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新概念范例

高效新概念

高效新概念范文1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加深,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种多样。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点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显著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探究式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式教学;应用;研究

一、初中生物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式教学是指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应用更加广泛。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探究式教学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问题。传统接受性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是重视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围绕问题而开展,保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自控能力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生物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二、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现状

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受到教学时间、教学指标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把握教学的知识点,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成效较差。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仍旧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很难有机会单独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中。即使参与其中,缺乏教师的引导。也很难辩证性和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生都还是靠教师来完成学习任务。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互动形式上来进行分析,师生形式较为单一,学生难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往往会被忽视,教师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在限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找到其中的答案,违背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度,让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注意加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教学工作;在评价方面采用最新的评价机制,让初中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对初中生物的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等进行评价,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开展的探究活动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增加师生互动。

在实际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当中,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提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需要从教师的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用示范教学来推动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种子的探究”这一内容时,部分初中生物教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也难以预测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先问后讲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当中,学生根据每个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同来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且也要注意接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关于改良教学活动的建议。

3.实施合作学习小组模式。

各做学习小组是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基本学习模式。作为合作学习小组,具有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特点,

并且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改变了传统的初中生物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学生“探索生命的方法”相关内容的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每个分组的不同来让学生们进行分别的讨论,内容主要包括:“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学生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教师要注意鼓励小组内部和其他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如果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将自己的不同意见提出来,从而探究得到的答案更加完善。这样学生的生物知识掌握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堂的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引导作用。随着新的社会时期的来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一切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是要在探究式教学活动当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多种互动形式来解答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素质的不同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当中,让初中学生在小组当中根据问题来进行初中生物知识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使得初中学生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掌握生物知识和实践方法,不仅为今后的生物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是让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作者:刘忠良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六中

参考文献:

[1]罗开荣.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122-123.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新概念作业运用思考

“合作、探究、主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伸展,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以往缺乏人文关怀、代办封闭的作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正常发展,传统的作业理念也和新课改理念有冲突,对此,应用新概念作业理念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新概念作业在初中生物当中的应用效果

1.新概念作业和传统作业的对比

新概念作业和传统的作业相比,新概念的作业形式、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学习和重点都和传统作业有所不同.新概念作业和传统作业相比,新概念作业的形式非常多样化,传统作业大多都是以纸、笔的形式进行练习,而新概念作业则可以以资料收集、探索实验、调查访谈、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这样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新概念作业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体验,并且能够真正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传统作业大多都是以记忆性的知识的锻炼作为唯一学习目的;新概念作业在进行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也可以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进行,其作业形式相对比较开放,而传统的作业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其形式较为封闭;新概念作业的表现方式比较多样化,学生能够发现并展现自身的特长,而传统作业的表现方式较为统一,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新概念作业并不没有标准答案,其作业结果会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而改变,而传统的作业的标准答案统一,并且评判标准也有规定;新概念作业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作业质量,而传统作业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作业质量;新概念作业的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作业的评价方式单一,只有对与错,不利于初中生多样化心态成长.

2.新概念作业在初中生物当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新概念作业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新概念作业进行设计,新概念作业能够使学生走出家门,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进行新概念作业时,教师能够更好地明确教学方向和教学手段,掌握教学的中心内容,还能够将以往学过的知识点和今后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机结合.教师能够通过应用新概念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资料的查阅和书刊的整理.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生物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教学当中,作业要求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解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之后,便可以依据新概念作业的要求布置相应的新概念作业.例如,教师在教植物需要阳光和水分才能生长的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在条件允许下种植多株绿色植物,每株植物的生长条件都需要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和分析所有植物的生长情况的区别.如此便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加深记忆.

二、新概念作业在初中生物当中的使用策略

1.科学化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析前人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动机是学生积极成长和学习的一种先天性倾向和能力,从本质上看,自我是一种内在不断发展的动机.由此可见,动机是每个人内心中潜在的能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新概念作业,用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才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性学习转换为主动性学习.新概念作业的类型有许多,例如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撰写生物小论文、趣味性实验活动等.在新概念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作业尽量符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将趣味性知识内容填充到教学当中,并需要在作业当中体现教学重点,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加强了学习效果;(2)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注意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师的地位应当是“配角”,将主导权交还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应当体现学生的民主权利,活跃活动氛围,维护学生主体地位;(3)新概念作业必须要贴合实际,要体现实践化、生活化的特点,做到既源于生活,还能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如此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新概念作业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课堂,利用评价推动新概念作业的开展

新概念作业并不是教师布置之后便不管不问的课外活动.新概念作业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机会,在课堂当中评价学生的新概念作业.课堂还能够创造情境,启发学生的活动灵感,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当中.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典型作业作为评价对象,并给予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最终形成良性的展示循环.除此之外,教师评价新概念作业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内容:(1)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不得过度关心作业结果;(2)关注学生对作业的认同度和反馈,关心学生的反思情况;(3)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帮助其树立自信心;(4)针对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如此的评价方式才能够发挥鼓励作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产生学习信心和动力,用积极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当中.

3.引导合作,组建学习小组

新概念作业很大多数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在课堂当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整理劳动成果,锻炼初中生的责任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也可倡导学生充分表现自我,每个合作小组内需要分工明确,使每一位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在作业完成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建立作业档案,将整个小组的所有劳动成果收集并整理.除此之外,在进行组建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小组成员的分配,需要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督促和相互鼓励,共同提高团队意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概念作业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初中生物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提升学生的课后复习和课前复习的自主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新概念作业,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善于时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初中生物教学真正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作者:季丽娅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顾山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探讨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人才培养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如何保证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值得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探究的意义,接下来探讨了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开展有效性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探讨

【作者简介】张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国际学校。前言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席卷全国,新的教学方式也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学生们从初中开始接受生物课程,如何将学生们带入生物学的世界,如何让学生们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如何让学生们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1.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探究的涵义

1.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就是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可以很好的接受和吸收所学知识,经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们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总的说来,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衡量的就是学生们接受知识的程度以及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一般来讲,现阶段常用来判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就是学生们的主动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接受知识,才能取得进步。

1.2有效探究。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探究指的就是教师通过构建一些情景来完成教学过程,通过构建具体的情景,学生们可以自主的挖掘问题,然后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课堂有效探究可以充分锻炼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搜集信息以及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初中生物课堂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生物是一门十分奥妙的学科,学生们通过学习生物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现阶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好多老师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但是各个老师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有些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探究活动中给学生们很大的空间;有些老师希望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不要走太多的弯路,所以会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先教授一些理论知识,然后才正式开始探究活动。下面笔者以“观察根毛”这节课为例,详细介绍一下我校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具体过程。

2.1有效探究的情景过程。

2.1.1集中议课。

笔者将“观察根毛”这节课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在正式开始观察之前,首先学生们需要制作玻片标本,然后才能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通过观察了解根尖的组成。在集中议课时,有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上课过程中是先向学生们通过投影仪展示根尖的结构,还是先让学生们通过显微镜自己观察根尖结构。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老师们的热烈讨论,有些老师认为应该先展示根尖结构,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些老师则认为应该先让学生们通过显微镜自己观察根尖结构,然后再使用投影仪向他们展示根尖结构模式图,加深学生们对根尖四个组成部分的认识。对这个问题的分歧主要体现了老师们对探究教学两种方式的认知,第一种方式是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完全依靠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种方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2.1.2预设生成。

在正式开始授课之前,笔者先试讲了一次。在试讲过程中,笔者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利用投影仪显示根尖的结构模式图,与此同时学生们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将真实的根尖结构和根尖结构模式图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认识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在学生们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们仔细查看根尖不同区域的特点,正确识别根尖结构。

2.1.3有效探究。

试讲的目的是完善教学计划,通过此次试讲笔者找到了教学计划中的一些问题。笔者最终制定的探究活动流程如下:2.1.3.1组织学生观察根尖结构。

2.1.3.2学习自主学习。

2.1.3.3问答过程。

2.1.3.4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根尖结构。

2.1.3.5学生学习根尖结构的理论知识。

2.1.3.6教师总结。

2.2有效探究的实践效果。

有效探究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式,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玻片标本,自己观察根尖结构完成了对根尖结构的认识。

3.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反思评析

3.1开展有效探究活动,教师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是不可缺的。

新课改之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也不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究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探究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

3.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基础。

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以本次“观察根毛”这节课为例,学生们必须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必须熟练的制作玻片标本,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的自主学习活动。

3.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在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学生们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他们解决问题,顺利完成探究活动。

4结语

现阶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使用探究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张晨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国际学校

参考文献:

[1]许静莹.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21.

[2]吴明艳.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04:162.

[3]郄欣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3:124.

[4]雷佩红.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参与式教学法效果

【摘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习惯在课堂上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们精神不集中,难以理解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而“参与式教学”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现象。参与指的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到一个集体当中,通过沟通、互动、探讨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也可以增强学生们对自己的认知,改正自己不足之处。而参与式教学就是调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老师的参与和引导,来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探索教学法;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感,把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从硬性记笔记和听课引到主动探讨和思索。传统的课堂总是忽略了学生的地位,一味的理论教学,让课堂的质量大打折扣。随着新课改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们也从中吸取了经验,通过不同的教育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真正的想学、爱学,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上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地位

目前参与式教学在教育界是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老师除了要“教”,更要让学生能够接受理解,学生除了要会“学”,也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快课堂的教学进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迎合了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对教育方式的要求,所以说参与式教学占有了主导性的地位。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1.新课改要求。

在近几年新课改的要求下,各个科目不能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相互依存。教师们也要针对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们自主的参与课堂,积极学习。因此,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展开,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2.学习要求。

初中生物是一门必修课,通过对各种各样生物的了解和认识,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可以探索生物界的奥秘,对我们国家的生物科学发展也起着最基础性的作用;学习生物对自己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健康的生活,了解生物界多元性的连接,认识到生物与我们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性的思维,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

3.社会要求。

在新课改的任务贯彻下,参与式教学法是社会的要求,为了提高上课的质量和效率,老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随着社会不停的发展,每个人对知识的需求方式也会越来越复杂,而初中生正是处于一个自主思维发展基础期间,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念,就需要老师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当今的社会接轨。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保护大自然,维护生物与环境和谐。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上的有效运用

1.教师参与课堂,吸引学生。

老师可以抛开传统的观念,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探讨问题,针对课程的目标任务,编出一些小故事和小游戏,和学生们互动,在玩的同时学到知识。例如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讲课中,老师就可以安排一个食物链的游戏,找出几名同学扮演不同的动物,让学生们切身的体验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演变过程,老师可以充当一个口令者,让游戏顺利完整的进行好,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客观地理解生物圈的平衡和发展。

2.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活跃课堂。

参与式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所以教师在生物课上可以首先采用PPT营造课堂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抛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例如:老师在“生物圈中的人”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参与式的教学,通过PPT课件给学生们看一些人们生活的图片和视频。先让学生产生共鸣和好奇,然后抛出问题“人们平时是如何进行消化的”“人类的活动与生活圈有着哪些联系”等问题,让学生们自由的讨论,最后派出代表陈述最后讨论结果,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们快速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也可以提高整节课的效率。

3.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合作意识。

初中生物课不仅需要逻辑思维,更需要学生们有动手能力,老师可以根据课题的要求,与同学一起完成课题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在学习中遗漏的知识点,巩固学生们的理论知识,例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老师可以先找同学来演示如何使用显微镜,通过细胞实验可以巩固显微镜的使用规范等知识点,老师可以在做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对书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真正的做到理论落实到实际,在实验中,学生们就会对书上的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四、结束语:

通过对参与式教学法的深入探索,针对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老师对教学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想法,学生们则对于学习也有了新的兴趣和爱好。能够把参与式教学法完整的贯彻到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课改不断改革,老师们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挖掘学生们的潜力,也使生物课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家需要的就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参与式教学法也培养了老师的创新能力,合理的、科学的培养学生,这样才能使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有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作者:王晶 单位:九江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孙松松.探究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5,10(4):65-65.

[2]韩昕蕾.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参与式教学法的高效性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25(9):59-59.

[3]范晓春.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78(6):35-35.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构建合作型师生关系探析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开展单向灌输教学,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与学、管与被管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容易导致学生害怕教师的权威,在质疑、反问、回答问题等环节不够积极,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鉴于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合作型的师生关系。

一、坚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课堂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应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行为,在更多情况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个有效互动的过程,这正是构建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本质所在。但是由于有的教师教学思维相对落后,过分看重个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一味强调个人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应有的主体性。因此,课堂上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给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留下充足的空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尊重和信任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

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真正地尊重和信任老师,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对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认真调查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偏好和学习情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例如在“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进行演示性的实验,为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将演示性实验优化为探究性实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考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亲自验证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只需在旁边进行有效指导就可以了,这对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将会形成有效的促进。

三、加强情感教育,密切师生关系

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是刚开始接触生物科学和生物知识,所以如何让学生对生物课程快速“入门”并产生学习兴趣,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情感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手段的运用,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有效保护,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学习潜力。例如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由于涉及到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也不是短时内可以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在互动与合作中多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并保护周边环境,这样既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科学开展教学评价,实现课堂和谐

在构建合作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学评价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要首先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评价理念,各项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与学生评价教师的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教学中评价主体、评价方向和评价内容的不断丰富,促进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有效构建,最终实现生物课堂的和谐与高效。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有适当放低姿态,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角色进行适当调整,才能更好地践行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可以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快乐、轻松地学习,不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效。

作者:丁小萍 单位:滨海县第三中学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素质教育,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的改变,转变学生传统课堂中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思维能力均进行重点培养,而初中时学生发展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进行分析,研究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模式;初中教学;生物教学;应用方法

引言

自主学习指的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较为主导,科学知识作为主线,结合教学大纲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施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更加自觉和主动的获取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施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和不足,由此可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初中生课堂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而课堂真正的中心为学生,学生已经不是在被动的学习和接受知识,教师会更好的为学生造成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传统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满堂灌”、“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并无法自主的学习和探究问题,进而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习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参加到课堂中,而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更加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只是担任一个课堂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转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课堂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3.有利于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更好开拓和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时期,教师在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传统的传教式教学阻碍了这一目的的实施,但是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却可疑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和教师均可以更好的与课堂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让其可以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达到开拓和发展初中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方法

1.让学生有质疑精神鼓励其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因为学生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究,当学生得出答案后其会产生较大的成就感,同时这也会使学生有继续探究教学内容的欲望,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老师在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一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这一内容的特点和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让学生带着“动植物细胞存在着哪些区别?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分别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再次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总结,学生再次提问后教师全面的讲解授课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实现了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实现自主学习。

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对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模式不断改变的今天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的理念,转换角色,多给学生一些欣赏和赞扬,鼓励学生“犯错”和“改错”,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教学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尊重和课堂氛围的融洽来达到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对“生物的多样性”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让学生自学并总结出本章的重点知识,然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其理解上的不足和偏差,补充学生未能发现的教学重点,之后根据教学的主要框架进行授课,避免单板和严肃,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让其对学习充满信心,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目的。

3.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不同的,部分学生认为生物学习是充满乐趣的,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生物学习是枯燥的,有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较强,而部分学生的基础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和特点的不同给予针对性教学策略的实施,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更好的学习,参加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对“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这一教学内容实施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首先对于学习能力强和对生物感兴趣的同学应该进行问题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而学习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同学教师则可以通过生活中观察的方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进行观察,了解其构成的器官和系统,这样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提高了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4.通过教学活动的优化和丰富实现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并无法满足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而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应该丰富和优化教学的活动,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学生兴趣和爱好的理解运用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初中生物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例如,教师在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优化达到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运用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形式将人类的发展和进化过程进行一个直接和生动的展现,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谈论,让其探究出“为什么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掌握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改变教学的理念,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符合素质教育发展和要求的人才。

作者:陈新青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春红.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214-215.

高效新概念范文2

IT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仿真与虚拟设计技术、网络协同设计、并行设计和智能设计。其中,仿真技术以计算机和专业设备为工具,设计的模型模仿实际需要而产生,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虚拟设计则设计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设计,这种多维化人机交互信息环境,使实际产品应有的要求得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实现。

网络协同设计结合独到的软件设计理念而产生,对软件模块和项目管理统筹安排,从图形的设计、校审到打印归档等都有机统一起来,使成本可以降低,可以更快地完成设计。并行设计更强调功能上和过程上的集成,是相对于传统的串行设计而言的,更强调功能上和过程上的集成,力求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产品综合性能的要求。就智能设计方面来说,智能设计采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能够较好地支持设计过程自动化,从而成为设计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

2数学知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有限元法;二是优化设计;三是产品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又称有限单元法,是一种高效能、常用的计算方法。从数学知识理论方面来说,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优化设计则要求先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将设计要求用抽象化的数学符号表现出来,如约束条件和函数,建立目标函数,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如机械设计对载荷和工艺方面的要求就可作为设计参数。另外,在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机械设计时,对于产品可靠性的设计应建立在产品设计之初,以机械的载荷和强度等影响因素为基准,应用可靠性数学理论与方法,保证机械及其零部件满足给定的可靠性指标,可以保障机械的可靠性。

3新概念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新概念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绿色产品设计的概念和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具体说来,绿色产品设计是从产品的安全生命周期出发,将生态环境观念有意识地融入到机械设计中,考虑了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为减小能源消耗,机械设计在应用绿色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废弃产品如何回收、再生和利用,对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机械创新设计的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过程。其中,直觉思维是意识形态领域对机械产品的直观反映,具有强烈的灵感凸显特点。至于直觉思维是否具有实用性,则需要逻辑思维来判断,通过逻辑推理思维进行分析,在反复实验中确定机械产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而对机械产品的创造过程也就是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

4结束语

高效新概念范文3

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机制

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一个企业拥有怎样的人才储备决定了它将来能发展多快、成长多大、存在多长久。

1.解决企业“办社会”的矛盾。

煤炭企业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特别是企业子弟的就业继承问题。煤炭企业中子承父业的情况一直存在,而且纵观每年接收回来的子弟,大多数是专业不符合煤炭企业需要,但又不得不接收,这不仅是企业子弟对社会资源不公平的占有,也是对企业就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企业必须将子弟推向社会,走社会招聘的途径。对于符合企业就业岗位需要的子弟,可以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以此来缓解企业结构性人员失调的困局。

2.以“不为我有,只为我用”为企业招揽紧缺人才。

煤炭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进入一些陌生的领域,对这些领域的人才储备一般都是空白,尤其是一些紧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如果采用自我培养的模式,必然会制约企业发展的速度。采用“不为我有,只为我用”的思路,走出去,引进来,可以是其他企业的员工,只要提供相应的服务,企业给付相应的报酬即可。在先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同时,通过引进的高端人才带领,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团队,增强企业高端人才的丰度和厚度。

二、创新员工的成长模式

拥有一支坚决贯彻公司高层决策、精通生产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一支兢兢业业、功底深厚、能把握并不断创新、丰富企业核心技术的技术管理人员队伍;一支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队伍;是一个优秀企业走向成功的人才优势体现。煤炭企业一直沿袭着从工人、班长、队长、科长到处长等的晋升模式,这种“自古华山一条路”模式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制约了员工的成长。为员工设计一条明晰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信心。根据员工从事的不同岗位设计三条不同职业生涯成长的路径——操作序列、技术序列、管理序列,三条路径如“高速路”一样单向晋升,操作序列、技术序列互不晋升、但都可以向管理序列晋升。每一条路径设置不同的层级,三条职业生涯成长路径中相同的层级可以享受同等待遇。这样做可以让员工充分享受企业繁荣带来的红利。从而激励员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与企业共同发展。

三、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创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立员工追踪机制。员工一旦招聘入职,他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背景等各种信息将被记录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包括这名员在每一个时期的考评信息等。企业各岗位职责信息也将被记录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如果员工要在内部流动,将流动员工的识别信息输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系统自动给出此员工是否符合将入职的岗位;如果某岗位缺员需补充,只要输入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系统将从企业全员中筛选出符合岗位的人员供选择,为员工合理流动提供依据,节约了我们的人力和物力。煤炭企业中,人岗不匹配的现象很多也很突出,造成了所谓的“结构性缺乏人才”的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人才的流失。针对这种现象,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岗位评估体系和退出机制。评估体系保证人岗匹配、退出机制保证员工优中选优。古人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不能让年龄、资历等因素成为人岗匹配的束缚。应本着“以人为本、任用人才”的基本准则,通过内部招聘让员工在企业中充分的流动,做到人岗匹配,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为企业服务。

四、创新员工培训模式

1.高层管理员工应实行定期的培训。

高层管理员工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应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高层员工量身定制定期培训,主要是为了不断给他们注入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拓宽他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思维、增长他们的智慧,使他们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引领企业走得更快更远。

2.中层管理员工采用派出挂职的方式培训。

煤炭行业中,有许多优秀的企业,如神华集团,他们有着先进的采煤工艺和优秀的管理团队。选派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到比我们先进的企业中去挂职,学习他们的工艺和管理模式,采用“拿来主义”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提升我们的工艺水平,创新出适合我们的管理模式。煤炭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国有”属性太强。他们看不起民营企业,但现在我们国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如海尔、华为等。他们在发展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有着先进的经验。采用派驻中层管理员工到优秀民企学习先进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能让“国有”的属性把我们的思想束缚住。应解放思想,以企业发展为核心目标、把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引进来。

3.操作员工的培训应朝着实际操作方向努力。

记得有一则井下瓦斯爆炸矿难的新闻中提到,很多的矿工死亡的原因是不会使用自救器材而导致死亡。看到这样的新闻,让人非常的遗憾。很显然,员工的培训没有做到应知应会。因此,对员工的任何一项培训,都应朝着实际操作方向去努力。可以选择技术经验优秀的员工分专业、分岗位成立相关基地,采用“师带徒”的模式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宽进严出,使每一名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合格出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来完成。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企业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

作者:李雷军 单位:山西晋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第二篇: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1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管理创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是很激烈的,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凝聚力,可以使企业处于竞争的主动地位,而通过对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可以使企业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其次,管理创新是构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灵魂。企业通过管理创新,不断完善其管理体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使企业始终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保证其先进性和科学性。最后,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运行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管理创新,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战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创新意识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作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企业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主动性。但是就目前我国的企业而言“,创新”往往只是一个口号,没有主观能动性。首先,企业的科学发展意识不够,不能以长远的眼光考虑企业的发展,而是更多地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优化管理制度,调整管理模式等,其效果是在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管理创新常常被企业管理者忽视。其次,现在我国的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的勇气。管理创新是走人所未走之路,肯定会有一定的风险,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按照已有的管理制度似乎更保险一些,不会有太大的成效,但也不会有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管理体系不完善,更多发追求稳定发展,无暇顾及管理创新。另外,由于企业对管理创新长期的忽略,导致创新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够,以致于企业的尝试性管理创新常常流于形式化,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削弱企业的创新热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2没有良好的管理创新环境

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整体创新氛围不够,不能很好地激发企业者的创新热情。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视度不高,也没有进行很好地推广,使企业对其概念认识不足,而上层管理者对创新的淡漠也削减了员工参与管理创新的热情,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2.3管理创新目标不明确

管理创新需要企业的主动性,也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否则创新的热情就会变成盲目的形态,无法转化为实际有效的举措。现阶段的企业管理者大多都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就算有热情也找不准方向,无从下手。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帮助企业确定创新目标的指向性,协助企业进入管理创新的实施阶段。

3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3.1创造良好的管理创新环境,激发主体创新意识

企业管理创新主动性的提高,需要加强对其传统思维模式的转变与现代化创新理念的灌输,而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改变。传统的企业中刚性结构常常占主体;而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柔型结构渐渐得到重视,不断加强企业组织构建的柔性,成为企业发展的倾向。相对于刚性结构,柔型结构更加简单稳定,它的加入弥补了刚性结构不合理的部分,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柔性组织的强化使企业管理创新更加灵活,提高了管理创新的适应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管理创新的环境。

3.2完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巩固创新主体

激发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很容易,但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主体持续不断的重视与努力,这就要求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巩固创新主体。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使之与管理创新相匹配,有助于防止人才的流失;而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奖罚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企业管理创新的“惰性”局面。只有企业的创新主体保持主观能动性,才能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管理创新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3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扁平化发展

(1)体制创新加强了企业的自主性,使企业成为经济市场的主体,而管理创新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益。

企业的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体制创新为管理创新提供基础,管理创新又进一步促进体制创新的发展。所以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用体制创新去有效推动管理创新,有助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经营水平与决策能力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企业管理创新的实施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

流程管理,也就是对企业中的各项活动、事务进行规划、协调,以确保企业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都能够获得足够的人力、物力等经济要素,确保资源都被合理利用,避免资源闲置,从而实现协调统一、统筹发展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企业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步更新和改进,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方法之一,流程管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流程管理也成为一个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3)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还需要扁平化发展模式的推进。

企业高层的结构过于冗长复杂,易造成管理内部的混乱,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而扁平化发展,即尽量浓缩企业的管理层,使其少而平,使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上传下达等更加快捷、准确,也有助于团队的合作和发展,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具针对性,更加高效。扁平化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具有明显优势,扁平化发展模式的推行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加强企业管理创新队伍的建设

企业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其体制。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只有加强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真正实施。所以,企业的管理创新必须要加强管理创新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培养企业家的管理创新意识,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只有企业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愿意为之提供相应的经济与技术投入,企业才能真正地走入管理创新的实施阶段。其次,要注意对企业管理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意识才有行动,而成效却要看能力,只有企业管理者对管理创新的目标和途径都有一定的掌控力,才能保障管理创新的顺利开展,并通过管理创新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最后,还要注意精英人才的引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其动力与活力。所以企业要通过人才的引进不断加强管理创新队伍的实力,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引领性。

4结语

综上可知,企业管理创新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谋发展、求共存”的战略大计,企业要想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管理创新的工作。现在很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付之于实践,但就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管理创新的实施与发展,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管理创新环境、完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强企业管理创新队伍的建设等措施不断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立宏 单位:齐齐哈尔建华机械有限公司

第三篇:新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一、引言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给我国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当前新经济时代下,紧抓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创新,力争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够解决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

1、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利于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企业中人才流失的原因往往是员工工资结构不合理和员工的个人能力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员工工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的质量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一旦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结构不合理和待遇偏低,就会造成员工频繁跳槽现象,同时,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法实现个人目标时,前途和未来迷茫时,也会出现跳槽现象。企业内人才流失严重,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完善。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都不够科学完善,企业对于其员工的管理不是通过规章制度,而是通过人治的方式,这样,会造成管理无章可循,管理混乱,无法达到企业预期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3、用人机制陈旧落后。

很多企业的用人机制往往是陈旧落后和不科学,这种用人机制十分不利于企业中优秀人才发挥自身的优势。陈旧落后的用人机制长期存在,会导致企业的整体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企业的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员工的积极贡献和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

1、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来不断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力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不断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同时采用创新的理念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要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要不断的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还能够不断的为企业提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的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创新管理手段。

在新经济时代中,要不断的创新管理手段,不断的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企业的高效快速发展。要不断的吸收和引进专业人才来为我所用,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的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实现电子化的考评,能够提高效率和减少人为影响因素。

3、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员工放在核心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企业要积极主动的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通过员工的参与,来不断的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

4、创新精神。

企业要想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企业要具有创新精神,积极主动的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身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要通过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员工创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性。通过企业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管理,不断的完善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5、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要不断的吸收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为我所用,同时还要不断的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的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创新企业激励制度。

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其激励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岗位奖励等,通过多种奖励方式来不断的激发企业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股权激励等,让企业员工直接变成主人,充分挖掘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始终保持企业旺盛的活力,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经济时代下,要想不断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就需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同时,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改革和创新,来不断的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向上发展。

作者:王艳坤 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

1.企业管理创新基本概念。基于国内外专家以及学者对于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本次研究总结归纳了管理创新概念,其基本要素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组织内环境、组织外环境的不断转变需要时管理创新的基本动力;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有效的实现相应的组织目标;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以及核心是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创新本身具有非常显著的职能性、创造性、风险性、效益性、系统性、不稳定性以及市场性等;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第二个方面是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第三个方面是新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企业管理创新最直接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2.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假设。

第一,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假设一。

会文化可以跟企业管理实现很好的相互作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贡献,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文化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企业的管理模式跟企业的文化理念精神因素相一致的时候才可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最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社会文化会一定程度的纳入相应的企业管理,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就会造成什么样的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管理价值观。这时候,如果我们巧妙使用社会价值观及信念,就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取得成功,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假设二。

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假设二指的是企业管理者“创新人”假设。在社会上出对人性的一种基本假设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想要的靠近上述假设。管理者对“创新人”假设也是这样。在开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对“创新人”这种关于人性的假设保持一个认可的态度,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就会无意识的进行主动创新,倘若拥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创新效果,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者就会无意识的将这种人性的假设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反之,如果创新的效果不显著,企业的管理者就会来主动将原来的人性假设进行修改。因此,企业管理者开展“创新人”假设可以从根本上促使企业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企业管理创新最基本的动力是社会关系的变更,当然企业管理创新最基本的动力同样也是企业管理实际效果的反馈。与此同时还全面的系统的展示着企业管理创新跟人性假设两者之间关系。

第三,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假设三。

社会的转型一定会包括企业管理的转型假设。社会转型也被成为社会形态的变动,企业管理的转型一般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第一个方面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组织管理模式的变动;第二个方面是指企业管理过程中人们对于企业管理的理解变动;第三个方面是指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价值观的变动等。社会形态具有自己独有的定义,社会形态指的是跟相关水平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跟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促进形式之一,也就是说,企业一定会处在一个社会形态转型过程中,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均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转型,没有一种企业管理的转型会跟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关系。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的模型构建分析

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在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第一个方面是管理情景的构建,第二个方面是提出相应的概念模型。我国特色社会转型背景需要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的通用标准决定着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使用实现企业管理目的的创新、企业管理任务的创新、企业管理手段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基础条件等构建。其中,企业管理人性论、企业管理理念以及企业管理基本模式是构成企业管理创新基础条件的基础部分。详细的分析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得到:

首先,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实质上是指基于社会经验总结归纳而得出来的概念性质模型,其主要坚持的主要原则是传统理性。传统理性指的就是人们借着传统的知识以及传统的经验来有效的理解以及掌握世界背景的道理。类似于企业管理相关的传统理性非常的多,例如:人性本恶理论、人性本善理论以及理性人假设等性论均为传统企业管理过程中积累经验的再一次升华,同时也意味着逻辑的进一步延续。

其次,一般来说会通过经验的总结以及归纳来得到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所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会具备一定的传统理性特特征,但是只有将实际活动有效的结合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本身具有的传统理性特点,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管理创新模型被有效的使用在实践之中,并且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且促使企业管理创新模型进一步推广应用。企业管理本身具有非常显著的时空连续性,在这种时空连续性被接受的理论背景条件下,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会直接受到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的普遍适用性以及目前我国的社会转型特点的直接影响,甚至还会起到决定的作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企业管理过程中传统理性的展现。但是就目前而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传统理性已经被融入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因此,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需要足够的证据证明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具备实用理性之后,才可以将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推广到社会中去,同时进一步扩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途径。综上所述,想要促使新构建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可用性,需要得到企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实践以及验证。

最后是基于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分析来有效的分析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的存在。就相关研究结果分析得到,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企业管理创新活动跟本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具备一致的管理内容,依照上述的标准就可以从根本上判定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满足企业的管理模式的需要。这种状态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四个维度来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属性进行相应的分析。基于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新构建,有效的创建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与此同时,在构建企业管理创新模式中,我们可以有效的判定新构建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否具有显著的可使用性。相反,倘若,最后的结果是,企业实践活动中管理创新跟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内容出现偏差,那么就说明企业实际管理模式不符合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那么新构建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就不可以被使用在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的确定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构建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构建的依据不可以使用新构建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进一步修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或者是实现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重新构建。基于国内外学者以及专家分析企业管理的概念创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时下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在上述的条件下得到,就目前而言,企业管理创新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分析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第二个方面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意义;第三个方面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不可以只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创新工作,这样一来会导致企业管理创新被资源的合理配置话题所限制,企业管理创新难以有效的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延续性中脱离出来。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方案来使用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使其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需要,最后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敦海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第五篇: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一)谋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在新经济时代里,企业的内外环境改变较大。若想得到长期发展,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忠诚度。因此,企业应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愿意与企业休戚与共、在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良好经济收入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二)注重“以人为本”

在新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创造性,企业必须将员工管理放在第一位,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及尊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要注意管理员工的精神面貌、充分调动热情、促进员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在与员工建立顺畅、亲密的关系。只有公司营造宽容、积极的氛围,员工才愿意更加认真、投入的工作、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同时,公司还应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健康向上价值观、团队精神的形成,协作一致、完成公司目标。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里,网络技术及知识发展特别迅速,知识资产已成为了企业发展中最重要核心资产。企业若要长期生存发展,必须提高其知识的创新水平、让知识资产富于活力。

(三)实行柔性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为使自身保持较强创新性,需要培养更多有才华、有思想的员工。而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不利于培养知识型人才、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能力。因此,企业应更新管理理念、实行“柔性管理”,激发员工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在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下,企业员工得以主动学习成长、并增强与其他员工的交流、合作,不断激发自身潜力及创造性。

(四)完善绩效管理

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管理者应加强绩效管理、最大可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往往不够“以人为文”,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但忽略了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员工不仅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也没有较好的实现个人价值。因此,成功的绩效管理应当对员工多加激励、引导,让员工感受的到被重视,使他们主动认真、积极的工作。通过绩效管理、创设宽容、专业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工作、时刻为企业着想,对企业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有着重要作用。

(五)营造企业创新文化

将人才管理放在管理首位、保持活力及创新性、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稳定发展是公认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新经济时代下,员工的科学素质、技术能力、知识储备及思维活跃度等均较强。企业必须创设开放性高、激励性强、有助于创造力培养的企业文化,才可以激发员工潜力、在面对挑战时不断超越、实现自身价值。员工愿意在企业不断成长,与企业共同解决问题,才会使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创新文化”要求企业能够激励员工敢于质疑,面对难题时可积极思考开拓、与他人合作解决、营造发明性强的工作氛围。并且,员工可以主动学习知识、不断提高技术研究及创新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这样的管理文化,有利于战略目标的高质完成。

(六)加强企业知识管理

企业各岗位员工都具有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但智慧比较分散、缺乏共享。知识管理就是整合企业员工智慧,统一管理,以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及创新性。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中,保持知识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因此,企业应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开展各种培训、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及知识共享。比如内部培训、自我培训、专家培训等等。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知识资源,让企业利用知识活动更多效益、保持快速、稳定发展。

二、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改革以往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致力营造健康、开放的企业环境,使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加强绩效管理、评估考核机制等,让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以更好完成企业的长期规划及短期目标。

作者:鲜智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第六篇:企业信息处理管理创新研究

一、管理创新创造过程及其假定

根据Birkinshaw等的界定,管理创新主要是指全新的活动(newtothestateoftheart),如标杆管理、丰田生产系统、通用的无边界运动等,它们不是仅仅对某个组织而言的。管理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它更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深层次的竞争优势。例如,丰田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模式,成功应对了1973年秋石油危机前后原油价格迅猛上涨及对汽车的消费需求急剧减少的情况。在管理创新创造过程中,内部变革主体采用问题驱动搜索、试错及与外部变革主体的想法链接等过程来实现创新。现有研究对管理创新创造过程做出了如下假定:首先,内部变革主体是指焦点组织的雇员,而外部变革主体是除此以外的人,因而内部主体在所拥有组织知识与网络方面优于外部主体,不仅如此,该模型还假定,内、外部变革主体朝着共同目标采取行动。其次,管理创新的源泉,在于内部变革主体因感知的当前绩效和潜在绩效的差距,且在组织内、外都寻求不到合适的问题解决办法而致力于变革,或者外部变革主体因当前管理时尚自身不足,或其难以应对当前商业环境变化而发起。在企业2.0条件下,以上两个基本假定需要加以修正,首先,假定一不符合企业2.0平台的情况,在该平台上,人们的知识广泛地得到共享,跨界的信息与知识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因而组织内外主体的知识与网络差异并非绝对化。此外,人们的目的在互联网平台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其次,假定二对管理创新发生机制的探讨过于笼统,较好的解决办法是针对某个阶段进行剖析,因而,本文主要针对管理创新创造过程加以探讨。

二、企业2.0及其影响

根据McAfee的研究,企业2.0是指企业使用新兴社会软件平台(emergentsocialsoftwareplatforms,ESSPs)追求其目标,它涉及企业如何使用ESSPs来做好工作。新兴社会软件平台包括协作生产的百科全书网站(Wikipedia)、社交网络网站(Facebook、MyS-pace)、博客(Blogger)等。新兴社会软件平台体现出三种趋势:首先,它是自由、轻松的交流与互动平台。自由意味着不需花费就可使用这些平台(如博客),且任何人都可为互联网上的全球信息库做出贡献;轻松是指这些平台集成了多种专门技术,用户不需培训或经过很少的培训就能加以利用。这不同于电子邮件、移动电话等“渠道(channels)”,渠道本质上是私人性质的,除了发送者和接受者以外,其他人不能浏览到渠道里的信息内容,且通常不知道交流的发生。其次,具有非强加式结构。如维基的创建过程中,创立者采用自由、协作的结构而非强加的工作结构。最后,拥有结构自现机制。ESSPs通过超链接和标记等机制使人们交互影响中固有的模式和结构随时间而变化。企业2.0具有群体编辑、群体创作、广泛搜索、网络的形成与保持、群体智慧、自组织等独有价值。企业2.0与公司使用ERP、CRM等软件不同,后者仍需针对跨部门的业务流程,明确出谁什么时候做什么及谁做什么决策等。企业2.0则要求公司采取相反的路径,即让人们平等地、不受前提约束地创造与精炼内容,它不是预先设定工作流、角色与责任或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是允许它们涌现出来,这是关键转变。企业2.0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不同媒介整合的可能性。

三、企业2.0条件下的管理创新创造过程

(一)管理创新创造过程的变化

在企业2.0条件下,管理创新创造过程的试错、想法情境化、想法提炼等活动得以强化。Birkinshaw等的管理创新模型在企业2.0条件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在ESSPs平台上,新实践想法的产生是内、外部变革主体互动的直接结果,而不再只是内、外变革主体在对方的间接影响下各自产生新想法。其次,组织上下层级信息沟通、工作方式的变化、外部主体作用的突显使得问题驱动的搜索体现出涌现特性,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完全依照计划的活动。最后,想法链接超越了内、外变革主体的活动区分,成为基于企业2.0创造过程的中心(hub),它传递着ES-SPs带给创造过程的益处,是ESSPs在创造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结合这些分析,本文刻画出基于企业2.0的管理创新创造过程中内、外部主体的联系。

(二)基于信息处理视角的变化原因剖析

企业2.0条件下管理创新创造过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按照组织作为应对不确定性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观点,信息处理涉及在组织决策情境中收集、诠释与综合信息。回顾信息技术对组织与管理的影响,在计算机产生之初,信息技术起着记忆与处理的功能,即计算机作为记忆器可以大量存储有潜力的信息,而作为处理器拥有处理各种数值符号和非数值符号的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技术又具有了获取外部信息功能。尽管这三项功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组织的问题解决活动,然而它们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信息处理。相比之下,结合前文的分析可知,ESSPs的应用根本改变了组织信息处理的逻辑,由此深刻影响着组织的问题解决活动,具体可以阐述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2.0消弭了距离,改变了组织内外人们的思维、视野及“心智地理”。如SerenaSoftware公司副董事长KyleArteaga在公司鼓励员工们使用Face-book一段时间以后说,“现在只要我的同事愿意共享,我就能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了”。

第二,企业2.0改变了组织内外主体的信息与知识分布,组织外部的主体对组织的了解并不比内部主体的少,而且很可能许多为组织工作的主体并非组织的雇员,这是ESSPs群体智慧价值的重要体现。而这也是海尔集团张瑞敏提倡“世界就是你的研发部,世界就是你的人力资源部”的深层原因之一。此外,伴随着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扩展,人们的目的更加多样化。

第三,在ESSPs平台上,问题解决方案的搜寻者不关心方案提供者在哪儿,而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者也不关心谁会使用及使用者在哪儿,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组织的问题解决方式。ESSPs平台不是预先设定工作流、角色与责任,或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影响人们的行为,而是允许它们经过互动涌现出来。过去,公司(尤其是大公司)会设法在自己明确的势力范围内,控制自己需要的一切,完成所有任务。在ESSPs平台上,这种传统方式逐渐被新的方式所取代。例如,全球新闻金融信息巨头汤森路透主编史进德说,“有些记者,在公司组织上比我低六个级别,但我们在Facebook上关系密切,……一个高级记者可能会向我征求报道意见,而以前他们绝不可能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直接和我沟通”。

第四,ESSPs平台纳入了情感因素,激发了人的能动性,从而根本上变革了信息技术对组织信息处理的作用过程,这是Web2.0相比于先前互联网应用的关键不同。例如,Facebook可以集结一群同好,有助于让人们了解更多身边人的信息会“制造出更多的关心”。即便信息技术可能会削弱组织内、外原有社区的团结,但ESSPs方便了信息沟通、延展了人们的信息网,且大幅增加了透明度,不仅能够抑制企业内部“帮派圈子”的消极作用,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管理互动和创新。综合而言,企业2.0条件下管理创新关键的主体特征及相互联系发生着变化,问题解决活动发生着变化,由此不难理解管理创新创造过程的变化。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管理创新创造过程在企业2.0条件下的变化,剖析了企业2.0对管理创新创造过程的影响,修正了现有管理创新的过程模型,揭示了基于企业2.0的管理创新创造过程变化的原因。本文的工作不仅有助于管理创新理论的完善,而且为开展互联网技术新应用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刘鹏 李鹏飞 郭菊娥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第七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讨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中小企业层出不穷,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出现整体素质不高、风险承受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低等状况,而且试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以及挑战也越来越多。所以,正确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加强财务管理能力,积极创新与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口总数达,就业难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近年来,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积极改革创新的主力军。据有关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发明专利以及将近9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开发完成的。而且多数中小企业已经走出了以产品加工、生产以及贸易等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领域,逐步走向了产品研发、基础设施等高新技术领域,而财务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为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中小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灵活的经营机制,具有资金占用少、见效快、投资省等特点,所以说,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各项管理措施以及部门设置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问题:

3.1企业发展目标不够明确,没有科学的投资方法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企业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就要积极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可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管理方法以及资金使用规范,有些企业甚至盲目投资,没有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状况的投资项目,而且对投资项目也没有进行科学论证,这样不仅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财务危机,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3.2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第一、企业自身的原因,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加上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贷难度大,而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为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

3.3中小企业管理方法落后,缺乏创新

一般的中小企业都属于个体经营,家族企业,采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任人唯亲,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的投资人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管理水平,一旦企业的管理者思想落后,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在这类中小企业中,企业创始人过于集权,各类重要岗位都任用的亲戚朋友,对其他人不放心,这就导致企业内部责权不够明确,监控不到位,从而导致财务管理混乱。有些企业为了解决成本,部门设置不健全,没有相应的审计部门,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

3.4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资金使用不当,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资产浪费严重。

3.5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现阶段学习财务专业的毕业生很多,社会上也有很多考取财务类专业证书的人员,但是高级的财务管理人员却非常少。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未来发展前应也不够清晰,很难招聘到优秀的高素质财务人员,这就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甚至有些只是略懂会计工作,专业知识匮乏,甚至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兼职做财务相关工作,责任不够明确,这就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状况混乱。

四、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创新途径

4.1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

第一、采取稳健的投资理财手段,科学的投资策略,尽量回避那些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通过实践经验,可以了解到中小企业最好采用中短期的投资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考察、科学的论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投资方案进行不断优化。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抓住机会,适时扩大企业规模,不断发展与壮大;第二、是集中优势,专业经营。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力量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样可以取得经营的成功。

4.2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的建立是中小企业是否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以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完善内部环境之外,还要积极优化外部环境。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各项利益,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希望能够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相应法律法规的作用,积极拓宽外部融资渠道,从而有效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4.3积极创新,改变落后的财务管理理念

第一、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趋势。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科学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入世后,资本市场开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都将进驻中国,大量的外国资本将涌入中国市场。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4.4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控制

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使资金应用得到最佳的效果。在改善资金结构的同时要维持一定的付现能力,以保证日常资金运用的周转灵活,预防市场波动和贷款困难的制约,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一般来说,流动性强的资产收益低,这就意味着企业应尽可能的减少闲置资金,即使不将其投资于本企业的资产也要将其投资于能产生收益的其他资产,避免资金闲置带来的损失。当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时,可采用偿还债务、投资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反之当实际现金余额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可以用短期筹资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

4.5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中小企业之所以出现财务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等状况不仅是因为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落后,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最主要的还是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人能够积极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对企业各项财务进行有效管理,所以中小企业可以适当提高招聘待遇,从而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到企业中工作或者是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他们能够不断学习与进步,并积极进行创新与改革,在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李享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第八篇:企业文化管理创新影响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1.创新企业管理体制要求企业文化创新

在开展企业文化管理研究过程中发现,企业文化不仅会对下属职员的管理模式的反应和理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还会对企业领导者的管理行为以及管理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的灵魂无疑是它的文化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已经渗透到所有员工的精神意识当中,已经是企业人员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行为能起到规范、约束作用,能激励企业职员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若是做不到文化创新,就不可能凝聚员工的力量,也就难以创建出一种规范的管理体制,也不可能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了。企业积极开展文化创新,职员就会在这种氛围里体验到企业的斗志和活力,才能促进员工积极奉献企业的精神,促进企业早日实现自身管理体制的发展。

2.企业发展壮大要求企业文化创新

对于企业而言,文化就是它最重要的支柱以及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而来的,既是一种精神内涵,也是一种经验。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了长时间的时代变化发展出来的结果。所以,开展企业管理创新,第一个要遵循的标准就是企业文化,不可以和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例如,“人”一直都是现今企业文化非常看重的因素,企业文化一直都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企业管理也要求从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出发点,开展人性化管理,将职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让他们更热情地投身于工作。若是企业属于一个合作精神非常强的企业,在开展管理的时候就要通过划分工作小组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这种工作方式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可以通过德尔菲法或者头脑风暴法等方式,也非常看重企业分工小组的团队绩效管理。

3.企业管理创新需要企业文化创新作为动力源泉

一个企业的文化能侧面反映出企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思想观念等,它能给予企业创新更多的进步动力。文化能产生一种号召力,将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让员工从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归属感,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计划,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建设企业,这些都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创新企业文化就相当于给企业灌输更有活力的血液,职员在企业中感受到了新颖的思维方式,促使管理者改正自身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确立新的管理制度,职员则会在新的管理制度中按照新的文化标准来约束自我,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作用。若是企业不思进取,不思创新,很快思想就会僵化,落后于时代,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最终必将处于竞争劣势。所以,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无疑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发展输入一股强大的动力。

二、企业管理创新如何被企业文化创新影响

1.落实企业管理创新少不了企业文化氛围作为支撑

企业刚开始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时候,因为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大多数职员不能在短时间内就接受新的管理思想,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在行为上适应新方式。要想让全部职员快速接受新的管理制度,就要以职员的思想观念作为出发点,制定出统一的价值标准以供职员遵循、执行。我们也可以说企业要想将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以及号召力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保留企业原本优秀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者增加内容,在企业文化中融入新的管理模式,创造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色文化。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新的管理制度可以更顺利地实施,在新式思想中,员工的思想得以解放,思维更加开拓创新,就能对新的管理制度有更加积极态度对待,促使他们快速适应和接受新制度,这对于全面落实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帮助。

2.人性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对人越来越重视的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企业文化中得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下对员工的主体地位以及价值给予足够的肯定以及尊重。基于这样的企业文化,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将职员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给职员创造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职员的工作热情,注重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实现职员和企业的双赢。因此,企业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建设自我以满足时代的需求,让企业文化体现出对职员的肯定,遵循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做出调整,切实实现人性化管理。

三、如何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影响

1.企业高层给予足够重视

要实现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的高层领导就要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用各种方式促进企业文化创新。领导的决定对于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领导重视起来,才能在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形成一种崇尚企业文化的风气。要实现这个目的,一方面,领导者自身要对企业文化有足够的理解以及认识,另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还要引导职员对企业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作为一名领导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企业的文化,使企业文化特色与管理工作相互融合,想方设法创新企业文化,寻找出更多的创新企业管理的途径。

2.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功能

创新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领导的事,而是每一个部门共同的责任。特别是需要人力资源以及宣传部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例如,宣传部门一方面担起对宣传企业文化的工作,另一方面更要在企业内部向职员宣传、普及企业文化,宣传部门要做的首先是将企业文化的意义向广大员工普及,在这样的文化氛围渲染下,职员将会更加用心工作。再例如,作为人力资源部门,有责任制定出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文化创新制度,还要定期开展针对职员的企业文化培训,在员工间建立起不同的文化学习小组,还要定期考核员工的学习情况,引导、鼓励职员积极配合企业的文化创新。不同部门要认识到在发展企业文化中自身的职责和功能,各司其职,努力创新,才能实现总体的创新。

3.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共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个企业要想做到保持好企业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创新的协调一致的话,就必须要两者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共生环境。要做到这一点,企业一方面要懂得按照市场需求以及时代变化对自身的管理体制以及文化内涵做出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人才的培养要以企业文化中描述的价值标准作为培养标准,让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的广大职员对企业文化有共同的理解并认可企业文化,同时要按照企业文化接受管理或者开展管理决策。

四、结语

高效新概念范文4

现代医患关系正呈现出激化之态,日益普及的社交网络在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医患纠纷及暴力事件的发生情况,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提出现代医患关系的内涵较之传统概念更加完善,同时阐明该变化的意义与实现途径;最后分析国内新兴的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对现代医患关系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医患关系;社交网络;在线诊疗

“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疾病诊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获得了长足而显著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患关系中人性的淡化。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被推向市场以后,这一弊端已逐渐显现,医患关系正趋向紧张,医患矛盾亦日益尖锐。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推动医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分配的公平,与此同时,医患矛盾的缓和需要多种方式的共同作用。本文着眼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网络的兴起,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医患关系的概念,从而借助社交网络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1医患关系的困境与成因

1.1医患纠纷及暴力事件发生情况

近20年来,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据中华医院管理协会调查显示,98.4%的医院发生过医疗纠纷,其发生率和医院床位数呈正相关;73.5%的医疗纠纷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从经济损失上看,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每年医疗纠纷索赔金额高达42亿元,占医疗收入的5.9%;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与此同时,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比例亦在逐年上升。有研究数据显示,发生医务人员因医暴而受到明显损伤事件的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1]。各类医疗投诉、医患摩擦更是层出不穷,给医疗服务行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1.2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成因

医患矛盾的本质是患方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医方的医疗服务相对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包括器械和技术在内的高端医疗资源大量涌向高层次医院,医疗资源纵向分配失衡状况愈发严重。特别是对于我国由政府主导、半市场化的医疗行业而言,满足医疗需求的方式相对单一,导致高层次医院超负荷运转及医疗资源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在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院发展靠自营创收的社会环境下,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由此出现医患沟通不畅、医疗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2]。可见,改变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方法是加快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进度,同时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更多的医疗服务需求者得到及时而便捷的医疗服务[3]。

2医患关系内涵的发展与更新

2.1医患关系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发展与普及,为专业的健康社交网络铺设了基础,推动了医患关系概念的更新。借助网络,医生可以同时与多名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医患关系由此发展为一个医疗团队与其所负责的多个患方之间的关系,即由原来的“一对一”变为“一对多”的医患关系。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概念极大拓宽了医患关系的范围,尤其把不同的患者团体囊括其中,同一类疾病的多个患者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医疗需求得到更高效的满足,在高度互动的在线站点内,患方群体相互交流,为处理当前医患关系提供了便利;同时,医生与其负责的多个患者借助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可以更便捷地传递最新、最准确的诊疗指导,使循证医学得以更有效的贯彻。

2.2医患关系内涵变化的意义

2.2.1增进医患沟通。

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但面对面的沟通不仅耗费医患双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常常“沟而不通”。2011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平时不愿与医生分享健康信息[3],而新概念下的医患关系利用新通讯技术弥补了这一缺陷,医患沟通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由个人发展为组群,这显著拓宽了沟通范围,提高了沟通效率。

2.2.2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在过去,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医患沟通的障碍,但众多患者因各自不同的病症可以形成相应病患团体,出于对病友的高度信任,在该团体中患者可自发地相互分享患病、治病的经验,进而能提高患者个体对于相应疾病的认知,使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2.2.3营造良性就医氛围。

患方对医方的低信任是阻碍和谐医患关系的直接社会原因。在新概念的医患关系下,患者通过网络能够更加了解医生的日常工作状态及其职业的特殊性;同时,患者群体还能相互监督,形成制约,减少“无理取闹”的发生,有利于对医生产生理解、信任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2.3适应现代医患关系新内涵的途径

2.3.1建立高效医疗资源整合与分配模式。

新概念的提出必将对现有的医患关系与医疗模式产生冲击,因而需建立新型的医疗咨询和治疗模式,例如网络上流行的“春雨医生”和“求医问药网”之类的新兴医疗方式,极大提高了医疗资源整合与分配效率。

2.4.2培养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医疗工作者。

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变化及其影响,医务工作者不能将目光局限于传统医患关系上,而应加强医学知识的积累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新兴沟通模式与患者进行多种渠道的交流。

2.3.3加强网络医疗信息的建设与监督。

网络信息环境十分复杂。首先,互联网时布信息门槛降低,导致各种“伪知识”大行其道,因此要加强对于虚假信息的监督力度。此外,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患者往往会选择“患—患”沟通,因大家“同病相怜”,难免会出现误解医生的情况,所以要对于病患间的沟通正确引导。

2.3.4借助网络舆论正面宣传。

网络媒体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医患关系的新概念下,网络媒体需要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合理判断,另一方面要站在医生角度合理思考,处理好网络舆论与医患关系的问题,力求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3医患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与趋势

3.1推动医患关系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3.1.1移动互联网的推广。

回首二十年来的网络历程,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6.32亿,普及率达46%;互联网经济总量占GDP的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高于美、法、德等发达国家[4]。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保有量超过20亿,移动媒体成为用户连接网络的首选方式,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会步入了4G通信时代[5]。巨大的网民基数、便捷的移动设备、高速的通信网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社会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迈进。

3.1.2社交网络的普及。

《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经常登录社交网站的网民比例高达53%,从社交网站获取健康信息的用户数量之庞大可见一斑[6]。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涌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社交网络已然触手可及。腾讯公司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社交平台手机应用———微信,截至2014年初其用户保守估计已超过6亿,是社交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中应用的成功范例之一。

3.1.3应用软件的移动化。

应用于移动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络,其用途目前已远远超过了交友、聊天和分享等传统通讯功能,移动互联网融入医疗行业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市场上可以下载到的医疗健康类手机应用已超过2000款,包括面向患者求医问药的“春雨掌上医生”、面向医生学习交流的“医学文献”以及用于购买药品的“康康买药”等各类不同功能的手机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满足了医疗行业内各方的多种需求[7]。

3.2现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人们对就医的时间成本更为重视,医院内咨询、挂号、候诊需花费大量时间是多数轻症患者选择在线寻求诊疗帮助的重要原因。有调查数据表明,约34%的用户曾利用过社交网络的支持寻求医疗信息;约有73%的患者在就医之后继续在线寻找医疗信息,并且其中超过六成用户认为搜索的健康信息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决策[8-9]。其他民众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和指导的初衷不一,譬如寻找更经济的治疗方案、对就诊过程中的医疗术语做进一步的了解、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以佐证及甄别医生的诊疗方案、自我保健等[10-12]。同时,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也发挥巨大作用,它不仅使许多“同病相怜”的患者获得了情感上的慰藉,也让他们分享求医问药的经验,更好地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4现代医患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4.1网络媒介对医患关系的负面作用

在新医患关系的背景下,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有助于医患之间的交流,但潜在的问题也不能被忽视。从患方角度来看,由于疾病具有复杂性与独特性,看似相似的疾病实则机理、治疗存在巨大差异。患者之间的好心交流、经验之谈,有可能酿成大错,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结果。此外,不排除个别人员混入患者队伍中,向患者兜售药品、散播虚假信息等现象的发生,破坏“患者圈”的正常秩序[13]。从医方角度看,社交网络平台可能会加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这对原本已劳累不堪的医务人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4.2对策

网络的开放性较大,导致医疗信息良莠不齐,很难获取有效信息,甚至出现网络医疗诈骗等问题。鉴于此,建议由各大医疗卫生机构牵头,按区域、疾病种类、医生等建立类似于“医享网”式的医疗服务网络平台。患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进入不同的患者圈,一方面有助于患者产生同病相怜般的“共情”之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医生间相互竞争与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由于有正规医疗机构的维护与监督,医疗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患者求医问药也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借助社交网络建立患者圈,还可以实现患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减少医疗纠纷,也为基本医疗常识的普及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网民医疗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综上考虑,在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医疗活动时,要加大基本医疗常识的普及力度,提高患者对医学的认识,减少“病急乱投医”现象的发生,同时提醒患者不要随便采纳病友的药方,治疗详情应以专业医师为准。此外,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平台上的医务人员应以自愿为主,量力而行,并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医务工作者在留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为患者解疑答惑、排忧解难。

作者:徐志杰 王经杰 戚麟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

参考文献

[1]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3):1-3.

[2]袁晓玲,赵爱平.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10):91-93.

[4]麦肯锡.中国的数字化转型[J].IT经理世界,2014,17(17):12-13.

[5]欧阳盛?.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研究[J].卷宗,2014,4(9):262-262.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2013.

高效新概念范文5

关键词: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

呼伦贝尔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呼伦贝尔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地方特产,比如纪念品有蒙古刀、蒙古皮画,食品有牛肉干、奶酪、蘑菇、木耳、蓝莓等。如今,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同普通商品包装设计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一、提升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水平的意义

包装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在商品的销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消费者在购买特产时,包装是选择商品的主要依据之一,据杜邦定律表明: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设计进行购买决策的。可见,提升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提高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水平,可促进本地区特产的销售和品牌推广,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设计出色的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能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弘扬。最后,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良好的视觉形象,能够成为与人之间增进情感、加强交流的重要媒介,能够塑造呼伦贝尔地区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

二、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策略

(一)凸显商品基本属性

包装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形象将商品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有助于消费者对商品的识别和认可。视觉形象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它是体现包装物的主要途径。[1]就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而言,通过对视觉形象元素进行创新设计,能够凸显商品属性,使包装与商品之间形成一种关联性,让包装成为商品特征、内容、功能等信息的形象化反映,并将商品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在图形方面可采用摄影、插画、镂空、透明等方式将商品形象充分展示出来;在色彩方面可运用形象色、象征色和民族色来突出商品特性;在字体方面可应用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匹配的字型,如牛肉干包装习惯用书法设计字体,以体现牛肉干的特质。总之,在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应注重凸显商品属性,精准传达商品信息,引起消费者关注,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二)突出企业品牌形象

包装设计在企业品牌策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包装设计,使消费者获得除了产品外的一种审美享受,是宣传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应巧妙地与企业品牌文化的定位融合在一起,以突出企业品牌文化价值。在设计中可以使用企业的LOGO、辅助图形、标准字体、标准色、辅助色等,让包装不断累积品牌资产。例如同一系列的奶酪包装设计,可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商品的不同口味,并采用置入品牌视觉设计DNA的方法来强化其系列感,使消费者一看便知是何种口味的奶酪,是何种品牌,使其品牌形象准确表达而又个性鲜明,随之企业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特色产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鲜明,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是特产包装设计的重要策略。在设计创新中,富有民族性特色的包装往往与众不同,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所以在包装设计中巧妙地使用民族风格作为商品包装的设计元素,能够使传统艺术的使用价值得到一个新的升华,使商品包装焕发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3]在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把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可提升商品包装的档次和文化品位。在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运用皮囊造型、民族传统图形、民族传统色彩和蒙象汉字的各种设计方法,这些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包装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使包装设计更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是保持其设计文化个性,增强包装对消费者文化亲和力,提高设计水平的重要方面。

(四)体现新概念设计思想

新概念包装是基于当今社会的创新意识提出的,是对于包装设计的深度思考,提倡设计引导消费,主张合理包装和高效能包装。从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的未来发展战略角度讲,包装的发展与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创造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融合市场消费趋势和营销理念,正在向着人性化、简约化、环保性和个性化潮流演进。人性化的包装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简约化的包装不仅让产品变得实用,还能节约成本,避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压力;能够循环利用再生的绿色环保包装,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个性化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宣传商品和吸引顾客眼球的重要手段。未来要更好地围绕“安全、健康、环保”的宗旨来发展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这将成为我们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应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现代为导向来进行设计,应该是既能体现商品属性,又突出企业品牌形象,并且饱含深层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同时应具有超前意识与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思想与设计理念,使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具有民族性和国际化,以此来满足广大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与审美情趣,开创呼伦贝尔地方特产包装设计新风貌。

参考文献:

[1]李世萍.包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要素[J].包装工程,2000(5):16—18.

[2]毕壹.基于情感化的品牌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01(04):17.

高效新概念范文6

(一)课程的核心内容

什么是《点集拓扑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这是在该课程开学第一课的开始,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的两个问题。所以在教材原有内容基础上,应该给学生补充相关数学史的知识,如介绍该课程及相关学科的起源、发展,介绍一些当前拓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点集拓扑学》是《拓扑学》的一个分支,是其较早期的研究成果。《点集拓扑学》中的一些概念如可数性,分离性,连通性和紧致性等等,虽然也可以形象的描述为:经过任意拉伸、压缩、弯曲等弹性形变后,几何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但是它是用集合的理论、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拓扑不变性质,它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都与学生熟悉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课程不同,是高度抽象的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学科。《点集拓扑学》也是后续专业课程如《概率论》、《泛函分析》、《微分几何》、《拓扑学》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它的许多理论与方法也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化学,特别是与分子结构有关的理论方面有应用。因此这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现代数学知识的基础,可推动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学习特点

随着大规模的扩招,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而多数人会归结为所讲授的内容不能引起他们的听课兴趣。另外《点集拓扑学》课程也不是考研必考的课程,故不被学生重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既掌握该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又了解相关知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组织和安排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因此就必须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且势在必行。

(三)课程的“学习难”

由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程度很高,大部分学生认为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且有一部分教师也认为该课程难以教授。除了前述的学生方面的学习特点造成的原因外,该课程本身也存在许多特殊的原因:

1.《点集拓扑学》课程中每一节都会有许多新的概念出现,而且这些概念间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如果对其中的基础性概念没有掌握或没有理解透彻,就会影响到后续所有的概念。比如:开集和邻域、拓扑和拓扑空间、连续映射等基础概念,如果没有重视这些基本的概念,就会导致后续内容的学习如同听天书。因此该课程中许多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详略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2.《点集拓扑学》课程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几何图形加以研究,又因其高度抽象性,因此初学的本科生需要适应期来逐步接受。

3.大部分关于点集拓扑学的教材总是注重理论讲授,而缺少实例,同时也缺乏与各专业课程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同时与已有的知识体系也不能流畅的同化与融入。这就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十分迷惑,不知道知识的实际落脚点在哪。

二、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处理

相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大部分高校该课程的教学课时数是较少的,再加上前述的学生的原因,教师是不可能将全部经典内容都进行教学的,只能讲授该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理解《点集拓扑学》的核心内容,掌握核心的思想和方法。

(一)教材的处理

内蒙古财经大学也选用该课程的权威教材,即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熊金城编著的《点集拓扑讲义》(第四版)。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选择,主要分为精讲、精练内容、概述内容和自主学习内容三部分,采用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教学。对精讲、精练内容进行详细、全面、严密的论述和证明,并精选、精做和精讲练习题和作业题,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练习法。对概述内容只讲解主要的概念、定理、相关结论及其应用,主要是用例子进行辅助解释,而将复杂且重复的证明过程略去。对自主学习内容比如一些非重点且容易理解的内容,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完成相关的作业,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习题的处理

对于《点集拓扑学》课程中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概念,是很难找到实际模型进行具体且形象地解释的。而且在教材中,给出概念后就是冗长抽象的定理及其复杂的证明,实例很少而且仍然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如果单纯地进行照本宣科,必然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他们厌学,甚至教师也会产生厌烦情绪,产生厌教。所以可以在进行概念性教学时,辅以习题的教学。比如编写两三个点的简单集合所构成的简单拓扑空间上的习题,将所有的概念、结论都特殊化等等,来帮助他们理解后,再进行抽象和概括。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在做习题过程中不但要达到练习的目的,还要将教材内容和习题内容进行整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中定义、定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有效的记忆。

三、课程教学中有关教法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主要的主客观影响因素,以及《点集拓扑学》课程的特殊性,要想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需采取不同于其他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法,将其中五个重点方法总结如下:

(一)与已学课程进行整合

注重与已学课程概念间的比较与相互同化,使《点集拓扑学》的概念能尽快且顺畅地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点集拓扑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集合、映射、连续等,学生在数学分析和实变函数中已经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而这些概念在《点集拓扑学》中就是推广和延伸,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加以比较,学生可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从而认可《点集拓扑学》这门抽象课程的实用性。

(二)加强直观图形教学,突出点集拓扑的几何性

为了解释或直观地表达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知识点与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把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转化为对图形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比如可以画各分离性公理间的关系图、可数性公理间的关系图等。

(三)由已知内容到抽象内容

教材中的新概念基本都是直接给出,没有说明新概念的抽象过程,这就会使学生认为《点集拓扑学》空洞、乏味,难以接受。因此要把推广和抽象过程讲清楚,分析已知内容与抽象内容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把学生们熟悉的绝对值的三个性质推广到集合上度量,把实数集上定义函数推广到集合上定义映射等。

(四)注重类比教学法的使用

类比分析是该课程教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一是细致的对比这门课程中的概念,例如各分离性公理间的对比,各种紧致空间之间的对比;二是对比其他课程的知识点,例如在《数学分析》中定义了数列的敛散性和连续性,而《点集拓扑学》中的序列也具有这些性质,通过对比讨论,可以使学生注意到同一知识在不同学科中的异同。

(五)引导学生讨论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所以在讲完主要内容后,可以组织课堂讨论、相互提问,让学生不但要尽快理解、熟练教材上的概念和定理,而且还要对证明的思路进行梳理和完善,抽象出一套新的证明方法。

四、考试题型及考核方式的改变

鉴于前述的《点集拓扑学》课程的难度,大部分高校都是根据主要内容,以六至七道大题进行闭卷考试的。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作者发现了这样考试的很多弊端,它不能正确地体现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于是将考试题型进行了如下调整,试卷共有四个题型: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证明题,并且题量较大,覆盖面较广,但采用开卷考试。这样出题会使大多数学生在理解内容且认真复习的基础上达到及格,其中一小部分学生可以得到高分,这样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呈正态分布,避免了出几道题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另外《点集拓扑学》一般都是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课,此时正是学生考研的复习或冲刺阶段,会使大部分考研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这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结合实际进行这样的考试,既达到了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督促了他们的学习,又不会打消下届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相对来说《点集拓扑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和困难的学科,但其实它的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度量空间、连续函数等概念的推广,只是研究内容和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教师只要能够把这些抽象的概念通俗易懂地讲明白,并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取舍,灵活多变地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高效新概念范文7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1.引言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个关键时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学习效率直接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成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如何更好地提升化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合理的调整和优化,让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保证和实现。在高中阶段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好地学习成效。

2.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化学学科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该围绕有效性的需求,在课题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于教学目的进行了解,设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讲解教学知识,并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掌握,通过合理备课,为高效课堂的落实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保证。另外,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的教学准备过程也应该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准备,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准备好要用的仪器和实验装置,以及各种实验用品,做到胸有成竹,没有差错。同时确保实验效果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也要确保学生在做实验时绝对的安全。另外,对化学教师来说,要想切实地提升整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也要从自身的角度入手,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对学生的发问进行应对和解决,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成效。

3.重视师生互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不同层次的知识传授、设问答疑、习题训练等,让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有的教师缺乏这种能力,就会产生交往技能障碍。互动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教学实践的开展,鼓励引入更加开放、积极地实践性教学内容。互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不断地引导,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问题。充分发挥创造能力,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进行探索和翱翔,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整体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本身也应该关注对学生的培养,让学生自身的交往技能得到不断地提升。

4.利用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意识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也要重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利用提问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到达理性层面。例如,在讲授“化学平衡”部分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笔者就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冶炼金属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金属钠在熔融状态下将钾从卤化物中提炼出来,对于此问题该如何解释?预设这样一个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展开思考,不如钾活泼的钠却能把钾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这一生成性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反思怎样促进反应物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

5.对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合理应用

在实际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教学上,我们要做好现有多媒体设备的积极应用,即联系其直观特征的存在,将化学概念教学当中的重难点内容以抽象概念方式实现向直观的转化,在保证结论充实化、理论生动化的基础上对化学学习从具体到形象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并在该基础上做好图例展示新概念涵义的概括。在当前多媒体时代下,如何合理地对于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更加有效地辅助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是当前化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所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内容,同时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效,学生本身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对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如何让新的教学理念得到凸显和落实,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这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密切关注。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该方式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于化学课教学中所需要的课件,教师需要精心的制作和准备,并且围绕化学课,教学大纲和任务要求,对课件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调整,对化学课堂内容进行更好的体现和补充。在进行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进行更好的体现。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的化学能力和个性特点是不尽相同的,在课件的制作上,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围绕学生来进行课件设计,这样才能让课件的内容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对教学课程的有效优化。通过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当前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切实地让整体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和发展。

6.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而高中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本身也具备着更多的改进空间,这也是当前化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切实地让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成长和发展。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思路,以期更好地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彭华兵.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6).

[2]舒义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途径[J].学周刊,2013(35).

[3]孙明燕.剖析高中化学新课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4]张慧芳.高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7(36).

高效新概念范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图画式;定义式;描述式

一、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论概述

小学数学概念的定义,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以客观的形式出现,并且形式多种多样。数学概念的组成分为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本体的各种属性相加得来的结果。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中所涉及一切对象的总和。

(一)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

在小学教学系统中,数学概念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很多知识都与数学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小学时期不同阶段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为了学生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教师要以图画式、定义式和描述式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二)小学数学概念所具有的性质

1.多种多样的呈现形式。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起初以图画的形式呈现的概念来帮助学生更简单的学习数学,后来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提高,描述式概念被普遍使用,在延伸到中年级,定义式被广泛应用。2.相对的直观性。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量不足,并不能完全接受其复杂的特点。所以,以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点为根本,通过直观易懂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具体内容。3.教学的阶段性。数学教材在每一个阶段的概念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其中有很多概念会使低年级的小学生难以理解,这也是认知和思维发展受到局限的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对教材合理的分段让学生来接受就变得比较重要。

二、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主要学习模式和影响原因

数学概念包含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是区分数学概念的关键。小学生应用其思维对本质属性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通过自己的方式将数学概念消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概念,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小学生要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数学概念。

(一)小学生数学概念的两种学习模式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种学习模式在小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1.概念的初步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对事物的本质属性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在类比和思考的同时概括出其特点,逐步形成概念,然后使其在本质属性的事物中延伸,达到明确事物延伸过程的目的。2.将概念同化来促进学习。概念同化是指通过一类事物的定义,展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并且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的前提下对新旧概念之间的关联有充分的了解,在其本身的结构基础之上使旧概念改进成新概念的过程。

(二)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所涉及的影响因素

1.教师素质的高低。概念初步形成的过程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发展通常是概念教学结果的重要影响原因,因为教师的忽略和不重视导致学生对概念了解不全面。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不能让学生详细掌握。所以,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概念的关键,也是教师应该了解的重点教学内容。2.学生独自发展的局限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问题也是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知识的不足,缺乏学习经验,抽象的思维能力较弱,都是导致小学生学习概念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3.数学素材中所包含影响学习概念的因素。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所涉及的素材也很重要。概念的形成和同化是获取概念的主要原因,那么概念素材必须要具备概念形成的特点,才会让小学生学习概念的效率提高。小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新旧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有一定的掌握,这也是概念同化的主要过程。小学生学习概念的方式不应该是定义式的,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小学教学概念教学效率的方法

数学无论是在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且等级分明,其知识点之间互相衔接,且十分重要。那么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延伸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合理进行概念教学,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提高,并在理解与延伸的同时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深入的理解概念,教师应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传达小学数学概念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概念的形成与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直观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一套完善的概念系统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概念,并且帮助学生合理分类小学数学概念。小学数学的概念要以实用和容易理解的材料来展示,方便理解和掌握。

四、结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每个数学概念的特征做到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焦小光.小学数学教学法[J].学周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