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

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

一、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师的音乐教师德育教育不重视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处事之道,能够形成自我约束力,从思想认识层面更为合理的处理问题。高师对音乐教师的德育教育培养不够。职前培养时,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高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方向。学生也存在着重视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提升自身专业基本功的能力,而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职后的培训在德育方面的继续教育更是不多见。德育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师立足校本、扎根职场的坚定信念。

(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课程配置不灵活

目前,高师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接受音乐专业的课程教育,还要接受通识课程的考核。除此之外,所有与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的课程也要学习。在校期间理论课程太多,而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课程比较少。高师院校把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寄托在实习上,80%的时间在学习教育理论,而15%的时间里,在教育单位锻炼,其教学效果甚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出来的准教师,理论水平很高,音乐基本功及专业知识也很扎实,但是教学实践技能偏低,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高师学校在课程配置上,一味遵循国家的通用标准,并不因为学情的不同而变动课程安排,对文化课、专业课的考核分数看得比实践分数重,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音乐教师教育研训一体模式落实不力

在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一般由高等师范院校来完成,职后培训工作由教育单位来承担。在体制上,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基层用人单位并没有行政上的往来,尽管研训一体的提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地方基层还没有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尽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了为数不多的音乐教师培训,但还是没有真正的将二者有效衔接起来。在音乐教师专业化培养方面,在高师准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职前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方面的培养。学生文化知识考试分数不低,但授课水平有限。高师没有统一安排见习、实习,而是学生自己找熟人、拉关系到相关学校见习、实习。效果和能力的增长无人问津,即使有一本实习记录及考核表单,也都是记载着带有人情味的虚报好评,没有真正的意义。职后的教研一样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分派的指标,安排部分老师参加阶段性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学习培训等,由于多在寒暑假进行,部分老师不愿意把自己的休假时间用于这些职后培训中。而参加了培训的老师,也是走走过场,通过培训之后,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提高,反而产生学不学一个样的体会。

二、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策略

(一)培养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

献身音乐教育是新时期音乐教师道德觉悟的根本标志。一个音乐教师如果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在思想情感上必然会产生各种抵触,无法尽心尽力的投入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即使才干再出众,如果缺乏热爱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情感,则势必会身在教育岗位而心不在焉。音乐教师自身的能力不容否定,在经济社会条件下,各种演艺热潮也会冲击音乐教师的心灵。抵制物资的诱惑,立足校本、扎根职场和教师的思想道德息息相关。音乐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管是高师还是教育单位,都应该以德育为重,培养音乐教师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并养成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可以促进高师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专业化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的作用。高师院校可以体现校本研究的作用,适当对实践课进行倾斜,也可以多做专题教育。

1.开展边缘学科教育丰富音乐教师视野

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音乐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因此不同区域的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风格的音乐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背景文化。要想真正研究某一种音乐,就必须进入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感受它,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就音乐哲学来看,正在经历着审美向文化方向的转型,因此音乐教育更是强调对其文化背景的探究领悟,音乐大师必定具有深厚广博的音乐文化知识。可见高师教育一定不能只是单纯地顾及专业方向的教育学习,还要重视其他文化的学习,如历史、地理、文学等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面的拓宽可以开阔高师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素养。

2.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科学调整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并不一定是要制定一成不变的学时规定,也没有必要去替换教程。调整课程的范围很广,可以就某一活动而调整短期的学习内容。教学能力是教师包括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考核教师素质的核心和关键。培养音乐教师把自己所学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决定着将来音乐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现在所强调和提倡的教师专业化实际上就是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可见,高师要培养将来真正能站稳讲台的音乐教师,必须重视起专业化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特别是要关注和重视学科教育知识的应用,重视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实现我国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推进音乐教师一体化教育培养的发展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使职前职后加强衔接,实现资源共享,让音乐教师能职前职后不断提升教学本领。

1.做好见习、实习、研习三位一体工作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是首先必须要具备的。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来参与音乐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活跃其思维的目的,为其奠定音乐基础,终身受益。在教育见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相关要求,从中总结出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学技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见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国家相关的课程改革方向,学习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现代化的音乐教师。教育见习的培养模式要贯穿始终,从学生入校开始一直到学生顺利毕业,每个学期都要开展这样的见习活动,让未来的音乐教师全方位地去认识去体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特点,从而规划出更好的课堂实践模式。当然高师还可以请名师走进学校,让学生观摩其示范课,并作相关讨论和学习,积累基础性的教学经验。

2.提高高师学生实习质量

众所周知,实习是即将毕业学生的最后一次演练,学生将自己几年来所学到的音乐专业知识和对教学的理解运用在实践中,学会了解学校和音乐教育。目前有些高师学校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因此,学校要重视实习对学生的影响,要把实习工作切实落实好。高师学校落实实习工作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要尽早地作实习安排,给学生腾出学习、总结不足和进行弥补性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搞好实习管理。建立顺畅的音乐教师实习渠道和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铺路。最后就是要做好总结以及实习评定工作,这是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评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查漏补缺。

3.建立研训一体的垂直合作关系

高师学校实习如果没有合作的实习基地,实习往往容易无果而终。重视基地建设,选择教学设施健全、音乐教学规范、音乐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校地合作,高师有必要与基础教育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音乐教师教育培训质量。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与教学单位的垂直管理关系,方便具有实效、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实践。可以直接采用一对一的挂钩培养方式,既保证基层单位的正常教学,又方便在岗老教师对准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培养,随时给高师音乐准教师上台体验的机会,并能得到在岗教师的点评。

三、小结

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关系到很多方面,高师院校的教育模式举足轻重,高师必须率先做好课程改革及理念更新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型提供保障。

作者:徐琨 张小军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