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

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云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选取云南省1985-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数据,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研究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的动态均衡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提出解决对策做准备。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济增长;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一直以来,科学技术都被认为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然而,科技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发展,少不了教育的贡献。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在教育上的投入也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连续增长,而学校为社会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数量也在上升。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必要途径。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致力于教育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从他们的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二者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教育发展落后于我国大部分省份。本文对云南省1985-2013年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探究二者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更好的促进云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教育体系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小学和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专和职业技术教育偏重技能培养,而高等教育直接为社会输出理论和动手能力兼备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与世界银行(2004年)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即: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对GDP才有显著的正效应。本文采用云南省1985-2013年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作为教育发展指标,用H表示;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用G表示,运用计量软件eviews6.0进行数据分析。1985-2013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与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29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21倍,人均GDP增长近50倍。通过对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9853,说明云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与人均GDP呈现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

(二)ADF单位根检验

经典的计量模型通常假定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但在经济领域,很多时间序列数据不是由平稳过程产生的,序列就表现出非平稳性。若变量的数据生成过程是非平稳过程,那么对这两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做回归,则可能会引起虚假回归。因此,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要先对所研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先将这些数据进行差分,然后研究差分序列之间的关系。若序列不存在虚假回归,则可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由图1的分析可知,云南省人均GDP与高校毕业生人数随时间呈增长趋势,不满足平稳序列的特征,而使用非平稳序列进行计量经济分析,会影响分析的有效性,因此对变量G和H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即对变量G和H、一阶差分形式G和H、二阶差分形式2G和2H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时均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滞后阶数为6,P根据AIC准则来确定。变量G和H的ADF检验值都大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这两个变量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同时,它们的一阶差分形式也均是非平稳序列,但是两时间序列的二阶差分形式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二阶差分变量为平稳时间序列。即在1%的显著水平下,变量G和H是二阶平稳序列,即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下面进一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三)协整关系检验

所谓协整是指两个或多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按某个线性组合后的序列呈现平稳性的特征,则称这些变量序列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经济学角度讲,协整意味着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外界的影响下,经济变量可能会暂时偏离均衡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偏差会逐渐消失,系统将会自动恢复到长期均衡的状态。检验变量G和H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恩格尔和格兰杰于1987年提出的EG两步检验法,步骤是:第一步,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两个变量G和H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第二步,运用单位根检验法对残差序列te进行检验,如果残差序列平稳,说明变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反之则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Prob.是0.0000,拒绝原假设“H不是G的影响因素”,即H是G的主要影响因素。又因为Rsquared0.970849,说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且Fstatistic899.2233,表明回归模型拟合的较好。(2)对残差序列te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知,残差序列te的ADF检验值为-3.613908,小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所以残差序列te为平稳序列,从而说明变量G和H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表明云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与人均GDP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每增加1人,人均GDP将增加0.1811元,说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四)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

协整分析反映了云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两个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该模型中既有描述变量长期关系的参数,又有描述变量短期关系的参数,可对长短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将EG检验得到的误差修正项ECMG(1)(37.21230.1811H(1))及一阶差分变量G、H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如下误差修正模型②:G94.14380.0431H0.7638G(1)0.1348ECM②由以上误差修正模型(ECM)可知,所有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短期内,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每增加1人,人均GDP将增加0.0431元,即短期弹性为0.0431。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的估计参数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修正系数-0.1348为负值,说明模型误差修正系数具有反向修正机制,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趋势的调整力度。本模型中前一期的非均衡误差以0.1348%的比率对本期的人均GDP做出反向修正,表明人均GDP的实际值和长期均衡值的差距大约有0.1348%能够得到纠正。误差修正模型更好的纳入了长短期的信息,说明了G和H两变量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

(五)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可以说明云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也存在短期波动关系,即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因果关系检验。通常判定两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检验是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是一种用于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原因的方法。如果序列X是Y的格兰杰成因(Grangercause),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X应该有助于预测Y,即X的过去值可以帮助解释Y的未来值;第二,Y不应当有助于预测X,即Y的过去值不能帮助解释X的未来值。由伴随概率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决绝“HdoesnotGrangerCauseG”,即高等教育的人数是当地人均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而接受“GdoesnotGrangerCauseH”,即人均GDP的增长不是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增多的格兰杰原因。

三、研究结论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二者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越快。云南省是我国西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省份,而经济的滞后又影响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的缺乏又使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促进。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云南省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的动态均衡机制。

1、高等教育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从上文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G37.21230.1811H来看,云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与人均GDP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即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每增加1人,人均GDP将增加0.1811元,说明高等教育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这一数字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与1990-2000年中国教育对GDP的贡献率0.0569相比,云南省高等教育确实对经济增长做了重要贡献。此外,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扩招,教育为社会培养的各类人才不断增加,云南省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云南省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让二者形成良性循环。

2、云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

由上文分析可知,云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还存在短期的动态均衡机制。但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无法在短期内显现出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短期内,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0.043,小于长期贡献率0.1811。因为,大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操作,毕业进入社会后,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实际工作和积累相应的经验,所以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可能要毕业两年以后。但是,这并不影响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可以增加教育投入,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当地,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3、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结构局限性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上文的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是云南省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即高等教育越成熟,经济发展越快。但另一方面的分析结果却是,人均GDP的增长并不是高等教育毕业生增多的格兰杰原因,即云南省经济增长没有使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也即二者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不是双向的促进作用。就云南省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结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高校集中在省城昆明,而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云南省很多地方位于山区,经济困难、交通不便,虽然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已全面普及,但能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云南省的人均GDP增加,并不能够使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增加的原因,同时也反映出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结构局限性。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帮助高等教育走出目前的困境,同时也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近几年,云南省的教育事业尽管获得了迅猛发展,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前,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下,云南省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战略机遇,继续加大对各级教育的投入,稳步推进云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缩小与内地发达省份的差距,并为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创新性人才,从而实现云南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李爱杰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曹丽娟.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经济纵横,2014(9):33-34

[2]费宇,施本植.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思想战线,2002(5):35-39.

[3]云南省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1-174.

[5]郭涛.新疆教育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