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人才能力需求

中职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人才能力需求

摘要:会计人才是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者,在正确核算下,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确保企业的发展。对于会计专业来讲,人才专业性、应用性的培养是目前企业发展中的定性需求,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职院校应对传统的教育形式进行优化改革,确保人才的培养可满足社会体系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对中职会计教育改革形式与人才能力培养形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院校;教育改革;会计人才培养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我国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下,中职教育质量得到提升,但实际教育体系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间接阻缓基础教育工作的进展。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来讲,人才培养如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体系来执行,将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知识体系与社会发展体系不匹配的现象发生。为此,应采用科学性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深度挖掘教育资源与学生能力化发展体系相贴合,以建立正确的教育导向,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建立合理的知识教育格局

在对会计专业的知识体系重构时,需建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将课程内容中重要内容作为出发点,建立层次化、多元化的知识框架。同时,应在理论教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实践案例教学方法,对理论知识所涉及到的关联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保证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的协同发展。同时,在课程组建过程中,应结合社会行业的发展特性,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应提升基础课程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比例,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此种形式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从会计的从业职能来看,中职院校一般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定向培养的形式为企业输送专业性人才,而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令学生的理论技能与社会技能进行磨合。鉴于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设定过程中,应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上,增设组织教育概念、经济格局板块等教学课程,以此来突破定向化的教育格局。此外,在对专业中的关联学科进行设定时,应对内容的关联度及影响范畴进行分析,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简洁性与衔接性,将各类关联知识最大限度的渗透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以避免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在对实践类教学进行设定时,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依据理论知识重点来建设相应的教育环节,如采用模拟化教学方式,对实践内容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模拟化的训练,可有效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并可熟知先进的技术。

二、融合多元化教育元素

传统的教育形式多以课堂理论教导为主,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讲,长期的同质化教育不仅不会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反还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专业化教育中,应重新制定课程规划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推动技能型人才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一,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课程体系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考虑教学行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并应研究各类学科中蕴含的内容特性,然后再依据项目化教学、翻转课程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课程体系中,进而发挥专业课程的最大教育职能。此外,应建立学生导向体系,教师深入学生群体,摆脱高高在上的形象,并从中职学生特性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如学生的学习方向与教师的教学方向存在不一致,则教师应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加以改正,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二,应建立信息化教学体系,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对各项教育内容进行拓展,在资源教育下,将书本化知识延伸到网络资源上,而学生在此类知识的学习下,将有效拓展自身的视野面。同时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下,可将理论知识立体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更好的掌握到课程教学重点。在信息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难点进行深度分析,然后通过信息平台对与难点、重点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解读,增强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以增强学生在日后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第三,建立教学评价体系,考核基准的核定是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行为进行评判,为此,考核内容应不仅局限于理论试卷上,还应增设实践案例考核,考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程度,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引,达到预期建设的教育目标。在理论评价方面,教师应贯彻落实清考举措,避免在考试前期对考点内容进行划取,减小学生的依赖性,令学生端正自身在课堂的学习态度。在制定理论考核内容时,应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协调性,将各项重点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尽量避免知识点的独立性,当学生答题过程中,知识点体系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以提升知识学习的全面性。在实践评价方面,教师可直接引用企业的相关案例,令学生进行解答,并找出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类教学形式的考核,可令学生对日后岗位工作形成初步的认知,同时在各类注意事项的解读下,可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

三、深度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人才,既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也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进而打造双赢的局面。鉴于此种教育格局,中职院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应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对不同课堂体系进行正确规划,以实现人才的层次化培养,例如,学生岗位实习工作以初级就业为主时,则应加大基础知识的教育,如学生未来岗位偏向于管理方面时,则应以专业知识教导为主,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时,可将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作为教学指导,为学生建设多维度教学体系。同时应注重学生实操能力与理论能力的协同发展,明确教学主体,进而发挥最大职能效用。

四、打造智育、德育双结合的教育培养体系

智育、德育教育工作是中职院校的主体教育目标,为进一步加强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令学生在未来工作体系中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应将智育、德育相结合,充分讲解职业操守准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可多寻找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内容,并利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向学生灌输职业素养在未来岗位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在智育教育方面,主要以专业技能的培训为主,将岗位需求与教育资源相结合,为学生灌输正确的知识理念,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性,令学生在领域内可发挥最大职能效用。同时,教师可建立模拟型课程体系,以某一个专业知识点为中心,将基础知识与关联知识融合到专业知识点体系中,令学生了解到知识的特性,并对专业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在德育教育方面,应将职业操守作为教育主体,令学生深刻认知到职业素养在岗位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应开设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教学,对工作过程中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进行重要解析。此类教育形式对于思想体系尚未成熟的中职学生来讲,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价值观念等,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晰岗位职能,进而为步入社会工作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会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发展特性、学生自身特性等,来建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导,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中职院校应对现阶段施行的教育体制进行审视,积极找寻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问题产生动机,来建立多维度教育体系,保证人才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婷.中职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J].经贸实践,2017(14):255.

[2]申瑞芳.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408.

[3]任英,张吉岗,翁维.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人才能力的调查——以云南地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4(14):152-153.

作者:严梦佳 单位:乌鲁木齐市财政会计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