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供给侧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供给侧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高校专业及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具体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多方面因素,并立足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改善就业困境的对策思考,以期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使之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

2015年12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指出,宏观经济社会的改革必然推动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的变革。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和动力之源,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指出,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离不开根植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因此,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供给侧改革适时出现。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高等教育供给体系在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为社会输出综合型人才的重任。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高校的人才输出必须符合经济市场的运行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更加注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使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融洽对接,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领域的转型与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改革要注重将供需有机结合,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从而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应全面推进,高校办学应聚焦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大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应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密切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明确市场所需人才标准,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内容,与相关部门对人才进行协同管理。高等教育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才能更好地对接市场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大专业设置的市场匹配度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产业的人才结构与其相匹配,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每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是通过相应的“专业”培养实现的[1]。近年来,部分高校片面地追求入学率和招生量,忽略自身办学条件及教育资源,导致高校的专业设置出现重复化、同质化等问题。高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不优化,动态性及市场适应性不足,与市场的匹配度较低。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以及加大与市场沟通协同力度,科学地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供给平衡。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既包括社会企业的需求方面,也包括高校及学生自身方面。

(一)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结构发生转型,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也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同时,高校正在逐年扩招,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协调,就业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科技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大多数用人单位需要综合型人才及实践型人才,对于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自身素质有着严格的考查标准。而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大多是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导致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用人单位也出现了“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就业结构不能保持动态化的平衡。

(二)高校专业设置,就业指导工作不足

部分高校为了扩大自身办学规模,根据学校的师资条件增设了一些专业,但并未针对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进行规划,对于人才市场需求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还较为薄弱,忽略了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使得相应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过于被动[2]。部分高校并没有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构建符合自身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实践性、应用性综合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的整体设计,理论教学模块比重较大,实践教学模块比重较小,导致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3]。目前,高校缺乏体系完整且有针对性的就业课程指导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缺乏利用大数据对于每项工作的就业背景、发展方向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也缺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工作,忽略了学生就业观念、价值观的塑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削弱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学生自身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导致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对于自我认知及定位并不准确,不了解与自身实际能力相匹配的岗位,有盲目跟风“考研热”“公考热”等现象,导致错失一些就业机会。部分学生社会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把高薪水、稳定等条件作为主要目标,导致“眼高手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且目前部分毕业生的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缺乏成熟的就业心理,在找工作的初期阶段常会出现退缩、自卑等心理。这些非正确的就业观都会导致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

三、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搭建校企合作通道

高校学生就业体系应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用人需求的标准紧密结合,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结合区域内企业人才标准的目标定位,准确地预测专业前景的发展态势。我国应建立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主动推荐、学生积极参与,保障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对接的畅通性,进而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4]。同时,高校就业部门应与社会用人单位沟通协商,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就业实习的通道,大力举办社会实践、实习等活动,在实习中既能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考查标准,也能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社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合理设置专业,提升就业指导课程质量

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时,要以企业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分析及提前预判,对于社会需求高、未来几年市场就业良好的专业进行扩大招生;对于专业设置不合理、实用性不强,并且近几年就业市场小的专业则进行缩减招生、停止招生,改善我国就业市场中就业信息不对等、人力资源市场配置不平衡等现象。高校在学生入学后应保证高质量、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高度重视,选聘专业优秀、经验丰富且具备任职资格证的教师来进行职业指导,优化职业指导的课程教学方法,在就业政策、就业心理及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进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高就业能力与素质,增强学生面对职场困境的自信心,为其之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基础工作[5]。

(三)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首先,高校毕业生要在人才市场中进行精准定位,结合自身特点、特长、所学专业等,明确自己的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正确地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审视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就业步伐。其次,高校毕业生还需要正确地认识就业市场的形势,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摒除传统的就业观念,扩大就业渠道,实现多元化发展。最后,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要积极参加校外实践,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提前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学习职业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抗击打能力与勇于面对竞争的良好心态,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学生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完成。政府对于就业市场积极引导,用人单位采用多形式进行人才招聘,搭建校企合作通道;高校对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加大职业指导力度;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凯.高校人才培养如何与产业需求一致起来[N].第一财经日报,2020-07-02(A11).

[2]郭艺浓.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20(14):26-27.

[3]李玉霞,王鹏飞.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6):42-44.

[4]冯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2):45-46.

[5]曹梦瑶,杨淦.试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前置的必要性及关键点[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66-67.

作者:徐建华 张晓帆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