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构建论文(9篇)

高效课堂构建论文(9篇)

第一篇: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浅议

一、要制定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只有以明确的具体目标作为导向,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师生双方就像在黑暗中走路,只能摸索前进,“事倍功半”。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展开,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新课标对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都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新课标,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执行。目标的制定不能太高,太高了课堂实现不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能太低,太低学生会轻而易举地达到,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要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学生的这些不同的学习情绪决定着学习有效性的程度。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方法有四:(1)教师上课要进入角色,投入情感,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融入课堂,以引发学生共鸣。(2)通过改变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倾向,基于特定的汉语文化情境来设计语文教学,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学生对语文本身产生兴趣。(3)将媒体手段、语文实践活动融入教学,创设愉悦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4)构建民主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接纳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有安全感。

三、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对教学生学会学习有过十分精辟的见解:“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里的教学生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语文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指导,要让学生知道阅读什么、怎么阅读、怎么思考、怎么总结、怎么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地毯下的尘土》时,我这样设计自学指导:(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文下注释里的拼音标注到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6分钟后比比谁的字词掌握得好,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2)跳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米妮美好品质的语句,并想想表现了米妮的什么品质,批注出来。4分钟后比谁找得多,批得好。(3)四人小组讨论课文标题“地毯下的尘土”与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钟后全班回答,看哪个组回答得准确、精彩。可以说这三次自学指导做到了“四个明确”:明确任务(课文、注释、标题),明确方法(朗读、跳读、讨论),明确要求(标注拼音、划出语句、批注),明确时间(用几分钟)。因为这“四个明确”为学生课堂学习提供了抓手,所以学生就能高效地学习。

四、课堂要进行有效的练习和反馈

练习和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非常强调教学的反馈,他不但要求反馈的科学性,而且要求反馈的及时性。通过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学生本人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了解,并可以有意识地去解决,起到强化、督促、纠正学生学习的作用。这种及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的某些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对于过易或过难的学习内容适当地进行修正,根据收集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

五、要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就是力量。有心锤炼课堂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可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语言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在具体的教学中,优化教学语言可采取以下几个手段:(1)导语要引人入胜。(2)提问要精妙,一石激起千层浪。(3)评价要有鼓励性,催人奋进。(4)结语要有深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学习,才能在快乐和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作者:刘秀华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五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同伴成长构建高效课堂

一、数学小组的优点

数学分组后可以让大家都参与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能培养大家的团结合作的能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来讨论问题。可以让同学之间交流思想,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大家面前积极发言。可以让大家在竞争中学会知识,学会追赶他人也能培养大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可以学到更多解决数学的方法。也能促进大家的交流,共同成长。更能构建高效课堂,为大家学习新知识腾出了时间,对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帮助。在小组中的讨论学习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思维的锻炼,会养成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小组学习会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共同进步,在愉快的环境里学习是最有效的方式。

二、数学小组的缺点

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容易使人产生想偷懒的心理。如果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数学,会有一些同学趁机聊天,会给整个课堂气氛造成影响。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成绩,也会妨碍他人的学习。老师容易忽视对大家的管理,纪律会变得混乱。环境一放松,人容易变得懈怠,会只顾着聊天忘记讨论问题这件大事。到最后只能浪费了时间也学不会东西,还得让老师再讲述一次。高效课堂的建立就有些困难,因为效率已经降低了。小组的讨论也容易让老师对大家的知识掌握程度不能准确把握,会遗漏一些该讲到的知识。没有了高效课堂的建立,大家的学习进展也只能慢下来。方法的错误只能导致以后成绩的下降,进一步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采用讨论节省上台发言的方式督促大家。

三、如何改善数学小组的缺点

第一,学生合作前,老师布置要讨论的问题和目标。老师也参与,对大家的讨论有个了解,以便指导。例如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要求学生利用割补、拼接图形计算面积方法来证明,可以让各组比较一下各自的证明方法。这样不仅每个小组都能参与其中,每个人也能参与里面。让学生对自己的讨论计划有个详细的了解,容易进行讨论。第二,教师在合作结束后,应该给大家解决遗留的问题,做好教师点评和指导工作。同时提出之前讨论的不足之处,以便与大家以后能更好的建立高效课堂。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第三,学生应正确树立心态,明白自己讨论的目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聊天中。认真遵守课堂纪律,好好把握与同学讨论的机会,好好交流,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小组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第四,教师应选一位小组长,来对大家进行监督。把小组成员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不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小组长为老师分担了管理的压力,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保障。小组长应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及时为大家收集疑难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思想。也要维护好小组的纪律,对于聊天的同学要及时批评。小组长要保证大家都能参与问题的讨论,不忽视任何一位组员。这样才能培养大家合作的能力、科学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五,学生在讨论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要因为面子不问老师。遇到不懂的可以在讨论结束后,单独问老师,做到不留任何一个疑问在心里。这样老师也能统计好学生哪些问题不能解决,对大家的把握程度有数,方便以后为大家指导。在讨论中如果自己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也要积极大胆的表达出来,这样能为大家多提供一种解决方法,共同进步。

四、总结

开展课堂研究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更是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过程。小组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合作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合作中大家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观点,做到了尊重。实现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这种学习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作者:费燕华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总校

第三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析

一、进行课前预习,提高学习有效性

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将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说,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预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来解决学生在预习中就该解决的问题。

1.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传授预习方法;

2.小学生处于一个非常感性的阶段,容易情绪化,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引导,从他们的自身特点出发,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他们预习的有效性;

3.教师要讲究策略,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只有学生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才会主动深入地进行预习,认真完成预习作业;

4.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有较强的惰性,所以教师要形成一个检查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学生的预习热情也来源于此;

5.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而且将预习与班级活动有机结合,把学生的预习情况列入班级常规考核的项目中,采取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6.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教师一定要注意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他们选择的权利,为他们提供自主选择预习内容的机会。

二、培养问题意识,讲究提问技巧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变革学习方式的关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问题意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他们的自身特点,注意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所侧重的提问,使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关键问题。首先,在进行课文预习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对众多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总结出其中的重难点内容,这样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另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把握文章的主旨,学会系统地提问,当然这需要长期的训练,使学生的质疑能力越来越高。小学生的思维处于逐渐完善的时期,语文课作为一门启发思考和锻炼理解力的学科,需要教师设置的问题按“阶梯型”走势,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贯穿性,同时需要注意提问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引入性。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的这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打造高效课堂。

三、开发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这表明了我们应该不断开发文学教育课程资源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学习,并且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和加强利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开发文学教育课程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因此要在语文课程和文学课程有机统一中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从而配合教师开展活动,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文学教育课程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吸取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学经典来丰富课程、增加课堂表现力。对于教材的选取需要以“高质量、全方面、有趣性”等作为选取标准,例如对古诗的选取,如《静夜思》、《悯农》等,以及《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读物,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其次,教师要实施多样化文学教学手段,展现丰富的文学色彩,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向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文学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将内容简易化,让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增加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运用挂图、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等有效的方法;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让文学内容丰富、具体、形象起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阅读能力。

四、总结

总之,构建小学高效语文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蒋守兵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

第四篇: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1体育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1.1树立先进理念,提升内在实力

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渠道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内在实力,实现自身的转变;同时,还应努力钻研教材,实现对教材认识的转变,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锻炼身体,还应该让学生学会技术技能,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

1.2端正学生态度,鼓励学生参与

长期以来,与传统的“主课”相比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体育课得不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这些因素直接就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如时常会有逃课、纪律散漫等不良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在青春期劳逸结合不但不会影响学习成绩,而且还有益于身心的良好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和表现情况,对上课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对教学中表现不积极的学生要适当进行约谈,了解他们的想法,转变他们的态度。在每学期的开学理论课上,要有针对性、要有充足的材料、要有说服力地对学生进行关于体育课重要性的讲解,为今后的体育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3课前准备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备好课是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前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在课前下功夫,如场地、器材、学生、组织、队形调动等。在课前必须要备好场地,根据人数备好器材,剖析所教内容的重、难点,设计最佳的教授方式,使得整节体育课时间把握恰当、授课和学习效果完美。在备课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考虑单元教学之间的衔接,要根据教学内容预判学生可能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动作,为教学的生成打下基础,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场地器材在组织方面的队形调动,就应该在课前充分准备,合理设计,尽量做到调动路线短、时间短,避免不必要的队形调动,力争做到队形调动的简约性。

1.4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投入课堂

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和学生在学练过程中的参与有很重要的关系。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练的兴趣有直接关系,学生对任务产生兴趣就会积极投入其中,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入课堂,参与其中。例如,在原地推铅球教学中,素质好、爆发力强、力量好的学生越推越有劲,但一部分学生由于技术差、体质弱或不感兴趣,怕做得不好,被老师或同学笑话,总是躲在其他同学后面不肯练习。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量化办法,对于推铅球技术掌握好的、能够基本掌握推铅球要领的同学要提高对远度的要求,并针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改进;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技术动作没有掌握的学生就可以从最基础的动作抓起,降低远度的要求,通过辅助性的练习手段来纠正和完善他们的技术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积极性,积极投入课堂。

1.5教学方式独特,教学手段多样

在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要求中,就某些体育项目的教学,教师可以尝试设计5步教学法:即课前设计→实践→发现问题→研究完善→再实践。在某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白地告诉学生答案,不直接简单地让学生看示范、模仿动作,而是让学生先尝试一下,让学生发现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实践,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或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实践,或通过观看录像、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更直观、更生动地加以体验。再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结果再进行验证。

1.6合理安排时间,完善教学细节

课堂教学细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完善教学细节。现在的条件下,体育课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大多数情况下,上体育课时都有迟到、甚至无故缺课现象,面对此类情况,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提前到场,及时整队进行各项常规活动,同时要求学生不迟到,珍惜时间,养成强烈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养成。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这种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很重要,常规部分(集合、报告人数、宣布课内容、安排见习生、热身、徒手操)是必不可少的,时间控制在5~8min即可,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或游戏、小结控制在5min内,其余时间都安排用在基本课内容上。培养一位得力的体育委员,在施教过程中相当于一个得力的助手,帮助教师整队、组织学生、课后回收器材,让课堂活动顺利开展,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7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为了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就必须考虑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因为,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班级内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教学中在关注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权利获得体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挥优势,激发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获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针对部分体育的“后进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学习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找出他们的体育特长,因材施教,同时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真正把思想教育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2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内在要求,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高效课堂下的体育教学对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遵循体育教学的相关规律,吃透教材,透彻理解高效课堂的本质,就能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效率,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薛梅 单位: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第五篇:课文兴趣点下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浅议

1关注中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1.1树立正确的教育心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小学生处于发展和成长阶段,对外界的感受和学习模仿能力很强。树立正确的教育心态是指,教师以及家长等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以尊重和保护小学生为前提,相信孩子是具有潜力的,要能够更好地去看待每一学生自身的优势,相信学生,真正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避免过于消极的教学心态而带来的教学手段以及效果的下降。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要能够充分基于孩子自身的角度,去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判断以及了解,并且由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让他们可以在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意见,不会显得唯唯诺诺,更好地提升现代教学合理性以及有序性。

1.2创造实践机会,注重能力培养

自信心的培养是需要实践活动的,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课堂理论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怎么去认字识字,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在这一背景之下,实践活动无疑是铸就自信心的最好载体。因此,教育工作者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实践机会,首先要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不要干涉小学生的活动自由,并且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良好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在彼此之间的合作以及活动中学会如何去思考,学会如何去创新。如果总是人为干预,让小学生没有机会自己发挥,这样会使小学生增强对他人的依赖和对自己的怀疑,影响自信的培养。实践过程中也要注意,要牢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原则,达到目的的方式有很多种,要针对不同的小学生,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差异性,给予其差异性的引导以及任务的布置等等,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全新的学习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以及途径。很多情况下,小学生的自信是建立在某些自身的能力上的。小学生自信心的强弱与小学生能力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任务布置以及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现有的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的地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自身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组队讨论以及自我学习等等方式,鼓励小学生多结交朋友,多多地沟通交流,及时表扬那些在游戏中主动与同伴玩的小学生。这样小学生渐渐地会从内心认为自己很能干,从而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2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高效课堂的创建,其本身除了合理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之外,同时也必然需要有效的激励手段以及机制的构建,借助于两者之间的有序配合,从而促进现有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参与其中,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由此也就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了“看客”,没有办法有效地参与其中,没有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并且,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性的缺失,也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成为了一场独角戏,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下降。由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将更多时间交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在上课开始,笔者拿出一本事先准备好的《山海经》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看其中令人惊叹的插图——“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借助于一系列有趣的插图的应用,无疑能够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可以被现有的图片所吸引,从而进一步去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并且,在课堂中笔者也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看能不能创造出更多生动且贴合文章故事内容的图片。又如《鹅》一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大大加强了学生自身对于课文内容的感知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提升了整体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3结束语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各类教学资源,通过不同教学方式以及激励手段等等的介入和应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现代教学活动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教学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并由此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郑丽媛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第六篇:高效课堂构建实践与思考

一、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备课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教育教学基本功的体现。以往传统的备课,主要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新课标则要求注重能力培养,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应花大量的时间来仔细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合理安排、由浅入深地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进行教学设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和板演的同学进行打分,每周利用班会时间来统计评比,再由老师进行鼓励表扬,以便家长和老师能更好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备好课的同时,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保证预习的质量,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因此,对预习情况教师必须检查到位,也可在课前,由教师、科代表或小组长进行抽查,或是课堂上以导学案的方式来进行。检查时教师必须进行巡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并分析总结出同学普遍出现的问题,使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注重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对某一数学问题做出猜想,通过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来检验假设,最后证明猜想的正确性,促使学生数学灵感的产生。这是新课改理念下进行数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它能更好地、完整地展示复杂的数学思维过程,这要比教师在黑板上单一枯燥地从头至尾地讲解灵活新颖,而且还能增加每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量,提高学习效率。但同时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合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教师一张一张地播放幻灯片,走马观花,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更不要添加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音效、动画和背景音乐。每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典型例题必须在黑板上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高效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得以落实呢?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放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来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再加以整合。例如,课堂上学生可以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和学生个性上能够互补的同学安排在同一个小组(组内互质),以便将组中的每个成员的不同能力与学习层次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的指导不仅是课堂40分钟,而应是从课上到课下动态观察,不断进行指导。在组中交流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可以积极阐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对于不太爱发言的学生,在小范围内也要注意留给他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经过同学们充分讨论,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结果有了初步的统一意见后,再把探究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分析、再现、再分析,实现彼此间的互教互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对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必急于一时,更不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里。例如,教师可以给各小组布置阶段性的学习任务,这样做既有利于各小组的竞争以及组内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阶段性的进步给出及时评价与反馈。在每周的班会中,教师要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考虑以“讲后100分”的方式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高效课堂的构建,特别要注意杜绝学生合作学习上的“粗枝大叶”,要坚持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合作的原则,通过合作交流构建高效课堂,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同时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是值得每一名教师探讨与反思的问题。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不断吐故纳新、因材施教、探索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靠自我学习和借鉴优秀名师的教学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反思、领悟、总结和升华,是形成、实现高效课堂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并对自我进行评价,就算有失败的案例也是宝贵的财富。

作者:朱琳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第十六初级中学

第七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1.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交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恰当的手势、和蔼亲切的表情、幽默的话语、循循善诱的举止、快乐振奋的情绪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应注意发挥情感这条信息纽带的作用,真正爱护、关心、体贴学生,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敢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学生,重视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生动活泼地学习。

2.严谨的教学态度。

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到愉快、有信心;如果学生答错或不会的,要给予启发、引导,诚恳相助,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切忌训斥、讽刺、挖苦,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知欲。

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因此,地理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巧妙设“疑”,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疑”,引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如,学习“洋流对航海的影响”时,可设疑为:“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时,横渡大西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先顺着非洲北部西海岸向南航行,然后在临近赤道时才横渡大西洋,只用了20天。请问这是为什么?”巧妙设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尝试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引用地理故事、谚语、古诗文等,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引用地理故事。如,学习“洋流”时,可引用“漂流瓶”的故事;学习“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时,可引用三国时“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2)引用地理谚语。如,学气的散射作用时可引用“雨后青山分外青”;学习锋面与天气时可引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学习生态系统时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虽然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却包含着许多地理知识。

3.引用古诗文教学。

诗歌琅琅上口,而且也容易使学生记住知识。如,学习“梅雨”时可引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学习“天气与气候”时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4.引用影视歌曲。

如,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节的教学中,讲到青藏铁路时,可播放歌曲《天路》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因素对现代铁路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这些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同一情况下以不同方式体验所学知识时,学习效果最佳。为此,地理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的不同,灵活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节的学习中,就可运用具有地理教学独特风格的“图式法”进行教学,还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总结各种日照图解答方法;同时还可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通过几种教学方法交替运用,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冯转教 单位:正宁县第三中学

第八篇: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具化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设施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恰当的创设情境的途径。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讲爬山虎的脚的位置、颜色、形状。很多同学见过爬山虎,但并未仔细观察过,书上写的“茎上长叶柄的反面”究竟指哪个位置?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会像“蜗牛的触角”又像“蛟龙的爪子”呢?这些问题让学生很难理解,于是课前,我特意取了些爬山虎,分别发给每个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观察实物,看看,读读,指指,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欲望。

二、优化教学媒介,提高传授效率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一种传播媒介,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技巧,提升知识讲授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讲课时的板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另一种重要媒介。课堂上板书应该随着课堂教学进度的发展进行,板书应该能够简短精确地概括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所讲知识形成体系,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框架,以便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在内容方面,板书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为所讲课程的较为完整的提纲;在形式方面,板书要尽量做到直观醒目、浅显易懂、具有较好的表现力。还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注重细节,比如,不能在书写时阻挡住学生视线,且要注意书写速度,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书写步伐。

三、活化教学文本,尊重多元体验

教师要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活化使用和讲解,指导学生自主自发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自由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体验。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就有学生提出对“中部凿井法”有不同理解。有的学生认为“中部凿井法”就是先从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由竖井处分别向两头开凿。有的学生认为詹天佑应该是通过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的,即竖井处两个从里向外凿,隧道两头各从外向里凿,这样一来工期才会缩短。而另有学生又提出自己的想法: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不就越短吗?可其他学生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所以并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那究竟打几口?有个学生说,肯定打两口,因为八达岭的隧道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打两口,把工作面增加到六个,而每段隧道的长度就相当于居庸关的。而这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但必须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否则就打不准、打不通,所以文章中詹天佑要对工作人员说“定点、勘测、计算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

作者:李兴海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庆隆镇长石小学

第九篇:农村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1教学现状分析

1.1学校重视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因此,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学科,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且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但是,信息技术课并没有受到学生与教师的重视,就其原因在于该门学科并没有列入高考必考范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而信息技术教师本身认识不足,对学校技术支持投入更多的精力,忽略教学探究,致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更无法谈高效教学。

1.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就现状而言,我国教学中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就将信息技术课列入基本课程,然而农村学生底子薄,兴趣低。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只停留在电子游戏层面,不懂得利用信息技术为其他学科服务。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材模式固定,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技术知识陈旧兴趣较低,教师应该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一定的措施,如采用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事例或图片导入,展教学活动,借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学科素养。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能课,因此其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考试,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存在升学考试压力,因而其对于这门学科投入度不高,总而言之,教师只有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效课堂。

2高效课堂实现措施

2.1重塑教师形象:

有这样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作为一名教师,其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不应该将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全部归结于学生,其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在教学之前做好相关的备课工作,保障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以往“以教为主”,逐渐转变成“以学为主”,教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变成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式,并且借助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进行交流展示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讲述自己学习心得,让其他学生得以借鉴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2.2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其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观念,即实现高效课堂,首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多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个性得以施展,进一步实现师生互动,而且最重要的是实现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要加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实现高效教学。而教师作为学生学生的引导者,其必须跟随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同时是高效课堂形成的必行之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把握好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信息技术影响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并没有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照本宣科的讲授,而是借助一定教学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从与学生相关的学习与生活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讲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式,他还列举相关实例,有一次教师留给他们一篇需要借助多种资料完成的活动报告,很多学生到图书馆收集各种资料,耗费了较多的时间,而他与他的同桌则借助信息技术资源,快速找到了报告需要的各种资源,并且节省了一半的时间,这时教师借助该名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深化知识点,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等对于其它方面的内容进行补充。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效率也有所提高,进而实现了高效课堂。

2.3合理设计教学,运用新的教学手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其教学方法也在发生改变,教师可以导学、自学、互学、测学模式,也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教学,比如任务法、游戏法、小组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例如:在粤教版第六章第一节信息安全问题这一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碰到QQ帐号被窃取图片导入引出本节课主题,然后让学生观看315晚会手机安全问题视频,看完后后教师提出疑问,学生个别回答。这时学生有个基础的信息安全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通过PPT将近几年网络上出现的信息安全泄密的主要事件,用数字故事的形式体现出来,提出疑问,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信息安全问题?然后教师展示瑞星反病毒中心提提供黑客/病毒产业链示意图后,学生自然会知道心中的疑问。这时学生对信息安全有较全面了解,这时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课中信息安全相关案例分析表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完后提出见解,教师给每个发言学生以积极表扬点评。最后课外扩展回去如何向家人去传递这个信息安全意识。教师借助计算机学科自身的优势,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并使学生能够系统运用所学知识,这是新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效果。

2.4运用教学平台,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教学资源平台,如ittool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中存在多种区域,如导学案、作业区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区域。例如:教师在涉及到幻灯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范围,如制作一个关于环保内容的幻灯片,学生在接到任务之后,着手准备相关内容,如素材的选取,主要包含图片、视频、文字等内容,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借助ittool教学平台中的“学情监控”,对于学生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而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一目了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讲解。学生作品完成之后上交至作业模块,而在“作业互评”模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使他们可以取长补短,然后教师在“学生作品批改”这个模块之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出合理的分数以及修改意见,针对出现问题较多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上述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师生之间的互动高度增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3结语

综合上述观点,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步向高效课堂模式递进,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文章针对如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展开论述,并且从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相关事例论证所述观点,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作者:林立 单位:福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