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素养下教师德育意识问题

历史核心素养下教师德育意识问题

摘要: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时展的需求提出历史核心素养,阐明家国情怀的德育目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在历史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怎样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并针对教师德育意识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显得极为必要。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目标的演变;2.解读历史核心素养下教师德育意识出现的问题;3.针对问题提出教师德育意识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德育意识

一、历史德育目标概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德育目标设置较多借鉴了苏联经验,强调唯物史观的基础地位,强化革命观、人生观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德育目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德育目标首次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同时民主、法制、国际意识也相继出现。尤其是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倡导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并依据课程内容,对德育目标进行合理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核心素养的概念出现在历史课标中,阐述了“家国情怀”的育人内涵,进一步弱化德育目标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综上,历史德育目标的演变顺应时展的要求出现了许多变化,勾描了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需求。

二、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德育意识的问题

最新版的高中历史课标,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①从核心素养与育人的关系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史料解释渗透的是育人方法,家国情怀是育人的结果。但教师在贯彻历史核心素养时,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教师的德育意识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忽视唯物史观学习与德育意识的渗透

这一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作用。同时,它认为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此外,它要求个人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成绩或贡献,获得自我的认可,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由于教师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学习的忽视,最终在历史讲述的时候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历史概念的讲述,也涉及历史结论的阐释,还涉及情感的教育。例如:教师怎样认识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是当时生产力发达的体现?是通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工具对比论证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是照本宣科,将直接体现教师德育意识水平的高低。此外,教师在授课时不注重唯物史观的渗透,要么认为无足轻重,要么认为记住其中的结论足以应对考试,忽视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渗透教学。

(二)忽视对时空观念的研究

对于时空观念,教师要知道史学常用的时间术语。例如,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的换算关系,天干地支纪年等基本表示法。其次,能够用时间、空间的术语梳理历史史实的延续和变迁。再次,能够用时间、空间架构或建构历史的叙述,并对同一时期历史事实进行对比解读,架构历史特征,并做出合理解释。对于时空观念的要求,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要求多集中于前两个方面,但对同一时期史实的特征及对比解读做得不够。此外,教师利用时空观念的方式单一,多是时序图,较少运用地图和实物资料,也导致教师史学思维方法渗透不足,德育意识有所欠缺。

(三)忽视家国情怀,认识模糊,定位不准

家国情怀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其中的家国同构、爱国爱家的行为在历史发展中得以延续。同时在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家国情怀也包括培养认同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与科技,拥有全球战略思想的人才。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历史课堂中的使用,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1.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厘清家国情怀的范畴

比如家国同构、爱国爱家的行为体现在哪些方面,很多教师界定不清。再如,家国情怀的内涵是否包括培养认同其它国家的文化,视野开阔的人才、教师也对此认知不清。上述现象反映了教师的知识体系更新较慢,对家国情怀的内涵把握不够到位。

2.忽视学生,空谈家国情怀

历史课程的鲜明特点是学生能够回归历史场景,感同身受地感知历史,将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与遥远的历史情境相连,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但现在的历史教学大都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困境,致使历史讲授不时会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现象,致使家国情怀的教育要么是知识的传授,要么是坐而论道的说教,最终寓教于情理成为空谈。

(四)在史料实证和史料解释中忽视史学思想的德育价值

史料实证是根据一定的史实质疑有缺陷的历史论述,解释或者结论。史料解释则是在实证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但教师在使用史料时缺少对史料的辨析,导致史料失去应有的价值,育人的目的不能达到。例如:中学历史教科书讲到“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原文的后半句被省略,以至于我们从这句话中侧重解读努力的重要性,但原文的本义是强调1%的灵感比努力更加重要。因此脱离原文去讲史料,或者以论带史就谈不上历史的实证。再如:“卧薪尝胆的故事意在教人忍辱负重,坚持不懈,但实际上勾践从未尝胆”。诸如此类史料的滥用将导致史料无法实证,史料不能解释的现象,也最终不能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

三、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德育意识的解决路径

(一)理论先行,提升德育意识

1.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教研团队,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需要组建一支有共同教研目标,充满活力的历史教研团队,一起研读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对教师德育意识的要求。重点关注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如,唯物史观涵盖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社会的融合等内容。同时,学校层面上要积极聘请各级教科院的研究专家对历史教研组的工作定期指导,帮助历史教研组不断成长。其次,历史教研组教师要积极争取各种展示的机会,展示德育成果,在展示中成长,在成长中继续学习。

2.明确体现历史德育意识内容的课文,汇编成德育课程

现行中学阶段历史课程都很好地渗透了德育意识内容,它需要教师根据课标,梳理教材德育意识的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汇编德育课程设计。通过梳理相关内容,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目标将更加明确,课程的设计将更加成熟。例如,中国古代史的德育目标主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德育目标渗透在中华文明的早期起源和王朝的更替史中。中国近现代史的德育目标是忠于祖国的情感教育。此外,在确定好德育意识的目标和内容后,应汇编出德育课程,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

(二)实践操作,提升德育意识

1.重视时空观念,渗透育人方法,提升德育意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历史事件名词的基础上,利用时间轴、空间轴、曲线图、知识树等多种方式构建历史的时空框架,借此说明重要的历史事件。同时,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以此说明特定时间节点背后的历史变化。例如,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同年,孙中山在太平洋上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国的口号。证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走上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同时也论证了日本为实现其侵略扩张的野心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再如,1840年鸦片战争打响,中国战败,而英国在1840年已经完成了蒸汽革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到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人口达到51%。反观此时的清政府依然在封建的老路上缓缓前行,甚至把鸦片战争作为地方局部事件处理,足以证明清朝统治者的愚昧,清政府战败是历史的必然,也揭示了中国在工业文明滚滚而来的同时,已经落伍于世界。其次,利用地图、视频等资源构建时空观念。比如日本全面侵华后,正面战场的抗战,可以结合地图进行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正面战场会战的先后顺序以及日军组织一系列会战的战略意图。

2.明确德育目标,多种方法融合,提升教师的家国情怀意识

家国情怀意识的培养不能靠生硬的结论,而应该是精准的德育目标与多种史学方法、策略的融合,同时辅以课外资源的结果。例如: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德育目标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而且这种多元一体是通过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新时期时代的原始居民,炎帝、黄帝、尧舜禹为代表的部落社会来论证的。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通过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地图、中国早期居民遗址示意图,炎黄部落的结盟来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同时明确辨别传说与神话可信度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史学方法的渗透,对于教师学会用史料证明历史史实,去伪存真有极大的益处。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历程,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实行禁海政策,导致清政府与世隔绝,不了解世界发展的形势,最终国门洞开,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这也预示只有敞开国门,及时了解世界才能不被时代抛弃。时至今日,走出去战略,无疑都是近代历史的回响和启示,再次印证德育目标的精准性对提升教师德育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家国情怀的教育具有社会性,教师要积极利用乡土资源、校外资源、主题活动等方式营造鲜活、生动的历史现场,去体验历史,感知历史,最终达成家国情怀的教育目标。比如,学习抗日战争时,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抗日纪念馆、红色革命活动基地去感受血与火的抗战,也可以通过抗日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和平的不易,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阅读历史文献,培养教师的史学素养。

3.渗透史学思想,提升教师德育意识

(1)巧用史料细探究。历史史料的使用不能拿来就用,应该核对资料的出处,辨析资料在原文中的本义,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是历史史料仔细探究的第一个方面,也是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准则。此外,冗长的史料,晦涩的史料即使能很好地体现某个观点,也尽可能的给予舍弃。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课时的限制等因素将导致史料使用的效果不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思维的培养也很难奏效,因此史料细探究必须精选既简单又能准确体现史学观点的材料。例如:讲授唐朝历史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特点可以选择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图中的唐太宗面容祥和,体现了唐朝最高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而禄东赞等三人在受到唐太宗接见时身姿向前微倾,略显拘谨,生动勾画出吐蕃使者微妙的心理。此外图中的侍女青黛画眉红棉靴,娇小稚嫩。而青黛原产于古代波斯国,后传入唐朝。因此《步辇图》中侍女的形象反映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发达。(2)巧用历史叙事穿插史料实证和史料解释,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史料实证和史料解释,并非不需要历史叙事,但历史的叙事也并非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对史料实证和史料解释的穿插和整合,避免历史史料的过度堆砌,最终体现课程的立意和灵魂。另外,史料解释的重要方式是叙事。通过叙事客观公正地解读历史、认识历史是历史叙事的重要功能。再次之,历史叙事贯穿于整个历史的核心素养的养成之中。例如,教师呈现秦始皇丰功伟绩的史料和滥用民力的史料后,怎样根据这些史料去评价秦始皇,是以两分法,还是关注于一个视角,还是所谓的占据史料全面评价?这极其考验教师的德育意识,如果教师惯用两分法则会让陷入看待问题的两极化,不利于教师德育意识的养成;如果教师惯用占据充分的史料做出评价,也可能在丰富的史料中找不准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标准;如果教师惯于关注一个视角,也可能导致受教者思维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评价人物的叙事中应站在历史的主流,看伟人的社会功绩,这既符合唯物史观,也能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

综上,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第一,要精心研读新课程标准,吃透历史核心素养中渗透的史学思想,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第二,注重实践操作,在明确德育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达成德育目标。第三,教师要视野开阔,心态积极向上,善于接纳新鲜事物,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与时俱进。

作者:卢德明 赵金朋 单位:青州市尧王学校 青州市圣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