着大量忽视儿童本位的现象,教师常以从成人的角度阐释故事的教育意义,将童话故事变成了刻板的知识本位的教学,全然忽视了文本中的使用的夸张的语言、表现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此外,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听到“一致”的声音,即学生阅读完童话后,最好能拥有同样的观点,而不是问题连篇。但这样很容易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摇篮中,也不利于儿童情感的完美体验。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的优化对策

(一)充分借助教材插图,引导儿童感受意境之美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其语言能力尚不成熟,阅读文本时要结合拼音,对于整个文章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他们常常喜欢先看教材中五颜六色的插图,透过插图感知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为此,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插图,不能“一看而过”,而应带领、引导学生从插图入手,仔细观察,使童话故事情景在课堂上再现。比如,教学人教版《两只小狮子》这篇童话课文时,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先让他们仔细研究图画中的两只狮子的动作、神态,并让他们大胆地猜一猜哪只勤劳的狮子,哪只又是比较懒惰的狮子。这时学生们踊跃发言,热情瞬间被带动起来。然后教师借机以懒狮子“懒洋洋”的状态教育学生,让他们形象地理解了这一词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插图中两只狮子的现状,与两只狮子进行对话。这样,借助教材插图,教师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进入童话情景中。

(二)仔细品读文字,体味情感之美

小学语文低段教材编选的童话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适合多遍朗读的良好文学体裁,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童话文本的阅读,教师在示范朗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并体会故事情节中流露的情感之美。以苏教版三年级课文《小露珠》为例,在教学这一课时,针对课文中对小露珠外表的描写,教师可以将这些形象地词语圈出来,让他们从文中体会到小露珠的可爱。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文中描写的蝴蝶、青蛙、喇叭花等形象所展示出的大自然之美。再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去年的树》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在文本阅读中引导其从心灵深处感悟生命的美好。综上所述,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中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应坚持“儿童本位”,注重体现文本中的“童话精神”,唯有如此,才能让儿童从心底获得更真实的感触。

参考文献:

[1]孙爱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王成国.儿童本位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作者:吴梅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雅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