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与新时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主要从经济学、高等教育概念阐述。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方面的不协调、经济基础薄弱从而说明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与高等教育相制衡。进而从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方面来说明高等教育是如何与新时期经济发展相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教育结构

一、文献综述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用于人的教育的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在所有资本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对教育投资效果的评价不能单纯以金钱来度量,教育投资的效果是滞后的,因为:“培养和训练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这种训练产生的报酬也是很慢的”。他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它使我们能够征服自然,并迫使自然满足我们的欲望”。马克思、恩格斯也科学地提示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们科学地揭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

高等教育的范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等教育指的仅仅是高等科学教育(注:目前我国称为“普通高等教育”),重点是本科以上的高等科学教育。这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广义的高等教育指的是完成高级中学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即人们常说的高中后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个体系,高等科学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中后短期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经济学视角的定义为:“教育发展是指教育结构的演进以及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借此利用高校教师教职工在校生等比例来反映教育结构,用教育费用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比、国民人均教育费用、每万人中大学生数、居民文化程度构成等指标来反映国民教育水平。经济发展中量的变化是国民人均收入增加。质的变化包括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优化、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的进步、经济体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协调改善。还意味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各种需求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才是经济发展,在人们精神发展中,知识的进步、文化的增长以及道德的提高都是影响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与绿色生态发展相结合、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实现增长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三、我国经济发展

在我国有些省份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同高等教育程度有着很大的反差,处于极度不协调的状态。例如在沿海地区和很多考试大省(包括: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山东等省),他们本省得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程度相比较,是很不协调的,这说明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高等教育程度较为不发达;在经济发展相对来说靠后的省区,教育水平则较发达。形成经济发展水平同高等教育程度不协调的因素有很多。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校均由国家统一包办,不管办在那个省区,对省区当地的经济影响较小;在那个时期还需考虑到战略部署等原因,因此,很多中西部的省份成了高校较为密集的地方。然而在沿海的省区,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的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国家有很大的经济优惠政策,市场经济也提前发展得较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市场经济也推动得较早,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增长速度很快,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应运而生,且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公办高校不管是在教育质量、数量、教学规模等方面来看是远远高于民办高校的,民办高校只是高等教育中占比很小的一部分。一般的民办高的经济水平其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好、其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政策也很优待。在高校教育水平较高、数量多的省份在民办高校的建立上会更有优势。比如可依托其省份现有高校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等等。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薄弱,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在实现经济增长中提高劳动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1)劳动者在生产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消耗的时间越长,劳动生产率越低,消耗的时间越短,劳动生产率越高。(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劳动者的素质越高、生产技术的设备越高科技、所以生产资料的消耗率就越低。(3)管理人员的水平。在任何单位,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四、高等教育如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改变。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了一大堆的优秀高级人才。只有拥有高质量的人才和足够多数量的高级人才,经济部门才能够得到更高、快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兴的产业,随之也增加了很多新兴部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悄无声息的来了,对于高级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与日俱增。培育高素质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周期也较长。并且要不断顺应时展,教育结构也需不断调整,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高校在进行高等教育的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要能提前感知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新兴产业来说,需要高校提前感知市场所需的人才、提前培养人才对新兴产业具有导向作用、也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诞生。如果经济结构发展变化较快、教育结构发展较慢,会影响新兴产业的经济部门的发展。人才结构取决于高等教育结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影响着经济发展内容的丰富性。经济部门中各类产业的生产与发展,主要因素包括文化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如果有新的科技成果诞生,在区域经济中,不仅可以促使新兴部门的产生,还能提高原来生产单位的劳动生产率。例如,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网络的创新、新时期的社会生产进入了电子化时代。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兴起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观点。因此,科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它的基石,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教育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内容的多样性。教育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推进了经济发展、并为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足够多数量的科技成果在经济部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此来推动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也促进了社会变革,加大了劳动岗位的流动性。社会的变革不仅仅是经济变革,还对人们的生活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而需要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调整,增强社会领导者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人才的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能够维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教育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科学化。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政策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产业政策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也会加快发展的进程。而科学的产业政策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制定与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相配合。制定政策的人如果教育程度不高或者知识结构不完备会导致制定出的政策错误,社会劳动者的素质不够高会导致盲目跟从产业政策的方向,没有创新思维,不会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适应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对教育程度与知识的储备提高具有基础作用。因此,经济发展的科学化离不开教育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娟.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

[2]张长元.教育发展辨析,教育与经济[J].教育与经济,1994(2)

作者:杨雨林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