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培养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高中数学培养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引言

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他们慢慢具备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重视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在每章数学教学开始之前,都会专门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设计实际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当他们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他们能利用数学模型顺利的将实际问题解决掉。长此发展下去,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当然,生活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相结合,使得数学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数学课变得有趣起来。问题教学的运用,让学生明白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如:分析、研究和应用数学模型,学生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某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而是在数学模型的引导下,找到了数量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内容,合理地设计问题,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实践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慢慢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比如:学习“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一教学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实例,让学生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函数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要设计如下的问题:商场“双十一”打折,并在商场门口出示了不同的搭配方案,根据此方案,教师让学生思考:买4件吉祥物,20瓶饮料,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买4件吉祥物,30瓶饮料,你又会选择哪种方案呢?学生根据现实生活建立模型,他们内心的学习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并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

二、注重几何教学,渗透教学建模思想

几何、三角形测量等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认识建模思想,并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展示数学模型的过程如下:第一步,构建数学模型;第二步,分析抽象的数学知识;第三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第四步,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演算推理;第五步,将实际问题与抽象的数学问题相结合起来,最终找到问题的解。除此之外,列方程解应用题中也渗透着数学模型,在解决应用题时,要以所掌握的信息、资料为基础,变形问题,使得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直观化,从而找到解题思想。通常情况下,解题步骤如下:第一,认真分析题意,列出方程;第二,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观察、分析、概括现实信息,构建数学模型,最终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

三、合理评价其他能力,完善建模思想

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数学模型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其中。所以,要想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建模这一方法,教师自身要具备数学建模思想。当然,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建模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其他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翻译”能力等。当学生具备上述所列出的能力后,他们能读懂数学语言,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建构起数学模型。所以,数学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其他能力,而是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潜意识地认识到自己的建模能力,并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建模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科学、合理地分析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合理地规划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慢慢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立义 单位:河南省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